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记(校对)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442

  陈璟更衣梳洗,就让自己家的小厮提灯,跟着他去了西南码头,送陈七和黄兰卿。
  西南码头,热闹非凡。
  黄家多财,早已顾好了大船,八个船夫,十来个护院小厮,还有两个丫鬟,一路上服侍黄兰卿。
  黄兰卿的父兄,甚至他母亲和家里的姊妹,也全部来到了码头,送黄兰卿远行。黄家的火把,将码头照得灯火通明。
  相对于黄兰卿这边的热闹,陈七就显得寂寥。
  他背着一个青灰色的包袱,穿了件青色夏布直裰,站在一旁,目光不时朝城里这边望去。在他心里,大概也希望有个人可以送他。
  他是偷偷从三叔的院子旁边翻出来的,家里没人知道,所以不会有人来相送。当初他父亲和陈二不同意他去岐山书院念书,陈七没有反抗。
  陈七乖乖答应了,绝不去念书,稳定了军心。所以,他偷偷跑了,家里没有半点防备,一点消息也不知道。
  而后,陈七听到了马车声,还有人喊七哥。
  火把昏黄的光,照在陈七脸上,竟有几分朦胧的喜色。他看到陈璟,这一刻是非常开心的。
  只是,他仍是嘴硬,对陈璟道:“你还真的来送我?多得闲啊?”
  陈璟笑了笑,递了个小包袱给他。
  陈七不要:“我有个包袱,没手拿你这个!”
  “拿着!”陈璟塞到了他手里,“就是些糕点,你路上吃,吃完了就扔掉,不费事。”
  陈七只得接了。
  接在手里,总感觉不是糕点,而是个小匣子。
  当然,也有糕点装在小匣子里面的。
  陈七也不好当面拆开,道:“费心了。”
  陈璟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道:“去了书院性子忍耐些,可别惹事。兰卿性格稳重,处世比你圆通,听听他的不会错……”
  “知道了,真是啰嗦。”陈七嘴上不耐烦,心里却有几分感动。
  陈璟又和黄兰卿作辞,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而后,黄兰卿和陈七登船。船头点了四盏大灯笼。借着幽淡灯笼的光,船沿着江面缓缓而行。
  黄兰卿的母亲哭了。
  陈璟站在后面,渐渐看不清船上人的脸。隐约看到黄兰卿和陈七都立在船头,目光依依不舍望着码头。
  最后,那条大船淹没在漆黑的黎明中。
  等看不见码头的时候,陈七和黄兰卿回了船舱。
  这条大船,有七八个船舱,陈七和黄兰卿并不住在一起。今天早起,黄兰卿也乏了,和陈七说了两句话就去睡觉。
  陈七也想补个觉。躺下之后,心里怅然,似堵了什么在心口。这种感觉非常糟糕,大概是从未离家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担忧吧?
