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453

  刘衡政顿时慌了手脚。
  此番洛阳发生地震,刘衡政已承受很大的压力,修缮老子道像受挫又令他如坐针毡,这次法会和其后对道像的修复,关系到他的官位和前途,由不得他不重视。
  杨云道:“今天主持法会的三位,都是前辈名家,他们对法会应该更为看重,会自带法器……普通法会那些东西可能难以入他们法眼。”
  刘衡政急切地道:“杨道长师出名门,跟随武尊真人多年,道法高深,对此应该了若指掌才是……今日筹备事项,就靠杨道长您了。”
第一六六章
盛况
  大空观法会,是李隆基心血来潮后临时起意的产物。
  李隆基巡幸洛阳,入住皇宫还没十天,许多随驾东来的官员还未进入工作状态,因此法会的筹备,从上到下都很混乱,刘衡政想请示都找不到负责人,没辙之下他只能自行筹备,困难重重。
  眼下刘衡政只能把希望寄托到杨云身上,觉得杨云师出名门,应该会懂罗公远等仙人的习惯,把筹备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杨云并未表现出袖手旁观的态度,给刘衡政吃了颗定心丸。
  随后杨云看预演,整理法器和资料清单,刘衡政则出去联络高力士,询问法会具体安排。
  “四郎,那位就是刘府尹吧?他刚才的话是何意?”杨玉环安静地站在旁边观看,待刘衡政走开后,忍不住好奇,上前问道。
  杨云道:“刘府尹的意思是……不知今日法会该准备些什么,让我给出具体的建议,然后置办妥当。”
  杨玉环撇撇嘴:“他可是府尹,听说还精通道法,居然也有不懂的地方,需要求教到你名下?他说的罗天师是谁?”
  杨云道:“可能是当世最著名的道士之一……罗公远仙长吧!”
  “啊?这么厉害的仙人也会出席法会?我在师傅那儿常听到他的名讳……”
  杨玉环明媚的大眼睛顿时冒光,好像个粉丝一般,对能见道士中的明星人物——罗公远,充满期待。
  杨云看杨玉环的反应,腹诽不已。
  “我这个姐姐啊,对名人都充满好奇……也不知你今天参加法会的目的,是为见皇帝,还是见传说中的仙人?”
  杨玉环拉着杨云的衣袖,道:“今日法会结束后,你一定带我去跟罗天师见见,我想跟他学道法……能跟这样的当世仙人近距离接触,真是天大的运气啊。”
  杨云问道:“怎么,姐姐不想见圣上了?”
  杨玉环面带沮丧之色:“圣上光临,定来去匆匆,姐姐我能远远看一眼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敢有别的奢求?但罗天师不同,他跟我们一样都是修道者,你又是名师高徒,应该有机会带我跟他说上两句话吧?”
  面对杨玉环的请求,杨云爽快答应下来:“行啊,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带你跟罗天师见面。”
  “谢谢弟弟,你真好!”
  杨玉环兴奋不已,好像个孩子一般雀跃不已,完全没有大家闺秀的雍容气度。
  ……
  ……
  临近午时,所有参与法会的人开始入场。
  杨云带着杨玉环和三个徒弟,跟刘衡政一起进入大空观。
  说是不许人围观,但洛阳地方官员还是能轻松入内,不过安排在靠边的地方观礼,而所有进场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经过详细的搜查,防止有人携带兵刃入内,威胁到皇帝的人身安全。
  有刘衡政带路,杨云一行轻松入场。
  大空观本就占地辽阔,此番直接在道像前的广场上搭建起高台,台上摆着几方供桌。
  台下官兵形成几个方阵,一个围着高台,另外在高台前方以人墙划出五个观礼区域,居中那个想来就是为皇帝准备的。
  但这么一来,本来能容纳上千人的场地,这下最多只能进去不到两百的观礼者,能跟皇帝一起出席法会,见证老子像成功修复的,都是洛阳城有头有脸的人物,连杨云的三叔杨玄璬都没资格列席。
  “今日朝中官员来的不多,但韩相一定会来,高公和惠妃娘娘也会前来。”刘衡政对杨云道。
  杨云看了看头等高悬的太阳,问道:“快到吉时了吧?”
