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453

  杨云要做的便是征调兵马平定南诏,重新将洱海周边地区收归大唐治下。
  这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但可惜唐军几次征讨均铩羽而归,最多一次在南诏王城大和城葬送了七万兵马,名将李宓投洱海殉国。
  南诏地形地貌极其复杂,成为杨云领兵出击的难点。
  打铁还得自身硬,既然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手,杨云便需要更为强大的武器装备,才能将这场没有把握的仗打好,不至于阴沟里翻船。
  杨云现在手握兵权,先去了本部团结营,召见直属于他的将校,然后向一万四千名官兵训话,要求将士严加训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随后,他又分别从益州周边抽调府军到益州,征调民夫,准备组成五个拥有两千兵马、两千民夫的混合队伍,进驻营地后直接通过空间门分别到南美大陆建立营地。
  营地选址已经有一段时间,顺着安第斯山脉由北向南分布,将来发展起来,各营地会逐步连在一起,到那时他就可以成为南美洲的王,然后再逐步染指中美洲和北美大陆。眼下他正苦心研究的是威力更为强大的火器。
  不是普通火铳。
  普通火铳的原理很简单,短时间内便完成研发并实现批量生产。
  只是制造出的火铳威慑力不高,有效杀伤范围连五十步都不到,许多时候要到十步距离才有杀伤力,而且填装弹药时非常麻烦。
  杨云身边毕竟有“能人”相助,这大大缩短了研发新武器的时间。
  之前炼钢便充分运用了吴元和张镜彦的能力,现在杨云研究新式武器,便将吴元调了过来,不惜留杨玉环一人在洛阳玄女宫。
  现在杨玉环那边,他已经不怎么担心了。
  毕竟没人能把杨玉环的肚子剖开来看看,见到肚子隆起,一切症状都是孕妇所有,那只有等分娩时才知道是真是假。
  杨云之前留吴元在洛阳皇宫,更多是照顾杨玉环的心理感受。
  现在杨玉环人慢慢适应怀孕的状态,杨云当然要把吴元这个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其能力。
  “师傅现在要制造的难道不是火符咒?”
  吴元见杨云拿来之前在实验室制造出的硫酸,然后又从空间门另一边拿来硝石,拿着瓶瓶罐罐忙碌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刺激性气体,顿时感觉杨云正在做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杨云正在研究黄火药。
  具体配伍就不说了,总之这是能彻底改变战争模式的好东西,用黄火药对付美洲的土著,或者是用来对付南诏和吐蕃军队,都算得上是大材小用。
  但杨云知道,他能调动的人手太少,再加上他在南美大陆那帮手下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想要用他们成就大事,必须要在武器等级上实现完全压制。
  光靠杀伤范围十几步到二三十步的火铳,起不到决定性的效果。
  有两种东西可以帮他,一个是黄火药,一个是制式后膛填弹式火枪。
  除此之外,他还将研究火炮、弓弩等战争利器,他对未来战争模式很了解,知道什么能改变对战方式,既然已经决心搞出大杀器,当然要往狠的方面发展。
  “这里有一些图纸,你们过来看看,我要制造这种厚重的铁管。”
  “熔铸方面,眼下应该没太大问题,但要想确保密封性,还是有点难度的,尤其是后面要添加可以装填引线的装置。”
  杨云为了方便以后攻城略地,决心制造火炮,其中明朝后期铸造的红衣大炮,算是比较实用的兵器。
  红衣大炮用来攻城很方便,由于是实心弹,一炮下去基本能让普通木铁混合的城门砸出个大窟窿,几炮下去就能把城门打烂。
  红衣大炮虽然笨重,但若只是拿来进攻南美土著或者南诏的城池,大可出动乙丹和雅柔,让乙丹这个大力士,配合能开启空间门的雅柔,随时把火炮运送到任何一个防不胜防的地方,趁着晚上发炮……
  画面太过美好,简直不敢想象。
  以前杨云不用想这些,不是他想不到,是他不需要。
  现在不同了,李隆基给了他领兵的权力,还给了他一个看起来极其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把南诏彻底平定。
  如今已到了他不得不想的时候。
  “师傅,这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造好吧……如今要造的东西实在太多,不知先造哪一种?”吴元很踌躇。
  杨云好像什么都需要,让她不知该如何取舍。
  杨云笑着说道:“新式火枪和火炮等,每一种都得制造出来……以前在洛阳时,只有我们几个研究,进展很慢,现在情况不同了,有天方国度那么多人配合,还有成都这边痴迷于丹道的人很多,随时可以征调起来,只要有想法,让人付诸实施会很困难吗?”
  吴元想了想,跟着点头。
  她赞同杨云的说法,只是觉得杨云眼下要做的事,好像太过急功近利,甚至有些疯狂。
  杨云道:“年底前,我们就要把南诏的问题解决,总不能等到来年要回洛阳了,才发现时光虚度,什么都没做好……有些事,早些解决不是更好吗?”
