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记(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442

  院墙头迎风招展的藤萝,奄奄一息的,叶子疲惫搭在墙头。足见,今天的阳光还是很烈的。
  陈璟的屋子在后花园,树影浓密,比较阴凉。所以,他睡了一整天,并没有出汗,反而是出来走几步,感觉额头冒汗。
  到了内院,才知道李氏已经派人把陈文恭挪到了内院的小厢房里,准备日夜照顾他,生怕他有点闪失。
  “央及,你快来瞧瞧恭儿,他的烧是退了吧?”陈璟进屋,李氏就对他道。
  陈璟上前,摸了摸陈文恭的脑袋。陈文恭已经退烧了。
  之前烧得那么厉害,孩子吃了大亏,显得很虚弱,躺在床上,声音虚虚的叫了声二叔。
  “渴不渴?”陈璟问他。
  陈文恭点点头。从早上到现在,他母亲就给他喝了两次水。李氏不知道情况,生怕自己作弄坏了孩子,连水也不敢给孩子喝饱。
  她还时不时问陈文恭渴不渴。
  陈文恭怕母亲担心,总说不渴,实在渴得受不了,才答应一声。其实,他现在就蛮渴的。
  陈璟倒了一大杯温水给他。
  陈文恭一口气喝了。
  陈璟又给他倒。
  陈文恭喝了三杯,才停下来。
  而后,陈文恭说要如厕。去了茅房,通了便,他的病情差不多就好了,接下来养几天就没事。
  “央及,恭儿他到底怎么回事?”李氏又问陈璟。
  陈璟就仔细把陈文恭的事,说给李氏听。
  李氏这才知道,李八郎没有骗她。
  她提了一天的心,终于放下。
  “我便说,你们昨天透着蹊跷,还瞒着我。”李氏道,“往后,可不能不告诉我。你大嫂什么没有见识过,还会怕事么?”
  这话,并不是吹牛。
  普通女人失去了丈夫,就等于失去了主心骨,变得似无根浮萍,不知要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子,任由族人摆布。而李氏,挑起了这个家,把内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有资格说她不怕事。
  “往后不会了。”陈璟保证道,“以后有事,绝不敢瞒着大嫂。”
  李氏微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231章
重礼
  陈璟侄儿的病,很快就好了起来。
  等找到了病因,确定没有任何无法解释的隐情,陈璟和王檀、李八郎、李氏商量之后,决定把侄儿生病的情形,告诉了他自己。再把生病的原因,也说给他听。
  陈文恭听了,也觉得胆寒,问陈璟:“二叔,原来那天您就是去找我了么?”
  “是啊。”陈璟道。
  陈文恭沉默了一瞬。
  李氏对他道:“往后,可不能再喝酒了。这次不知给你二叔添了多少麻烦。”
  “嗯,以后不喝酒了。”陈文恭道。
  “这可是当着王先生、你二叔、你舅舅和你娘保证的,不能撒谎。”李氏道,“若是做不到,就是食言。”
  “不敢食言。”陈文恭慎重道。
  当着大家的面,陈文恭没有说什么。但是私下里,他找到了陈璟,对陈璟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
  “二叔,你和我娘,是这个世上对我最好的人了。”陈文恭道,“老师和八舅舅对我也好。但是二叔最好。”
  陈璟哈哈笑,摸了摸他的头。
  小孩子说大人的话,是非常有趣的。
  陈文恭没事,陈璟就回了药铺,继续制药。
  到了铺子里,他问朱鹤:“我族兄来拿钱了吗?”
  “还没有,东家。”朱鹤道。
  陈璟想到,陈末人当时跟他说,若是家里同意,就昨天来取钱;若是不同意,就是今天。昨天没来,那么大伯应该是不舍得陈七出远门。
  陈七是大伯最疼爱的孩子,远远超过了对陈二的疼爱。
  这大概是陈二不喜陈七的开端。
  父母偏心,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大到远远超过父母自己的估计。而且这种伤害,很难弥补。
  陈璟见识过很多这样的事。
  想了想,陈璟觉得这是陈七的家事,自己不好多管,就不再多想,进了后厢房制药。到了晌午的时候,陈七终于来了。
  “大伯不同意你去岐山书院?”陈璟开门见山问他。
  “怎么,你害怕他们找你的麻烦,不肯给我钱?”陈七一肚子气,冲着陈璟就阴阳怪气说道。
  陈璟笑了笑,道:“我答应你的,岂会反悔?再者,这是我与你之前的约定,这药铺原本就有你的份,不管谁来找事,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陈七顿了顿,终于露出了笑容。
  他拍了拍陈璟的肩膀,道:“这几天,我第一次听到句舒心的话。央及,哥哥记得你这份情。”
  “可算了吧,你什么时候能还我的情啊?”陈璟道,“自身难保,以后说不定麻烦的事更多。我不承你的情。给你钱,只是提前预支分红,这是生意,跟人情无关。”
  陈七气得踢了陈璟一脚。
  陈璟又问他:“家里不同意,你打算怎么走啊?”
  “直接走。”陈七道,“我都和黄兰卿、孙世一约好了,管家里同意不同意。我姨娘倒是很高兴的样子……”
  他口中的“我姨娘”,就是他的生母苏氏。
  陈璟的大嫂说过,苏氏是个挺有远见的女人。她盼着陈七能上进,好好以读书为己任,将来能取得功名。
  “他们?”陈璟却问道,“大伯和二哥都不同意?”陈璟以为,陈二会同意呢。
  陈七默然良久,然后点点头。
  陈二也不同意陈七去,一开始陈七有点困惑,心想既然撕破了脸,老二应该想早点赶走他这个眼中钉才好,免得在他跟前看着心烦。
  等陈七一走,陈二就可以获得父亲的器重,怎么会不愿意陈七去读书呢?
  后来转念一想,陈二已经三十多,他要管理陈氏家族,是没有机会再去读书的,也不可能更进一步。
  旌忠巷只是小县城的三流门第,等于是个小乡绅。别说什么大势力,就是县令,也能随意掌控旌忠巷的死活。
  陈七出去念书,万一真的有了出息;或者没有什么出息,却认识了厉害的同窗,将来他的同窗做官,陈七也是水涨船高,到时候也有了点关系,就能超越陈二。
  基于这个念头,陈二反对陈七去读书。
  想明白之后,陈七就非走不可了。别说只是父亲和老二不同意,哪怕是家里给他上了锁,他也要翻墙走。
  陈七倒也不是想报复陈二,只是实在心灰意冷,不想待在家里。
  “不提了。”陈七简而概之,“把钱给我,我回去了。”
  陈璟就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百五十两银票,给了陈七。
  “什么时候走,我去送你啊?”陈璟问他。
  陈七说不用,就离开了药铺。
  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派了自己的小厮,过来告诉陈璟:“七少爷说,他是六月初八卯初乘船离开,在西南码头。如果央及少爷能起得来,可以去送他。”
  “好,我定然去相送。”陈璟道。
  小厮就回去复命。
  到了初七夜里,下起了大雨。卯初之前,陈璟就起来了。外头一片漆黑,推开窗棂,满屋子泥土的清香,混合着不远处的花香,凉爽宜人。
  雨已经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4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