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96

  听赵冠侯简单叙述几句,雄野松就断定,这个侠盗罗平的故事是一部长篇作品,作者脑海里,应该已经有了相对系统的构思和大纲,自己只要肯付钱,她就会源源不断的提供后续书稿。其实,侠盗罗平的故事刚刚刊登,效果还看不出来,可是雄野松能够在卡佩租界内办第一家华语报纸,自然不是一个糊涂人。
  既然卡佩总领事都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报纸的销量怎么会差?现在的津门,报业还是新兴产业,圈子小的可怜,有什么消息都瞒不住人,自己如果不抢先下手,这个作者说不定就被哪个同行挖去了。
  他从怀里取出了一个封套,往桌上一放“苏女士,这里是二十元鹰洋,其中十五元,是你的稿酬。你的作品共计两万五千字,我们每一万字付鹰洋六元。另外五元,是我向您预约稿件所支付的费用,您这部侠盗罗平后续章节,我公理报要独家刊登。如果日后要刊印出版的话,会另行支付稿费。”
  鹰洋为泰西流入的银币,其价值比金洋为高,老百姓则给其起了个番佛的绰号。二十元鹰洋,差不多可以兑换十二两左右的库平银。苏寒芝颇有些不敢相信,就自己写了那么点字,就能值二十尊番佛?忍不住转头去看赵冠侯,却见赵冠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对那钱,也没去点收。
  “哦,这事倒是不能草率决定。稿费我们会收下,至于拿五元定金,我觉得雄先生该拿回去,罗平这个故事的销路未必很好,如果写出来没有人看,不是让您白白损失了定金?我们做事要讲良心,雄先生如此厚爱,我们不能随意敷衍。寒芝构思出的故事,远不止罗平一个,若是这个故事不好,其他的故事,或许更符合读者的需求。到那个时候再行预定也不晚,这本罗平如果仓促定金,我怕为时过早,将来您会后悔的。”
  雄野松自然明白,对面的年轻混混口口声声说要讲良心,实际就是嫌代价给的不够,不想和把罗平后续的故事卖给他,准备待价而沽。如果是其他人,此时的雄野松完全可以一走了之,接近三两的银子,换一个新人的稿子,这已经是天价。
  不管小说写的多好,一个新人,也不能奢望太高的价钱,再说她的书还捏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撤下罗平的小说不发表,她的故事再好,没有人知道,一分钱也换不回来。再看这房子的简陋程度,这户人家怕是连隔宿之粮都没有,跟自己打消耗战,最终只能是他们先撑不住。
  但问题在于,现在时间并不在他这一边。总领事大人的要求,是不能够轻视的,如果迟迟做不好这件事,弗郎索瓦那边可不会始终等待自己。
  租界里愿意为总领事效力的人很多,自己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再说总领事既然成了这本书的爱好者,自己想要封杀她,也根本做不到,这个故事,自己如果拿不下来,最终被其他报馆抢去,公理报就成了业界的大笑话。
  他笑了笑,又掏出两枚鹰洋“先生客气了,以雄某报人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的质量无可挑剔,我有信心,它将成为一部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不但能在报纸上连载,将来有机会,我还要将它出版,发行到海外去。近年来,泰西人的小说行销我大金,我大金的作品却很少销往泰西,这次,我们就要开一个先河。请你们相信,公理报是一家有实力的报馆,雄某与卡佩的总领事也是很好的朋友,只要苏小姐和我们合作,她的作品销售到卡佩甚至整个欧罗巴,都不是梦想。”
  一边姜凤芝已经听着意动,不住的示意苏寒芝,可是苏寒芝的眼睛只落在赵冠侯身上。赵冠侯却是不慌不忙,从雄野松手中接过拟订好的合同,看了几遍之后,才对苏寒芝道:“姐,既然雄主编有此美意,我们也就不好拂了人家的面子,签了吧。”
  苏寒芝点点头,拿起羽毛笔,在那份合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又按上了鲜红的手印。这个时代的合约,内容条款上都比较粗糙,也没什么公平性可言,严格说,对于苏寒芝的权力是没保障的。
