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400

  决定固守金州地峡之后,旅顺各部齐聚金州,将南关和金州变成一个大兵营和大工地,青泥洼和南关东侧的港口也开工建设,兵务司督促施工,争取要在冬季前运送足够的粮食。
  此时的登州镇已然成为了大明第一强镇,传统最强的九边亦难望其项背。九边精锐面对建奴望风而逃,登州镇不光给建奴迎头痛击,还追杀了三百里,这次获得的真夷首级超过三千,俘虏三百多,还有大批的蒙古人和包衣,陈新估计吴襄这厮又该来了,想起吴襄那肯定会震惊得张大嘴的表情,心中不由得意万分。
  战场之外是比战场上获得利益更多的地方,乱世中的武力是比黄金更佳的信用担保。在一个多月的战事过程中,随着宣教局的宣传攻势,无数的军报随着商路往大明各地扩散,登州无敌的名声开始潜移默化的进入百姓心中。
  陈新在金州忙着战后事宜,每日都在参加各司、各营的总结和改进会,与刘破军、李东华等人商议金州布防,战后抚恤、授勋等等也需要陈新出席,忙得团团转。
  ……
  九月十五日,一艘鸟船停靠在南关河的东面海口,刘民有戴着皮帽走下刚刚恢复的南关码头,陈新要正式经营金州地峡,以前的金州随时可能放弃,民政并未派人加以管理,实际处于军管状态,现在当然要让民政加入进来,所以陈新写急信给刘民有,让他带着民政的人来做更详细的规划。
  刘民有伸手在空中探了一会,已经有了非常寒冷的感觉,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小冰河期的冬雪往往来得很早,气候常常出现极度怪异的情况,南方的广东和福建从不下雪,在明末曾连下八日,海南岛下雪厚尺余,云南六月下月还冷死人。大雪之外还有大旱,就在今年的崇祯六年,山西和陕西再次大旱,斗米千钱,民间吃人早不稀奇。
  刘民有所在的世界正处于人类有文明史以来最冷的阶段,而且处于最顶峰的时候,这个顶峰刚好结束于崇祯十七年。刘民有不太相信天命,但大明的命运却有很多说不清的巧合,尤其是在他身处此地此时,感受更加强烈。
  回望更远的历史长河,不可匹敌的蒙古帝国终止了南宋,从他近年看到的一些宋代书籍上,南宋比明代更开放,而且已经走向海洋,似乎更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可能。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却吸收了很多蒙元政治制度的糟粕。
  明末政府对基层的完全失控,使得明末的思想、经济和技术都有了大的发展,军事和财政却陷入异常薄弱的程度,国家的力量完全无法动员出来。顶层制度的缺陷、遍地贪腐、小冰河、后金,这几个因素互相交织,又催生出了流寇这个终结者,让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在小冰河顶峰的那一年戛然而止,变成了一个半野蛮半愚昧的殖民地。明末的政府如果有南宋三成的动员能力,那就没有建奴什么事了。
  刘民有摇摇头,他不知道上天是不是专门画了一条三百毫米降雨线,就是用那条线来限制这块土地的文明发展。
  吴襄的身影出现在另外一艘船头,这个商人将军嗅觉灵敏,从登州军报上推断建奴可能要遭殃,便再次赶到了登州,军队那边他不认识人,只好找到刘民有。刘民有对辽镇不感冒,但对吴襄本人印象还算好,这人很会来事,过来多半是找陈新谈生意,专门把登岸的地方改在了南关,这样避开了旅顺的禁地。
  刘民有走下跳板,下面等着几个军官。
  “大人,属下是军令司的参谋朱冯,专程来接大人的,刘大人您是坐马车还是骑马?”跳板下面是一个年轻的军官,他敬礼后满脸微笑的看着刘民有。
  “骑马。”刘民有说完后,也笑着打量面前的参谋,“朱冯你可与当年在职业校不同了,壮实了不少。”
  那朱冯谦虚几句,然后领着刘民有走过栈桥,边走边笑道:“原来大人还记得属下,当年刘大人来亲自授课,小人记忆犹新,不过大人贵人事多,小人还以为大人忘记了。”