  他无所事事,就打开了陈璟送给他的小包袱。
  果然是个小匣子。
  雕红漆的匣子,用镀金做了锁,看上去金灿灿的。打开匣子,并没有什么糕点,而是一排十个五两的银锭子。
  这是五十两现银。
  现银下面,还有几把折扇。
  陈七打开来瞧,全是名家字画的折扇,千金难求。这种东西,拿去送先生或者有名望的学子师兄,比银子还要好用。
  陈七愣在那里。
  陡然间,他眼睛就湿了,一时间感概万千。
  这个时候,陈七就想,他也算不错,总算有个兄弟对他是真心实意的。于是,他舍不得人里,除了他父亲、苏姨娘,又添了一个陈璟。
  河水悠悠,不停向西南流去。除了水浆划破水波的声音,船舱里安静极了。黄兰卿去睡觉,其他人就不敢出声。
  陈七躺着,怎么也睡不着。
  心里却好似一瞬间明白了更多的事。一念之间,万事澄澈。想到从前的荒废,竟有几分惋惜。
  “此番求学,定要走好这条路。”陈七想。
  因为,没有其他退路了。回到旌忠巷,估计将来分家了,他什么也得不到。陈二只要稍微有点心机,就可以把旌忠巷的公产,变成他母亲的陪嫁,那样就完全不需要分给陈七了。
  太太的陪嫁,自然是留给太太的孩子们,连陈家族里都无法做主。律法很保护女人的陪嫁,不能被夫家占有。
  所以,父亲百年之后,陈七不会得到任何的东西。
  他只有前行这条路。
  “当年,旌忠巷的祖业,都是祖父一个人赚下来的。”陈七对自己道,“以后,我也要如此了。”
  这么想着,倒也坦然。随着船身的摇晃,他渐渐进入了睡梦之中。
第232章
冷遇
  陈七走了之后,留了封信给他父亲。
  陈大老爷气得半死,叫人去追,结果发现根本追不上。
  最后得知是跟黄兰卿一起走的,乘坐着黄家的大船,陈大老爷跑到黄家去诘问,问黄家为什么拐走他儿子。
  黄家虽然有钱,到底只是商户,黄老爷在陈大老爷面前底气不足,陪着笑脸道:“我并不知晓令郎未知会家里啊……”
  其实,黄老爷精明过人,是能猜到一二的。
  可这种事,没有必要点破。陈七虽然不堪,和黄兰卿却是个伴,而且黄兰卿对陈七评价很高,黄老爷下意识里总觉得陈七只是顽皮,并非朽木。
  两个孩子要一同出去读书,黄兰卿是商户之子,若是有什么事,陈七可以帮他出头。所以,黄老爷睁只眼闭只眼。
  陈家来质问,黄老爷也推得一干二净。
  他很会说话,让气急败坏的陈大老爷落了下风,受了一肚子气回家。回到家里,又盘问陈七的小厮,才知道是陈璟给了陈七钱。
  “这鸟厮,居然在我们父子之间挑拨离间,着实可恨!”陈大老爷气得跳脚,大骂陈璟。
  他甚至让陈二去找陈璟算账:“好好同他说道。若是末人有个什么闪失,我们定要和陈央及对薄公堂!”
  这件事,陈二也觉得陈璟办得不地道。既然不是亲兄弟,凭什么插手旌忠巷的家务事?陈二是希望陈七留在家里,继续无所事事的。
  陈七年纪小,一事无成父亲觉得可爱。等他再长大了,到了三十岁,仍是这么纨绔性格,父亲还觉得陈七是宝贝么?想到这里,陈二就觉得不错。
  不成想,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陈七居然开窍,说要去读书。
  父亲高兴坏了,又舍不得陈七出门,说要重金重新聘个先生在家里。这些日子,父亲到处托人访问,看看哪里有博学鸿儒,可以介绍到旌忠巷坐馆,多少束脩都无所谓。
  陈二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是不高兴的。
  如今,陈七偷偷摸摸跑了,陈二觉得他脱离了自己的控制,也和陈二闹翻了,将来也许是个祸害,着实气恼。
  这中间,肯定是陈璟点拨了陈七,陈二想。
  “父亲别气,孩儿这就找陈央及。”陈二道。
  陈七已经走远了,追不回来,陈大老爷唯有给岐山书院的院长写封信,让他别收陈七。可是陈大老爷没什么名望,他的信,多半是石沉大海,起不了任何作用。
  唯一可以发泄的,就是找陈璟算账。
  陈二果然登门了。
  他没有去药铺,而是去了锦里巷。
  王檀正在教学,李八郎和陈文恭听得格外认真,突然陈二过来,打断了他们。王檀见是个陌生人,也懒得招待,让李八郎和陈文恭继续读书。
  陈文恭却小声说:“是旌忠巷大伯祖父的儿子,是我的二堂叔。”
  “让他等着吧。”王檀道。
  人情世故方面,王檀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他的教学更加重要。
  小厮们接待了陈二。
  陈二收到了冷待,倒也不疾不徐,慢慢喝茶,把他要见陈璟的话,告诉了小厮,让小厮去通禀。
  小厮就跑到内院,告诉了李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4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