  可是客观上,现在的报业发展缓慢,没有多少人可选,对比而言公理报给的稿费,已经算是良心价。不和他签约,也没有更好的报社可供选择。
  赵冠侯只是看到雄野松亲自上门,意识到这书稿可能引发了自己不知道的某些反响,应该是有个大人物,或是某些有势力的人,对这书产生了兴趣。他的心态很好,雄野松从里面得到多少利润,并不是重点,总归自己不吃亏就可以了。至于将来的合作,有公理报的资源在,如果对方真的肯推一下苏寒芝的作品,对于打造苏寒芝的名气,也是一件好事。
  雄野松见这份契约终于敲定下来,心里也略微放松了一些,随后又说道:“既然合约签订,我们今后就是合作伙伴,以后一定要多多来往,互通有无。另外,鄙刊这里,还有一点小事,希望苏小姐帮忙。鄙人有位好友,也是个侦探小说爱好者,他有一个想法……”
  苏寒芝听完他的提议后,嘴巴微微张开,脸上的表情很有些迷茫,她压根就不知道福尔摩斯是何许人也,怎么可能把这个人物放到故事里。她也不认为冠侯会知道这个人,也不认为他会有什么办法。
  可是赵冠侯一脸淡定,只点点头“哦,这写书的事我是不懂的,但是我听过书,也听过戏。总归就是加个人进去,不算难事,既然那是雄爷的朋友,就也是我们的朋友,帮点小忙,也是应该的。只是这故事,毕竟得重新弄,您得给我们点时间,不能立刻就要。”
  “那是自然,这一点我们是懂的。只是给苏小姐一点建议,时间上么,不急,我们可以慢慢来。”
  即使苏寒芝现在真的写了罗平大战福尔摩斯,雄野松也不会现在用出去,对比福尔摩斯的大名,罗平差的太远。总要把这个角色的知名度打出去,让读者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再把福尔摩斯加进去,才有效果。总之,总领事阁下想看,只要能保证时间,按时供稿,其他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他见谈判的很是顺利,心情也是极好,至于多付出的两块鹰洋,于他而言,实际算不了什么。笑着问道:“苏女士是否有空,到租界的罗曼餐厅坐一坐?那里有我一个位子,不久前,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卡佩大厨刚刚被他们聘请为厨师长,他做的鲜蚝汤,绝对不会逊色于那些巴黎饭店的口味。为了庆祝我们的合作,我想请我们应该喝一杯,不知苏女士意下如何。”
  苏寒芝摇了摇头“我……我要照看冠侯……他的腿。”
  听到苏寒芝这么说,雄野松忙笑道:“这怪我,是我没有注意这一点。这位先生的腿似乎有些不方便,在津门,要说治疗骨伤,还是要到金家窖去拜访苏郎中。我与他有一面之识,你可以拿我的名片去找他……”
  赵冠侯摇摇头“感谢雄爷好意,不过您这话说晚了,我这腿,就是在苏大夫那看的。看完以后,就成了现在这样了。也不怕您笑话,成了个踮脚。”他边说边站起来,走动了几步,并不因为自己的不方便而有什么惭愧。
  雄野松先是一愣,可是片刻之后,忽然眼前一亮,朝着外面高喊“小刘,你回报社再叫两个人,把相机拿上。小张,你到外面去叫人力车,送这位先生到金家窖去,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个采访,拿出点本事来,把新闻给我做好一点。”
第二十四章
大新闻(二)
  按说即使是苏寒芝签约,雄野松也是犯不上这么巴结她的,两下的关系中,雄野松是强势方,苏寒芝是弱势方。
  当然,她是一个很美貌的作者,如果要稿时用的上,不要稿时可以上,雄野松也乐得收这么个私宠。可是他老于世故,自也看的出来,这个美丽的姑娘,不是那种为了成名勇于奉献的性格。既然跟自己没关系,那么再漂亮又有什么用,讨好她是没什么意义的。所以他这次的安排,实际真的和苏寒芝没什么关系。
  能够在租界开报馆的,自然没有省油的灯,雄野松本人是教民,受过洗,又在海外自费留学,将泰西记者鹰目犬鼻飞毛腿黑心肝的本事学的炉火纯青,隐约有青出于蓝之势。
  苏春华的名字他自然是知道,两人还算有点交情,但是在新闻价值面前,不管是人情还是旧交,全都是可以拿来牺牲的。古人可以大义灭亲,他雄主编自可以为公正而害友,何况区区一苏郎中?