  刘民有哈哈笑道:“你们是登州镇的希望,我对很多学生还记得,当年很多识字班的人都在各司当骨干了,你当年是班上第一,后来工坊想要你,你却非要去军队,所以我还记得这事。”
  此时到了拴马的地方,这里等着几个总兵卫队的人,他们都认识刘民有,跟刘民有敬礼后拉了一匹好马过来。
  朱冯这时才对刘民有道:“小人当时没有其他想法,工坊给的工钱高一些,但小人就想打仗,当时黄总训导官来学校讲话,说男儿当只手把吴钩,扫净天下不平事,当登州镇的兵是天下最荣光之时,天下人的命运都在咱们肩头,小人深受鼓舞,便立志要参军,很多同学也在军中,这次立功的火箭兵中就有两个。”
  刘民有鼓励的拍拍他肩膀,不过他对黄思德这个学生一向印象不佳,便没有评论黄思德的话,只是对朱冯鼓励道:“各行业都有各自用处,工坊也可能在将来改变世界,不过如今天下纷乱,军中自有男儿的天地,跟着陈大人好好干。”
  朱冯高兴的应了,笑容如同阳光一样灿烂,刘民有也笑笑,然后回头对吴襄拱手道:“吴将军请在码头少待,这里是登州左协的防地,未得陈大人准许,吴将军去金州颇有不便,只要请大人留在码头,这里有人招待将军食宿。好在与金州相隔不远,或许不要一日就有人来接大人了。”
  “刘大人只管去,大人能带下官来此处,已是帮了大忙。”吴襄一贯的风度翩翩,丝毫不以为意。
  与吴襄告别后,刘民有骑上那匹马,与几名军官一同往金州方向疾驰而去。
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利益
  吴襄安心呆在南关港,信心满满的等着人来接。第二日却没有人来,他又不能随处走动,一个白色头盔的登州镇抚兵随时跟着他,只能在港口的接待房屋附近溜达,许多船只从旅顺和登州过来,有些挂着登州水营的蓝旗,但上面的士兵却是文登水营的水手。这些船只卸下大批的粮食,然后运上一些伤员和俘虏。
  码头上还在不停搞建设,支起很多装卸的滑轮组,另外还有些包衣模样的人被押着在附近修仓库。吴襄对登州镇的效率有些惊叹,作战才刚刚结束,陈新就能安排这许多事情,他哪里知道陈新根本就没有安排,只是提出一些大体的要求,各司按职责各行其是,由参谋制定详细的计划,陈新审批后就交给兵务司执行。
  吴襄这一等就是三天,第三天才有一个外务司的人来接他,两人骑马只用了半日就到了金州。吴襄也是多年没来辽南,以前他投靠到辽镇的时候,建奴还没有占据辽东,金州这地方他也来过,当时的辽南贸易繁荣,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大战之后的金州沿途还能看到一些痕迹,有些没用的车架之类歪倒在路旁,还有不少破烂的衣服旗帜,也无人理会。吴襄悄悄捡了一面小三角旗,是后金镶蓝旗的白甲兵用的,这种小旗如果在辽镇捡到,也是大功一件,在这里几乎被弃之如敝屣。
  到了南关外围,四处都是军营,成群的包衣在这里劳动,看样子似乎是要修建夯土的城墙,吴襄对南关有所了解,南关在地峡的纵深三十五里,金州作为前线的话,南关这里就是登州军队重兵集结的地方,是真正的决战之处。
  沿途看到不少军队调动,大多是从旅顺开过来的,这些士兵满面红光,一路大声高歌,充满胜利之师的激昂。
  吴襄在登州呆过,看到的登州军大体都是这个样子,从来都是士气高昂,与辽镇那边死气沉沉大不相同。到达金州之后,吴襄从南门进城,金州城周六里,比宁远大得多,吴襄心里想的是能存更多的粮食,不会那么容易被围死。
  城中各处房屋大多损坏,大批的辅兵在到处翻找可用的材料,然后放上板车拖到北面。道路上有不少的牛车骡车,装着粮袋从东门入城,吴襄不知道陈新从哪里搞来的牛和骡子,如果是缴获后金军的,那后金遭遇的打击肯定超过吴襄的估计,领路的那个外务司主事是个话唠,一路就没停过说话,不过关于战况的都说得十分夸张,一会说斩首两万,一会又说斩首三万,吴襄听着不怎么靠谱。
  到了总兵大帐的地方,吴襄看到了成堆的人头,全部已经硝制完成,各种表情的都有,那主事告诉吴襄,这还只是在金州附近杀的。
