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496

  赵冠侯一笑,连连告罪“是晚辈失口,小婿给老泰山磕头。”
  章桐这才拈髯微笑,老实不客气的受了赵冠侯的头,等到他落座之后,章桐仔细端详着坐在身边的翠玉,半晌之后道:“翠玉,我若是没看错的话,你这几件首饰,是宫里的吧?这对红宝石耳坠,还是卡佩送给老佛爷的贡品之一,这东西的样子很怪,我记得很清楚。”
  “干爹好记性,这几件首饰,正是老佛爷恩赏。当时在怀来,老佛爷赐婚,又赏了六件首饰下来,是荣寿大公主帮着挑的。”杨翠玉说起这生平第一得意之事,也忍不住有些炫耀的情绪,将怀来赐婚的事简明扼要的做了介绍。
  章桐朝儿子瞪了一眼“你好大的本事,戴着老佛爷赏的首饰,你也敢向外赶,比你老子的胆量大多了。还不给我出去,吩咐厨房里备饭?”
  等到打发走了章经远,章桐无奈的一摇头“从小被宠坏了,又不曾在官场历练过,行事还是有些毛躁,冠侯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中堂说的哪里话,小婿怎么会怪三哥,大家一家人,不会有隔夜的仇。有什么事,一起吃个饭,喝杯茶,天大的误会也都没有了。”
  “说的好!一家人这句话,我很喜欢,翠玉,记住他今天说的话,将来要提醒他,合肥章氏,与他是一家人。”
  按身份地位,章桐都远胜于赵冠侯,特意提起一家人来,倒是让杨翠玉颇为不解,只好应着。章桐又道:“宣化大战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打的好!老夫少年科甲中年戎马,办团练打长毛,也见过洋人的洋枪队、常胜军。可是就算是那些洋兵,若是遇到哥萨克马队,也是有败无胜。你的兵不比洋人多出多少,一战大败哥萨克,现在各国公使提起来你,都要赞一声少年英雄。咱们大金的面子,也要靠你给撑起来!”
  “老人家,您不必夸奖小婿了,小婿带兵打仗的本事,哪里及的上老人家您。这次纯粹是运气,运气好而已。”
  “不必谦虚,胜就是胜,不要说什么运气不运气,能打赢,就是好仗。你这一仗打胜了,我在京里的日子也舒服一些,如果不是有你这一战打下了铁勒人的气焰,老夫这次的谈判就更难做,你们这个时候来,怕是就见不到我了。”
  杨翠玉眼一红,抓着老人的手“干爹,您老人家为国事操劳,可是也要保重自己的身子骨。您这回的气色,可是不如在京里,女儿看着心疼的很。”
  章桐苦笑了两声“国势如此,我的气色又怎么会好?此间并无外客,有些话可以说。当初老佛爷宣战列强的电旨一到,我在广州如闻霹雳,就知这一番是天大的祸事。以弱国而敌天下,这简直是亘古未闻之事。当时我便知道,京里一定出了大变故,老佛爷的安危都成问题,这份旨意出于何人之手,亦无从确定。有心带兵进京勤王救驾,却又有葛明党与洋人掣肘,让我离不开广州城。京里几次电旨催行,我不肯北上,就是因为,不知道这电旨,究竟是出于老佛爷的手,还是出于其他人之手。再到后来,我进京也没有用。”
  他叹了口气,一阵猛烈的咳嗽,翠玉急忙为他捶打后背,关心的情形与亲生女儿无差。章桐这口气半晌之后才喘过来“人都说我是什么东方的俾斯麦……这俾斯麦听说普鲁士首相,却不知那位普鲁士的中堂,日子是否也这么难过。洋人怕我?笑话,洋人有枪有炮,为什么要怕一个老朽?我所能做的,就是与他们周旋,为咱们大金,多留几分体面。可是京城都让人打进来,咱们又还能有多少体面可以留呢?我手上没有兵,没有粮没有饷,又靠什么,和洋人周旋。毕竟谈判,就如同上宝局,手上没有筹码,又该怎么赢钱。”
  赵冠侯点头道:“老人家您说的是,您手里的筹码太少,洋人的筹码太多,这交涉交给谁来办,也是没办法。这一次您临危授命,以一旅疲兵,硬敌列强劲旅。立的是传承断续,保国保民的大功,天下人纵然都说您的坏话,小婿也要第一个站出来,说一句老人家您有功于社稷,造福于苍生。”
  章桐的嘴唇颤抖着,良久之后才道:“冠侯,你真的这么想?”