  吴元意识到,杨云说的是杨玉环分娩,甚至让李隆基“得道升天”之事。
  她是杨云身边唯一一个知道所有细节之人,她知悉的内幕许多连杨玉环都不清楚,她马上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性。
  要在两三个月时间内完成整兵到出征,还要把新武器研究出来,更得为返回洛阳城做准备,看起来一切太过匆忙。
  她终于理解为何杨云到蜀地后会如此夜以继日做事,因为时间不等人。
  ……
  ……
  杨云在成都过的中秋节,期间与民同乐,跟益州官绅打成一片,赢得一片赞誉。
  八月十九,包括监军在内的中军和隶属于节度使府的仪仗兵马抵达成都。
  八月二十一,王籍与松梅等人到位,住进驿站。
  八月二十三,最后一批人抵达,刘清媛便在队伍中。
  杨云于中午时分接到刘清媛,但并没有安排她住进节帅府,毕竟四天前张瑜和李空儿已经到来,这两个女人是皇帝赐婚,属于明媒正娶的发妻和小妾,权益不容侵犯,杨云只能把刘清媛安置在城内别院。
  杨云毕竟跟刘清媛有着夫妻之实,当天下午便留在刘清媛处。
  一直到日落时分,杨云才从榻上起来,他整理思绪晚上去美洲那边搞发明,但还是坚持跟刘清媛一起吃过晚饭。
  旅途劳累,刘清媛的状态不是很好,神色间有些失落,道:“我回成都之事,并未跟家里人通知,父兄都不知我已回来了。”
  杨云笑着说道:“我已提前派人去告之,他们应该早知道你会随我一起回蜀地,我跟他们说你会迟几天到。”
  “你说了?”刘清媛听到这消息,多少有些意外,她没想到杨云会对刘家人公开他们的关系。
  杨云道:“你逃婚出蜀地,现在归来,理应跟家里人说清楚……你随时都可以回府,我不阻碍你,只是你现在没有正式的名分,我暂不随你回去。”
  之前刘家通过关系,想给杨云送礼,但被杨云拒绝。
  看来刘家对于经营跟杨云的关系,非常上心,到底之前刘家冒着得罪王昱的风险,把杨云给送走的,现在杨云上位,自然希望有所回报。尽管刘清媛搭救杨云属于误打误撞,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刘家跟杨云的关系非同一般。
  刘清媛想了想,叹息道:“那我明天一早回去吧,真不知我不在这半年多时间里,家里有什么变故。”
  刘清媛情绪低落,全然不复当初那天之娇女的面貌……尽管她是豪门大户出身的千金小姐,但在权力面前,感到自己很无力。
  她是有个性的,张扬且有独立思考的女性,但问题是她所处在一个权力可以泯灭人性的时代,她的乖张态度,恰恰要经受社会的磨砺和摔打,经过这一年多的打磨,刘清媛感受到岁月沧桑,再不是纯真的少女,更像个成熟内敛的妇人。
  杨云没有说什么,刘清媛跟刘家的关系,需要他们自行调和。
  不过杨云相信,在刘府得知自己接纳刘清媛后,肯定不会再为难,甚至还会把刘清媛当成是家里的福星。
  刘清媛已是今时不同往日,此番回家更像是衣锦还乡。
第四一五章
杨云的工业革命
  刘清媛回府,杨云没有同行,但派了光宣道人作为他的使者陪同一起回去。
  光宣道人不擅政务,照理会返回“天方国度”,但现在身负使命,因此有了借口留在蜀地。稍后杨云有意让他负责跟道门中人联系,因为这时代道门的炼丹师基本算是最精通化学的一批人,把他们招揽过来可以大大充实杨云麾下的实验队伍。
  只是现在光宣不能以本来身份示人,改了个道号叫宣奎,自称来自吴山吴岳庙,追随杨云来蜀地传播道教。
  杨云没有刻意防着光宣,他知道对方离开自己的支持什么都不是,生死全系于他一念之间,因此任其在城里走动,并没派人盯着。
  光宣真人代表节度使前去刘府,除了为刘清媛保驾护航外,还有便是让刘家统筹益州乃至整个剑南道的豪门士绅,为此次出征南诏提供人力物力方面的帮助,毫不忌讳地伸手跟地方士绅要钱。
  这可不是杨云搜刮地方。
  之前几任剑南节度使,基本都是同样的套路,这次杨云还算客气的,更多是索要人手,没说狮子大开口一来就要求送上大批钱粮物资。
  等刘清媛回来时,时间已经过了正午。
  昨晚杨云在南美大陆忙了一天,这会儿正呼呼大睡,刘清媛缓步进了房间门,杨云一个激灵醒来,睁开眼转头看向门口,发现刘清媛的气色比昨日好了许多。
  “怎么样,跟家里人见过了?”
  杨云打了个呵欠,伸了个懒腰,然后起身来到桌前坐下。
  此时杨云就在专门为刘清媛添置的别院中,这里的家具全都采取了高桌子矮板凳的搭配,坐起来更自在舒服一些。
  刘清媛恭敬地为杨云斟上热茶,杨云接过喝了两口。
  刘清媛在杨云身边坐下,道:“已经见过了,家里一切安好,跟走的时候没多大区别,不过家族经营的生意一落千丈……我见到了祖父,他的意思是希望能继续跟官府合作,做一些官办的买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