  那个主事进去通报,陈新亲自出来迎接他,吴襄一番溜须拍马,两人往来了几次,比起以前亲热许多。陈新客气的请他进了大帐,里面装饰朴素,中间有一个没有完成的简易沙盘,后面有一面屏风,然后就是上首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
  卫兵来上过茶后,吴襄对陈新拱手佩服的道:“陈大人这次大挫建奴,下官心中的敬佩已无以言表。下官前些日子在宁远听说建奴去了辽南,心中激愤之下上书兵部请战,可兵部一直没有回音,祖总兵焦急之下抗命领兵直取三岔河,又派下官赶来登州,说只要是大人需要的东西,辽镇有多少给多少。”
  陈新当然不信辽镇这帮人会这么积极,这吴襄就是看菜下饭的人,看到后金兵已退,马上就是这套说辞。他对吴襄微笑道:“兵部一向都是慢的,难得祖大人和吴将军挂怀,既然是祖大人的心意,本官需要一千战马。”
  “包在下官身上。”吴襄一拍胸口,一脸的毅然。实际他心头后悔不已,刚才话说满了点,没想到陈新这么不要脸,一句客气话居然还真敢开口。
  陈新心中好笑,对吴襄说道:“还是老规矩,本官给银子买下,怎么也不能让吴大人破费,这次祖大人出兵三岔河,足可见辽镇也是对付建奴之要紧一环,与登州镇相得益彰,日后咱们还要多走动,兵部实在是慢了些。”
  吴襄听完心中有底,祖大寿临行前专门叮嘱他,首先要看双方真实的战果,如果登州镇竟然能顶住,说明登州镇的力量已然接近后金,辽东的局面就出现了四股力量,分别是后金、登州、辽镇、东江。
  这几股力量里面,东江最弱,但是东江明显偏向登州镇,基本可以算登州分支。辽镇就属于三方中最弱的一边,那祖大寿就要探明陈新对辽镇的态度,祖大寿才能决定辽西以后的策略。从陈新刚才的话中,他是把辽镇当作对等的一方,而不是要压制,而且暗示吴襄双方可以绕过兵部,私下分配辽东的利益。
  有了这个认识,吴襄感觉自己已经知道了陈新的态度,马上对陈新拱手道:“祖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军机瞬息万变,按朝廷的新三方策,头腰尾此进彼退,熊大人常驻山海关,这消息传来传去,也容易走漏风声,宁远直接与旅顺传递消息更稳妥。”
  陈新连连点头,两人很快就抛开了朝廷,祖大寿最怕的就是陈新真正站在朝廷一边,朝廷靠登莱压制辽镇是显然的,不过只要陈新不动真格的,那辽镇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双方可以表面演戏,私下各取所需。
  陈新则需要稳住辽镇,全力打击是后金是陈新的既定策略,后金覆灭之时就是辽镇失去价值的时候,以祖大寿多次公然抗命的资质,朝廷肯定要对付他,而朝廷最可依靠的就是登州的强兵。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辽镇会做出什么反应很难说,眼下就是先与辽镇建立一些信任,捆绑部分的利益。
  以祖大寿的眼光,他会知道陈新有野心,但这个野心大到什么程度,就不是他能判断的了。陈新希望祖大寿把自己当成当年的李成梁,祖大寿对李成梁的体系很清楚,李成梁八千家丁,除了戚家军没有对手,是实际上的辽东土皇帝,但是最后也没有什么谋逆的举动,在祖大寿这样的武人看来,造反风险非常大,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
  “那吴大人回程的时候可告知祖帅,本官下月会派一些得力之人赴锦州,有些事情能做主,也方便贵我两镇互通有无,名义还是商社的人,这样在朝廷面子上好看一些。”
  吴襄听完马上问道:“那下官也打算派几个得力的人来,有些事不用往来询问,生意也方便些,不知大人觉得是安排在旅顺好还是金州好。”
  “旅顺。”陈新微笑道,“就在双岛湾,那里会辟一块地方作商港,谁来做生意都可以,金州以南以后有许多的屯户,所需的物资也不少,只要经营有道,吴大人既可与我登州镇协同打建奴,还可以顺道做大些生意。”
  “谢过大人盛情,下官也有此打算,准备办几个私人的铺子,贩些蒙古的皮货。听大人意思,辽南也能放开给人做生意?”