  “老人家,不但是小婿这么想,宫里面,也都明白着。您的苦衷,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个时候错非是您,别人出来,绝对维持不住今天这个局面。即使是庆王,若是没有您帮衬,也照样坐不稳衙门,办不成交涉。”
  章桐听到两宫有此表示,总算是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身体向后靠了靠“士为知己者死。老佛爷懂我的难处,我就算把性命交代在这里,也值得了。冠侯,我跟你说句实话。京城里有人骂我,说我是二鬼子,说我的心是在洋人一边的。他们怎么知道,我在南马堡下车之后,进城时,在外城居然看到了狐狸!这里是京城,大白天在外城可以跑狐狸,这是几时有过的事情?十室九空,黎民涂炭,首善之地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从那一刻,我心里就有个打算,和谈必须要谈成,不能让局势这么糜烂下去。若是谈判不成,咱们大金这回,就真的要完了。”
  “老人家说的对,谈判必须要谈成,否则的话,两宫不能回銮,老百姓也要受苦。这是当下第一等的大事,小婿这次来,也是带了两宫的口旨。要您尽快与洋人达成和议,以免出现其他变化。至于洋人的条件,两宫回銮自不能成,洋兵不退,没有办法回来。惩办祸首的事,却已经有了结果。”
  章桐点头道:“我已经接到山东的电报,朝廷为了这次事变赐死数名亲贵,这是国朝未有的重判。各国公使,也能感受到我国的诚意,铁勒的兵马,已经退回津门。这都是洋人有意和平的表示,只是……交涉的细节,还要仔细谈。我的身体你也看到了……有心无力。当年在马关挨的那一枪,现在终于发作了。”
  他又是一阵咳嗽,显的越发衰弱,赵冠侯道:“老人家放心,小婿不才,论才干威望远不如您老。所有者就是一身气力,外加会说几句洋话。力气活,交给小婿,您老人家在后面掌握大局,为小婿把握方向,咱们这条船,就能乘风破浪,无往不利。”
  章桐被他说的露出一丝笑容,转头看着翠玉“丫头,你找了个好相公,倒是有孝心也会说话,跟了他,不算吃亏。”他又看看赵冠侯
  “那琴轩一病不起,交涉的事,你就要多费心。这次的差事,功劳小,是非多,不管怎么做,是否做成,都会留下骂名。大家看不到你的辛苦,你的无奈,只会看到你跟洋人吃喝玩乐,签字画押,看到你拿好处,你就是汉奸。可是若是不和洋人吃喝玩乐,又如何与他们交朋友,不交朋友,这差事又该怎么办?人说我章合肥富甲天下,这话我万不敢认。手中积攒几个钱,也不过是防身之用。若是我一个中堂都家无余财,那这天下,还有谁肯为朝廷办差?总之,这些道理,我们懂,下面的人不懂。谈判的事,注定是个苦差,既耗心力,又损名声。但是苦差总要有人做,你就当老夫吃定你这个女婿,特意来难为你。”
  “老人家客气了,为国出力,哪分苦差闲差,只有一句话,咬牙硬挺。国事已然如此,我辈哪还能以自身荣辱为念。只要能办成交涉,保住这片基业,遗臭万年,又有何妨?”
