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496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上)
  扶桑陆军的素质无可指责,即使是投入到泰西战场,扶桑陆军依旧可以称为强兵精锐。自内部革新之后,扶桑的目标始终是争霸世界,对军队的训练与要求,也是以这个目标为参考。即使瑞恩斯坦一手训练出来的第五师,对上扶桑的军队,胜负之数也仅在五五,很难保证谁一定会胜过谁。
  但是,两方的战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与公平二字无缘。瑞恩斯坦把第五师视为看家法宝,不愿意让其承受太大的伤亡,从一开始的雪藏,到现在突出奇兵,就是避免与扶桑人陷入消耗战。
  瑞恩斯坦并没有将所有扶桑士兵一口吞下的打算,而是以切牛排的方式,把扶桑的溃兵切割下一大块,随后,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对这块盘中餐进行吞噬、消化。对于被包围部队,形成了绝对数量上的以多打少,从四周向中心地带一点点碾压、推进。
  对于包围圈内的扶桑士兵来说,放眼望去,只能看到一片蓝色的海洋。子弹在耳边欢快的舞蹈,枪声连绵不绝。事后,不少扶桑军官在战斗日记里都坚持认为,鲁军拥有某种新式连环步枪。
  终于有人扛不住压力,扔下武器,跪在地上大喊着“投降!我投降!”
  军官刚刚对这名败坏扶桑陆军声誉的败类执行了战场纪律,另一边,又有士兵做出同样的选择。在这名军官掉转枪口,准备将这名懦夫击毙时,自己的身体却忽然巨震几下,无力的倒在地上。
  指挥官阵亡,部队的溃散趋势更为严重,整个小队所在的阵地都放弃了防守,向鲁军输诚。对比被包围的扶桑军人来说,一小队的兵力并不算多,可是投降的风波如同瘟疫,在阵地上蔓延开,越来越多的士兵绝望的举起双手,成为鲁军的俘虏。
  军官被击杀,抵抗者甚至得不到白刃战的机会就死在排枪之下。望着四方人山人海的鲁军,以及远方,依旧源源不断汇聚而来的蓝色海洋,就连基层的军官也绝望的丢下战刀,放弃指挥。扶桑军人的信心,彻底瓦解,他们绝望了。
  对于脱离战场的部队来说,也不代表平安无事。原本躲在山里避祸的村民在军队的带领下,重返家园。与离开时不同,回乡的村民,得到了山东官方发放的少量武器,以及防贼利器:地雷。
  被发动起来的群众,在扶桑军队撤退的路上,埋了不知道多少枚地雷。有一些居民在之前的时候受过扶桑人的荼毒,或妻女被辱,或家人被杀。当他们得到武装后,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报仇。
  零星的射击,甚至还有稀疏的弓箭,这些袭击,对于正规军原本算不了什么威胁。可是身后有着新锐第五师追击,扶桑部队没有留下来与这些民团作战的胆量。只能忍受着枪弹的袭击,咬牙前进。
  如果说第五师是一头猛兽,这些民团或是义勇,就如同蚂蚁。每一口只能在扶桑这头逃亡的巨象身上造成微不足道的伤口,可是当蚂蚁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伤口的数量越来越多时,量变终于引起了质变。
  “司令官阁下,我军下一步的行动目标,请指示。”
  临时作战会议,干脆就是在马背上召开的。扶桑人的军事地图虽然比共合的精确,但是依旧不能对地形做出精确描述。这种时候,找向导也是办不到的事,神尾光造也仅能指出个大方向,随后就是靠运气。
  原本神尾认为,在潍坊出现的部队,表现出的战斗力如此之强,肯定是真正的第五师。自青岛杀出的部队,虽然以第五师旗号行动,多半是地方次级部队冒充主力,妄图使用的诈术。他的突破方向,也是以青岛为主攻方向,希望击溃这支地方武装,借机夺取青岛,谋求立足之地。