  苏春华对于列强的态度并不一致,总体而言,是亲阿尔比昂,而疏远卡佩,比如他孙子在阿尔比昂医院工作,他自己与阿尔比昂工部局的人,也多有往来。墨林洋行的华人账房,还是他的麻将搭子。
  对比而言,卡佩这边和苏春华的关系就比较淡,只有医疗上的往来,私交就很一般。要知,卡佩租界总领事既然是坚定的反阿尔比昂分子,身为租界中的一员,自然也承担着反阿尔比昂的重担。公开站出来跟阿尔比昂人打对台,借他雄野松几个胆子也是不敢的,可是迂回前进,隔山打牛,这个胆子他还是有的。
  凭借他一支生花妙笔,到时候,还怕不能把阿尔比昂牵连进去,不疼不痒的骂上几句?反正阿尔比昂人不怎么看华文报纸,不会记恨上他,自己还能在总领事面前买个好,何乐不为。
  更重要的是,苏春华在津门是有头有脸的知名人物,报人与混混一样,放倒名流,都是自己成功的不二法门。津门百姓中,关心时事的人远不如关心八卦逸闻的人多,只要自己把这事炒起来,一些平日不喜欢买报的,也多半会买上一份。不但能把销量炒上去,更重要的是能推广知名度,报纸只要有了知名度,还愁没有经济利益么。
  两名他带来的随员,一个回去叫人,顺带去搬那沉重的古董相机,另一个就忙出去喊人力车。雄野松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不像话,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苏郎中人称杏林妙手,其医术,我是绝对信任的。如今看来,这根本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个态度问题,他对于病人,太不负责任了。把好好的一个人,治成了这副样子,这是在犯罪,这是在草菅人命!我公理报为公理代言,绝不可袖手旁观,这件事,我肯定要讨一个公道回来。”
  伟大的雄主编此时已经忽略了,如果一个人真的是好好的,又怎么会送到苏三两那里,献上三两库平?
  可是这不重要,总之,只要我们雄主编认可的事情,那就一定是真相,不管赵冠侯的腿是否是医疗事故,只要他认定是医疗事故,那就一定是医疗事故。除非苏春华拿出几十两银子在报纸上包个广告位,否则的话,就算是把泰西医疗泰斗请来,他依旧是个草菅人命的无良医生。
  苏寒芝等三人,已经彻底不知所谓了,怎么好端端的,把事情闹到了这一步,连报馆都掺和进来了?他们都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生活的和平主义者,这种变化,让几个人都有点接受不能。
  尤其是丁剑鸣,他没想到赵冠侯随便写的东西,居然可以换来二十几块鹰洋,以他丁剑鸣的本事,就算是一年不吃不喝,也未必攒的下怎么多钱,心里的不舒服就越发严重了。
  这时见堂堂公理报的主编都为他出头,一种无力感袭来,让他觉得,自己离师妹似乎远了一些。他忍不住向前凑了凑“冠侯师弟,我陪你过去吧。”
  “丁师兄,这就不必了,我们去那里是讲道理,不是动手打架,带人多了没用。有公理报几位记者在,就比的上百万雄兵,您就只管放心。”
  等到公理报的三名记者扛着复杂的照相器材满头大汗的跑来时,人力车也早就准备妥当,苏寒芝和姜凤芝也一人跳上一辆洋车,跟着往苏家赶,雄野松贵人事忙,自然不可能跟随,只吩咐着手下用心做事,自己先行回转报馆,只留下丁剑鸣看着房子,心里五味杂陈。
  人力车赶到苏家的四合院时,院里很是忙碌,十几个人在院子里等着,看样子就知道,都是身上有伤的病号。
  原来今天是租界紫竹林码头因为卸船,两个锅伙起了纠纷,两边的寨主都死在站笼里,现在的脚行把头,都是新上来的,脾气很是火暴,又想立威,所以事情很快激化起来。几十条好汉相对而立,抽了签的人站出来,用棍棒打断自己的手,比着谁更有骨气。
  袁慰亭治理地面用法严苛,聚众斗殴,说不定要被关上几年。但是话说回来,大金律上,自伤是不犯法的,用棍子打断别人的手要吃官司,打断自己的手,只需要吃药。