  章桐打量着赵冠侯,黯淡的目光里,似乎带了几分赞许的情绪“不以自身荣辱名声为念,似你这般豁达的,我见的不多。若是你早生二十年,你我同办洋务,国事就不会是如今这样了。待会陪我好好喝几杯,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这么顺眼的人,陪我一起喝酒。”
  赵冠侯笑了笑“老爷子,您还是先养好身体再说,这酒我们有的是时间喝。小婿刚进京,还没到庆邸那里磕头。去的晚了,他那边也不好交代。看看您的身体,我们也就放了心,接着就得跟您告假。要不然,那边也会不高兴”
  章桐倒很明理,知道庆邸那里不能耽搁,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做恶人,你和翠玉快些去见。我这里有联军司令部和各国公使馆开据的特别通行证,你带在身上,在京里随意走动,就不怕遇到洋兵盘查。切记,眼下是非常之时,不可以常理处事。不管你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要忍让三分,不能像过去那么意气用事。”
  老仆人送赵冠侯出门,章桐长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这回是老朽对不住你们了。我已经犯下一桩大错,这议和之事,就让我保留几分颜面吧。将来,只望着你们记住今日的言语,咱们是一家人,朝廷追究之时,设法保全一二,也不枉这一场交情。”
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
  两人出了章府,翠玉的心情有些低落,以往她所见到的章桐,即使高丽战败,名声尽毁之时,依旧谈笑自若,威风不坠,精神也极健旺。却不想如今再见,竟是以衰弱至此,想一想他的年龄,就知这位老相国在红尘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赵冠侯紧握着她的手“我知道老相国当年很照顾你,你们两个之间情同父女,他病成这样,你心里难过,我的心里也不舒坦。但是没办法,人生老病死,都是常事。我想或许中堂也卷进了什么麻烦之中,内外交困之下,人就顶不住了。单办这次的交涉,已经是很让人为难的事,若是自己再卷到什么风波里,神衰情倦,也属寻常。”
  “义父前者签署马关条约时,中弹于先,丧名于后,回京之后不但为千夫所指,一手经营的基业也几成泡影。当时我见他老人家虽然也很难过,但也不曾像今日这般颓唐。这回的处境再难,也不该难过马关,我总觉得,他老人家这回,是牵扯到什么天大的祸事之中,而这祸事非但关系到朝廷,也关系到他自己。若是……若是真有那个时候,冠侯千万看在我的面子上,为义父转圜一二,如果不是他老人家回护,翠玉也没法把个干净的身子留给你。只看这一层,你就要多给他老人家帮忙”
  两人心里都对于章桐的处境有所怀疑,就在满腹疑云之中来到庆王府内。王府比起贤良寺更为热闹,一些之前避难离京的小京官,或困于盘缠用尽,或担心洋人捕杀,都开始陆续回京办公。
  谈判虽然以章桐为主导,但是庆王却是宗室亲贵,此时在京里的亲贵中,不管是辈分还是亲疏,都以他为尊。这些人回京之后,都要来拜见庆王,递手本走人情,庆王府门庭若市,就连门包银子,也行情看涨。
  一营护兵中大半进了府,府门外有一部分人站岗值宿。见是自家长官回来,忙上前见了礼,又让人进去通传。等到赵冠侯进了大门,不到二门时,庆王府的管家就已经迎了出来。
  “赵大人,这位是翠玉姑娘吧?来,咱们这边走,王爷在约斋里等着二位呢。”
  约斋之内,十格格已经换上了一身旗装,正陪着庆王说话。庆王手里抽着水烟,神态极为悠闲。赵冠侯与翠玉进门之后,跪倒磕头,庆王却连忙用手虚搀翠玉“起来吧,你是老佛爷亲自赐婚,就不用拜我了。赵冠侯,你得给本王好好磕几个头,这是你的礼数。”
  等到磕头以毕,庆王才吩咐着承振给两人看坐,又把赵冠侯叫到身前“方才老十跟我说了不少了,你小子干的不错。当初我就看你是个办事的人才,看来本王没有看错人。像你这个年纪,就有这么个前程,这已经是国朝的异数。好好干,将来不愁没有更好的前途。你对老十不错,我也就放心。早点生几个孩子,也让本王抱抱外孙。怎么样,当初打你那顿鞭子,现在还记仇么?”