  刘衡政笑道:“不用着急,圣上出宫会有快马来报,到时本官会出去迎接……杨道长在里面等候面圣便可……那边有殿中省找来的道长,杨道长可以先过去跟他们打招呼。”
  正说着话,有吏员一路小跑过来,到刘衡政跟前禀告:“府尹,圣上已出宫门,銮驾正往大空观而来。”
  “走,走!”
  刘衡政顾不上招呼杨云,带领一众官吏往大空观正门而去,跟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地方士绅一同迎接圣驾。
  ……
  ……
  杨云不需出门迎接,他是道士,得做与身份符合之事。
  他带着几个徒弟上了高台,准备把香烛案台摆好。
  几个正在台下聊天的道士见状,连忙阻止。
  “你干嘛的?谁让你在上面摆东西?”一个嗓门尖细的道长吆喝道。
  杨云看了几眼,这几个道士衣衫整洁,外型亮眼,有着卓然于人前的仙风道骨,当下笑着回道:“我是刘府尹找来布置法会现场的,陛下马上就要到了,得抓紧时间才行。”
  “刘府尹?这里不是殿中省负责吗?”
  几名道士愣了一下,面面相觑。
  杨云心想:“这法会的组织工作可真混乱,殿中省和河南府衙各行其是,难怪刘衡政会着急。”
  杨云道:“我只负责听从刘府尹安排,几位有意见的话,不妨去问问跟你们接洽的上官……到底是谁来负责安置场地。”
  嗓门尖细的那个道士嚷嚷道:“好大的口气,年轻人别不懂规矩,我们修道的时候你还在娘胎里呢!赶紧把东西撤了!把我们准备的法器摆上!”
  法会还未开始,道门内部便为谁负责摆设场地之事起了争执。
  可惜的是这几个道士看起来派头大,奈何现场的安保工作根本不是殿中省负责,他们光动嘴皮,却没人帮他们。
  “跟你们说话没听到吗?把那小子赶下台……”
  这次他们开始质问维持治安的衙差。
  一名衙差领班过来行礼:“这位仙长请见谅,我们来自河南府衙,府尹让我等协助杨道长……要不,你们请示一下跟你们联络的上官?”
  嗓门尖细的道士还想争辩,门口传来鼓乐声,皇帝銮驾已经很近了。
  杨云道:“若是不能在圣上到来前安排好,怕是几位跟我一样都要担责,几位看……是让开呢?还是坚持己见?”
  “这毛头小子不懂规矩,我们先退到一旁,出了岔子让他担责!”有道士站出来劝说那嗓门尖细的道士。
  嗓门尖细的道士很不忿,却只能不甘心地退到一边,眼睁睁看着河南府衙的人在杨云指挥下,快速安排场地。
  ……
  ……
  李隆基亲临大空观,盛况空前。
  洛阳百姓几乎是倾巢出动,出城绕远路聚集到了大空观周围,就算街道封锁不能近前,但隔着两条街也想一睹皇帝龙威。
  至于地方官员和士绅,则在道路旁立了两排,从大空观门口一直绵延到上百丈外的街口。
  刘衡政等官员前去迎接。
  銮驾跟前行走的大佬是宰相韩休,除此外还有当下一些著名人物,罗公远走在銮驾右侧,左侧是当世最著名的和尚之一——不空三藏法师。
  不空三藏法师,名智藏,或称不空智,乃狮子国人,生于大唐神龙元年,幼年出家,十四岁在婆国遇见金刚智三藏,随来大唐,开元八年到洛阳,今年二十八岁,以身负大神通著称于世。
  銮驾金顶配珍珠流苏,布满遮盖,大黄的布幔很是招惹眼球。
  銮驾之后,有一顶相对小一些的凤驾,乃是武惠妃的舆。
  至于这次主持法会的另外两人,长春真人和地珉真人都只是步行在銮驾后很远的地方。
  大空观周边,聚集了大量百姓,见到皇帝前来,都下跪迎接,声音山呼海啸,将鼓乐声都盖住了。
  等皇帝下銮驾时,周围二十步范围内,除罗公远和不空三藏外,就只有几名侍卫,连韩休和刘衡政等人都不能接近。
  ……
  ……
  杨云在大空观内迎驾。
  千牛卫士兵快步入院,接管了大空观的防备,之前维持秩序的衙差和士兵迅速撤下。
  “是圣上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