  于是两下都选择了这种方式较量,一场比并下来,打碎骨头无数。这种伤若是救治不及时,一辈子就废了,码头这碗饭也吃不了。两下的把头早就准备好了银子,人一受伤,就有车朝这里拉,苏大夫今天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忙的不可开交。
  赵冠侯走进院里,朝众人拱了拱手,朗声道:“在下,小鞋坊赵冠侯,前者在津门县衙门外头唱戏卖打的就是我,两条腿被水梯子李少把打断了,多亏苏大夫的膏药,让我从瘫子变成了踮脚。这个恩德,我是要报答的,今天特意上门,就是来给苏大夫挂匾道谢,各位老少爷们,还请行个方便吧。”
  这些混混中,有一些人是知道津门县衙门外发生之事的,这时一听他的言语,就知道原来那位少年好汉就在眼前。再看他的腿一长一短,就知道这是上门闹事,也不说话,只是移开身体,让出一条路来。
  苏春华见他进来时,先是愣了一愣,但随后就恢复如常,依旧忙着给眼前的病人接骨,直到赵冠侯说完话,他才笑着一抱拳“恕老朽眼拙,一时没认出,原来是赵二爷来了。来,有话咱们里面说,几位,对不起,我们这里有点事情要说,等说清楚,再给各位医治。”
  津门规矩,从不称呼人大爷,因为大爷单指从天后宫栓来的泥娃娃,也就是所谓的娃娃大哥。在家行大的,都称二爷,余者类推。苏春华能在津门街面生存,且与混混结交,除了一身过硬的医术外,自身也是个极有胆略之人。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兴师问罪而胆怯,也没因为那几个扛着照相机的记者就害怕什么。
  几名记者进了书房后,刚刚架起机器,苏春华就扬起了手“且慢,都是街面上的事,就别架这个了。你们是哪家报馆的?我与几家报馆的主笔都有交情,大家是朋友,摆弄这些,就不讲交情了吧。”
  一名年轻的记者一脸正气的大喊道:“新闻自由,采访自由,乃是神圣不可侵犯之权力,我等都是有良心的新闻人士,不会受你的威胁。不管你认识谁,也别想阻挠我们探求真相的决心。”
  他话音没落,苏家老管家已经走进来,给每人递上了一个小小的红包,每个红包内,都包着六元金洋。苏春华则捻髯笑道:“今天老朽生意不错,几位也都沾沾光。苏某若果真是欺世盗名之徒,这些人,又怎么会上赶着把六块大洋送我?”
  事实证明,有单纯有良心,是做不成事的,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是大洋而非良心。几位空有良心而无大洋的记者,在大洋攻势面前溃不成军,将相机收起来,不再拍摄,还有人开始在本上记录着津门国手,药到病除,一日之间救治数十人之类的文字。
  姜凤芝却不吃这一套,她叉着腰问道:“苏伯父,我们把师弟送来那天,我姐为了求您,脑袋都快磕肿了,图的就是您能妙手回春。可是这人怎么治来治去治成了个踮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你苏三两就不怕砸了招牌?”
  苏春华微微一笑,管家又递过一个小小的封包来“这里是库平银二十两,就在你们来之前,有人送到了我的府上。至于谁送的,赵二爷心里应该有个数,谁打的您,这钱就是谁拿的。人家的意思也简单,让您成了踮脚,说是给您长长记性,知道津门的规矩。小老儿是个江湖郎中,不是你们这些人物字号,惹不起那等好汉,就只好按着人家的吩咐办事。您的腿,阴天下雨不疼,走路不受影响,现在走的慢,只要走开了以后,也就可以恢复正常。唯一遗憾,就是左腿比右腿短上三分,这是接骨时的手法,您就算到了泰西的医馆,也没什么办法。错非是今后再遇到这等情形,断后重接,只要是小老儿动手,保证他恢复如初,两腿一般长短。”
  他叹了口气“那天我不接您的腿,就是想让您另请高明,津门这地方藏龙卧虎,不知道哪里就有一位骨科圣手在,换个别人,也就没这么多麻烦了。可是苏姑娘宁可当了镯子,也要让我出手,我实在推辞不开。这二十两银子,我分文未动,赵二爷拿去买点好药补身,就当是小老儿的一点心意了。”
  姜凤芝气的就要去拉刀,苏寒芝虽然没说什么,但是眼神里也充满了怒火,几个记者小声嘀咕着,觉得这事实际大有新闻可做。可是再想想人家送上的六元钱,做人是要讲良心的,收了钱,怎好还去暴光?
