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笑傲行(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156

  那香料本就有催动人欲的作用,再加上任盈盈身上用了特殊的香料,固然把舒尔哈齐迷的二五不知一十,郑国宝此时也扛不住,一把抄起任盈盈,“好娘子,这几天辛苦你了,夫君好好犒劳犒劳你。”任盈盈一边用拳头无力乱打,一边故意道:“这怎么行,大白天的,要是有人进来……”
  越是这么说,郑国宝越是觉得来精神,等到收了势,任大小姐也累的不想动弹,靠在郑国宝怀里道:“夫君,你看这舒尔哈齐要对他胞兄动手,是不是咱们也要帮帮他的忙?”
  “帮。自然要帮,对于这样的好朋友,怎么能不帮?等我把播州处理完了,就派一部分打老了仗的军伍,去他那,当军事顾问。帮他练兵,教他本事。等到他真斗赢了他哥哥,他就会发现,自己的部队,他根本掌握不了,想要反水,也不容易了。”
  任盈盈又道:“那天山刀王的口供,也审出来了。他也是个包藏祸心的,听说咱们这些不信神者要搞大会,选武林盟主,就恨的慌。他认为无信者就不配活着,更别提当盟主了,要当盟主,只有他们这样的信徒才行。想要到武林大会上去搞破坏,与那青海一枭,得算是殊途同归。得亏夫君慧眼识人,看出这人没安好心。又多亏你说的那水刑的法子好用,撬开了他的口。要不然真要让他在武林大会上闹出什么祸端,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这帮人,全是蠢货。靠着暴力和恐怖,他们只能逞威一时,靠这种歪门邪道的手段,终归走不上台面来。他们信他们的神,我们拜我们的佛,原本井水不犯河水。我们不信他们的神,不守他们的规矩,却成了该死的罪过,他就要动手来砍咱的脑袋,这样的货色就不配活在世上,找几个手脚利索的人,把他给我活埋了,别留什么首尾。”
第四百零一章
旧部
  等到启程时,郑国宝发现,这熟人又多了一个。抚标营的参将练天风,奉了河南巡抚的大令,带标兵一千五百名,护送国舅上少林,参加武林大会。
  说来郑国宝绝对算的上练天风的恩主,如果没有郑国宝的保举,他就算是王真人的门徒,也不过是混个有职无权的散官闲官,无法融入官军体系。想要掌握大权,成为带兵管军的真正军官,则纯粹是妄想。
  正因为练天风是国舅的人,头上贴了郑党的标签,在河南这个地方,行事上反倒方便了许多。毕竟经过河南兵变之后,整个河南已经被郑党经营成了自己的基本盘,一个不给国舅面子的官员和商人,都没法在河南站住脚根。练天风部不管要粮要饷,都十分方便。连河南巡抚都对练天风十分客气,让他这江湖出身的军官,也算是在同僚面前露了好大的脸。
  “国舅,下官此次,也是想在这些侠少里,招些人当兵。我也听说了,朝廷要对播州用武,您干脆,把我调过去吧。就那些播州的土人,练某人包打。还有那女直人,红夷人,我也不怕他们。”
  郑国宝知道,自从见了舒尔哈齐后,练天风那见鞑就打的毛病,又开始发作了。更要命的是,方正这次武林大会动员工作做的太到位,福建南少林,也来捧场。随他们来的,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穿斗篷披铁甲的佛郎机剑客。这几个人心慕中原文化,想来开开眼界,顺便见识下中原武功博大精深,与自家修为相比,到底哪个更高明一些。
  练天风见了鞑子就要杀,见了夷人自然更是看不顺眼。好在他当了这些时间军官,身上的棱角被磨了一些,否则的话,怕是早就动武了。他这次带兵前来,本来是要负责迎接自己那位武当来的尊长的,结果见面才知道,这位武当掌门连武当山都没上过,就改为找国舅讨令,去播州报效。
  郑国宝对于练天风的忠诚自是信的过,不过还是问道:“怎么?朝廷要对播州动手的事,你在河南都知道了?这消息传的够快的,看来播州那边,也该得到信了吧。”