  “自然。”陈新盯着吴襄道,“无商不活,南关南面都是屯田区,我们是敞开门做生意。吴将军也算生意人,咱们都知道商人也不易,赚些银子四处求告钻营,所以商人来登莱,我会给与力所能及的关照,若是在登莱置业安家,则所有合法收入都受到登州镇保护,无论谁也不能抄走,本官在此就可以给吴大人保证。”
  吴襄眯眯眼睛,“大人说的合法收入是……”
  “不在登州作奸犯科的都是合法收入。”
  陈新打量着吴襄的神情,在这个乱世中,就算吴襄这样的草头王,也会时常有不安全的感觉,大量白银藏在家中,既可能被建奴攻城后抢走,也可能在朝廷的抄家中变成抄家者瓜分的对象。吴襄上次对有利息的储蓄很感兴趣,已经存了几万两银子在四海钱庄,眼下也在收利息,加上双方交易往来的资金,他有十多万两在四海钱庄,使用习惯已经培养出来。
  超强的武力就是登州镇的信用担保,他需要吸引资金到登州,通过钱庄或是股份进入登州的实业,做大他的几个大型产业,取得规模上的优势,再带动民间其他行业。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资金,光靠登州镇自己的资本还远远不够。
  更大的利益在货币,登州的武力越强,四海钱庄的信用也越强,眼下的钱庄基本还是按手中白银数量发行稍多的饷票,除去在临清流动资金,登州本地发行的饷票不过二十万两,向外围扩张的时候需要本身有一定价值的银币或金币,其中的钱息就是一大笔钱。
  吴襄暂时也不可能把所有身家弄来登莱,陈新只是告诉他私人财产在登莱收到登州镇的保护,即便朝廷也拿不走,这点是最打动吴襄的。陈新的难处在于不能直接制定个法律或宪法来公告天下,只能靠钱庄一点点积累信用,在民间传播这个消息。
  ……
  吴襄离开后,刘民有从后面的屏风后转出来,陈新摇头道:“还是要给许多人头给吴襄,不过能换银子也值了。”
  “你要减弱登州镇一家独大的印象,分人头给辽镇和东江都是躲不过的,登州镇内里,还得给王廷试和吕直的人分些。”
  陈新嘿嘿一笑,“人头算什么,最大的利益总是在战场之外。这一仗赢的是名声,这名声在乱世中就是银子,只要青州总兵拿下来,四海钱庄就开始在军报上广告,让人人都知道这个钱庄是天下最可靠的。钱庄所到之处便可吸收当地金银,转手出去变成金币银币铜币,天下人都在给我交税。”
  “钱息已经够可观了。”
  “只有钱息当然不够,如果天下进一步混乱,会有很多资金逃往安全的登莱,这些硬通货会通过钱庄改头换面,变成登州的货币,这种有信用的货币必定通行天下。咱们届时可以直接用武力作抵押,货币甚至不需要与手中黄金白银挂钩,只需要超发货币就能悄悄掠夺全天下的财富,在这个时代,甚至不用花心思去编造通货膨胀的种种好处来欺骗百姓,没有多少明白怎么回事。”
  刘民有叹口气道,“赢了旅顺之战,你的信用已经建立了一大半,后面就靠军报和宣传了,我总觉得咱们这个计划是……隐蔽的掠夺百姓财富?”