  没想到,第五师的出现,粉碎了他最后的一点希望。他不得不承认,中国部队的技战术水平,较之扶桑部队,并不逊色。眼下的情况,如果没有得力援军,不要说反败为胜,就连维持部队都很困难。
  “现在,我们最大的难题是补给。如果可以得到物资补给,我们还可以获得转败为胜的机会。帝国不会抛弃我们,后续部队用不了多久就会到达山东,今天的耻辱,他日必将双倍奉还!至于现在,我们不得不暂时向强敌妥协,向我们的死敌寻求帮助。”
  神尾的手,指向了地图上标明为“李村”的所在。那里周围有几十个村庄,且临近大道,交通便利,方便物资运输及中转。更为重要的是,在李村可以和海军陆战队取得联络,得到后者的支持。
  神尾把手上最优秀的通讯员都派出去,与海军进行联络。堂堂皇国陆军居然向海军申请指导,想必那些海军大佬会在东京,把此事大为宣扬,自己这次,成了陆军罪人,回国之后,那些少壮派军官怕是不会放过自己。
  神尾光造的内心转过无数念头,但是看看身边的满脸疲惫的士兵,听着远方偶尔响起的枪声和爆炸声,他还是坚定了念头,必须向海军求援。保住这支部队是自己的责任,也是洗刷过失的唯一手段。
  零星的阻击,不可能挡住如此庞大的队伍,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伤亡,第五师始终在扶桑军队后方摆出追击态势,但控制着追击节奏。与扶桑的殿后部队交战,一次必然打掉扶桑几支有生力量,却又不把敌人逼到走投无路,必须背水一战的地步。
  有第五师在后方为支持,前方的袭击部队越发活跃,乃至保安团及警查或是屯垦兵,也都加入到袭击队伍中来。他们也得到了一支精锐部队的支持:山东警卫营。
  这些精通特种作战的战士,如果与扶桑军队正面抗衡,并没有多大作用。可是在阻击,设伏,陷阱等方面,却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袭击扶桑通讯士兵,破坏扶桑军队水源,夜间袭扰。
  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扶桑大军反倒被这么一支小部队搞的狼狈不堪,却又无能为力。等到扶桑军队终于抵达目的地李村时,全军已经疲惫不堪,寺内师团长更是忧心忡忡的表示:现在我军已经不具备与第五师展开总力战的能力。如果敌人对我李村防线进行攻击,不出四个小时,就会把我们全部解决。
  李村及周边村落,同样对扶桑人进行了抵抗,在村民撤走之前,填死了所有水井,将地雷埋满了整个村庄。由于工兵大队并没能突破包围,扶桑军人只能靠生命来排除地雷威胁。外出取水、警戒,乃至执行搜索任务,都有触雷可能。一名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的联队长,居然是在分配房间时被埋在屋子里的地雷炸死。
  逃亡到李村的扶桑士兵,在战后普遍患上战争恐惧症,在其他战场上,甚至不敢发动冲锋,总是认为前进的路上埋满了地雷,自己只要走过去,就会被炸飞……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则出在扶桑敢死队身上。几次突破,这些敢死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可是当大力丸消耗一空后,这些敢死队员身上,出现了严重的药物依赖现象。失去大力丸供应的士兵,变的精神恍惚,暴躁,大哭大闹,甚至用头撞墙,乃至伤人或是自残。
  药物早就已经用完,只有少数高级军官有资格享受马非待遇,像是这些敢死队,肯定没有这个资格。面对越来越疯狂的敢死队员,神尾光造只能下令:就地处理。
  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的勇士,被推上刑场,为了节约弹药,只能用刺刀刺死。执行命令的士兵,双手颤抖,即使长官命令,也刺不出这致命的一刀。另外一些士兵则大声的抱打不平:为什么?这不公平!我们为皇国大业英勇作战,为什么最后得到的是这样的回报!
