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笑傲行(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56


第四百零四章
布局(三)
  这白寡妇的豪爽作风,让郑国宝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想不明白,这位女锅头说的这个条件,到底真实用意是什么。那白寡妇见他不答,把杏眼一瞪“怎么?嫌我是个寡妇?还是嫌我成天跟一群男人混在一起?我告诉你国舅爷,你在茶马道扫听扫听,我白寡妇是个什么为人?若是想要靠卖身子活着,我的马帮,早被人吞下去了。当初四川唐门少当家,想要纳我做小妾,你问问唐大先生,我们两下是怎么解决的?”
  唐大先生依旧面上带笑,不愠不怒,体现出买卖人和气生财的良好素质。“小犬无知,冒犯白锅头,事后我也好好罚了他。国舅,这位白锅头不只手上的儿郎多,人品也是没的说,今后还望白锅头多多照顾小女,她见识少,没见过世面不会说话,大家都是乡党,还要白锅头多多帮衬。”
  白寡妇一摇头“这个我还真帮不了。我嫁给国舅,但是不会进京。国舅爷的大妇,是申阁的闺女,我一个跑马帮的,斗也斗不过她,再说了,到了国舅府,我能干什么?天天晚上等着国舅来睡我?那我就算废了。我要的是一个国舅小妾的身份,只要有了这个身份,我就保你们大军的粮秣辎重,得到我马帮全力协助。”
  郑国宝也明白了这女锅头的用意,她要的其实不是一个丈夫,而是一个身份。马帮的生意,说到底离不开走私贩私四个字。这就注定了,要与官府打交道,要在背后有靠山,否则的话,单靠几百上千的亡命徒,只有被官府大军剿灭的份,什么也干不了。朝廷对播州用武之后,整个四川的权力格局与过去比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白寡妇原来的靠山,很可能已经摇摇欲坠。甚至这白寡妇自己,就与杨应龙那边有数不清的首尾,等到播州被破,她难免要被牵连,做自己的妾,不但有了新靠山免受追究,日后在四川她白锅头的马帮也能如鱼得水,呼风唤雨。毕竟曾省吾是自己保举上去的,说他不是郑党,也要有人信才行。
  可惜啊,这事还是马帮的人城府太浅,操办的太急了。如果托个中间人出来讲数,他们的回旋空间更大,说不定能得到更多的利益。那么现在看来,要么是马帮内有了较大分歧,要么就是外部有了一定压力,逼的他们不得不快刀乱麻,急于解决问题。“白锅头快人快语,天姿国色,本官这回倒是算拣了大便宜。这事么,一言为定,本官到时候,一定八抬大轿,把喜事操办的红红火火,让白锅头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不过么,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播州那边的物资运输,必须在朝廷的控制范围内。”
  白锅头虽然是个飒爽泼辣的马帮首领,方才说起嫁人来,也有点逼婚的意思。可到婚姻真敲定的时候,她也与大明一般的女人没什么两样,两颊微微泛红,不知该是抱拳说一声君子一言,还是该说一句一切全听老爷安排。
  一旁峨眉金光大师不愧是有道高僧,出来打着圆场“善哉善哉。这一桩算的上是天作之合,实在是我四川武林的幸事。任我行任教主靠着和国舅的关系,就成了圣门任掌门,手上每年过手淮北盐数十万斤,还有漕帮百十万健儿,为其手下。白锅头、唐掌门成了国舅的姻亲,还怕日后不能荣华富贵么?不过国舅,这播州辖内,信奉我佛的人可也有不少啊。”
