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53

  杨云看着跟随王籍一起进来的韩青烈,很好奇二人怎会走到一起,问道:“雅会中途我可以自行离去吗?”
  韩青烈笑道:“工坊这边王公子已经交代过了,道长不必担心,想在雅会玩多久都不成问题。”
  王籍则道:“这雅会从未有过硬性规定,几时来几时走,一切随心所欲。”
  杨云摇摇头,跟随王籍一起出来,两顶轿子已在外等候,都是四抬的轿子,除此外还有王籍平时带在身边的跟班。
  “我们直接去雅会现场,刘兄他们早一步便到,这会儿差不多安排好了,只管去结交新朋友便是。”
  王籍说完,先行钻进轿里。
  杨云跟着进了后边的轿子。
  一行浩浩荡荡往成岩坊方向而去。
  ……
  ……
  城西北成岩坊,以坊中耸立的一座三十多丈高的小山丘而闻名。
  这座小山丘名武担山,山下有个湖叫龙堤池,是城中仅次于摩诃池的第二大湖泊,风光秀丽。
  此时半山腰一座看起来很气派的二层小楼,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盛夏伊始,城里一片闷热,小楼所在的地方却清风阵阵。
  杨云从轿子上下来,王籍上前道:“成岩坊依山傍水,山下到山上形形色色的庄园次第排开,相映成趣,乃聚会品茗的好地方。这坊住的多为城中世家大族,很多官员都把自己的别院建在这儿。”
  杨云看了看周围环境,道路宽敞,行人有序,路面由碎石铺成,远处山林间,亭台楼阁交错,映衬着山下的湖泊,美不胜收。
  王籍指了指对面的小楼,“别看只有两层,但因为地势高,从窗口便可以看到半个成都城……高人请吧。”
  王籍在前引路,杨云一起到了小楼门口。
  守候在这里的侍从识得王籍,不需通传,两人顺利入内。
  之前杨云曾照过面的刘元卓正在跟两个公子哥交谈,还有一名身着男装的女子浅笑嫣然,认真倾听。
  听到门口的脚步声,几人侧目观来。
  “刘兄,看我把谁带来了?我可是百般邀请,才请得杨兄露面。”王籍笑道。
  刘元卓带着几人迎过来,简单见礼,随即介绍三人,两名男子是表兄弟,一个叫陆予清,一个叫孙绍,至于旁边一袭男装的女子则是陆予清的堂姐陆宁华。
  杨云打量一眼,陆予清相貌堂堂,气质不俗,全身衣着华贵,一看就是豪门出身,至于孙绍言笑间带着一丝猥琐,因为长得比较瘦削,竟有些獐头鼠目。
  陆宁华有着一张白皙的鹅蛋脸,线条柔和,眉如新月,鼻子挺直,整个人的气质显得较为成熟稳重,她没介绍自己的年岁,杨云估摸有个十七八,在这时代已然属于“大龄女青年”。
  刘元卓着重介绍陆宁华给王籍认识,大有撮合之意,但两人都不感冒。
  王籍有些心不在焉,环视一圈,随即仰头看向楼上。
  陆宁华的目光则一直在杨云身上转,似乎对杨云很感“兴趣”,毕竟雅会中少有出现像杨云这般“乳臭未干”的少年,还受到节度使府家的公子极力推崇。
  简单引介过后,刘元卓道:“王兄、杨兄,楼上说话吧。韩公子和韩小姐已先一步抵达,此刻正凭栏品茗论诗。”
  “好,我正想跟韩小姐请教一下新作的诗。”
  王籍一听到“韩小姐”三个字,眼睛都在放光。
  刘元卓引路几人到楼上,又是另外的光景。
  二楼是东南西北各有窗户的通透格局,地上设六排地席,并无案桌,主位上也铺着地席,显然是为贵客准备。
  置身二楼,各个窗口均能欣赏到不同的风景,而从东南两侧更是可以看到山下的光景,正如王籍所言,这里视野极佳,站在窗口远眺,近处的龙堤池和远处的摩诃池进入眼帘,美景一览无遗。
  杨云心道:“简直就是半山豪宅。”
  地席中已坐了一些客人,正在交谈,其中一人更是直接以女装示人。
  几人齐齐看来,杨云终于看到那位“韩小姐”的姿容,即便杨云对这时代的美女并未有太大兴趣,看到后依然有一种特别的官感。
  倾国倾城未必谈得上,但也是十足的美女,一张瓜子脸庞清丽绝伦,大眼睛乌黑明亮,气质沉静,一颦一笑间带着气定神闲的雍容,让人平添好感。
  “韩小姐,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杨兄弟。”王籍一上楼,便立即凑了过去,好像狂蜂浪蝶一样缠住韩小姐,第一时间向她引荐杨云。
  似乎杨云出现在这里便是他的自豪。
  韩小姐名韩娴,的确有一股娴静气质。
  她的目光没有陆宁华那么“无礼”,只是在杨云身上简单一瞥,便收了回来,起身婷婷施礼。
  “王兄,又缠着我妹妹呢?”