  “是啊国舅爷,这事想保密我看不容易了。我这信是从巡抚那听来的,可是河南官场上,各有各的渠道,基本都在议论朝廷打不打播州,要打的话怎么打。调哪路兵,用多少钱粮,用多少时间,折多少兵马能打的赢。还有的人,已经开了这方面的盘口,闹的热闹着呢。”
  郑国宝没想到,帝国的官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以往说文官系统被渗透的成了筛子,通常被认为是锦衣卫的恶意揣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回播州攻略的泄露,看来是冲锋能证明这一点。相信将来,朝廷调谁的兵,调多少兵,不等军官知道,播州就能先得到信。好在如今朝廷打仗不靠什么奇谋,也不靠什么秘密行军,否则的话,非吃大苦头不可。
  “好啊,练老兄要是想要招兵,我没意见。到时候你要是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跟我说,我帮你想办法。可是这些侠少,都是身娇肉贵的江湖大侠,受不得约束,无法无天,讲究的是个随性而为。这样的人,进了部队里,能顶什么用,别到时候他们反到把好兵带坏了。”
  练天风自信的一笑“这个好办。我们军队里有秘方,一顿棍子加皮鞭下去,就没有管不住的人。那些侠少所谓随性也好,所谓洒脱也罢,那是没挨过真揍。等到一给他们上军法,就老实了。再不行,就砍几个。谁敢跑,直接拉出来游营三天,再跑,直接就剁,保证没人敢想着当逃兵。我这标营里,有当初趟将们伏龙军的老底子,快马快刀,专门逮逃兵的。打那些侠少,一个顶三个,不怕他们闹事。我当了兵之后才知道,就没有军法管不住的人。”
  “万一若是有你武当的侠少,或是武当亲枝近派的子弟投军,你也下的去手?”
  “没什么下的去,下不去手的。我到时候,亲自执法,一顿棍子下去,他们保证跟我的同门情谊更厚,估计没口子的得喊师兄饶命,保证将来见了我,比见到他亲爹都亲。”
  郑国宝看着练天风,暗自点头,这位武当侠少,看来真是变了。过去的他,还能算是个江湖中人,如今的他,就彻底成了个军人。他这队伍看兵力多说超不过九百人,他却肯拍胸脯的说是一千五,这喝兵血的功夫,也算练成了。方正见了练天风,想起过去的事,心里多少有些芥蒂。可是大师是有修为的人,表面上却是一团和气,拉着练天风的手,没口子感激。又命人牵牛买羊,犒劳三军,嘴里称赞着后起之秀,武林希望,仿佛当年派人杀练天风的事,与他老方丈没有半点关系。
  等来到少室山脚下,解剑石旁,任盈盈心里有些兴奋。“夫君,你可知道,这少林派有个规矩,来的人必须解下兵器,不得携刃上山。另外,女子概不得入寺。结果就为了这条规矩,每年来闯少林的女侠都不计其数,为的就是闯进去,给自己搏个面子,也好扬名立万。最关键的是,这刺激啊。”
  “刺激?其实这事,是我们少林的人最刺激。”锦衣卫中也有人是少林俗家弟子出身,对这里的事最门清。“什么解兵器,全都是假的。那来的官员,或是干脆天家来了,难道有人敢让侍卫解刀?再说女眷不许入寺,像这武林大会,难道那些女眷不让入寺?您看,百凤宫的宫主,和她门下九大女门徒,这不都大摇大摆进去了?还有宁女侠,如今人家是五岳派掌门,不让人家进寺,这武林大会还开个啥?解剑也好不让女眷入寺也好,纯粹就是个噱头。解剑石这是提供租赁服务,你把兵器解了,交点钱,上山就还你。不让女眷入寺,为的就是吸引点女侠来闯寺,这少林几道关口先宽后严,进去容易出来难,要是实在长的太漂亮,又没有根脚的,也就别想出来了。初祖庵里剃个头,与香客们交交朋友谈谈心,给寺里做点贡献,没客人时,就和师兄师叔们谈谈佛法,就是他们的命。至于说到看门,那是我们俗家弟子唯一的乐趣,一来看看美女,二来过招时摸摸小手,也算解谗了。毕竟想去山下消费,也得有钱不是。没钱时,就只能靠这个过瘾了。”
  任盈盈也不知道这里面的门路,顿时来了兴趣。“哦?原来少林寺里是这么回事?那藏经阁呢?扫地僧呢?什么七十二绝技,也是假的?”