  作为四川武林一大势力,峨眉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亡元兴之时,门内甚至出现过天下第一高手,这一点比起少林更为光彩。不过事过境迁,当年的峨眉与今天完全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当年的峨眉派,光头的都是尼姑,现在的尼姑,都养在山下,只能算门派亲属,不算子弟。
  金光大师的凭仗也不是那什么四象掌或是灭绝快剑,而是云贵川三省的佛教信徒。这播州科技落后,人多愚昧,苗人自己的信仰又不成体系,与佛门竞争起来,完全处于下风。金光大师又颇通医道,治好过不少病人,在播州影响极大。即使播州上层,也与他多有往来,如果他肯站在朝廷这边,将来平定杨应龙时,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师,贵派的威名,我也是清楚的。毕竟锦衣卫内,也有贵派不少子弟。我知道,贵派一直以来都是与朝廷合作,紧密团结在朝廷周围积极靠拢朝廷的进步门派,这此打播州,还要多多仰仗大师和贵派的英雄。当然,大师你有什么困难也只管提,只要下官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定当全力以赴。”
  “不敢。国舅爷客气了。贫僧等虽然是方外之人,却也是大明百姓,朝廷有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播州跳梁小丑,敢于对抗天威,本就该将其化为齑粉。贫僧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将来大军到时,能为朝廷向导引路,扫灭奸佞。”
  郑国宝没想到,金光居然这么好说话。这三方势力之中,就属峨眉什么都没要。当即大喜道:“大师放心,这回只要能灭了播州,峨眉派的功劳,我一定忘不了。今后峨眉派,就是我郑某人的好朋友。我在这里表个态,锦衣卫今年的录取名额,峨眉派加一倍。”
  金光大师满意的点头道谢,这笔买卖谈成,整个四川的黑白两道,可以算大半都落入朝廷的控制之内。当然,承诺这种事,并不能完全信任,江湖人的一诺千金,很多时候都要打个折扣。尤其这年头,假金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保证承诺兑现的,还是实力。如果朝廷始终对播州表现的很软弱,让这些江湖草莽认为朝廷缺乏与播州一战的信心与决心,他们的倒戈就是时间问题。
  送客之时,郑国宝看着白寡妇的背影和那完美的屯部,忽然喊了一句“白锅头请留步。我还有些事,要与你谈一谈。”白寡妇的身子仿佛中了一发枪弹,明显抖了一下,似乎想要装没听见,快步跑出去。可是身前的两个锅头,身子有意无意的,挡在她逃跑的路线上,自己前夫的那两个结拜兄弟则一左一右,将她挟在中间,笑容可掬道:“嫂子……阿不是,是锅头。国舅喊您呢,您先回去回国舅的话。”
  白寡妇的丈夫本是茶马道上,出了名的一方豪杰。白寡妇与他也得算是患难夫妻,两人一起出来打天下,尸山血海里,搏出自己的一方势力。可是刚成亲不到两年,一场寻常的火并,一枝涂了巨毒的弩箭,就让她从白金刚的婆娘玉莲花变成了白寡妇。
