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453

  出城走了五六里路后,真正进入荒郊野外,远远看到驿站屋舍,但前面道路似发生拥堵,很多车马堵在了一起。
  “怎么回事?你们过去看看。”
  李瑁指了指前面,对身边的侍卫吩咐道。
  还没等侍卫出发前去探查,就见远处三四十骑快速从田野间奔过,马蹄轰鸣,一群身着铠甲的骑兵恣意奔驰,好像是在打猎,有猎物在前奔逃。
  隔得远远的,看不清楚这些人的样貌,不过李瑁却很清楚,摇头叹道:“是太子、五哥和八哥他们。”
  李瑁眉头紧皱,有些忧心忡忡,足见他对这几人非常忌惮。
  李瑁口中几人,正是几年后“三庶之祸”的主角,因武惠妃构陷而被贬为庶人被杀的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
  杨云之前在洛阳宫见过李琚,李瑛和李瑶还是第一次碰到。
  “他们在做什么?”
  杨玉环挑起车帘眺望一番,向李瑁问道。
  李瑁叹息一声:“想来是出来打猎吧……父皇明令不许皇子带兵围猎,滋扰百姓,他们这么做,若被父皇知道,定要受到责罚。”
  杨玉环不明就里,好奇地问道:“这还是初春,万物正在复苏,有猎物可打吗?”
  杨云笑着解释:“想来是几位殿下自己带了猎物出来,在旷野间放掉……骑马打猎,图的是个乐子,就如我们出来踏青游玩一样,只要彼此间没有妨碍,其实也没什么。”
  “对、对!”
  李瑁很赞同杨云的观点,“我们等他们过去,等道路通畅后再走。”
  杨玉环眼睛里闪动着异样的光彩,道:“殿下不过去跟几位兄长打声招呼?”
  李瑁灰头土脸地道:“还是算了,我跟他们不对付,去了只是自讨没趣。”
第一九八章
悟道
  等太子的打猎队伍过去,李瑁才重新安排车马出发,而后话语明显少了许多。
  杨云能察觉出些许端倪。
  以李瑁现在的年岁,武惠妃不可能将推他成为太子的心意进行隐瞒,必定在他耳边说过不少要废掉太子的话。
  但以李瑁软弱的性格,却无相争之心,这让他内心很是煎熬。
  一边是母亲的谆谆教导,一边是兄弟情义,让他难以取舍。
  而要废太子,也非易事,这将意味着他必须改变随意而安、贤良恭顺的性格,表现出刚烈勇猛能够统领天下的一面……把绵羊变成豺狼虎豹,实属违心之举。
  沿着洛水南岸的官道,队伍一路向前。
  两岸并无高山,林木也基本被砍伐干净,随处可见农庄、别院,洛阳周边是豪门大户置办田产的地方,沿途官宅数量不在少数。
  杨玉环兴致很高,奈何此时李瑁心事重重无心搭话,干脆主动发问:“殿下,城东这边可有何好玩的地方?”
  李瑁回过神来,勉强一笑:“洛阳城东名胜不少,最著名当属白马寺……不过白马寺路途稍远一些,我们这是去万安观,想来咸宜公主已久等……呀,前面就快到了。”
  ……
  ……
  车驾出城十多里后,终于抵达目的地。
  万安观是皇家道观,并非平民求道祈福之所,建在洛水畔,可将洛水美景尽收眼底,不过初春时节,水上船只不多,环境相对清冷。
  万安观外,有小道士在清扫。
  上了一百多级台阶,到了道观正门,门楣上悬挂写有道观名的金字匾额,十多名侍卫守在此处,显然是咸宜公主带来的人。
  “可要为殿下进去通禀?”
  侍卫统领过来向李瑁行礼,然后打量了一下杨云和杨玉环,有所迟疑地请示。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李瑁带了外人来,理应先进去通告一声,免得出纰漏。
  李瑁随意地一摆手,道:“杨道长和杨小姐,咸宜早就认识了,这次我是带杨道长来给真人认识……我自行带他们入观便可。”
  李瑁口称“真人”,表现得非常随意,按理只有亲戚间才会如此亲切,杨云心想:“莫非是玉真公主?”
