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178

  这东西容易做,用料简单,冬天热汤带水,夏天加点面凉拌,非常适合起步。
  半年租金,装修,人工,还真没超过一千块钱。妈蛋的,许非各种柠檬,一千块钱开家馄饨店,上特么哪儿说理去!!!
  门上已经挂了招牌,用红布蒙着。眼瞅着过年,万事俱备,只待春节后开张。
  张桂琴一开始扭扭捏捏,真忙活起来比谁都积极。一位中年舞蹈演员,衣食不愁,丈夫疼人,儿子争气,除了抱孙子就没啥念想。
  这种人很容易枯燥,尤其登不上舞台,慢慢心气就没了。
  如今呢,一下子有了新念想,整个人仿佛活了过来,大包大揽,还亲自起了店名,单田芳手书的。
  原本想叫吉祥馄饨,但被许非果断制止,说着一些难懂的话,什么“侵权”“举报”“404”之类,引得爹妈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后来还是许非贡献了一个,朗朗上口,印象深刻。
  “喜来乐馄饨店。”
第五十四章
初二
  这是许非在鞍城度过的第二个春节。
  与去年相比,似乎没什么变化,仍是从雪堆里拽出整鸡、整鱼和大块猪肉,自己拿斧头咣咣剁。
  窗根底下,也仍是一地的黏豆包和冻梨,邻居张家还是拿锯拉,咔嚓咔嚓一起干木匠活。
  其实在上个月家里就买了台冰箱,100升,要600块钱,贵的要死。张桂琴舍不得用,有东西冻的时候就插上,没东西就把电拔了。尤其现在冬天,天然制冷,不比冰箱差多少。
  唯一不同的,就是烟酒档次上来了。
  许孝文每次去演出,回来都不空手,对方单位送的礼物得用车拉。鞍城曲艺团现在肥的流油,去哪儿都站C位。
  年三十儿晚上,一家三口照旧看春晚。
  今年的导演还是黄一鹤,因为去年有国庆大阅兵,有美国奥运会,他就觉着这么大的国家,还在室内办春晚太寒酸,于是脑洞一开,搬到了工人体育场。
  结果晚会变成了一场大灾难,没有对讲机,灯光失控,调度完全失灵,拖了6个小时才结束。
  朋友们,寒冬腊月啊!
  晚会上有个小品叫《拍电影》,陈老师和老茂搭档,陈老师穿着白布褂子,挽着裤腿,冻的跟三孙子似的。
  观众哈哈大笑,许非只觉得佩服。
  除了这种敬业精神,主要是节目构思。小品作者就是上面两位,他们事先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又把这种因素巧妙的加入到作品里,成功制造了包袱。
  后世总有种说法,陈老师是第一代小品王,赵妈是二代目,本山叔是三代目。特别是一代目和三代目各有拥趸,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许非很喜欢本山叔早期的作品,像《相亲》、《红高粱模特队》、《我想有个家》之类。要内容有内容,要社会现实有社会现实,还贼逗乐。
  而陈老师的创作,从小品到电影再到话剧,他一直都非常中意。
  这位是真正做喜剧的,能明显看出有戏剧结构在里面,比如《警察与小偷》,就是运用了戏剧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技巧:身份互换而产生的自我认识错乱。
  话说回来,本届春晚结束后,被观众斥之为“质量低下”、“杂乱无章”。
  一麻袋一麻袋的信件寄到央视,以至于央视不得不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人民道歉,简直绝无仅有。
  其实许非看还好了,主要在电视机前没压力,只苦了现场观众,要在寒风中坚持六七个小时,真叫一夜风流。
  ……
  许家的亲戚少,初一拜完年,初二就没事了。
  下午时分,外面飘着雪,刚扫完的院子又铺了厚厚一层。
  许孝文去找朋友喝酒,张桂琴坐在炕上织着毛衣,许非也偎着炕桌,读那本跟朱家溍借的《古玩鉴赏》。
  刚翻了几页,就听外面咯吱咯吱的脚步声,门一开,一个娇脆的声音道:“婶儿过年好!”
  跟着又是个稚嫩点的女声,“婶儿过年好!”“非哥哥过年好!”
  “哎,小旭小阳来了,快来坐!”
  张桂琴连忙招呼,又从兜里摸出两张五块的,“给你们压岁钱。”
  “谢谢婶儿!”
  没有一通撕扯,你争我夺,“哎呀给孩子的,给孩子的”,陈小旭大大方方接过来,还按着妹妹的头,又行了个礼。
  “家里都挺好的吧,你妈忙啥呢?”
  “都好,家里有客人,我妈让我们先过来,她一会再来。”
  陈小旭应了声,又伸长脖子想瞅瞅那书页,“你看什么书呢?”
  “名家名著。”
  “哟,那有什么感想?”
  “感想可深了!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二字。”
  “哦,鲁迅的书。”
  “不,是滚开的书。”
  “那又是谁?”陈小旭奇道。
  “哎,那个不重要,你啥时候回来的?”
  许非挪了挪屁股,给让出一个位置,姑娘却没上来,反道:“你现在有事么?”
  “干嘛?”
  “出去溜达溜达。”
  “……”
  许非瞧了瞧她,下地穿衣,俩人出了门。
  走在街上,细雪纷飞,行人稀少。陈小旭呵出一口气,轻轻搓了搓手,白嫩的手背上有一点红。
  “我在京城只觉得冷,回来更寒,反倒不觉得冷了,真奇怪。”
  “没啥奇怪的,你在那边呆上几年,也不……”
  许非说着话,忽然感觉不太对:伊双手握着,很自然的搭在身前,微低着头,步子特别小。
  身上是一件碎花小袄,梳着两根辫子,雪花落了又散,散了又落,睫毛也特别长,颤巍巍的。
  “你现在走路怎么这样?跟古代闺秀似的。”
  “有么?”
  她瞅瞅脚下,道:“我没觉得,一直就这么走呀。”
  “拉倒吧,你以前比我迈步都大!不过也挺好,尤其这胳膊,林黛玉走路肯定不摆胳膊,说明时刻带着戏呢。”
  “狗嘴吐不出象牙,我一点没觉着你在夸我。”
  俩人斗了几句嘴,陈小旭脸上也带了点笑意,又走了一段,忽道:“他今年也回来了,上午刚见了面。”
  “谁?哦。”
  许非怔了怔才反应过来,“你们说什么了?”
  “我说……”
  她抿了抿嘴,一直低着头,“我说你不用吊着我,我也不会赖着你,散就散了,从今以后两不相干。
  “你真这么说的?”
  他十分诧异。
  “这么说怎么了?”
  她忽地抬起眼。
  “没什么,就是有点意外。”
  许非看着那双黑亮的眼睛,似连雪花都没了进去,“我以为你会哭哭啼啼的,没想到是这样一个姿态,真的很好,不枉费我一番教诲。”
  “呸!还真拿自己当许老师了。”
  陈小旭啐了一口,道:“我那会儿就觉得他成熟,会照顾人,也有才华,现在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