  这种事,在马帮里,也不能算新鲜。这碗饭,就是这么个吃法。乃至明知那毒箭上涂的毒药是出自唐门,起因很可能是一次日常的贸易中,唐大少爷与她的一次正常会见后生起的觊觎之心,她也不能带着自己丈夫的队伍,去找唐门报仇。毕竟四川巡抚的小妾姓唐,血洗唐门这种事,他绝对不会坐视。作为马帮的大客户,她连拒绝与唐门再做生意都做不到,手下那些儿郎,是要吃饭的。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装做一切都没发生过。所以,这个抓紧国舅,让他成为马帮庇护的机会,她不愿意放过,她手下的兄弟更不会放过。
  论功夫,她没拜过什么名师,可是从尸山血海里搏杀出来的本事,让她对上任何一位侠女,都能稳操胜券,讲打她不行,讲杀人,对方不行。这个国舅,她一只手就可以打趴下。可是当对方抱着她,去摸索着她那高耸的山峦,和那贞洁的禁地时,她却连反抗都不敢,这就是权势的作用,比任何药物武功,全都好用。
第四百零五章
布局(四)
  毕竟是久旷之身,在男人进入的时候,她甚至像个初经人事的小姑娘那样,忍不住痛苦的呻银求饶,这反而让自己身上的男人,更加的疯狂。“金刚,对不起。一切都是为了马帮。”她心里默默念叨着,闭上眼睛,被动的去迎合着这位国舅的动作。到了后来,更是不得不按这个男人的吩咐,骑在他的身上,如同纵马驰骋一样,靠着自己练出来的腰力腿力,给他带来愉悦。
  她原本想来,这些大官只认黄花闺女,自己这个妾室,只是挂个名。将来分一份干股,顶一个妾的名头,在官面上可以得一份照顾而已。没想到还不等过门,自己就要对不起丈夫。“一切为了马帮”在她即将登上顶峰之时,忍不住又把这句话高喊出来,仿佛靠这个理由,就可以把一切都解释过去。
  等到一切结束之后,郑国宝一边轻轻擦拭着这位寡妇脸上的泪水,一边道:“现在,咱们可以确定算是彼此熟悉了吧。说说吧,你们到底为什么急着来输诚纳款,是不是马帮里面,出了问题?你是我的女人了,我肯定会帮你。”
  “自己人么?”白寡妇对于这种刚刚认识,就要失申于人的局面,显然不怎么接受。忍不住辩驳道:“那你从我们马帮里抓头牲口出来,这样弄上一回,是不是那牲口就归你了?”说完这话,她也有些担心,自己毕竟已经付出了全部,如果为这个得罪了国舅,方才的牺牲不是都白费了?她甚至已经想着,该用什么办法,才能讨好他,让他忘记自己方才的冒犯,难道真要像他说的那样,用嘴来伺候他?
  郑国宝倒也不恼,反倒笑道:“果然是我们马帮的女锅头,带着份发号施令的派头。恩,够胆,够辣,我很喜欢。我知道你们女人想要的,是个婚礼,是宾客,是花轿,是热闹。可是在那之前,我想要弄明白的事,你们马帮到底想要什么,以及我到底给不给的起。说实话,你们投诚的有点快,我心里有点不踏实。你们和杨应龙的交情,我也不是不知道。不过朝廷对这过去的事,也懒得查。那事要查起来,怕是四川一省的文武,谁都跑不了,你们也不至于为这点过去的事,就这么急着投诚吧。”
  白寡妇的心这才略微放下,如此近距离的端详这个男人,或许……他长的还不错?为国舅做妾,是马帮在来的路上,商议好的方针。毕竟任我行这种朝廷通缉了许多年的魔头,都能靠自己闺女给国舅当侧室的关系洗白,马帮又有什么不能的?再说那花马池盐现在全都姓郑,自流井盐,他就不能想想办法,给马帮搞一批出来?任圣姑论年纪,不必自己的锅头年轻啊,她可以,锅头凭什么不可以?谁不知道,我们白锅头,是马帮里有名的一支花。看着那些丈夫昔日的结拜兄弟,在丈夫死后,对自己不止一次表示过好感的几个“叔叔”,玉莲花感觉自己浑身无力,就也点头答应了。
