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53

  黑衣人直接把牌子丢过来,还在半空,杨云便隔空施加力道,牌子稳稳地落到他手上,杨云借助窗外透进来的微光看了看,隐约能辨明上面有“公孙”二字,是块鎏金的硬木牌,本身并不值钱。
  黑衣人道:“小道长可别小瞧这东西,乃是朋友的信物,藉此可以委托她做一件事,天底下很多人想求而不得,当初我也是帮了她一个很大的忙,她才给了这块东西,几年来都舍不得用,今日便便宜你了。”
  “如此说来,我还应该感谢你不成?”
  杨云并不觉得一块木牌能有多大价值。
  也许在这块木牌主人或者其朋友看来,能拥有木牌便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或者能借助木牌主人的威势做事,但杨云现在一心想找到姐姐杨玉环,根本就没指望别人帮他做什么事,尤其是像黑衣人这样以游侠身份行走天下的草莽。
  黑衣人听出杨云对木牌不太重视,笑着道:“小道长往洛阳,只要去洛阳南市的清风巷东首,便可找到人……到了那里给主人捎句话,告诉她要小心一个姓洪的人,她自会明白是怎么回事……若你有事让她帮忙,只管将木牌奉上,她定能帮你办到。”
  “哦!”
  杨云点了点头,依然没有更多表示。
  黑衣人道:“小道长初至洛阳,想来人地生疏,若有她出手相帮,很快便能在洛阳站稳脚跟,她在洛阳结识达官显贵和三教九流之人众多,对你有极大的助益。”
  杨云皱眉道:“你只说清风巷东首,我又不知那边的情况,是商铺还是民宅?要是官所更糟糕了……怎么才能找到人?”
  “你到了地方自然就明白了。你向门子出示木牌,自然会有她的门人带你去相见,哈哈,小道长看来不怎么相信,若实在不肯相帮在下也不勉强,这东西就送给小道长,权当酒钱。”说话间,黑衣人有些急切地问道,“小道长可否再将酒坛递过来,让在下好好品尝几口美酒?”
  杨云一拍酒坛,再次击还过去。
  此时他心里在想:“此人一看就是游侠中名头很响亮的那种人物,想来结交的也都是三教九流中的佼佼者,他为何想让我去洛阳带话?让我找的那个人是谁?姓洪的又是谁?”
  “好酒,真是好酒啊!”
  少了杨云一个问题一口酒的制约,黑衣人干脆敞开来喝,“咕咚”“咕咚”猛灌几口,由于没有下酒菜,实在辣得不行,只能停下来发出感慨。
  杨云问道:“还要跟我比试吗?”
  黑衣人有些醉眼惺忪,笑着道:“喝了小道长的美酒,实在不好意思再动手,且今夜这环境有所不便,被人知道我在小道长的房间,对小道长也会有影响,不如等将来我回到洛阳后,再行比试如何?”
  “嗯。”
  杨云口中应承下来,心中却在想,到了洛阳后还不知道如何了,就算让你找上门来,我也有的是理由推掉。
  黑衣人似怕杨云把酒拿回去,单手提着酒坛起身道:“时候不早,不能再叨扰小道长歇息,不如让在下离开,免得给道长招惹来事端。”
  “走好,不送。”杨云拱了拱手,巴不得黑衣人早点滚蛋。
  黑衣人可怜巴巴地举起酒坛,问道:“那这坛酒……”
  杨云道:“就当送你了,我用一坛酒,换来今夜太平无事……”
  “哈哈,小道长说话做事可真痛快,在下喝了你的酒,便替你免灾……不如这样,以后小道长有何吩咐只管说,在下答应替你做一件事,有何不痛快,或是有何仇家,只管对我说,我替你办了就是。”黑衣人道。
  以酒换来杀手服务,听起来不亏,但杨云却觉得别扭。
  不过随即他便想明白一件事:“就算彼此追求的目标不同,认识个游侠儿也不亏,谁敢保以后在政坛没个敌人?到时候指不定真要动用此等人才。”
  “那在下先行谢过。”随后杨云指了指窗户,“阁下从这边走吧,出去后尽量远我和家眷的房间远一些,有缘洛阳再见。”
  ……
  ……
  黑衣人从窗户跳出去,先是上了屋顶,随即脚步声远去,听动静似乎是跃到隔壁马车行的屋顶,逐渐消失在杨云的精神力侦测范围。
  “一坛酒把个危险人物打发掉,也不算亏。”杨云把窗户关好,重新点亮蜡烛,低头查看手中的木牌。
  木牌实在再普通不过,雕工一般,上面本来涂了一层金粉,但脱落严重,杨云摇摇头,随手把木牌放到行李中,并未当回事。
  当晚他一直防备黑衣人再来,那黑衣人却很讲信用,说不打扰也就真不再现身。
  夜里未有官差到客栈,一直到后半夜杨云才入睡,起来后已是日上三竿。
  下楼跟商队的人问过情况,得知雷焦已派人回来传话,说是茶叶基本收齐全,需要调集人手过去帮忙押运,因杨云并非商队中人,这件事跟他没什么关系,也就没有细问。
  反倒是阮岳安排好事情后,听杨云说又要带几个小萝莉出门逛街,便劝杨云去市集置办一些货物,跟随商队一起运到中原地区变卖。
  “这里南来北往的客商都有,反正闲着,杨兄弟不如买点土特产,运到中原随便一卖就能赚上一笔不菲的差价。”阮岳积极推荐。
  杨云客气地回拒:“我不行商,若身上带了财货,便无心欣赏沿途风景,白白浪费旅途美好时光。既如此不如安心赶路,本身也无多少家底,若蚀了本钱,没法与家人交待。”
  阮岳笑着摆摆手,意思是觉得杨云朽木不可雕也,有赚钱门路也不懂得利用,然后便去做事了,不再跟杨云赘言。
第一一八章
未卜先知的神仙
  这天下午,雷焦带着新购入的秋茶从夷陵乡间回来。
  如此一来,万事俱备,只等上路。
  晚饭时分,杨云有意从阮岳那里问询了一下昨日贼人之事,阮岳道:“夷陵地处南北要冲,南来北往以及进出蜀地的客商都有,品流复杂,贼人闹事之所并非城里,犯下事估摸早就逃远了,现在还没抓到那就无论如何都抓不到了。”
  旁边有护卫打趣:“阮当家的,今夜还要去翠绿阁么?”