  赵冠侯拉住两个女人,又朝苏春华一抱拳“原来如此,那是我误会苏大夫了。您是好手艺,华佗再世,在下佩服。我不怪您,要不是您老出手,可能我现在已经废了,到现在这样,就算不错,可是我要问一句,若是这腿真的再断一次,您真的能保证他复原?”
  “赵二爷,若是这一点做不到,老朽就把自己的两条腿赔给您就是。”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辞了!”赵冠侯起身,也不去拿钱,拉着两个女人向外就走,苏春华见他如此痛快,心里倒是一块石头落地,连忙送出来。等来到院里,赵冠侯朝那些等待治疗的混混一抱拳“几位老少爷们,我这腿不是苏大夫手艺不好,实在是有小人从中作梗,大家别疑心人家的医术。苏大夫说了,只要我这腿断后重接,保证恢复如初,今天就请几位做个见证。”
  他边说,边来到苏家门首,猛的坐下去,将左腿放在门槛上,右手抄起一块身旁的青砖,回头问道:“苏大夫,您倒是指一下,到底是哪块骨头差了三分没对上茬,我这也好动手。”
  说话之间,手中砖头高高举起,苏春华刚刚一指,他就猛的将砖头朝着自己的左腿猛的砸了下去。
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
  一声闷响,伴随的是两个女人的尖叫,甚至分不出谁快谁慢,两个女人差不多同时扑到赵冠侯身上。
  “你疯了!”
  “你这是干什么啊?哪有自己砸自己的?”
  在身后,一声“砰”的响声,一道亮光闪起,随行的记者不愧是新闻界的精英人士,赵冠侯说话时,就有人意识到了有事要发生,三名记者手脚利落的将相机架好,及时抓拍到了这张照片。
  既要讲良心,也要抢新闻,苏春华庸医的新闻不能做,就用这混混自残的新闻吧。作为华文报纸,主要销售的对象还是金国人,燕赵之地,自古就羡慕游侠。像是这等任侠使气之徒,很有群众基础,一些读书人,也会将之当做谈资讲述,这一期的报纸,应该不会难卖。
  这时,一个身穿长袍,头戴瓜皮帽的年轻人正从外面进来,看到那镁光灯闪起,下意识的用袍袖一遮脸,但是随即,来人的注意力,就被赵冠侯吸引了。
  他的左腿无力的耷拉在地上,神色如常,面不更色。一群混混虽然也是敢卖打断手的主,但是在实行前是抽了签,不得不为,动手时也是由同伙代劳,完事之后也难免疼的冷汗直流,或是小声哼哼几声。见赵冠侯只一下就把自己的腿砸断,神色如常,不见半点痛苦表情的样子,心里都有些敬畏。
  只见赵冠侯朝苏春华拱拱手“苏大夫,这回能治了吧?您摸摸看,如果还不成,我就接着砸,您说哪不对劲,我就砸哪。只要它能走道,怎么砸都行。”又朝一众混混抱抱拳“列位,对不住,我先夹个塞。哪位要是急呢,就说一声,咱商量着办。”
  见他这副模样,已经没人敢出来跟他抢位置,这样的好汉,可不是自己惹的起的。跟他抢个先后,就算自己的同伙也要帮着外人的。
  那名进来的年轻人这时主动来到赵冠侯面前蹲下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左腿,用带着山东口音的官话道:“朋友,你这腿砸的可够狠的,能自己对自己下这种手,确实是个硬汉,在下佩服。咱们这是第二次见面,交个朋友吧。”
  来人年纪比赵冠侯略大一两岁的样子,麦色皮肤,高鼻大眼细眉毛,相貌很是俊俏,一身穿戴也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打扮。津门为五方杂地,各省商人都有,倒也不觉得意外,忙抱拳还礼
  “您老客气。在下小鞋坊掩骨会的赵冠侯,未敢请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