  可是等事到临头时,她还是要忍不住仔细端详端详,至少这人要让她过的去,她才真肯答应。经历了方才的那一番缠绵,她也就只能拼命去挖掘这个男人身上的优点,来作为自己的心理安慰。他有钱有势,脾气看来也挺好,或许,真的能算个可以歇息的落脚地吧。她心里这么想着,也就不再隐瞒“国……老爷,我们马帮这次,也是内忧外患,一起发作。不过只要你肯帮着我们,我保证,能把这次危机应付过去。”
  马帮之内,向来是不缺乏撕杀与火并的。尤其在白金刚死后,白寡妇几年时间,一统茶马道上各大小马帮,靠的就是她那不要命的劲头,和身后的靠山,四川蜀王府。她也是走运,与蜀王府一位寡妇郡主,因为某些意外成了闺中姐妹,私交甚厚。蜀王在四川名声好,号称贤王,地方上的文武大员,都给他几分面子。有了蜀王的帮衬,她的生意越做越大,火并中,也往往能得利,各大小马帮最后都被她兼并过来,势力之大,也为历代马帮中少有。当然,作为回报,每年蜀王都可以从马帮的贸易中,拿到大笔回扣。两下里也算是良好的合作伙伴。
  可是杨应龙之乱越闹越大,朝廷上虽然还处于辩论,分歧状态。但作为大明的宗室,蜀王很清楚,发兵只是个时间问题。到时候,朝廷方面派来的人,必然要对四川的权力进行重组,利益进行二次分配。大多数情况下,藩王宗室,都会在这种二次分配里,或多或少吃些苦头。勾结马帮也好,走私贩私也罢,都是可大可小的问题,但如果有人咬住不放,借题发挥,把他蜀王攀扯成想要谋反,也不是不可能。朝中那些文官的尿性以及对宗室的态度,蜀王不是不清楚。乃至于类似“靠着祖宗荫庇世袭罔替者,就该被拉出去剁了,家产充公发还百姓”的白痴言论,在四川也不是没有。
  他对于马帮的支持一开始减少,马帮内的部分异议分子,就冒出头来要捣乱。更有人提出,不如干脆就投了杨应龙,将来杨应龙即使不能打到京师,也能割据云贵川三省,马帮一样能在他手下,混的风生水起,搞不好,还是开国功勋,王侯之赏。外部里,则有播州方面逼着马帮表态,让他们说明态度,要支持谁,反对谁,都必须说清楚。官兵巡检、税关哨卡,也加强了搜查力度,这段日子马帮与官兵冲突渐多,不少人都被官府拿了,有的甚至丢了命。
  “原来如此?那你这次来河南,不怕有人趁机在马帮发动事变,夺了你的锅头大位?”郑国宝暗想,这四川的走私贸易,只牵连了一个蜀王已经算不错了,恐怕再查下去,连京师里的人,也未必就能干净。比如自己的那位老泰山,难道他的银子,就和马帮没有丝毫关系么,自己可不敢信。
  “不怕。郡主方面,已经派了人去看住场子,马帮里还有我的两个妹妹,都是自己人出不了问题。蜀王千岁,也希望能搭上国舅这条线。”
  “不用叫国舅了,叫老爷,叫夫君,叫相公,或者叫我国宝都行。没那么多规矩。蜀王这条线,我可不敢搭,我们两人一搭,被有心人知道,那就要出大事。不过你回去后告诉他,我郑某向来对于贤王千岁十分敬佩,绝不敢有丝毫冒犯就是。你回马帮,我给你派一批能干的人手回去,都是能杀人的。杨应龙的耳目,只管杀了就是,你杀的越多,那些人就越怕你。忠州秦家的人,也会帮着你,有他的帮衬,不怕打不赢。生意呢,你们现在照做,不过用谁做,得听我的。”
  白寡妇知道,派去的人,必然是国舅的嫡系,自己的马帮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会不会被锦衣卫架空,就谁也拿不准了。郑国宝似乎看出她的犹豫,在她耳边道“想什么呢?以后马帮是咱们自己的,你都是我的人了,你的马帮也就是朝廷的产业,难道还想着便宜外人?”