  “假的,假的不能再假了。少林的功夫,讲一个口耳相传,很少立文字。怕的就是有识字的和尚偷学武功,再说那些武功的创始人,也未必认识字,哪来的秘籍。七十二绝技是有,都是武僧团的教头们,从自己上辈那学来的,你会三项,我会两项,加起来比七十二可多多了。不过藏经阁倒是我少林第一等要害之地,谁敢擅闯,必然要拼死抵抗。因为那里放的,是我少林发家的根本,传承的凭仗,受不起半点损失。”
  蓝凤凰听的来了精神,忙问道:“那么重要?可是你们少林方丈的印信,历代掌门传承所用,就像那丐帮的打狗棍。”
  哱云则是最近听刘菁给她讲故事,完全被故事所迷,张口就道:“我知道,那里面放的一定是唐三藏取经时用的锡杖,穿的袈裟,是也不是?”
  “二位夫人误会了,那藏经阁里放的不是什么袈裟,自然也不是什么掌门印信,更没有打狗棒什么的,那藏经阁里,放的是地契。”
第四百零二章
布局(一)
  少林屹立武林千年,中间几经佛难,几代易主。不过对外来说,至少还始终叫少林寺,而没把名字改成别的什么东西,所靠的,一不是武僧团那一身过硬的功夫,二不是什么七十二绝技,而是这些地契。
  十几万亩的佛田,遍布河南的僧产,才是保证少林在武林坐稳第一宝座的基础。任你是魔教也好,还是天下第一高手也罢,只能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空,留下无数传说。少林则如磐石,风吹雨淋,丝毫不动。只要有这些田地出产,少林就能养的起成千上万的僧人,从这里随便就能拉出一支队伍。只要打的赢佃户,就没什么能威胁到少林。
  南少林的高僧,如今也全都赶到。方德大师长的文质彬彬,让人直以为这是个学问僧,等一攀谈起来,才知道,这位方德大师,还说的一口好番话。“过奖了,贫僧在漳州、月港,都有些小生意,学几句番话,也是为了与佛郎机人贸易,当不得国舅的夸奖。当初圆通到衡山找余沧海余道长讲道理,因为言语不当得罪国舅,多亏国舅不跟他一般见识,高抬贵手,贫僧还要当面道谢。”
  圆通在锦衣卫的帮助下,现在已经是南少林第二顺位继承人。至于排在他前面的几个人,已经永远的回归了佛祖的怀抱,不必再提。除去那位无心继承家业的世玉师弟,只有始终跟在方德身边,没机会下手的圆智和尚排在他前面。
  大队人马进了寺院,官军在山下扎好连营,各路军官掌门,少林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房子。圆通瞅了个当儿,溜进了国舅的房子,跪地磕头道:“卑职圆通,给国舅磕头了。”
  “圆通,不必多礼,起来说话。”这和尚依旧是那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若是派去为南少林收租子,收债,倒是省了好多手脚。“听说你工作开展的不错,现在已经做到第二顺位了。将来就算做不成方丈,做个监寺僧,堂头僧,都不是问题。”
  “一切全靠国舅栽培,要是没您的帮衬,小僧也绝不会有今天。”圆通现在,倒是有点感谢当初国舅对自己的提携,若不是入了锦衣卫,哪轮的着自己,当上这二号弟子。
  “你给我们提供的情报,也很不错。今后好好干,保证没你的亏吃。这次你们来嵩山,是为了什么?难道方德也想要竞争一下,这武林盟主的位置?”