  这边引介尚未结束,一位豪爽的年轻男子从远处的窗户过来,笑哈哈对王籍道,“你怎么晚到了?让我们好等……稍后饮宴定要多罚几杯。”
  此人是韩娴的兄长,益州官宦世家韩家的嫡长子韩洛。
第六十二章
藏钩戏(求收藏、推荐)
  韩洛不在青松书院就读,但在蜀地士子中地位却非常尊崇,这跟韩家在益州卓尔不群的地位有关。
  王昱这个节度使属于朝廷空降蜀地的官员,要治理一方,或是筹集钱粮,非要韩家这样的世家大族相助不可。
  韩家在益州门阀中数一数二,刘元卓背后的刘家都难望其项背。
  刘元卓作为东道主,不但将王籍奉为上宾,也把韩洛当作主客。
  杨云进而猜想,王籍跟韩家小姐韩娴的关系,有可能跟两家政治联姻有关,或者是两方家族在背后有意促成。
  “杨兄弟,在下有一位族叔,正在你手下做事。”
  见礼过后,韩洛微笑着提了一句。
  杨云突然想到身边打杂的节府支使韩青烈,他知道,韩洛口中的“族叔”这一层关系,相对比较远,门阀中也许隔了六七代。
  但这也足以说明,韩洛是知道他杨云“道长”这一身份的。
  杨云笑着拱手:“原来如此。”
  刘元卓好奇地问道:“韩家居然还有族人在杨兄弟身边做事?杨兄弟不是在益州官学读书吗,这……这是怎么回事?”
  韩洛笑而不语,因为王籍和杨云自己都未将其道士的身份揭破,他不会画蛇添足给自己找不痛快。
  旁边的韩娴则用好奇目光打量杨云,显然她对杨云的身份茫然不知。
  王籍稍微一笑,掩饰尴尬道:“走走,坐下来说话罢,刘兄继续去迎客,我们先品茗,在下要跟韩小姐探讨一下诗赋韵律……”
  刘元卓颔首:“几位,请。”
  ……
  ……
  王籍拉着杨云坐到了主位上,旁边就是韩洛,韩娴作为女宾坐在第一排,楼下还有客人不断上来,刘元卓作为迎宾未在二楼作陪。
  王籍对韩娴非常热情,接连发问,韩娴含笑以对,却基本不回话。
  就算大唐再开放,女子抛头露面终归还是有所节制,这也跟汉人的传统有关,蜀地一向封闭,民间风气也较为保守。
  客人逐渐到来,前一次共同饮宴的青松书院士子,此番陆续现身。
  之前王籍曾为杨云引介过的杨松、张柏、孙涵霖等人都来了,他们不仅自己出席,还带来族中年轻才俊,以及家族中姿容较为出色的少女……或着女装,或着男装参与这次雅会。
  与会男女都很重视,装束精心设计过,无论着男、女装,都或呈现英气,或呈现女子婉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差不多到齐时,王籍起身来到刘元卓面前:“刘兄,不是说令妹会来吗?怎么还不露面?”
  刘元卓道:“舍妹身体不适,或许要迟些才到……她第一次出席雅会,不懂规矩,由得她去吧。”
  杨云从刘元卓话中听出一些门道,关于他妹妹的问题上,刘元卓有诸多无奈,他这个兄长显然治不住刚及笄的妹妹。
  ……
  ……
  人很快到齐,临时还增加了地席才安排下,可谓座无虚席。
  本来预定四十人上下,但因为有些人带来家族中的后进,又或者是至交好友,所以人员严重超标,席位只能一再增加,士子对这次雅会的热衷程度,远远超出了刘元卓的预期。
  杨云对此能够理解,入夏后,随着盆地气温急速攀升,湿热难当,在家里很是烦躁,找个清凉避暑之所,参加门阀士子的聚会,结交朋友的同时,还能认识红颜知己,再适当地表现自己的才学,可谓一举多得,难免会趋之若鹜。
  而这次雅会中比较吸引人的地方,一者是韩娴会出席,二者便是刘元卓刚及笄的妹妹会来,噱头十足。
  要知道这二女在益州尚未出嫁的门阀小姐中非常出名,谁都想亲眼见识一下,试试自己是否有机会赢得美人芳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