  “一群蠢材。”听了国舅的话,白寡妇心里一凉,心里哪骂那些逼着自己来做小的兄弟。只想着得到官府的支持,却没想到吧,这么一争取下来,却把个马帮,都争取了出去。官府插手了江湖事,油水可不都归了官府去。可是这男人的权势,自己抵抗不了,那温柔和手段,自己更抗拒不了。只好双眼一闭由他去吧,她认命般的叹了口气“一切全听相公安排。”
第四百零六章
布局(五)
  “别一脸不情不愿的,其实归了朝廷之后,对马帮是好事。”看她表情,郑国宝知道她心里不喜欢,只得继续劝导“你们马帮的生意该做还做,该赚钱,还赚钱。只是身上,多了层官府的皮,以后再贩运私货,沿途的哨卡,不但不会拦你们,还会为你们保驾护航,谁敢黑吃黑,用不着你们动手,就有官兵上门去进剿,这不比你们自己单打独斗强多了?这朝廷的身份,向来是江湖人想要要不到的,可没有人不想要。”
  白寡妇见这男人似乎没有把自己连同基业一口吞下,吃干抹净的想法,心里才安定了一点。小心问道:“那按老爷的意思,是将来给我们马帮的人,几个出身?不知是巡检,还是军卫?”那些马帮的汉子,基本都是走投无路的亡命徒,才会去干这那命换钱的买卖,如果真能给个出身,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就不会反了。
  “锦衣卫,实授的。他们的大锅头,都肯躺在我的窗上,难道我还会小气的只给巡检么?记住锦衣卫的货物,是朝廷的机密,地方上谁也不敢乱查。而谁劫了锦衣卫的货物,就可以说他是通鞑通倭,到时候发大兵,直接抄山头。你看这几年,已经没有多少人敢动锦衣卫货物的脑筋,就是被我们杀怕了。”
  听到这个前程,明知道男人这话里,所谓大锅头的因素,恐怕只占比重中很小的部分,可白寡妇仍然觉得心里甜蜜。她这几年里身边不缺乏追求者,只是一跟白金刚比较,就没人能入的了她的眼。眼前这男人凭心而论,各方面都要比白金刚优秀,在方才的那一番缠绵中,更是带给她从没有过的欢愉。偏生又能放下身段,来对她讨好说小话,哪怕这只是三天新鲜劲,只是如同朝露一般,转瞬即逝的幸福,也就算值了。
  “多谢相公抬举,有了锦衣的官身,这些马帮中人,也就算有了盼头。可是杨应龙给的可是公侯之赏,这两边比起来……”
  “一个是永远不能兑现的公侯之赏,一个是完全可期的锦衣前程,你手下那些人如果不傻,就知道该选哪个。如果是脑子真笨到分不清轻重的,那他们的脑袋就没必要再长在脖子上,趁早砍下来,省点口粮。你不要怕杀人,死了人,我给你补。用人手,我给你想办法。即使是当年那些老弟兄,也不要手下留情。你记住,你是我的女人,不再是马帮的大锅头,将来要把马帮,变成咱自己家的产业,为咱们未来的儿子,留下份家当。”
  这一句为了咱们未来的儿子,正中白寡妇的软肋。想着将来,自己和这个男人,养几个儿子的模样,那颗本以为早如铁石之坚的心肠,最终还是软了下来。“一切全都听从相公吩咐,我这次回去,就把马帮里好好清一清。咱们马帮是能挣钱的,我一年给家里交上几千银子,供相公花消。”
  郑国宝笑道:“瞧你说的。这几千银子,难道在咱家还叫事么?等你走的时候,我让人给你带几千银子,就算我入个股。以后这马帮里有了我的股份,我看谁还敢惦记着。谁惦记着我的钱,我就惦记谁的脑袋。只管放心去干吧,出了事我兜着,什么时候在马帮玩腻了,就回来。”
  白寡妇心头一暖,这个男人总还算不错,没逼着自己必须在府里做低眉顺眼的小媳妇,作为一个江湖人,进国舅府实在得算自己高攀,自己还能要求什么?她柔柔道:“老爷,其实方才你不必答应给峨眉派什么好处,他们也会帮你打杨应龙的。你是不知道,现在播州在四川的名声差的很,跟魔教都快一样了。名门正派也好,那些士绅大族也罢,对杨应龙可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唐门的丫头就算你不娶,他们也得给你帮忙。谁让杨应龙脑子抽风,非要大喊什么均田免粮,耕者有田的。”
