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453

  刘衡政点头:“正是此事,如今城内传得沸沸扬扬,说是道像压住了洛阳地下鳖神的壳,鳖神一怒之下翻身,将洛阳折腾得不轻。”
  杨云道:“民间传说多怪力乱神,怎可轻信?”
  刘衡政道:“说来也稀奇,近日圣上派人修复道像,结果修到一半,道像又坍塌了,连续两次都如此……百姓刚经历灾劫,本来是不信的,结果听到传闻,慢慢竟信以为真,对陛下出言不恭。”
  杨云心想:“当初参观老子像时,我就发现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高大石像的基座,居然是空心的,此次地震中倒塌并不稀奇。如今皇帝派人修缮,用的肯定是上好的石料,但问题是下面的基座是难以承重的豆腐渣,上面用好料,头重脚轻,遭遇余震不照样要塌?”
  “圣上已得知此事,大为震怒,派人将原先督造大空观道像的官员擒拿问罪……你也知是何缘由吧?”刘衡政望着杨云。
  杨云当然知道。
  大空观的道像是李隆基派人修造的,现在有人拿老子道像说事,分明是针对李隆基,认为这是上天对李隆基的惩罚。
  李隆基虽开辟盛世,但大唐从李世民开始就有了父子乃至兄弟相残的传统,唐朝皇室靠造反得到皇位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李隆基既非唐睿宗李旦长子也非嫡子,觊觎他皇位之人比比皆是。
  现在出现洛阳地震这种事,不亚于给了政治对手绝佳的机会,谣言四起,攻讦变本加厉,本是题中应有之意。
  “那刘府尹应该找人去民间多加宣传和引导,破除谣言,不知找贫道为何?”杨云不解道。
  刘衡政笑道:“你能提前得悉洛阳有地动,想来拥有参透天机的大神通,本官的想法是,要在大空观内举行一场法会,让百姓围观,法会的主要目的是镇压鳖神,完成后百姓中传播的谣言自会消散。”
  杨云道:“刘府尹不会是想让我来主持此事吧?”
  刘衡政惭愧一笑:“本来杨道长能洞悉天机,由您来主持最为合适,不过这件事本官做不得主,上面会安排人来主持……若是令师来洛阳的话,倒是可以让他负责。”
  刘衡政分明是说,你尚不够格。
  虽然杨云有真本事,刘衡政也信任有加,奈何这世道不管是儒家还是道门,均讲究论资排辈,长春真人等一系列成名已久的道长比杨云高一辈甚至几辈,朝廷不用那些前辈高人,而用杨云这样一个无名小辈,岂不是乱了规矩?
  杨云道:“奈何家师暂且不能到洛阳。”
  刘衡政面现失望之色:“实在遗憾,令师不能前来,就要以旁人主持,不过杨道长你也可从旁协助。”
  “哦?”
  杨云问道,“如何协助?”
  刘衡政道:“上面的意思,是在此番法会中,将道像修复,从根子上堵住谣言传播的途径。”
  “但若以一人统筹调度,出了状况非但于事无补,可能会令更多人相信谣言,本官务求万无一失,只能请道长出马,在一旁协助。道长请放心,此番相请定不会亏待……朝廷会承担所有开销,您这边也有厚礼相赠。”
  杨云心想,这是拿我当顾问啊。
  说好听叫顾问,不好听就是当我是工具人。
  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现在用得着我,请我在一边当帮手,用不上就弃如敝履。
  到现在你们还没把我提前预测到地震之事上报吧?
  “道长莫不是有何难处?”
  刘衡政目光热切地问道。
  杨云微微一笑:“此等事,贫道义不容辞,就请约定时间,我好提前做准备。”
第一六一章
难题
  杨云答应了刘衡政。
  刘衡政对于杨云的回复很是满意,二人又再交谈了一些法会细节,一起从后院出来,此时外面董奇容一众人已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本官是来查看上林坊的救灾情况……走过很多地方,就数上林坊灾后重建最好,百姓基本没有大的损失,看来董坊主你领导有方啊。”
  刘衡政适当提出对董奇容的表扬。
  董奇容喜出望外,笑着谦虚两句。
  本来董奇容以为刘衡政有言语外的嘉奖,甚至替他向皇帝表功,但刘衡政说完这番话后便戛然而止,不再提及,让董奇容干着急。
  刘衡政邀请杨云去参加法会如愿,便不多滞留,跟地方士绅做了简单沟通,便急忙回官衙去了。
  ……
  ……
  董奇容送刘衡政等官员上了马车。
  他目光热切,眼巴巴地看着车队走远,带回过头时,笑容黯淡下来,表情变得极为复杂,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忧愁。
  随即董奇容请杨云入内,跟杨云到二楼雅间说事。
  “杨道长,不知刘府尹可有提及上林坊团结一心,救灾有功之事?”董奇容问道。
  杨云道:“刚才刘府尹未跟董当家谈及?”