  陈新微微点头,“权宜之计,掠夺总是无处不在,印钞权的本质都是如此,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便可,至少……这些财富没入我个人的腰包,总还是为百姓做事,就不必想其他的。现在就看青州总兵何时拿下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线索
  九月的京师棋盘街,寒风吹过街头,带起阵阵尘土,街上落叶纷纷,寒意初上。宋闻贤从兵部出来,一个侍郎客气的送他走下台阶,才与宋闻贤拱手作别。
  宋闻贤一脸的轻松,他比兵部更早收到旅顺大捷的消息,实际上战事已经结束了十多天,陈新的战报一贯的晚,好给各方平衡战果。
  宋闻贤对辽东的形势了解十分透彻,军功是不可能一个人吞完的,而且在眼下情况下,一家独大对登州镇也没有任何好处。旅顺之战的报功涉及到后面辽海周边的势力分配,陈新肯定会全盘考虑。
  梁廷栋也比正式塘报更早知道,此时已经气定神闲,朝廷山雨欲来,周延儒的姻亲陈于泰中状元一事被人抓出,另外还挖出了周延儒通过他人接受流寇神一魁贿赂之事。尤其以后者的影响最为恶劣,因为神一魁毕竟是流寇,御史的弹章雪片般飞来,周延儒招架乏力。
  这个时候传来旅顺大捷的消息,梁廷栋入阁十拿九稳,对宋闻贤自然客气得不得了,几乎每日都要与宋闻贤互通消息,不是在兵部就是在府邸。
  这次宋闻贤和梁廷栋商议的,除了议功和青州总兵的事情,还有京师的四海钱庄,陈新希望把梁廷栋拉入伙,京师的地位不比其他地方,朝廷大员的支持十分重要。梁廷栋如果能入阁,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信用。眼下的钱庄已经遍布运河沿线,凭票就可以在临清、扬州等地支取,只要建立起信用,对京官的吸引力很大,更何况还可以有利息。
  两人已经基本商议完毕,只等梁廷栋入阁,就扩大四海钱庄的规模,吸收京师的资金,只要用惯了钱庄,很多人不会把一堆现银取出去放在家里,大部分资金会为登州镇所用。
  宋闻贤一时不能领会钱庄的作用,此事不光有梁廷栋,温体仁和吴宗达也在其中占有股份,每年陈新会给他们分红,宋闻贤按照一般钱庄的利润来分析,感觉陈新赚不了多少钱。但看陈新每次来信中,钱庄都占最大的篇幅,他也只得把很多精力用来谈钱庄的事情。
  往西走了一段,进了西交米巷的喜通胡同,他的新宅子就在这里,钱庄的京师分站也设在这里,陈新让商社给宋闻贤买的宅子是个大院,带东西花园和后花园,院中还有分院,用来配合他不断提高的身份。
  二进中正厅中,张大会也是刚回来,他如今是登州驻京办头头,登州来京师办事的人渐渐增多,宋闻贤不在的时候就由他负责京师一切事宜,主要是外务和情报方面。张大会住在西院,已经娶了三个小妾,其中两个是青楼的从良的。
  宋闻贤与张大会十分熟悉,两人也不客套,各自坐下喝茶,端茶的丫头转身时,张大会在那丫鬟屁股上轻轻一拍,那丫鬟转头横了张大会一眼,烟视媚行的去了。
  张大会嘿嘿一笑,那边的宋闻贤摇摇头道:“这个黄莺儿倒是天生媚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4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