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453

  高力士很生气,本来他觉得已封锁皇帝言路,李隆基应该不会知道这件事。
  结果今天伴驾时,李隆基突然提出质疑,他慌乱之下应对失据,导致具体负责修建石像的官员下狱,好在这些官员都很识相,没把他贪污的事情供述出来。此时他已经忘了之前对幕僚说这件事他能兜得住,改而大发雷霆。
  一名姓孙的幕僚道:“高公息怒,此事全在于圣上派人查问民情,早前也想通知您,但是您老到洛阳后,从未到私邸来,我等无法联络,也就没法预作准备。”
  高力士皱眉:“那就是怪我咯?”
  “绝无此意。”
  孙姓幕僚急忙解释。
  高力士黑着脸问道:“那石像为何还没修好?又没坍塌完,基座还在,修修补补有那么难?”
  旁边胡姓幕僚道:“工部员外郎、郎中、主事都去看过,抽调大量工匠修缮……只是……那不是真正的石像,而是泥像,烧铸的承重柱上半截断了,本想减少工期,不修承重柱,直接上顶,奈何几次都不成,现在只能重新烧铸承重柱……”
  高力士不懂工程上的事,在胡姓幕僚解释时,神情非常不耐烦。
  最后他直接打断胡姓幕僚的话,质问道:“你就说还需要多久。”
  “还需……至少五日。”胡姓幕僚道。
  高力士一把将手中的杯盏摔于地上,发出“哗啦”的刺耳响声,厉声喝道:“陛下给咱家的期限是两日,陛下会亲自前往道观,监督石像修复情况,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一众幕僚面面相觑。
  五天工期是建立在先修承重柱,后加顶的情况,还得夜以继日工作。
  现在五天缩短为两天,意味着承重柱依然不能修,只加顶,比原先的豆腐渣工程还要豆腐渣,别说经历余震,好端端杵在那儿都会随时倒塌。
  而且加顶后就会把老子像的大头给安上,再想重修承重柱就不那么容易了。
  众多幕僚都非工匠出身,对修道像不甚了解,汇报的内容也是来自工部的勘察结果,现在他们没人敢拍板决定把工期缩短为两天。
  “怎么?都哑巴了?现在我把话撂在这儿,两日后圣上会亲临大空观,陪百姓一同见证道像修复完毕,到时候出了岔子,谁都没好日子过!”高力士发出威胁。
  ……
  ……
  皇帝给了高力士压力,高力士便把压力转嫁到幕僚和工部官员身上。
  这下可苦了那些修道像的。
  大空观内外工匠多达千人,架起悬架进行修缮,这时代没有脚手架,修道像还要从里往外修,又没有起重装置,即便有滑轮组也非常陈旧,很多东西要先打散运到高空,再于高空重新进行“组装”。
  杨云没资格进入大空观,只是远远看了看,正好碰上施工事故发生,道像一侧高空平台发生坍塌,道像脑袋的一部分,从高处摔落到二十几米的地面,粉身碎骨。
  还有工匠随之坠落,一群人忙着施救。
  “杨小官人,看样子……情况不太妙啊,我刚去打听过,说是陛下严令两天内修完……”连不懂行的何五六也觉得要在两天时间把道像修好难比登天。
  杨云叹道:“非要搞面子工程,这下好了,政敌就拿这说事……你越是着急,越容易出错,到时候受到的攻讦就越多……只能是下面具体经手的人遭殃……”
  何五六不解地问道:“小官人,您说什么?”
  杨云没作答,正好看到有官员坐车过来“考察”,碰上这次事故,斥责声响起,大空观内凭添几分肃杀的气氛。
  杨云带着何五六离开大空观这是非之地,回到醉仙楼,恰好碰到刘衡政派来接洽的人,这次来的不是道士,而是府衙的书吏,告知杨云举行法会的具体时间,乃是两天后的正午时分。
  晚上董奇容过来邀请杨云过府饮宴,说是庆祝这次上林坊没有人员在地动中死亡。
  灾情尚未结束,董奇容巴不得让人知道他的功劳,大张旗鼓宴请,努力把影响扩大。
  杨云当然不会去赴宴,哪怕随后董奇容亲临相邀,也被他一口回绝。
  董奇容有些恼火,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听说道长两日后要面圣……圣驾会亲自往大空观?”
  杨云没有回答,而是摇头苦笑:“如果圣上亲临,道像却修不好,那时如何是好?”
