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1178

  钱,头一次如此光明正大。
  ……
  夜,北池子。
  四合院点着昏灯,许非陪着李程儒坐在房顶上喝酒,抬头一望,便是故宫角楼。
  这货离婚了,刚离。
  妻子挺好一人,随着他生意越做越大,成天不着家,终于忍受不了,维持八年的婚姻一朝破碎。
  7岁的儿子由母亲抚养,每月给生活费。
  李程儒心中烦闷,也不说话,咣咣就是喝酒,喝了一阵吐出一口气,啪的一摔。酒瓶子砸在院里,四分五裂。
  “妈的,不想了!过去的都过去了!”
  许非担心,“你真没事?”
  “没事!感情嘛,有些天长地久,有些短暂相逢。我跟她确实没什么共同语言,分了也好,总归经济上做些补偿,让娘俩过的好点。”
  李程儒拍拍大腿,一起身差点没栽下去。
  许非赶紧拉住,“得了,吹吹风再下去,我可不想背你。”
  “唉,你说我朋友也多,平日花天酒地,胡吃海塞。可真到说心里话的时候,妈的找不着几个!”
  这货喝的有点飞天,摇头晃脑,“古人说得好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我现在多好啊,无牵无挂孑然一身,抬眼就是紫禁城,座下就是大奔,还缺什么啊?
  俗!我特么啥都享受着了!
  都是过眼云烟,这破院子有什么啊?卖喽!那一屋子物件有什么啊,烧喽!你不喜欢黄胄那画么,打火机,点了去!”
  “别别,那画一亿多呢,我俗我俗。”
  许非制住,你特么还没演大导儿呢,用不用给你换身血吖?
  李程儒闹腾好一会,才爬下房顶,醒了醒酒。
  许老师可不是专门来安慰的,道:“说个事儿,不有新政策了么?我准备开几家公司,手头缺现金,想抽点公账。正好咱们也重新规划一下,弄个正规点的。”
  “几,几家?”
  “特别特一个吧,还有伊莲女装、男装、非凡运动,归到一家来。还有影视公司、地产公司、唱片公司、传媒公司,还有个杂志社在筹备。”
  “你疯了?你喝多还是我喝多啊?”李程儒傻眼。
  “那你别管,我都准备一年了。”
  “……”
  老李挠挠脑壳,道:“重新弄也好,咱们本来就不正规。不用算,帐都记着呢。
  去年结余三千七百八十万,今年,呃,现在五月,就算到四月,两千三百万左右。每人能分三千万。”
  特别特开张,每人才拿了一百万本钱,一年翻了多少倍。
  亲兄弟明算账。俩人对了一下,行动力极强,准备好材料就去工商搞定。
第四百一十七章
开公司
  办公室内,赵主任泡了杯热腾腾的茶。
  越是夏天,越喝热茶,是很多人的养生习惯。他抿了一口,靠坐椅背,才慢悠悠道:“小许啊,你这个时候辞职可算临阵脱逃喽。”
  “瞧您说的,《北京人在纽约》我忙活好久,我这一摊绝对认真负责,站好最后一班岗,跟同事们也交接清楚了。”
  “我们正是用人之际,发展之时,你是个人才,不再考虑考虑?”
  “……”
  许老师沉默片刻,言辞恳切,虚情假意,“主任,我今年27,眼瞅着快30了。我想趁年轻的时候出去闯一闯,哪怕失败了也没算白来这一遭。”
  “啧!”
  赵主任摇摇头,道:“那好吧,你去办理手续,记得跟大家告别。”
  许非出得门,抹了把汗,真不容易。
  南巡之前辞职,那叫打脸,明摆着看新领导不顺眼。南巡之后辞职,那叫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潮流。
  他去人事科办完手续,回屋收拾收拾,众人呼啦啦围过来。
  “许老师,真走啊?”
  “唉,这时候走也挺好,改革春风嘛。”
  “舍不得你啊!”
  “我是想出去闯一闯,你们加油,啥时候都是朋友……那个,大钢子!”
  他叫过赵宝钢,嘱咐道:“晚上东来顺,你张罗张罗,愿意来就来,不愿意也别强求。”
  “得嘞,我特么成你总管太监了!”赵宝钢骂咧咧。
  许非拾掇了一个纸箱子,抱着出门,几位关系不错的送行。
  他在院里摆摆手,望着这座不算高的高楼,毕竟是战斗了六年的地方。当时风华正茂,而今人老珠黄。
  《便衣警察》、《胡同1、2》、《渴望》、《雪山飞狐》,飞天金鹰,三级美术师,都是自己的功绩薄。
  没怎么有钱的时候,许老师就相当大方,现在更上一层楼。
  当晚,单位来了五六十人,赵主任没来,李沐没来,刘迪居然到了。这货还在做文艺部主任。
  包了几桌,喝的全是五粮液。多数没有离别之情,腆脸混顿饭吃。
  许非挨桌敬酒,第一个是鲁小威,把自己领入行的老师。
  鲁小威依旧不苟言笑,勉励几句。
  他今年才40岁,之后作品不多,拍过焦恩俊版《小李飞刀》。诶,你能想象《渴望》的导演去拍《小李飞刀》么?
  “尤导,敬您一杯!”
  他对尤晓刚端起酒,对方举杯致意,一饮而尽。套用国人那句老话,“走都走了……”
  “彦民,来干一个!”
  “雷蕾姐,以后多合作!”
  “毕老师,我敬您!”
  “冯哥,来……”
  冯裤子咧嘴,颇不自在。
  人家一走了之,因为有底气,不是给自己腾位子。再说自己混到现在,也不过得了《北京人在纽约》的导演差事。
  阴影啊!他就觉着这货在头上笼罩了六年!
  敬完一圈,最后转到郑小龙。
  老郑心事重重,喝的有点多,“你这一走啊,我都能看着以后什么样。人心散了,谁也留不住。”
  “别这么想,你应该想着我们都是从中心出去的,到外面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大家的艰苦岁月都在这里,谁都忘不了。”
  许非陪他喝了几杯,同样怀念。
  他庆幸自己穿的早,感受到了这个艺术最纯粹、生活最朴素的激情时代,只可惜,它马上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不知不觉中,很多轨迹早已发生变化。
  《北京人在纽约》之后,艺术中心沉寂数年,冯裤子、赵宝钢各自发展,成就事业。
  郑小龙带出他们俩,捧红葛尤,本身跟汪朔交好,又拉入了姜闻,后来陈到明也加入,这便是京圈的最初规模。
  现在葛尤跟许老师最铁,大钢子墙头草,许老师在圈内声望也不弱,早被看作是一撮人的领袖。
  许非系啊。
  ……
  五月,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