  帝国的保密系统,已经不值得信任。事实上,连江湖人都知道朝廷要对播州用武,杨应龙又怎么可能一无所知。他一方面拼命的采购盐铁,积蓄力量,另一方面,也积极的寻找支援,想要获得战役的先手主动权。
  曾省吾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尤其四川一代的驻军看,有从秦军调过来的风飞翔部以及本地刘铤部,都是实打实的强兵。其中刘铤由于是四川总兵,杨应龙对他十分了解,这人两臂膂力过人,在苗人中被称为神将,播州十万大山的苗民,提起这个名字,就当天神来拜。阵前遇到他,士气都要先折掉六成。
  贵州方面,新任巡抚杨一魁,也是郑党大将,上任之后,整兵备武,又与云南的黔国公积极联络,并调了腾冲大将邓子龙,到自己手下听用。只怕到朝廷动手的时候,云贵川三省就要一起发兵,三省会剿。播州纵然地势险要,粮草充沛,怕也遮拦不住。他在无助之中,忽然招贤馆内,有一衣着奇特,短发类僧的年轻人,前来投奔。据说上了一条号称百试百灵的天下无敌的条陈,被杨应龙拜为军师,还做了杨家姑爷,日子过的好不逍遥。按那少年说,只要把这妙方用出去,就能让万民归心,人心依附,区区朱明伪朝,不攻自乱。
  这妙法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只要把这口号传出去,那些佃户们就会起来造反,成为杨应龙的兵员。有大明朝天下数不清的农人做后盾,还怕了什么刘大刀,邓子龙?
  杨应龙于是撒下人手,到处命人传递信息,杨应龙乃是民选天子,他日坐了江山之后,各阶官吏,全要百姓们自己来选。地方上的田产,也要全部收上来,再按人头发下去。而天下的盐铁茶马等朝廷专营项目,也全部放开,随便经营。你们大家,只要肯跟着杨宣慰干,保证都有好日子过。现在三省到处都有人传着什么吃他娘喝他娘,开开城门迎杨王,杨王来了不纳粮。
  结果这话刚一传出去,不见百姓们前来投奔,反倒是捅了三省的马蜂窝。本来三省的士绅豪强,对于播州的态度,还不是十分明确。三省武林,对于这位名义上的三省武林盟主,也不知该采取什么态度为好。可是这口号一出,基本正道各派,已经统一了立场,明确了口径:播州杨家,必须死!
  据说已经有这三省的士绅,前往衙门请愿,希望朝廷早日发兵,诛灭此贼,为地方除害,为百姓分忧。连三省的矿税监,工作开展都比过去顺利了许多,不少士绅表示愿意主动协助军饷军需,只求朝廷速速发兵。
  “四川那边,自流井盐是大财源。杨应龙一旦搞什么均田免粮,抄没富户,那些盐商,就都要遭殃。他们手里有的是钱,自然想要朝廷快点发兵,把这些贼人打掉。唐门自己就是盐商,屁股坐在哪边不必说。峨眉派手上有大批的僧田,被收了的话,他们喝西北风去?福建南少林,又想做江南武林的首领,金光大师不来巴结你又去巴结谁。他这个三省盟主,我们已经不再承认了。”白寡妇索性把底细和盘托出,让郑国宝心里有数。
  “杨应龙自取灭亡,那就怪不得别人了。这些四川的本土豪强都与他作对,也就证明他快蹦达到头了。你回去之后,整顿马帮,卡死播州的物资。等到接到我的书信,就立刻断了播州茶马道的来源。至于所受的损失,将来开了海龙囤,我都给你补上。占地八百年,传承二十九代,播州杨家的家底厚着呢,不过前提是要打赢。”