  董奇容笑道:“道长您太过杞人忧天,说是法会,不过是为安定民心走个过场,朝廷岂能让面子受损?您这可是优差、肥差,等面圣后……别忘了在圣上面前提一句……有关鄙人在此番救灾中所做之事。”
  杨云淡淡一笑,未置可否。
第一六二章
相邀一叙
  洛阳地震灾情看起来严重,但这里毕竟是大唐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资源充足,还有皇帝坐镇,亲自监督救灾,六七日内残垣断壁差不多便清理一空,百姓生活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
  让皇帝烦恼的不是百姓死伤多少,也非宫殿、屋舍倒塌,而是涉及皇位的正统性,老子道像的修缮关系到民心走向,故此成为李隆基最在意之事。
  杨云被刘衡政找去参加为重修老子像而特意举行的法会一事,很快为杨玄璬所知。
  杨玄璬派人把杨云叫到家里,单独带到偏厅问话,杨云如实将刘衡政上门邀请之事说出来。
  杨玄璬听完后皱眉:“刘府尹这是何意?圣驾前有那么多成名已久的道长,为何要让你去?”
  杨云道:“三叔的意思是,我不该去?”
  杨玄璬抬头看向杨云,道:“府尹让你去,岂有不去之理?何况这对你来说是熬资历的绝佳机会,我已从宫里那边听闻,圣上会亲自出席这次法会,即便你在其中未有大的表现,仍旧可以光耀门楣。”
  杨云腹诽不已:“现在皇帝要出席法会已传得街知巷闻,你还需要从宫里那边探听消息?这说明你宫里眼线能力很成问题嘛。”
  杨玄璬道:“你有幸面见圣上,也要切记不可锋芒毕露,尽可能保持低调,之后我会在衙门里多为你宣扬两句,少不了你做法事赚钱的机会。”
  在杨玄璬看来,杨云作为一个道士,不可能走仕途之路。
  最多是靠一点坑蒙拐骗的手段,如同袁天罡、李淳风一般当个大唐知名的道士,为大户人家做法事,养家糊口。
  至于什么名师高徒,在身居高位的人看来都是扯淡,或许杨云以后能做刘衡政的幕僚,以此为契机影响大唐政局……
  杨玄璬对杨云的“前途”不是很看好。
  杨云没有跟杨玄璬争辩,恭敬应承下来。
  “还有件事,我不便直言,让玉奴跟你谈,毕竟她是你姐姐。”
  杨玄璬交待半响,有下人来催请,似乎有什么重要事情亟待处理。他起身离开之际,不忘提醒杨云一句。
  杨云有些莫名其妙,送杨玄璬出门,然后返回偏厅,等候杨玉环出来。
  ……
  ……
  杨家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杨玉环的精神状态比之前几天好了不少。
  杨玉环见到杨云,并未直接说杨玄璬交待之事,东问西问,好像对皇帝出席大空观法会很感兴趣。
  “四郎,你说我有机会面见圣上吗?”杨玉环目光殷切地问道。
  杨云笑道:“姐姐要去不是不可以,当天会有百姓前去观礼,不过想靠近圣驾怕不太容易。”
  杨玉环眸子晶晶亮,充满期待地问道:“那你有办法让我靠近皇上?”
  杨云看杨玉环的反应,便知她打的是什么主意。
  作为未来大唐皇宫的女主人,杨玉环的野心一直不小,何况杨玉环懂得魅惑人的那一套,当然想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直接去魅惑个站在权势巅峰的,对唐皇李隆基下手。
  杨云不太肯定,杨玉环这么做是否有违历史发展。
  杨云道:“我只是受邀前去参加法会,能不能靠近圣驾还难说,更不具备带人靠近皇帝的资格。”
  “这样啊……”
  杨玉环眼睛里的失望显而易见。
  杨云再道:“不过有机会的话,我会帮姐姐争取,其实远远望圣驾一眼已算福气,姐姐又何必勉强自己呢?”
  杨玉环撇撇嘴道:“跟你说了你也不懂,真是个小屁孩。哦对了,三婶有件事让我跟你谈谈。”
  杨云心道:“来了来了。”
  杨玉环道:“三叔有个关系不错的同僚,家中小女儿尚未及笄,想提前许一门亲事,三叔家里没有合适的,就想到你,想撮合这门亲事。”
  “姐姐,我这么小,还不到成婚的年岁吧?”杨云很尴尬。
  这是继杨玉环给他说和小红后,第二次有人撮合他的姻缘。
  杨玉环扁扁嘴,白了杨云一眼:“别不知足,商人家的女儿你不喜欢,官宦人家的女儿总配得上你了吧?人家可是大家闺秀,莫非你还要挑挑拣拣不成?”
  “我从未想过这种事。”
  杨云摇头道,“何况我是个道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