  杨云未多问,与杨玉环一道,随着李瑁进入万安观内。
  正对观门的是一座三层高的楼阁,有小道士过来引路,一行进到里面,又有女官值守,见到李瑁全都恭敬行礼,却始终保持沉默,怕惊扰木楼的清静。
  这楼居然没有楼梯上去,上下居然通过悬置的木梯。
  到了木梯前,李瑁指了指楼上,小声对杨云道:“今日要见杨道长的同为修道者,她性格随和,你不必拘谨……杨小姐,我扶你上去。”
  杨玉环抬头看了看笔直的木梯,有些犹豫,显然让她一个穿襦裙的大姑娘爬木梯有些不雅,木梯直上直下,她也怕从上面摔下来。
  “不如殿下先上去,扶小女子一把?”杨玉环眨眨眼问道。
  没端倪地突然使出魅术,李瑁被迷得七荤八素,老老实实点头,先行爬上楼梯,随后杨玉环也往楼梯上去,杨云坠后,如此一来,若出什么偏差,也有人托底。
  最后在李瑁相扶下,杨玉环上到二楼,杨云跟着爬了上去。
  ……
  ……
  礼堂二楼,摆有很多书架,上面陈列各种经卷,白纸糊的窗户紧闭,光线黯淡,大白天走在上面也如同逛迷宫一般。
  “咸宜在吗?”
  李瑁不知咸宜公主具体位置,喊了一声。
  不多时,听到一侧传来女子的声音:“十八郎来了吗?”
  带有中年妇人的厚重,不像咸宜公主那么清脆悦耳,随后现身的是一个娴静的道姑,年约三旬,一身道袍,戴着顶青色的冠帽,大方得体。
  杨云观道姑面善,不似这时代贵妇的雍容华贵,十分清瘦,看来平时餐食非常朴素,少见荤腥。
  能直呼寿王“十八郎”,显然是李瑁的长辈。
  “皇姑。”
  李瑁见到道姑很高兴,笑着迎上前,并没有行礼,如同见到至亲撒娇的孩子。
  “看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这位是杨道长,武尊真人高徒,就是在大空观成功修复道像,被父皇誉为小天师的杨云。”
  “嗯。”
  道姑点头,目光落到杨云身上,仔细打量。
  杨云过去行礼:“晚辈杨云,见过无上真人。”
  玉真公主的法号为无上真人,名义上她接替金仙公主在洛阳开元观任主持,但其实只要是皇家道观,她可以随便去,她也算是这类性质道观的主人。
  “你的事,我早有听闻,能替圣上出面,化解世人戾气,将所学用于正道,是为修道之无上善举……看来你师长也是世外高人啊。”
  玉真公主态度谦和,言语间对杨云多有赞许。
  “真人抬举,晚辈愧不敢当。”杨云恭敬地道。
  “她是谁?”
  玉真公主转过头,随即沉下脸来,用警惕目光打量千娇百媚的杨玉环。
  “她是杨道长的姐姐,同为修道者。”
  李瑁笑着引介。
  杨玉环聘婷施礼:“晚辈青莲,见过真人。”
  “青莲?你拜在谁门下?”
  玉真公主望向杨玉环的目光并不友善,反而十分警惕。
  杨玉环的美太具有侵略性,惊心动魄,一般男子根本无法抵挡,这对于注重修心的道门来说,实属大敌。
  杨玉环不明就里,诚实回道:“家师道号慧闲,在洛阳授法多年。”
  玉真公主显然没听过慧闲的道号,旁边李瑁笑着介绍:“杨小姐跟杨道长不是出自同门,她拜的是女修,平时不问法术、符箓。”
  “既入道门,当以教化世人,平息灾孽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不能沉迷世间流华。”
  玉真公主打量杨玉环身上的衣服,她没办法攻击一个人生来的样貌,便教训杨玉环身上穿着太过华美,不符合修道者谦逊内敛的风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