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04

  殷贵妃似乎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伸手过来,握住皇帝的手。
  皇帝没有拒绝这一份温暖,两人手挽着手,在夜色中徐行,竟如寻常夫妻一般。
  在宫中,殷贵妃并没有诞育皇子,也不是最得宠最出风头的,甚至常年礼佛,从不过问宫务,连皇帝都很少去她那里,殷贵妃的两个女儿,一个幼年夭折,另一个则早早嫁人,相比起其他妃嫔,她除了位分最高,实在没有半点优势可言,但皇帝待她却始终有一份尊敬在。
  正因这一份尊敬,让殷贵妃在后宫得以安然生存,没有人会去为难她。
  “近来前朝纷纷扰扰,后宫想必也不宁静,没惊扰到你的清修吧?”皇帝问道。
  殷贵妃:“倒是有人去拜访,不过都没能见到我的面,被珍珠拦在外面了。”
  皇帝:“他们急了。”
  殷贵妃微微笑道:“储君未立,谁能不急呢?”
  皇帝:“你觉得,朕是时候该立太子了吗?”
  殷贵妃:“我从不过问前朝后宫的事,陛下该知道的。”
  皇帝:“朕就是随口问问。”
  殷贵妃:“陛下如今膝下三子,除了大郎贺泰,多年前我还算熟悉之外,余者齐王卫王等人,都各自有母亲,见都没见过几面,我若是答陛下,那也是随口说说,陛下想听这样的答案吗?再说了,人是会变的,就算我熟悉大郎,那也是熟悉曾经的他,而非现在的他。”
  “朕时常有一种感觉,阿让的魂魄好像就还在这皇宫之中,还在朕身边,等到立了太子,他就再也没有理由留下。”
  他沉默片刻,凄然道:“朕只是不希望,东宫那么快有新的主人,新太子一日未立,就好像、好像阿让还住在那里头……”
  殷贵妃心中恻然,一时无语。
  身后的珍珠等人,已是忍不住低头拭泪。
  良久,殷贵妃轻声道:“您再是这样,太子越发舍不得离开,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皇帝苦笑:“是,你说得对,这样反倒害了他。”
  “夜深了,陛下回吧。”
  “再陪朕走一段吧,说开之后,心里好受多了,许久没这么平静过了。”
  “好。”
  帝妃二人走出数十步,便见前方有人匆匆奔来。
  马宏忙高声道:“御驾在此,不得莽撞!”
  来人却是一名禁军士兵,对方正在四处寻找皇帝的下落,闻声大喜:“陛下,八百里急报!”
  皇帝心里咯噔一声:“又出何事了!”
  禁军士兵道:“是捷报!鸿胪寺少卿并西突厥使节一行共百五十余人自西域归来,不日将抵达张掖,经由甘州回京,甘州刺史先行遣人来报!”
  皇帝一愣之后,喜出望外:“大善!即刻通知沿途官驿,多加关照,妥善招待,务必令他们早日抵京!”
  禁军士兵应声离去。
  殷贵妃含笑:“恭喜陛下,咱们天家,终究是有能干的好儿郎。”
  马宏也凑趣连声道贺。
  皇帝笑叹:“朕今晚,总算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虽然没有三哥,但处处都是三哥的影子~
  与正文无关的小剧场:
  贺湛:三哥,今天情人节。
  贺融:(看书)我不过洋节。
  贺湛:听说单身狗都是这么说的。
  贺融:……我明天找人去跟李遂安说你喜欢她。
  贺湛:不不不,三哥我错了,三哥你天天过节!三哥节日快乐!