  “老爷放心,妾身一切都听你的。”马帮那边事不宜迟,二人又缠绵了一番,就各自穿戴整齐,起身安排。郑国宝从自己的随行队伍里选了五十名精锐锦衣卫,跟着白寡妇那一行人回去夺权。又写了几封书信,让白寡妇带着,到忠州交给秦葵,从秦马两家,再借出一支人马。有了这强大的外力,不怕拿不下马帮的控制权。
第四百零七章
盛会
  唐大先生在白寡妇告辞后不久,也离开少林,回四川稳定局势。既然马帮的白寡妇靠裤腰带绑住了国舅,那自己就该站在她这一边,卖个人情,帮她稳定马帮局面,日后大家也好相见谈交情。
  不过少林寺现在人满为患,各地江湖豪杰纷纷赶到,少一个唐大先生,对于这武林大会,已经起不到什么影响了。等到开各大门派联系会议时,郑国宝在任盈盈、张芙蓉、蓝凤凰、哱云四人陪同之下走入会场,却见偌大的大厅内,却已经吵成了一团,闹开了锅。少林的知客和尚,化身和平鸽,劝了这个劝那个,说了无数的小话,赔了不知多少笑脸。这些大小和尚们,平日里在开封说一不二,个个都是土霸王,今天也算是破天荒的要认怂。
  郑国宝见这大厅里,居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心里暗想:这回到底是来了多少门派啊。看来武林盟主四个字,在江湖上,还是很有些影响力的,这些江湖中人,怎么也得知道知道,未来自己的领头人是谁。这些人胡乱吵闹,也听不清他们吵的是什么内容。这时知客僧首领圆郎见了郑国宝,忙跑过去道:“国舅,您来了就好了,赶紧帮帮忙吧,这些人,就差要拆房子了。”
  少林为武林正道执牛耳的大派,主持召开的会议不知多少,有着丰富的会务招待经验,并非嵩山派可比,不至于出什么纰漏。问题出就出在,这回的事件,实在是因为之前没有过武林盟主的经验,以为还按以往的会议一样,不过是参加的人多点,多准备些伙食吃喝,就都解决了。哪知道,这简单的一个排座次,就引发了大问题。
  以往在座次上,大家可以不讲究,毕竟大家来是来吃饭喝酒,联络感情,赌博喝花酒兼游览风景的,不是来开会的。谁耐烦听你说些什么,关键是到时候去哪玩,去哪吃,伙食什么标准。只要饭给的好,饭后娱乐活动准备的到位,一切都好说。可这回是选武林盟主,那一切就全要将就,不能讲究,一点也乱不得。焉知一个座位安排不当,会不会就导致日后在武林格局中,影响自己门派的排名?或者说,这种小事都不敢争一下,会不会让人以为,自己这个门派软弱可欺,导致其他门派也上来欺负人?
  不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将来的江湖名利场中多分一杯羹,这些人这回也要空前的强硬起来,寸土必争,一步不让。任何一个位置,都要费尽心思去考虑,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谁与自己平起平坐,谁又跑到了自己的上首,这些都要辩驳个明白。实在都没问题了,也要看看,是谁给自己安排的。少林寺说什么自己听什么,那将来在江湖上,岂不是说,少林派能替自己当家了?就冲这个,也要闹下去,绝不能认这个栽。声音越大,代表自己的力量越大,这是一个姿态,证明劳资是有力量的,是不会屈服于你少林之下的。你想做武林老大,想发号施令,那起码得把劳资收买下来再说,出的价钱要是不满意的话,那就给你闹个天翻地覆再说。
  这其中嗓门最大的,居然是一个女人。“我们百凤宫虽然都是女人,可却不是好欺负的。你们少林和尚也太目中无人了,为什么居然把我们和百刀堂这种不入流的门派放到了一起。你们做没做过实际调查,了解不了解情况啊?我们百凤宫的实力,那可强的很。就我门中那些弟子,你知道多少侠少排着队想来做姑爷。只要我把那些侠少动员起来,踩平百刀堂不费吹灰之力!什么?因为都有个百字,就都排在一起了,你这小和尚脑袋里装的是什么?有这样排门派座次的么?”