  “这倒不是。方德他一直想要在死前,一统福建四川两省武林。可是虽然他筹集了许多钱款,准备了不少人手,离这宝座还是远的很。他这回来,是想在武林大会上露个脸,给自己刷点名声。朝廷任命一个武林总盟主,可是大江南北,距离那么远,不可能兼顾,任命副盟主是大势所趋,方德他就想当个副盟主。”
  “当副盟主啊?这想法倒是不错。他若是能当上副盟主,一统四川、福建两省武林,也就自然而然,不算什么事了。你告诉他,只要他肯听我的话,我保他当个副盟主,也不是什么难事。下去吧。”
  任盈盈见这江南武林里有头有脸的圆通和尚,被国舅跟训狗似的轰走了,笑道:“若是不戒和尚看见这一段,他非拿脑袋撞墙不可。他闺女跟了令狐冲,他这老丈人就悔的不行,若是看见,与他同属佛门的圆通这德行,他就该知道这买卖,亏的多大了。要是仪琳跟了你,他现在说不定就重回少林寺,还能当个堂头僧呢。”
  王芊芊一边抱着郑家的大公子,一边抱怨道:“奴家的爹爹这回也来参加武林大会,可是却连个席位都没有。听那和尚说,金刀门这门派太小,不能参加评选。若是以往也就算了,可现在爹已经是朝廷的命官了,怎么还是不行啊。这也太欺负人了。”
  郑国宝知道,像王家这种营兵,根本不被少林放在眼里。毕竟他王家一心想着喝兵血,这一营兵实兵连一千都不到,军饷时发时不发,银子七折八扣,军兵都没什么士气,根本就威胁不到少林寺。金刀门过去是少林治下的羁縻门派,靠着上供交常例,换取少林保护。参加武林大会,只负责摇旗呐喊,少林支持的自己就支持,少林反对的自己就反对。现在手头有点家底,就寻思着要自立山头了,也难怪少林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可是看着王家姐妹那委屈的小脸,他终归有些不忍,“好吧。你们家这事,我去过问一下,别总哭丧个脸了,让人看了怪心疼的。今晚上你们两个伺候我,也省得说我冷落你们。”
  那两姐妹见这招果然管用,先朝刘菁感激的一点头,接着就欢喜道:“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方正的净室之内,郑国宝说明来意。方正道:“有这等事?这事贫僧真是不知道啊。简直不像话,贫僧早就把国舅一定要保障那些新兴门派的利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门派的精神传达下去了,那些人,却实在是……。这也是贫僧管教不严,让国舅的宝眷受委屈了,这事必须要严肃处理,国舅放心,我们少林,一定会给您一个交代。”
  “大师,客气了。其实也就是一个靠前的席位,再让他说两句话的事。金刀门这种门派,也就是这么大的格局,捧高了对他也没好处。这回关键的是圣门,任老爷子过去,与各位都有些过节,这回……”
  “国舅放心。”方正拈髯微笑“任老英雄三天前就上山了,现在正和我师弟方生那切磋呢。走江湖的,不念旧恶是基本的常识,若是连这都做不到,还闯个什么江湖,趁早回家种田去。过去任老爷子是魔教教主,与我们几大派,有田产争夺,那自然是要打个你死我活。现在任老英雄是圣门的掌门,讲的是维护朝廷体制,是要保障各派共同发展,精诚团结,我们两边,就是最好的朋友,您放心,出不了事的。只是明天就该开欢迎会议了,这会议上,您老人家,还请赏个脸,一定要讲几句话才行啊。要不然,这风头都被刘公公抢去,贫僧也是不好交代啊。”
  江湖人与宫里人一样,都是要跟红顶白的。若是刘成讲话,方正这拉不到一个有力的靠山,这一回的武林大会,少林就和嵩山一样,输到家了。郑国宝点头答应,心里却还是有点不安,自来相打不好手,任我行与方生切磋,希望两人脑子够用,不要切磋出什么闪失来。
  等他回了房,见任我行满面红光的正和女儿说着什么,见国舅回来,任盈盈脸上一红,匆忙躲到了后面不露头。任我行笑着施了礼,郑国宝道:“老爷子,我看您这衣服整齐,不像是和方生打过架的样子,你们切磋的是什么?难道是口头论武?”