  即使最注重尊卑的扶桑军人,也渐渐压制不住这种呼声,愤怒的叫骂与诅咒声,一路飘进了临时指挥部。满眼通红的扶桑高级将领,脸上都带有近似于绝望的表情。高森师团长看着神尾
  “司令官阁下,士兵们的情绪,正处于失控的边缘。如果不能很好的化解这次矛盾,我担心,很可能引发兵变。”
  “高森君请放心吧,这些士兵,他们并不是真的要背弃自己的职责与荣誉。只是因为现在补给上的问题,而心怀不满。只要我们的补给能及时送达,士兵的情绪很快就能得到平复,纪律也会得到保障。至于补给方面,加藤已经送来了消息,海军愿意接济一批物资,并且准备派出部队,接应我军。”
  “海军……海军居然如此慷慨?这真是让我难以想象,看来我们过去对海军有所误解。”
  “不,我们对海军的认识从来没有错过,那就是一群卑鄙的爬虫,肮脏的臭虫。加藤阁下个人的慷慨,不能代表海军。我们身为陆军,不能仅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物资,就被海军所收买。”
  “我现在关心的只有一件事,物资什么时候可以送到!我的部队口粮已经要见底,如果物资再不来,士兵们就要吃自己的靴子和武装带了。”
  海军的日子比起陆军要舒服的多,从战役一开始,海军就对攻略青岛缺乏动力。在海军内部看来,这无非是让陆军得利,与自己没有丝毫好处。
  东南亚广袤的岛屿,大量的土地、橡胶林,才是扶桑帝国的利益所在。再说,攻打东南亚以海战为主,正是海军男儿获取武勋的良机。至于攻打山东,还不都是陆军的机会,海军为什么要为陆军当帮手?
  由于在东南亚蓄意制造的冲突,被上层以外交手腕压下,海军认为这一定是陆军搞的鬼,不希望海军建立功业,在上层施加了卑鄙手段,破坏了皇国兴旺大计。对于攻打青岛热情不高,内部又下达了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的军令,只出工不出力。
  再者说,普鲁士在青岛要塞上投入的海量资本,也把整个青岛修建的固若金汤。想要拔掉这样的要塞,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是办不到的。望着要塞阵地上,密如麻林的战旗,加藤正吉的心也在快速计算,要吃下这么一个要塞,自己得死多少人?
  宝贵的海军,可不是陆军马鹿那样廉价的消耗品。粮食的价值,都在那些马鹿之上。海军都是帝国的精华,不能投入到这种无谓的消耗之中。在对青岛要塞观测两天之后,加藤正吉制定了一个号称完美的“柔性攻势”计划。
  按照计划,海军将以最新式的战法,彻底瓦解青岛要塞。具体战术,就是以大量的火炮,对青岛要塞实行全天候无差别炮击。直到摧毁所有可见工事以及鲁军士气后,再行发动进攻。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得有足够的炮兵阵地。但是卑鄙的鲁军,在伟大的海军前进路线上,埋放了无数地雷。在排除地雷之前,战斗无法进行。而海军的工兵器材有限,请求将原本配属陆军的工兵器材以及熟练工兵,暂归海军调拨……
  在神尾光造于潍坊前线与鲁军杀的天昏地暗时,海军则站在船上悠闲的吹着海风,唱着家乡的小调,督促着工兵排雷。自陆军被调拨而来的工兵,在吃过海军的伙食后,竟是眼泪横流的表示:愿意一生为海军效力,自己的儿子也一定要参加海军,绝对不能再回陆军受罪!
  海军事后曾进行过细致调查,确认给工兵提供的食物是参照水兵食物最差标准降一等发放,居然能把他们感动成这样。这帮愚蠢的陆军马鹿,难道是吃饲料长大的?
  海军旗舰内,加藤正吉面带微笑,举起高脚酒杯“各位,让我们庆贺这次伟大的胜利。陆军马鹿,终于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我相信,遭遇如此惨痛的失败,帝国一定会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方向,只有南洋,才是我们的目标!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离开这该死的要塞,前往广阔的大海,建立武勋。”
  他手下的一名军官问道:“我们提供给马鹿的物资,虽然都是些最劣等的食物,可是,他们获取了物资之后,说不定就会要的更多。甚至想要继续战斗下去,这一点,司令官阁下是否有所防范?”
