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1178

  张桂琴被俩人围攻,心思也开始浮动,“那,那我就先试试。”
  ……
  夜深时,外面终于刮起了北风。
  针鼻大的洞斗大的风,东北这边的习惯,必须把所有的窗户缝用纸糊上,不然能冻死。
  张桂琴躺在炕上,听着窗外肆虐的北风,怎么也睡不着。她索性起身,扒着门瞅瞅儿子,见许非睡得正香,又回到坑上。
  “哎!哎!”
  “唔!”
  许孝文被捅醒,迷迷糊糊道:“大半夜不睡觉干啥啊?”
  “别睡了……”
  她扳过丈夫的脸,低声道:“你觉不觉着,小非跟以前差太多了?”
  “那咋了?”
  “啥咋了!我老感觉有点害怕。”
  “啧,女大十八变,就不许咱们孩子成长么?”
  许孝文被搅合的睡不着,道:“他以前窝在这地方,能见过啥世面?自打去年去了京城,你看看,眼界开阔了,想法也多了,现在书还不离手,我白天还见他拿本鉴定古玩的书看。
  以前他有这心思么?说明孩子长大了,明白自己得干出点事业。做人没有梦想,跟缺少本章说的小说有啥区别,都是咸鱼一条。
  再者说,变没变又怎么着,总归是咱们儿子。”
  “……”
  张桂琴想了半天,重新躺下,“也是,总归是咱们儿子,睡吧。”
第五十三章
喜来乐
  2月,京城的年味越来越浓。
  这年代的春节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儿,只有在这几天,孩子才能得件新衣裳,大人也可以放松放松,全家老少聚在一起吃顿好的。
  说是好,其实也没什么,八十年代的食物还很讲究时令,有啥吃啥,不像后来,冬天也能啃着西瓜草莓洋柿子。
  陈小旭和张俪刚逛完街,手里抱着个纸包,里面装着几根大糖。
  学名叫灶糖,腊月二十三供给灶王爷的,实际也是人吃。用黄米和麦芽熬制而成,很粘,长条的叫关东糖,也就是大糖,扁圆型的叫糖瓜。
  “这大糖真贵,几根就要一块钱。”
  陈小旭穿着带花的大棉袄,戴着手套,还是冻的哆哆嗦嗦,“去年在家里买,才一毛钱一根,哎,你们那边吃么?”
  “我们倒不叫大糖,叫麻糖,都是一大块的,买的时候用凿子敲下来。”
  张俪穿着军大衣,顶着雷(防和谐)锋帽,帽耳朵在左右翘着,一点形象都木有。
  她见陈小旭冻的不行,便把帽子摘下来,戴到妹妹头上,“你看你,一个北方人比我还怕冷,还是身体不好,平时叫你跑步就偷懒。”
  “跑步多累呀,我最怕累了。”
  陈小旭只觉脑袋上一沉,热气便被扣在了里面,不由笑道:“果真是宝姐姐,对我最好了。”
  “你别嘴甜,等他回来了看你跑不跑,到时候我可不帮你说话。”
  “少拿他来压我,我又不怕他。”
  “哟!”
  “哼!”
  俩人同时皱了皱鼻子。
  这年头,京城二环以外都叫蛮荒之地,更别提这个地界,都快到郊区了。她们又走了好长时间,才看到一栋破烂烂的筒子楼,便是《红楼梦》剧组驻地。
  他们去年九月下江南,拍了很多外景,主要取景地是江浙的古代园子,还有魔都淀山湖风景区。
  这个风景区在1980年开工,也是仿照大观园而建,于1988年全部竣工,1991年改名为魔都大观园——在京城大观园建好之前,这里承担了相当重的拍摄工作。
  剧组在外面跑了半年,刚刚回京,又租下香山干休所的一个篮球场,搭建影棚拍室内戏,每年九万块钱。
  资金已经很紧张了,住不起招待所或宾馆,任大惠便托关系,找了这么一栋筒子楼。
  四五人一间房,男的一个厕所,女的一个厕所。冬天北风一刮,呼呼跟鬼叫一样,取暖靠小煤炉,一屋一个,每天有戏的,起大早跟车去摄影棚,没戏的就窝在屋里干呆。
  这里要说下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1985年便是一次。
  通货膨胀率为8.8%,物价有所上涨。而最厉害的一次是1994年,物价涨幅高达21.7%。
  究其原因,一是财政赤字,二是各方面都需要大笔投资,三是老百姓收入增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印钱。
  所以甭看都是八十年代,你拿80年的物价和89年的物价比,完全是两个世界。
  却说陈小旭和张俪回了筒子楼,正赶上下午开会。剧组现在有一百多人,根本没地方,就挨屋传话。
  “我们过几天放假,大年初五开始工作,有戏的先回来,没戏的可以多待几天。火车票都留好,剧组照例报销。”
  任大惠站在屋里,专门点名,“张俪,年后第一阶段全是你的戏。你虽然跟了半年组,但感觉提升不大,趁这段时间好好琢磨琢磨。”
  “这是周汝昌先生的电话,有什么不懂的就去请教。”王扶霖也递过一张卡片。
  “您放心,我一定尽快找到状态。”
  待俩人走后,张俪抿了抿嘴,然后看拍摄计划表。
  初六就有自己的戏,但还剩七八天就过年了。她家在巴蜀,算上来回坐火车的时间,根本呆不了多久。
  何况宝钗这个角色,自己还真有挺多不懂的地方。
  “张俪,吃饭了!”
  陈小旭忽地推门进来,见她傻愣在原地,问道:“你怎么了?”
  “我在考虑,春节回不回家。”
  “当然得回去了,春节必须跟家人在一起。”
  “可我现在任务太重了……”
  她细细思量了一会,道:“我一会就给妈妈打电话,说我不回去了。”
  “你爸妈能同意么?”陈小旭感觉不可思议。
  “我跟他们讲清楚,应该会理解我的。”
  张俪显示出非常独立的一面,很快做了决定。
  陈小旭听了,反倒纠结起来,“过年大家都走了,就剩你一个人……嗯,我想陪你的,但有件事得回去解决……”
  她是个恋家的,喜欢跟父母在一块,犹豫道:“那我,我初四回来陪你。”
  “哎不用了,你好好陪陪叔叔阿姨,我自己没事的。”
  “什么没事,就这么说定了。”
  ……
  “放这边,放这边,靠墙,哎对!”
  “那个不用轻拿轻放,那是假花,挂窗户上就行!”
  “哎呦,小心点,那玻璃可是真的。”
  乱糟糟的屋子里,许氏一家搬桌搬椅,挂花擦玻璃,正忙着装饰饭馆。
  这一个多月,许非一直在跑开店的事,找了两间平房,地段还可以,外间较宽敞,刚好摆桌子,里间较小,刚好做后厨。
  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完全按照后世风格,但也尽量耳目一新。
  进门便是个曲尺形的柜台,后面靠墙,墙上钉了几排架子,用来摆酒水饮料。另边是五张桌子,桌上有菜单和酱醋辣椒的小碗。
  屋中央有炉子,炉筒子高挺,又拐了弯怼到窗户外面。墙也是新刷的,四白落地,还除了异味。
  里面厨房有灶,一大一小。
  这年头食物资源少,品种也少,若是什么都卖,进货都会令人头疼。经营范围越简单越好,许非在饺子和馄饨之间徘徊了很久,最终选择了馄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