  “切磋?哦,是啊,我们切磋来着。切磋的热闹着呢,可惜国舅你没来,方生那老秃驴,本领不减当年,烤的狗肉还是那么好吃。我们切磋了三天厨艺,老夫硬是没能赢他,有本事,有本事。”
  郑国宝恍然道:“原来老二位是比赛作饭去了。倒让我白担心了一场,还怕你们打起来呢。老爷子,圣门那边的事,还顺利么。各地分坛若是哪个堂口接不过来,我就派官兵去帮你,咱圣门的架子一定要搭起来,不能被人看小了。这回武林副盟主,有您一个位置,咱可得把这事办好。”
第四百零三章
布局(二)
  任我行得意道:“国舅放心吧,这事早就办的妥当了。过去神教的势力,九成已经被我接了过来,其他的,也都被梦儿接收了过去。现在的圣教,要么是归了圣门,要么是归了梦儿,左右都是你的班底,到了播州的,不过是些臭鱼滥虾而已,成不了气候。”他心里有句话,藏住没说。逃到播州那些人里,有多少是国舅想要往播州搀的沙子,故意放过去的耳目,他没兴趣知道,也不该问。
  “能接过来就好。我就怕是被别人端了盘子,现在听了这事,我就放心了。老爷子有什么困难没有,只管说,我能帮上忙的地方,一定帮忙,不让老人家为难。”
  “客气客气。有国舅您的面子,就比什么都强。我圣门这次能那么容易就把过去神教的势力接过来,靠的正是国舅的威名,而非小老儿那一点微末道行。等到做了副盟主,咱的生意就更好做了,您吩咐的事,我们也一定不耽误。现在我已经派人陆续赶往四川、云南两省,派去的都是得力的硬手,到时候一定能发挥上用场。峨眉金光大师、唐门唐大先生、还有几路大马帮的几位锅头,我也都请来了。”
  既然任我行能和方生大师切磋厨艺,烤上几天狗肉。请来金光大师,唐大先生,也就不算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只能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杀戮和吞并,注定被时代所抛弃,成不了正道。
  唐大先生长的白白胖胖,像个买卖人,多过像个江湖人。事实上,唐家也是半个朝廷里的人。与为朝廷制造火器的霹雳堂雷家一样,唐门为朝廷打造军械,制造甲胄,也是属于朝廷里的重要人才,每年拿着庞大的津贴。当然,唐家能有这么大的家业,也不是全靠着朝廷的津贴。毕竟每个四川巡抚,都会有一个姓唐的小妾,唐门的铠甲,除了穿在朝廷官军身上以外,也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吐鲁番官兵或是蒙古人的身上,这也是唐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优秀的生意人,唐大先生从不与任何客户闹出摩擦,更不会与国舅这等保护伞闹矛盾。进门之后就是乐呵呵的给国舅说好话,更是施了一手袖里乾坤的神功,将一叠银票塞到郑国宝袖内。“唐大掌门,或者叫你唐大掌柜。您也别忙着把我往外推,这次的生意,您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朝廷的事,您可别说不知道。曾公可也是你们唐门女婿,您要说听不到消息,那未免就那本官不当自己人了。”
  “笑话,笑话。妾的亲属不在六亲之内,我可不敢以曾公的亲属自居啊。这朝廷的事,曾公也不能跟我们这些草莽中人说。我只是从几个江湖上的朋友嘴里听了个谎信,似乎播州与朝廷,有些不大愉快?我想这是个误会,最后几省会勘,把杨应龙申饬一顿,也就是了。毕竟他也在播州坐镇几百年,传承二十九代,哪能说拔就给拔了?”