  “只管放心,虽然慷慨的海军愿意为他们解决物资上的压力。可是怎么把物资运回去,却要陆军自己想办法。我不认为鲁军会允许神尾,那么容易得到补给,我们只要看好戏就好。阿尔比昂已经拍来了电报,不久之后,鲁军的谈判大使就会和我们进行接触,这次,我们将是最大的赢家。为了海军的胜利,干杯!”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下)
  硝烟笼罩着庞大的车队,拉车的骡子倒在血泊里,不甘的抽动着身体,发出绝望的哀号。一名浑身是血的男子,来到骡子身前,举起刺刀,捅入骡子的身体,用力搅动。在骡子的死尸旁边,是两名扶桑军人,一死一伤。
  伤员惊恐的看着眼前的男子,见他自骡子身上抽出刺刀,向自己走来,下意识地移动身体,挣扎着向后退去。但是这种蠕动的速度,是没办法与正常的走动相比的,眼看大汉已经来到自己身前,扶桑军人绝望的大喊道:“投降!我投降!”
  刀锋无情的刺入身体,血光崩溅。大汉舔了舔嘴唇,露出一丝狞笑“真不幸,我是铁勒人,听不懂扶桑话。我猜,你一定在说你们的皇帝万岁,愿意为他战斗到死,对吧?”
  扶桑的旗帜无力地歪倒于地,本国士兵的尸体,就倒在旗帜的不远处。身银声与惨叫声间或响起,胜利方寻着声音走过去,辨别敌我之后,决定是抬上担架,还是补上一刀。
  铁勒与扶桑两国的军人,在关外的战争中,结下死仇,即使服从于五色旗指挥,这份仇恨依旧存在。野蛮的哥萨克骑兵,本来就以残暴而闻名于世,对待扶桑战俘,更是将他们性格里野蛮残忍的一面无限放大。
  得到不要俘虏的命令之后,扶桑士兵无一幸存,军官也不能例外。所有佩有战刀的俘虏,全都被虐杀致死,乃至部分器官被砍下来,挂到了树梢上,作为哥萨克行动的标志。
  被李村士兵称为生命线的补给线路,被哥萨克的骑兵盯上,就如同羊群附近,多了一群野狼。依靠大量良马,哥萨克拥有速度上的优势。找到机会就会来抢夺或是破坏,如果扶桑军队来援及时,他们就选择撤退。
  谢苗诺夫及他的部下,就分布于通路沿途的村庄及县城里,地方上的保安团等武力,作为配合部队,参与作战。以神尾目前的兵力,防范第五师突然袭击,已经捉襟见肘,拿不出多余的兵力来解决谢苗诺夫和他的铁勒部队。
  至于海军,提供物资补给是没有问题的,事实上,靠着给陆军提供补给这个借口,海军已经狮子大张口,向国内索取了三倍以上的物资供应,并表示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陆军的补给无从保证。
  可是海军的物资只负责提供,从装车到运输,都不会介入。按海军的解释,就是青岛要塞至今没有取得突破进展,主要原因在于兵力不足。如果用宝贵的兵力去打通补给线,那么正面的敌人发动进攻,海军的阵地就无法维持,这个责任,又有谁来承担。
  陆军只能靠少量步兵护送,与铁勒部队交手胜负皆有,但即使是胜仗,物资也不可能完好无损。李村的补给,始终在警戒线上浮动,连神尾等高级军官的食品供应,都得不到保证。弹药供给上,更是出现严重短缺,导致一部分士兵虽然拥有枪支,却没有弹药。
  取得辉煌胜利的哥萨克,唱着战歌,将大车拉回自己的营地。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商人出面购买,再倒手卖给扶桑海军……靠这种生意,这些铁勒大兵很发了一笔财,对于打击补给线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维持李村部队的唯一希望,就是国内的援军。三个师团的惨败,还不足以让扶桑元气大伤,后援无继。只要军部派出后续部队,一定可以反败为胜,自己还有希望……
  济南,督军公署内。
  阿尔比昂公使朱尔典、卡佩公使康第、简森夫人与赵冠侯四人对坐,房间里再无他人。整个青岛夺取计划,加上后续的山东扶桑交战,表面上看起来,依靠军人的流血牺牲,亡命搏杀。
  可事实上,如果没有这几个人背后的秘密约定,以山东的实力,注定不可能与扶桑军队硬拼。更何况,如果没有阿尔比昂提供方便,谢苗诺夫的部下,也不会如此顺利的隐匿于烟台,在最后时刻,给了扶桑人一记重击。没有阿尔比昂的情报系统协助,鲁军也很难把部队安排的那么恰倒好处,没有浪费兵力。
  阿尔比昂人绝非善男信女,提供帮助之后,现在就到了索取回报的时候。
  康第是在战争爆发后才加入到这个团体里,但此时他却抢先开口道;“赵阁下,你所要求的,我们已经做到。现在到了你履行承诺的时候。你说的五十万劳工,什么时候可以兑现。我想你应该知道,战场上的形势何等紧张,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另外,关于贵军对普鲁士军人的帮助,现在必须无条件停止!”