  “那是您老的赏赐,晚辈哪会记仇。能娶到毓卿,是小婿前世修来的造化,一顿鞭子换个格格,这鞭子挨的值。”
  庆王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刚才在贤良寺,也是这套词吧?不过章少荃不像我,他不会打人,但是也不会跟你说实话。这个人啊,心眼太多,可惜耍了一辈子心计,这回,却是把自己给耍进去了。他现在的情形怎么样?”
  赵冠侯叙说了一下贤良寺所见,庆王点着头“他这病啊,是自己挣来的。谁让他误信人言,丢了一个天大的丑,他这回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补这个窟窿了。”
  庆王对章桐的心病所知甚细,此时则揭开谜底。这一事件的起因,还要追溯到巨野教案之时,普鲁士强占胶州湾,而铁勒公使则向章桐暗示,愿为大金出头。章桐并不清楚,普铁两国皇帝已经有了成议,反倒是以常用的外交手法,以铁勒牵制普鲁士,请之代为出马。
  铁勒以助人为乐的态势出兵到了旅顺、大连,由唐庆自辖地划拨物资,供应铁勒海军军需。并拨巨款及工人,协助铁勒修筑旅顺炮台。不想胶州固然失去,铁勒兵也因此恋栈不去,竟开口要求租借旅大。此时想要摆脱铁勒人,已办不到了。
  等到联军进犯大金时,铁勒以旅大为基地,大量出兵,席卷整个关外。黑龙江将军寿山服毒自杀,吉林将军长顺,束手降敌。关外龙兴之地,乃是女真人的根基,乃至于部分皇帝的陵寝亦在关外。
  铁勒人吞并关外,咄咄逼人,章桐已觉得心惊肉跳,大觉情势即将失控。紧接着,另一个惊人巨变传来,铁勒军入沈阳,盛京将军增祺签订了一份以铁勒文为准的“奉天交地暂约”,一共九款。如照此约实行,奉天等于成了铁勒的属地。
  于金国而言,关外各省,乃是不可失亦不能失的要地,可是章桐进京租用的是铁勒兵船,其所依赖谈判的,就是铁勒人为自己所用,不与各国合而谋金。可是关外之地一失,朝廷必不能见容,他既无收复故地的能力,又自知担不下这失去祖宗旧地的罪责。内外交困,竟已无退路。
  而铁勒的公使格尔斯,却不肯放松,每天必到贤良寺,逼迫章桐在条约上签字,将对三省的占领变为合法化。否则的话,就要拒绝和谈。章桐内外交困,又知大祸铸成,一病不起,也就不足为怪。
  以这种罪过,如果朝廷日后追究,不但其自己的首领难保,就连家族也难免受到株连。庆王与他是多年朋友,倒不想逼迫他,也知他的艰难,并没有穷追不舍。可是朝廷里有多少人理解这一点,就很难说了。
  “除了关外的事,与洋人交涉的事也不好办。那琴轩生病固然是有的,但也没病的那么厉害,他这是个退身步,是不想让自己毁在这场交涉里。可是他这一病,章桐却把你拉来顶缸。我倒是想老十了,你们来看看我也好,至于交涉的事,你就往后退,少往前冲,沾上就是一层皮。咱是自己人,亲戚永远要帮亲戚,你放心,有本王护着你,不会让谁参你。”
  “多谢岳父照拂,小婿要请教一事,铁勒人已经退兵了?”