  董奇容瞪大眼睛,无比震惊地问道:“他不是来跟你说此事的吗?那他……”
  杨云笑了笑,回道:“刘府尹前来,是因大空观道像坍塌,陛下下令修复,接下来还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法会,通知我去参加……但有关上林坊救灾之事,他未跟我提及。”
  董奇容很是懊恼,追问:“杨道长未把此事上报吗?”
  杨云摇头:“刘太守亲自带人来上林坊,那么多双眼睛看到这边秩序井然,百姓安乐,只要有心的话,不可能不跟上面奏报。”
  “这……这……”
  董奇容想质问杨云为何不对刘衡政直言,又想到堂堂府尹前来主要目的便是为杨云,就是说刘衡政赏脸来上林坊,全看在杨云的面子上,他可不敢公然跟杨云搞对抗。
  杨云其实也算是变相警告董奇容。
  别什么事都找我,我不过是河南尹叫去帮忙的,你现在就算立下功劳也是我促成,不能在上报功劳一事上还指望我。
  杨云道:“董当家稍安勿躁,现在刘太守甚至朝廷的注意力都放在灾后重建以及如何安抚民心上,大空观道像修缮工作乃当务之急,至于论功请赏,恐怕要等到救灾结束,你又何必急于这两三日?”
  董奇容叹道:“杨道长不知我们这些当坊主的苦,事情做得再周全,也要随时打起精神,就怕行差踏错一步,被上面追责。”
  董奇容心情郁结,向杨云抱怨。
  杨云淡淡一笑,没有接茬。
  当董奇容陪同杨云一起下楼时,脸上愁容不减,之前因刘衡政到来兴奋的心情完全消失不见,毕竟之前董奇容以为刘衡政前来上林坊,是代表朝廷对他进行嘉奖。
  董奇容心态落差巨大,精神状态极为糟糕。
  “几位先回,莫要叨扰杨道长。”董奇容对陪他前来的世家大族代表道,“杨道长可是刘府尹和朝廷欣赏的仙人,大空观修复道像要举行一场盛大的法会,届时杨道长将代表上林坊出席,为我等增光。”
  别人不知董奇容话外有音,都过来对杨云表示恭喜。
  杨云简单回礼。
  上林坊这些世家,都承杨云提前预警避免家人死伤的恩情,对杨云的态度比以前亲切了不知多少,在看过醉仙楼有墙体开裂的情况,纷纷表示会在之后的修缮以及接下来做生意时提供帮助。
  杨云表达了感谢。
  ……
  ……
  把这群人送走,醉仙楼恢复宁静。
  何五六振奋地说道:“小官人,您可真是太有能耐了,不但坊主巴结您,连刘府尹都亲自来访,您甚至还要参加陛下亲临的法会……”
  在何五六看来,很多事不可思议。
  杨云年岁不大,洛阳又是初来乍到,却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
  而何五六最初不过是给杨云跑跑腿,相当于打一份零工,现在他有了一种追随明主的想法。
  杨云道:“你以为去参加法会是好事?道像出了问题,做一场法会能让其安稳还好说,如果法会举行修复却不顺利,甚至继续出现坍塌的情况,到那时参加法会之人不就要背黑锅?”
  “这……您应该有本事修复道像吧?”何五六问道。
  杨云摇头:“可我根本不知道老子像损坏到何种程度……不行不行,这么闭目塞听迟早要出问题,你跟我出坊去看看,醉仙楼暂时不营业,这几天我们到处走一走,把洛阳的真实情况了解清楚。”
  ……
  ……
  杨云带着何五六去大空观勘察老子道像。
  他要实地考察,如果情况不妙,他要做出相应的安排。
  此时洛阳皇宫外立德坊一处私人宅院,高力士正在对手下幕僚发脾气,声音大到院子内外都听得清清楚楚。
  “……都说过此事不能为陛下所知,结果陛下比咱家更了解道像的情况!哼,你们连一点秘密都守不住,怎么办事的?另外,这都几天了,怎么石像还没修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