  赵冠侯不紧不慢地笑道:“康第阁下,你不要太激动,在我心目中,卡佩一直是个绅士的国家。作为绅士,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在女士面前。当然,我知道贵国的首都,正处在普鲁士军队的威胁下。可是,铁勒已经出兵,你们现在应该高枕无忧才对。毕竟,你们找到了一个强大的盟友,山东对比铁勒,实在是微不足道,无关大局。”
  山东战场上最大的变数,实际是出在铁勒身上。铁勒与阿尔比昂结盟,出兵攻击普鲁士,提出的条件,则是阿尔比昂对山东实施制裁。卡佩也支持铁勒的要求,认定铁勒能提供的力量远比山东为大,答应铁勒的条件更符合协约国利益。
  固然赵冠侯留有后手,不至于真因为阿尔比昂翻脸,就全盘皆输。但是假如阿尔比昂没能坚持住立场,真的出卖山东,山东所要付出的代价,必然大为增加。
  阿尔比昂的坚持,并非信守原则,更不是良心发作,而是该国与铁勒的关系,实在也很微妙。在东方利益上,两者处于无可调和的矛盾对立之中,乃至于外交上,支持铁勒就等于背弃阿尔比昂,反之亦然。整个扶桑铁勒战争期间,如果没有阿尔比昂提供的巨额贷款,扶桑也坚持不到最后胜利。也正因为扶桑铁勒订立军事互助和约,而被阿尔比昂视为叛逆。
  虽然在普鲁士的压力面前,铁勒加入了协约一方。可是指望铁勒出兵帮助阿尔比昂维护在东方的利益……估计铁勒人一定会双手支持,大力协助,无非是把阿属天竺,变成铁勒属天竺。这对于卡佩当然没有损失,可是阿尔比昂人除非穷途末路,否则怎么可能答应这种条件。
  与之对比,山东的力量弱小,却正符合阿尔比昂人的需求。既可以提供协助,又足以为阿尔比昂所制,不至于尾大不掉。这样的帮手,才是阿尔比昂帝国所需要的。
  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阿尔比昂的决策是正确的。在泰西战场上,铁勒的出兵,非但未能逆转战局,反而使局面进一步恶化。经历连番内乱、清洗之后的铁勒,实际远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固然,在纸面上,铁勒仍然拥有庞大的军势,但是指挥系统混乱低能,后勤保障一塌糊涂,军队的战斗力远不能与兵力相匹配。清洗之后选用指挥官的唯一标准就是忠诚,但是他们只会宣誓效忠,却不懂得怎么发布命令。军需官的贪墨,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前线的战士得不到食物、弹药,灰色牲口不得不把刺刀绑在木棒上,被皮鞭驱赶着冲出阵地,朝着普鲁士部队自杀式冲锋。
  接二连三的溃败,让数十万铁勒士兵白白战死沙场。战局的变化,反倒鼓舞了普鲁士军队的士气,让普军打出一个接一个小高峰。同时,大批的物资进入普鲁士仓库,反倒增加了普军的战斗潜力。这下,就连卡佩人都得承认,铁勒这个盟友更多的时候是在帮倒忙。
  在错误的指挥浪费大批士兵生命,几乎酿成哗变之后,卡佩军队已经不敢轻举妄动。阿尔比昂军队的态度与之类似,在西线主要以防守为主,期待以拖待变,同时寄希望于扬基的调停,早点实现和平。
  普鲁士的军靴踢碎了传统的泰西局势,普皇威廉接连表态,支持白铁勒与乌克兰独立,支持爱尔兰建国,原属阿尔比昂的殖民地,有一多半都提出要求,要更多的自治权,要求更大的权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