从1983开始(校对)第5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0/1178

  “对。”
  “不得了,年少有为。”
  张梓恩赞叹,对方在影视界也是一号人物了。不过他担忧,道:“闽省台已经搞了一部《三言二拍》,你这个不会有冲突么?”
  闽省台是个奇葩,热衷于由小故事组成的名著,《聊斋》79集,《三言二拍》54集,几乎囊括了内地有名有号的演员。
  “他们那个过于忠实原著,有些精彩,有些无聊。这五篇都是极具戏剧张力的,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我想把《欢喜姻缘》拍成一部古典世情剧,不光有故事,还有古代的衣食住行,民俗习惯。我觉得只有您能胜任。”
  “……”
  张梓恩颇为心动,点头道:“那好,我回去看看剧本。”
  ……
  “于大记者!”
  “哟,许老板!”
  于佳佳故意拧着腰过来,“今儿怎么有空翻我牌子?”
  “别胡说八道!咱俩除了工作关系,半毛钱私交都没有!你从哪儿来啊?”
  “紫禁城驾校,最近学车呢。”
  “那可厉害了,佩服佩服!”
  咖啡厅内,许非肃然起敬,末了道:“跟你说正事,我准备弄本杂志,约莫年底吧。大概是音乐影视方面的,想请你做主编。”
  “我一社会新闻记者,你让我当狗仔?”
  “屁!你社会记者写那么多影评?”
  “业余爱好不成么?”
  于佳佳滋溜滋溜喝着奶茶,道:“我现在三十挂零,资历雄厚,科室三把手,主任二号候选人,我干嘛当狗仔啊?”
  “一个月两千,福利另算,干不干?”
  “干!干!”
  于佳佳差点没扑过去,“你老板,你说了算。”
  “那不就完了么!”
  许非嘁了一声,“喝茶!”
  ……
  四月份,实行六年的夏令时停止,人们终于不用再把钟调快一个小时。
  南巡讲话的影响正迅速爆发出来,政府响应积极,陆续修改、废止了一系列限制经商的文件。最后有统计,光这个就多达四百多份。
  不仅许非一家,几乎所有人都捧着报纸研究,今天又出台什么政策,有什么发财机会。
  而之前进入又撤走的,或者没进入的外国资本,一瞧中国在老大哥倒下之后,居然有如此大的魄力继续开放,哗的一下又纷纷回来。
  比十年前更激烈,更花样繁多。
第四百一十六章
终于来了
  1990年,首届京城国际车展借着亚运东风开幕。
  当时全国产量只有50.9万辆,在汽车强国眼里是个蛮荒之地。参展企业不过400家,多是杂牌,没什么顶级品牌。
  但仅仅6天,展会接待群众超10万人次。政府看到了老百姓的热情,确立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制度,沿袭至今。
  今年第二届,中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各方面显著提高,加上南巡讲话的利好。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多家企业参展,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热潮。
  休息日,午后。
  天气回暖,桃红柳绿,许家三口溜达过来。刚进门,小旭拉着张俪去玩,许老师照例孤零零。
  2万多平米的展览面积,已被黑压压的人群占据。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带着新奇和懵懂,对着每一辆车指指点点。
  胆子大的还坐上去试试,伸手碰一碰都要尖叫。
  连个车模都木有,许非兴趣寥寥,不过他今天真是来买车的,看的蛮认真。
  “嚯,神龙富康啊!”
  “桑塔纳!”
  “卧槽,捷达!”
  没逛多久,他就集齐了三件宝贝,再搓一搓,估摸能召唤出一代神车,中保研·帕萨特!
  在九十年代甚至两千年后,这三种车都是家轿和单位用车的首选,号称老三样。许非没开过捷达,过去凑热闹,问:“这车多少钱?”
  “哦,这是我们国产组装的捷达A2,已经通过了测试试验,是首次亮相。预计下半年正式上市,价格在18万左右。”
  “18万……”
  许老师蠢蠢欲动。他嘴上说劳斯莱斯,但不可能真买,有那钱多开个公司不香嘛?多买套四合院不香嘛?
  捷达耐操,保值率高,二手车也能卖不错的价钱。不过呢,人在江湖,有时候就得讲究个面子。
  他想了想,决定买辆低调点的好车,于是转了一圈,在皇冠展位前停了下来。
  皇冠jzs133,一代名车,刚上市不久。有图上图啊!
  车身典雅方正,端庄大气,发动机盖上立着皇冠标志。内饰稳重,座椅宽大舒适,12碟cd机,自动空调……
  最令他震惊的,后座还有个小冰箱!
  虽然只能放几罐饮料,但是1992年诶,车载冰箱诶!
  在后世,你拿皇冠和奔驰比有点搞笑,但在这个年头,皇冠、公爵才是普遍认知的高级货。
  价格也不便宜,将近70万,跟李程儒那560SEL差不多。
  许非心里有了数,跟着满厅找女朋友。
  俩人逛的都很兴奋,脸蛋红扑扑,小旭道:“我不买桑塔纳了,我要买捷达,已经订了一辆。”
  “啊?”
  “主要便宜点,我们还没到乱花钱的地步。”
  张俪解释一句,道:“我们看了看奔驰,觉得太夸张了,你开有些扎眼。皇冠感觉不错,比较内敛,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不是……”
  许非挠挠头,“我本想给你们一人一辆的。”
  “用不着,我看捷达挺好,以后我自己再换。”小旭道。
  “那你呢?”
  “我蹭你们的车呀。”张俪笑道。
  啧!
  夫复何求?夫复何求?
  ……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初夏来临。
  全国上下一盘棋,数千万人焦灼、亢奋、荷尔蒙爆棚的浸泡在政策开放和百年之大变局中。
  富士康在黄田的工厂开建,郭老板按台湾风俗,在荒土上摆桌焚香。一年后,他在龙华区齐人高的杂草堆旁,对地方官员说,“看得见的土地,我都要了!”
  华为启用了工号制,1号是任老板。他准备北上招人,下属称人招多了也没事干,任老板大怒,“我叫你招你就招,招来洗沙子都可以!”
  与此同时,太太口服液的创始人揣着9万元买来的药方奔走街头。简陋的南方制药厂升级为三九集团,两年后,999霓虹广告在纽约时代广场亮起。
  李黄瓜创立长和实业公司。他说,以后请人必须懂普通话,我们将拿出25%资产,投资内地——呸!
  这种焦灼持续到了五月份,终于,《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暂行条例》发布。
  《人民日报》甚至发表了《要发财,忙起来》的文章,鼓励人们下海经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0/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