  “退兵?章少荃说的吧?他这话说的,也就骗骗外来人,于京城里的人,可是不会受他的骗。铁勒人所谓的退兵,其实还是你的功劳。”
  铁勒人在宣化吃了大亏,死伤惨重,最有战斗力的哥萨克骑兵亦遭到重创,不但机动兵力大受损失,在联军里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其在京部队纪律奇劣,肆意抢夺,横行不法。扶桑军久欲图之,这回借着铁勒战败之机落井下石,扶桑的宪兵,就敢抓铁勒的兵。两下为此,已经发生过几次冲突。
  联军方面,普鲁士和卡佩都比较倾向铁勒,但是阿尔比昂与扬基则支持扶桑,而且铁勒人确实是犯了纪律在先,在官司上站不住脚。最大的原因则是他们在金人手里战败,没了面子,就算想为他说话的也找不到理由,只能要求铁勒人自己遵守纪律。
  铁勒士兵抢劫的财物众多,士兵已经没有了多少锐气,而京城里既受扶桑军限制,补给上也大受困扰。已经出现零星士兵逃亡的现象,铁勒人退兵与其说是给章桐面子,不如说是自己无力维持驻扎,不得不收缩部队。其有一部分部队退到津门,可是在京里依旧有驻军,只是数量不成规模。
  各国也没有因为铁勒的退兵而有所松动,开出的和谈条件依旧苛刻,章桐有了关外那场大祸在,对于这条约不敢签字,谈判就成了僵局。
  庆王吩咐承振,将自己抄录的条约内容拿来,对赵冠侯道:“你看一看,这洋人简直是欺人太甚,这回的条件,比起马关来还要苛刻几分。不过好在这回处置了祸首,我们与洋人的谈判上,就有了说话的地方,总是我们退了一步,他们也要退几步才是。”
  洋人开的条件中,除了惩办祸首以外,另外的条件里包括了到普鲁士道歉,为克林德立碑,为各国被害子民立碑,禁止山西人五年内参加科举,东交民巷内不许中国子民居住等条件外。另有几条尤其苛刻。
  一是赔款,历来金国战败必要赔款,但是这次的数目太过巨大。以全金国百姓每人赔款一两为标准,索取赔款白银四百五十兆(兆指百万)。分三十九年还清,利息四厘,前后合计,总数接近十亿两白银。
  二是武器禁运,包括军火及制造军火的原料乃至洋火药在内,两年之内,不得运入金国。
  三是京城至海边须留出畅行通道。大沽炮台,一律削平。
  其中赔款数字固然大到吓人,不是金国财力所能支付,而器禁运的条约一定,则金国永无御侮之具,练兵自强之路,也就因此断绝。各省的制造局及枪炮局亦必无事可办,均须停闭,自也不能答应。至于第三款,一旦应诺,则中国门户之防全撤,结合军火禁止运输款项,将变成不设防国家,几无武备可言。
  当日端王与李来忠等人伪造的假电文让慈喜无法接受,如今这份真正条约的内容,比之假电文也未见强出几分,庆王等人既不敢应诺,却也不敢一口回绝。那琴轩左右两难,只好一病了之,却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赵冠侯端详一阵,忽然指着上面一句话“岳父,您看这里。京师各使馆被官兵与团匪勾通,遵奉内廷谕旨,围困攻击。这话似有不妥,隐然是把两宫,列入了战犯范围之内。咱们已经处置了亲贵,万一洋人以此文字引申,要把老佛爷也列为祸首,又当如何?这帮洋人最重条约文字,一字入公门,九牛拉不出,这是一记拖刀计。若是我们一时大意,说不定就要上当。”
  庆王被他一说,也吓出一身冷汗,这一条倒是自己没有看到的地方。果真把这条约签了,将来连太后的安危都成问题,自己岂不是成了罪人。他深知太后的用心,赔款割地都好办,太后必须保全。若是不能保全太后,自己的命也有危险。
