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453

  终于到了衙门口,李叶笑着问道:“两位上官,不知你们对含嘉仓的情况作何评价?”
  杨慎矜道:“含嘉仓每年朝廷都会拨款修缮,眼下虽未到雨季,不过该做的防备需要及早完成,避免储存的粮食受潮……”
  这话也是例行公事。
  众所周知,粮食储藏最难的一环就是防止受潮,一旦粮食受潮便可能引起霉变,还容易引发内部温度升高,出现起火的情况,古代粮食储存毕竟没那么多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更多是需要一些物理方式解决受潮问题。
  如今正值开春,距离夏天还有一段时间,暂时不用为粮食受潮而烦忧。
  但会不会起火,又另当别论了。
  到了衙门内,没有椅子,只有榻席供就坐。
  含嘉仓的差役搬来一些账目,共有两箱子之多,为了妥善保存,很多数据刻在竹简上,显得异常沉重,供查阅使用。
  随后含嘉仓的人,包括李叶都退出门外,从外边把门关好,大概这是规矩,但凡有人来查阅账目,含嘉仓的官吏便不得旁观,防止出现上下勾连或是现场删改的情况。
  “账目这么多,不知该从何查起呢?”
  杨云询问坐在对面的杨慎矜。
  杨慎矜摇头不语,向旁边的司农寺寺丞姜列使了个眼色,随即姜列为杨慎矜和杨云各倒了一杯茶。
  杨云坐在那儿,正要拿起竹简查看,杨慎矜伸手阻止他。
  “杨少卿,你这是作何?”
  杨云有些不解,蹙眉问道,“莫非这些账目有问题,经不起查?”
  杨慎矜笑道:“未有此意,不过这账目既出自含嘉仓,那必定不会有问题,若是他们未核对好就敢送来,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这账目上每一个数据都是仔细核算后得出的,那么多帐房负责,绝对不会出现偏差。”
  “哦!?”
  杨云虽然还是有些迷糊,但大概意思懂了……查账不是为了来看账本,账本出偏差就是没算对数字,哪怕出错了也跟核查之人无关,只会追究帐房的责任。
  杨慎矜道:“眼下朝廷商议出兵之事,这一来二去,含嘉仓要调动的粮食就多了,这才开春,若到夏天抽调的粮食更多。”
  杨云点点头。
  杨慎矜又是一笑,道:“要想真正核对账目,非等粮食大批出仓时,一车一车过磅后才能得出结论,现在想查清楚为时尚早。”
  粮食放在仓窖内,眼下大多数仓窖封闭,里面有多少粮食根本不知道,以杨慎矜的意思,必须等粮食大批量出仓时才好核查账目。
  杨云笑着道:“核对存粮应该是司农寺的事,我来……能做点什么呢?”
  “所以今天我们喝喝茶,把手头的事情暂且放下,若真有事他们必定会想办法通融……只需看含嘉仓的人有何反应,大概就知道他们今年存粮亏了多少……接下来我会让人查一下陈粮的数字,看看是否有人往外偷运粮食……”
  杨慎矜这番话,说明他对粮仓的情况掌握得很透彻。
  含嘉仓这些人想蒙他很困难,这也难怪,历史上杨慎矜便以管理钱粮有方而著称,即便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好像所有事都能全盘掌握。
  有这么个高手在,杨云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最多在旁监督一下,顺便打个下手,学习一下别人的经验。
  “对了,杨天师,你出身弘农杨氏,近些年可有回过弘农?”杨慎矜又开始跟杨云扯旁的。
  杨云微笑着摇头:“我虽是弘农人,但出生蜀地,修道也未曾走出蜀地,如今乃是第一次到洛阳,尚未有机会回祖籍一游。”
第三一五章
把师徒名分定一下
  杨慎矜跟杨云东拉西扯,风花雪月无所不包,就是不谈公务。
  但杨云看得出来,杨慎矜并没有恶意,而是胸有成竹,大概对含嘉仓的粮食储存情况早就了然于胸,所以才一点都不着急。就这么优哉游哉喝茶,转眼半个时辰过去,杨慎矜吩咐姜列去开门。
  李叶等人没走,一直守在外面,见门打开,赶紧走了进来。
  “两位上官,可有查清账目?”李叶陪笑着走了过来,并未表现出紧张的样子,一看就很自信。
  杨慎矜笑了笑,道:“本官未察觉任何问题……不知杨天师可有发现异常?”
  杨云一摊手,道:“连杨少卿都没发现纰漏,我能发现什么?不过是来走个过场罢了。”
  在别人眼中,杨云的确是官场新手,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但换作别人一定会装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好像什么都了然于心,不动声色。
  像杨云说话这么诚实又直接,连杨慎矜都忍不住往他身上多看两眼。
  “既然没问题,那这次查验就到此吧……两位上官,不如先签押,回头在下也好对上面有所交待?”
  李叶拿出一张类似于收条的东西,用以证明今天杨云和杨慎矜已将含嘉仓查验清楚,立据为证。
  可送到杨云和杨慎矜面前时,没等杨慎矜有所表示,杨云率先摆手:“在下什么都不懂,这种事可以多看多问,就是不能签字画押,毕竟在下对此全无头绪,若被蒙蔽怎么办……不如杨少卿来?”