  贺融:……
第三卷
春山碧树秋重绿
第47章
  长安城东,灞桥如故。
  贺泰不时眯起眼朝远方眺望,恨不得地平线上立时生出一支队伍来。
  与他一同奉命出来迎接的礼部尚书卢容见状就笑道:“殿下莫急,按照行程,
他们今日应该就能到了,
再等等。”
  贺泰忍不住道:“两年不见,也不知他们是否变了模样,
听说塞外风沙多,可别变得比我这个爹还苍老。”
  卢容差点没给这位鲁王殿下的想象给跪了,
他干笑两声,心说您这已经足够老相了,您那两个儿子才二十出头,
再显老也不可能比您还厉害。
  贺泰唠叨的瘾上来,
刹也刹不住,倾吐对象变成卢容:“这两年里,我想了又想,
觉得很是对不住他们,他们年纪轻轻,就要冒此风险,说到底,还是我这个当父亲的不中用。”
  卢容心想这够让人讨厌的,明明得了便宜还要卖乖,嘴上仍得安慰他:“殿下言重了,两位皇孙少年有为,又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别说在寻常人家了,放眼天下,这等少年英才,也不多见。”
  贺泰脸上带出几分得意来:“那是,其实早在他们小时候,我就已经看出他们与众不同,尤其是三郎,早熟稳重,懂事得很,小小年纪就会给我出主意了。哎,谁家的孩子能这么聪明啊!”
  “……”卢容已经完全不想说话了,脸上的笑容还是多年宦海历练出来的。
  贺泰似乎没有察觉他的心情,依旧喋喋不休地诉说他对两个儿子的思念之情,卢容恨不能转身就走,却还得站在旁边微笑倾听,时不时点头,仿佛当真专注投入。
  两人貌合神离地聊了一会儿,前方哨站的士兵飞马疾驰回来,禀报道:“两位郎君,前方使节团已到,很快就能过来了!”
  卢容精神一振,总算不用再听鲁王啰嗦,他觉得现在哪怕是要让自己去跟贺融贺湛他们聊上一整天,他也是愿意的。
  贺泰果然住了口,双目不住眺望,就差踮起脚尖了。
  不多时,一行人出现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
  为首之人,可不正是暌违两年的贺融贺三郎?
  贺湛在他左首,英姿飒爽,衣袍飞扬。
  贺融右首则是一名异域打扮的男子,贺融不时转头与他交谈几句。
  车队渐行渐近,到贺泰他们身前数十步时,贺融等人就下了马,朝这边走来。
  贺融离京前,卢容见过他一回。
  那是在金殿之上,皇帝召见,贺融独坐中央对答,周围俱是元老重臣。皇帝询问出使之事,他一人侃侃而谈,虽是初登宝殿,却丝毫不惧,那时卢容就对贺三郎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相信不单是自己,只要是听过那场金殿应答的人,就很难不记住贺融。
  时隔两年,贺泰所担心的“风尘满面鬓如霜”并未出现。
  恰恰相反。
  贺融清俊如初,更多了几分历经磨砺的稳重。
  非但是他,贺湛、薛潭,乃至他们身后的那一百余名卫士,皆是如此。
  塞外之行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风沙漫天,艰难险阻,拼却性命安危换来的荣誉,还有坚韧的心志,以及沉稳淡定的心态。
  若说从前的贺融就像一把尚未出鞘,更未开刃的宝剑,那么现在的他已然利剑出鞘,剑锋峥嵘,他让那些曾经因为残疾而瞧不起他,轻视他的人,都不得不将自己从前的想法收回去。
  鲁王资质平平,却不知修了几世的福气,非但膝下儿女如云,而且个个长进。
  相形之下,齐王世子如今还在崇文馆读书,根本没有半点当差的经验,卫王世子更是年幼。
  如果陛下看的不是儿子,而是孙子……
  卢容没有再想下去,因为贺融一行人已经到了眼前。
  “拜见父亲,卢尚书,一别两年,儿子不孝,不知父亲身体可好?”贺融拱手道。
  夏末秋初,暖阳高照,不知是否光线缘故,从前不苟言笑的贺融,如今也带上一点笑影,不再显得那么难以亲近。
  贺泰上上下下打量自己两个儿子,心中激动难平,连带眼中也冒出泪花。
  他拍拍两人:“肩膀变宽厚了,人也高了,好,好,回来就好!”
  贺湛:“让父亲担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