  “茶叶进回来,摆满院子,晚上大当家还要跟南方来的客商谈笔买卖,护卫队任务很重,所有人不得擅离……一个二个都给我打起精神来。”阮岳道。
  雷焦回到客栈也不得清闲,作为蜀中世家刘家商队的管事,过往客商都供着,根本就不用雷焦掏钱请客吃饭,有的是人设宴款待。
  席间谈的都是生意上的事情,杨云作为局外人不想掺和进去,尽管雷焦发出邀请,却被杨云婉拒。
  他留在客栈,闲来无事,制作了一个骰子,教几个女孩下跳跳棋,几个女孩玩得不亦乐乎,一直到很晚都不肯回房睡觉,非要赖在他房里不可。
  杨云时不时去窗口查看外面的情况。
  雷焦一直到二更天才回来,喝得醉醺醺的,同行的张林好像很生气,嘴里一直在抱怨什么。
  杨云放出精神力,仔细查探,只听张林的声音传来:“听说今年淮扬那边生意很景气,既然有货送到,我们接了就是,管他是怎么来的……雷老大,你就是太过死板,不会算细账,这批货接下来送到洛阳,转手就是两倍的利润……”
  雷焦正色道:“这批货来历不明,若查明跟盗匪有关,会给家族惹来大麻烦。主家没吩咐的事,我们绝不能自作主张,只要不亏钱,走一趟下来平平稳稳最重要。”
  随后雷焦和张林进入大堂,杨云没有再继续探听他们的对话。
  杨云让几个小萝莉回房休息,而他则继续打坐冥想,努力提升精神力。
  转眼三更鼓敲响,确定楼下已无动静,黑衣人一直没再来骚扰,他才躺下准备睡觉,可还没等他闭眼,又听到外面有官差砸门。
  老一套的敲诈套路,客栈掌柜出去小心将官差打发,客栈内外重新恢复宁静,到处可听到蛙叫虫鸣。
  杨云闭着眼,久久未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想到昨晚那个黑衣人,他又去行李那里,将木牌拿出来,重新看过,依然不得要领。
  想着心事,不知不觉杨云睡了过去。
  ……
  ……
  从夷陵北岸码头市集出发,商队一行沿着官道北上,途经当阳、乐乡,一路往襄阳而去。
  沿途都是官道,但因为水泽众多,沿途要横跨汨水、漳水等河流,一天下来行路不过四五十里。
  商队在襄阳过了汉水,继续往南阳进发,沿途商队越来越多。
  一连两日,都有一个商队行在前面,合计马车六七十辆,规模不小。
  两个商队几乎同行同歇,以杨云了解,即便是在大唐腹地的官道跑商,也有可能会遇到山贼或者乱民袭扰,商队之间约定俗成,只要是同路都会互相扶持。
  到第二天下午歇宿后,雷焦带着刘通去拜会,跟对方打过招呼,归来时带回个消息:“乃是自江南归来的商队,隶属洛阳米家……管事是米家二小姐。”
  杨云不清楚洛阳米家的来头,不过听雷焦说话的口吻,米家算是洛阳地界比较有名望的大家族,双方一起走,相互间也有个照应。
  对方护卫近百,至于为何是女子带队,杨云不甚了解,这年头礼教并不对女子形成严苛约束,商户人家的女子出门并不稀罕。
  两天内杨云跟米家小姐有过几次照面,都是在商队歇宿时,见过后只知道是一名年岁不大的女子,似乎尚未成婚,着一身短打装扮,来去匆忙,因戴着斗笠,杨云看不清那女子的容貌。
  八月十二,一行快到南阳县,进入一个位于三岔路口的集镇,很是热闹。
  刘府商队和米家商队都安排队伍入镇休息,午后再出发,好像是要在此谈买卖,看情况进购或出售货物。
  杨云带着几个小萝莉下了马车,也未走远,只是到临街的店铺买了些胡饼回来,然后便坐在路边看风景。
  集镇内人非常多,当天又逢墟日,来集镇买卖和交换货物的百姓不少,路边还有道士摆摊为人卜卦,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道士坐在石台上,手里捧着个布幡,不时出声招揽生意,半天没人光顾,便将目标对准坐在路边衣衫光鲜亮丽的杨云。
  “小兄弟,过来算上一卦,不灵验分文不取。”
  老道脸上带着精明,口音不像是中原一代人氏,夹杂着吴侬软语,不出意外应该是从江南一带来的。
  杨云之前观察到,这老道风尘仆仆,大概是行至此处,见集镇繁华,便停下来开卦摊,以补充快告罄的盘缠。
  老道并非独自一人,还有一小童在旁,年约十岁,梳着羊角辫,脸上全是行路时蒙上的灰尘,不辨男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