  杨慎矜哈哈一笑:“只以账目查验,就知粮仓是否存在亏空虫蛀,可能吗?还是要逐一打开仓窖,对照账目查验过才能算数。”
  李叶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苦笑着说道:“两位上官,你们既然有心查验仓窖,先前从各仓口走过时,有该提出来啊,我们完全可以随即抽查一部分,以管窥豹……”
  若说方才李叶表现还算镇定,现在却有些急了,大有尽快把责任撇干净的意思。
  杨云眼睛眨了眨,瞬间弄清楚了杨慎矜的用意……这是要逼管仓者自己沉不住气,露出马脚来啊。
  杨慎矜正色道:“朝廷规定的对含嘉仓的审计时间足足有半个月,不用着急定夺,回头本官会从司农寺抽调人手详细查证,今天我们只是来看看账目是否有问题,既然账目看过,没查出什么,自然万事大吉,后续事情改日再说吧!”
  说到这里,他招呼杨云一声,问道:“杨天师,在下先行一步?”
  “我跟你一起走。”
  杨云点头,这时候留下来不是把自己放到火上烤吗?自然要溜之大吉。
  这可把李叶给急坏了。
  刚才还说得好好的,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中,谁想画风突变,杨慎矜和杨云转眼就要给含嘉仓的人甩脸色?
  “两位……”
  李叶换了副讨好的神色,矮着身就要上前说和。
  谁想没等他把意思挑明,就被杨慎矜伸手阻止:“查仓不是只查一家,今年涉及北方边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细细查证若出了问题谁来负责?今日到此为止,你们不必多言……杨天师,在下必须走了。”
  李叶呆住了,随即在他复杂难明的眼神注视吓,杨慎矜、杨云和姜列等人施施然往含嘉仓大门走去。
  出门后杨云和杨慎矜作别,杨慎矜笑着道:“看来杨天师对于官事也略知一二,做事情就是要这样,不能急于求成,刚才那位就犯了这毛病……不管有事没事,一定要等最后时刻再定,早下结论,十有八九要出偏差!”
  ……
  ……
  无端得杨慎矜指点,杨云觉得很有意思,他从来都没觉得能跟杨慎矜这样的隋朝皇族后裔产生多大交集。
  但经过半日相处,他觉得杨慎矜算得上正人君子,值得深交。
  “他的身份有些特殊,若以后真牵连到谋反案中,我是否还要跟他走得那么近?虽说清者自清,但终归有人会借题发挥。”
  杨云突然感觉自己入朝当官后,开始变得瞻前顾后,俨然把自己当成职业政客看待,行事不再随心所欲。
  回家后,杨云跟几个女孩商量了一下购买新宅的问题,几个女孩听了都很高兴。
  吴元不解地问道:“师傅,如今我们这院子已经够大了,且长安那边还有御赐的宅院,为何还要置办宅子?以后师傅未必会长久留在洛阳。”
  杨云笑道:“钱留著作何?开醉仙楼所得,以及这几次收到的礼物,现在我手头已经累积了差不多三千多贯钱,我又没别的花销,不如买个大宅子,改善一下居住环境……我准备就在上林坊内购买,哪怕安排下人住进去也好……”
  为了改善下人的生活,专门买个院子?吴元瞪大眼,一脸不可思议之色,直觉是这个师傅疯了?
  杨云把张镜彦叫过来,吩咐道:“之前你父亲跟我说,道家法会结束他便会离开洛阳,返回龙虎山,估摸这两天就要走……修行不在乎一两日,你现在就回去跟你父亲团聚,晚上可留宿那边,等你父亲离开再回来。”
  “师傅?”
  张镜彦不太明白。
  杨云给了她充分自由,让她可以回去跟家人团聚,虽然时间很短,但却很人道。
  她本想问杨云为何要给她如此便利,话到嘴边却低下头:“谢谢师傅。”
  杨云笑了笑,顺手塞了把铜钱到张镜彦手里,道:“回去时记得给你父亲买点东西,好好孝敬他一下,他为了你有更好发展,同时也为了让你能顺利接管天师道,才让你过来,跟我修行……你得让他知道,我没亏待你……千万别告状啊。”
  “是,师傅。”
  张镜彦之前对杨云始终保持几分距离,眼下杨云又给她放假,又给她钱,她心中开始接纳这个师傅和小院的氛围,她没有推辞,接过铜钱,连同之前分到的金锭一起装入包袱,简单收拾就准备回去跟张高团聚。
  吴元看到这幅情景,叹了口气,道:“师傅,你可真会收买人心,其实镜彦她……并不想走。”
  杨云笑道:“她是我徒弟,注定的,跑不了,短暂的离别不算什么,反倒是你……呵呵,我要收买人心的话,不应该收买你吗?或许回头我可以跟长春真人好好谈谈,是否要把你这个徒弟永远买断,到那时你就在我这小院里,无忧无虑修行,别老想站位的问题!”
  吴元低下头,没有回应杨云的话,显然是有所触动。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