  郑国宝见中央的宣讲台上没有人影,想来方正和刘成,都不想处理这种局面,找地方躲清净去了。他只好抽出配枪,抬手一枪,高喊道:“大家别嚷嚷了。听我说一声。”
  这洋枪的声一响,果然大家就都闭了嘴。回头见是国舅爷,更没人敢多说一句。那些江湖人见郑国宝这阵容,也是暗自羡慕。这才叫人生赢家,这才叫功成名就啊。仙女、魔女、教主、女将,江湖上能想到的美人类型,叫人家一网打尽了。郑国宝却用眼睛寻找着宁中则的身影,她如今成了五岳掌门,地位非凡,第一排自有她的坐位,也没人敢与她争,倒是好找。他用目示意,宁中则却回瞪了他一眼,要他别这么放肆。
  “国舅爷,您来了就好了。您给评评这个道理,哪有少林这么欺负人的?我们百凤宫可是大门派,哪能跟百刀门这种小门派坐在一起,这不是让人小看了我们的能量?将来,这说不好是会影响收入的呢。”百凤宫的那位宫主苏曼青,今年已经是三十出头,可是保养的极好,一身雪白的对衿仙赏,又勒的甚紧,将那对雄伟的山脉尽情凸显。她一边说,一边用胸脯蹭着国舅的胳膊,阵阵香气直透鼻端,果真是个一等一的狐媚子。
  “苏仙狐,你这手把戏,少在国舅面前施展。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气了。”任盈盈知道她的底细,冷哼一声,一枚乌黑的钢针在手中一闪,吓的苏曼青急忙松了手。那边炼青锋的老当家罗正芳也凑过来道:“国舅,咱们可是老交情了,这事您可一定得给我做主。我炼青锋如今是陕西三边边军军械指定制造商,也是这次武林大会的重要赞助人之一。光是流光剑,就赞助了三十多口,凭什么我不能坐在第二排?”
  丐帮帮主解峰,则举着那通体碧绿的打狗棒道:“我们丐帮,是天下第一帮,这第一排的位子,理当是我的,谁也别想抢去。”
  那边青城派洪、于两宗的首领,则已经把剑都抽出来半尺,眼看就要火并。昆仑派则一口气来了六个人,都说自己是掌门,闹个不可开交。整个会场内,到处充斥着矛盾漫骂,只是大家好歹都是掌门人,都明白自己这位置得来不易,一年是好大的进项,谁也舍不得脱光膀子刀枪相向,免得被别人拣便宜。骂街的多,动手的一个没有。
  郑国宝朝圆朗道:“听我吩咐,让你手下的知客僧,把这里的椅子,给我搬出去一半。”等到椅子搬完,郑国宝把脸一沉道:“这次武林大会,与以往不同。是朝廷批准,官员全程监督,一次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的大会,是经过朝廷认可的。你们在这聒噪,难道是要干扰朝廷认可大会的正常秩序么?现在你们给我老实坐好,没有座位的,就给我站着开会。再有闹事者,以魔教余孽论。”说完自顾来到台上上首位置坐好,四个女人紧挨着他坐下。看那些江湖豪杰手忙脚乱的去抢座位,各自施展出平生绝技,八仙过海各展神通,倒也别有风味。他们又怕真被官府当魔教余孽拿了去问罪,彼此之间,最多只敢怒目而视,没人敢再吵嚷打闹。
  眼看局势稳定,方正刘成二人这才进入会场,先向国舅告了个罪,然后各自上台。见方正大师头戴五佛冠,身穿大红袈裟,上面镶嵌了几十颗珍珠,与那西游记话本上,唐三藏的佛衣,倒也能争一争富贵。这一次嵩山武林大会,由于精神是办出风格,办出水准,办出力度。多算地位帐,少算经济帐,因此不吝工本,单这一件佛衣,就让不少佃户卖儿卖女,自是不在话下。
第四百零八章
火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