  他不住点头“冠侯,你来就来对了。章桐的方寸已乱,本王办洋务上也不如你精熟,这话居然没看出来。这一条,无论如何也要改掉。你看看其他的文字条款,又该怎么样。”
  赵冠侯一笑“岳父,这事不是个急事,咱们仓促间,也商议不出什么结果,慢慢来吧。总是要跟洋人用个水磨功夫,用软功,一点点谈,指望一下子把事情谈成,也是办不到的。现在是他们占上风,条款上必然苛刻,总得找到个破局的地方,再做道理。”
  庆王见他沉稳,心内略微放心,总是有个智囊在旁,自己可以少吃些亏。当下点头道:“没错,这事不能急着解决,总要缓缓图之,这个年,咱是过不了了,就得跟洋鬼子磨牙。冠侯,你们进京哪也别去了,就住在王府。承振,你吩咐下去,今晚上咱们开家宴,招待冠侯,外客,一律不见。让那帮递手本的都先回去,有什么话,以后再说。”
  晚宴很是丰盛,毓卿与翠玉虽然与庆王福晋的关系不怎么样,但是表面上的功夫要做。何况三格格四格格在行在,大福晋也担心着她们的安危,刻意的笼络着两人,扫听着女儿的情形,两下里倒是可以相处融洽。
  男人这边,庆王与赵冠侯说了几句话,就自居一席,命承振陪赵冠侯的席,同席的另一名陪客,则是从行在来的肃王善耆。说起宣化城外大破铁勒兵的事,承振眉飞色舞,仿佛那功劳是自己立下的。
  在花厅里又请了几位不及出京的内廷供奉演戏,这些人自洋兵进城后,日子也不好过,幸亏有几位梨园护法护持,勉强度日,对这个堂会自不会拒绝。承振一边听戏,一边对赵冠侯道:
  “冠侯,这办交涉的事,我是不大懂。但是我懂人情,想要办事,先得有人,这话总是不错的。章少荃虽然上了铁勒人的大当,但是他的想法是对的,总得有朋友,才好做事。只是他选的朋友有问题,铁勒人太无信义,不足为友。我跟善一最近可交了位好朋友,等散了席,咱去看看他?由他给牵个线,说不定事就谈成了。”
  赵冠侯见善耆也表示同意,便问道:“这是哪位朋友啊?”
  善耆道:“是个扶桑人,与扶桑公使馆还有军方,关系都很熟,手眼通天,自己也是个人才。这人要是能给咱帮忙,谈判的事,必有助益。我前两天与他拜了把子换了贴,大家是自己人。这个扶桑人的名字,叫做:川岛浪速。”
第二百八十八章
造势成名(上)
  肃王府在之前拳乱中被夷为平地,现在只能暂居于庆王府内,善耆为人诙谐,在京城亲贵里,属于人缘比较好的那一部分。他又性喜皮黄,能演善唱,与四九城票友中的名弦振大爷,乃是一对好搭档。按说他是戏迷,可是今天,他的精神却不在戏文上。
  他与赵冠侯在路上也算是很能谈得来的熟面孔,说话也就比较放的开,没那么多顾虑
  “川岛浪速乃是个奇人。这次我从行在回京,所见所闻,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京城里各处王府,除了庆邸这里以外,其他各府基本都住了洋兵。还有颐和园、景山,都被洋人祸害的不成样子。怡亲王为洋人鞭笞而死,堂堂亲王,亦受此折辱,这是祖宗之耻。我当时心里就想啊,祖宗保佑,紫禁城可千万不要也进了洋兵。结果你猜怎么着,我到紫禁城外一看,是扶桑大兵站岗,三尺童男不得进。扶桑人军纪严明,不犯内眷,这当真是各军的表率。还有,扶桑占领区推行的巡警制度,比起我们大金的保甲可要先进得多,人都说列强列强,今日一见,才知道什么是列强的手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