  “唐大先生,您也甭探我的话。您与播州有多少尾款未清,我劝您抓紧清。过了这村,没这个店,将来要是债清不了,朝廷可不替他还这个烂帐。”
  “国舅,您又说笑了。这铠甲是禁物,我们唐门哪能不懂规矩。您看看这些年江湖斗殴上,几时出现过甲胄啊。这都是我们唐门……”
  “是啊。江湖上是没出现你们唐门的铠甲。可是这些年蒙古大汗身上的铠甲,那做工可是越来越好啊。您也别忙着撇清,我也不是为查这事来的。几身铁甲,几副弓弩,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你们和播州的生意,我也没什么意见。咱两边换个位置,我也会做,做的比你们可能还要大。我对这些没什么兴趣,我只希望一件事,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跟播州的生意,有点节制。若是几十件铠甲,怎么都好办。若是将来破了播州,找出几千副唐家铠甲来,那咱们就不好说话了。”
  唐大先生默然不语,只是不住点头。半天才道:“国舅,我唐某有个不成器的姑娘,闺名叫做月亮。她以前在江湖上也有点小名气,与您的如夫人张女侠,还是结拜过的干姐妹。说来也是她走运,还曾跟张女侠切磋过一点暗器功夫,您回去问一问,就知道她们这交情了。”
  郑国宝点头道:“这事我知道。若没有唐女侠传艺,芙蓉的暗器功夫也练不到这么好。听说唐女侠在江湖上被人叫做活菩萨,心眼好的很,是有名的耳软心活。”他后半句没说,听说她闯荡江湖二年,就花光了自己的陪嫁,又称为冤大头。结果回家管了半年解库,又收了半年租子,就被人称为唐剥皮,手段了得,被称为唐门二百年来,中兴之材。
  “哈哈,这丢人的绰号,不说也罢。她也是为了家里的生意,耽误了自己的终身,结果蹉跎到现在,没找到婆家。她与张女侠彼此交情好的很,当年曾发过誓,要效娥皇女英,同守一夫。国舅您看,能否成全这丫头一点妄念。”
  这自然不是郑国宝虎躯一震,唐家就上赶着送闺女。只是平播作战之后,四川的权力格局肯定要发生变化,说不定就会成为第二个河南,变成郑家基本盘。唐家这也算是一种投资,在局势没彻底明了时,先把自己的筹码扔下去,为将来自己能多分一杯羹做好准备。而如果郑国宝拒绝与这种地头蛇联姻的话,那么唐家对朝廷的帮助,恐怕就也要打一个折扣。
  “好说了。唐姑娘花容月貌,郑某这也算是赚到了。只怕唐姑娘出身名门,又是嫡出,做妾,会不会委屈了一些?”
  “国舅太谦了。这是她的造化,有什么可委屈的。到时候,只要国舅肯给我唐家一点面子,准备上一乘花轿,办上几桌酒席,唐某保证,大军的军械、饮食,我唐家负责筹措,不至于让将士们饿肚子。”
  “大先生好大的口气,可我们马帮听了,心里却有些不舒服。我们没有你们唐门那么好的功夫,那么多的亲戚。但也有几千不怕死的好汉,几百匹能在蜀道上运输物资的好马,朝廷大军的火器军械,大炮洋枪,离开挽马,我看也是寸步难行。”
  这说话的锅头却是个女子,郑国宝只晓得她叫白寡妇,名字不清楚。听说这几位锅头里,反倒以她的势力最大,人马最多。见这白寡妇也不过二十四五的年纪,生的肤色略黑,可是五官十分俊俏,透着一股精明干练的劲。身材火辣,那两条滚圆的长腿,把裤子绷的紧紧的,让他忍不住与哱云的腿暗中比较,联想到在另一个场合,被这马帮女锅头骑上一骑,是什么滋味。
  “白锅头,咱们有话好说,千万别伤了和气。都是为朝廷办事的,咱们可要精诚合作。你们以前与播州做生意的事,朝廷不管,也不问。只是将来真打了仗,我希望播州不要从茶马道上,获得任何帮助。”
  白锅头端详着郑国宝,半天之后问道:“这回朝廷是动真格的,还是做做样子?你们朝廷大军,打完了人能走。我们马帮,却要留下做生意。若是你们只是做做样子,我们却跟播州结了死仇,那就不上算了。”
  “锅头放心,我保证,这一回朝廷大军一动,播州就再也不是杨家天下了。”
  “那好。马帮的人,干净利索,没那么多废话。只要你摆娶妾酒时,多给我预备一乘花轿,我就保你们朝廷的粮草军需,不至于运不上去。也保证茶马道上,没人给播州运一粒盐巴,一两粮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