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的平凡生活(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350

  他的语气很是严厉,声调冰冷。“大理寺有案件复核之权,不是别人说怎么样,就肯定是怎么样的。老夫在这个位子上也非一两日光景,手上处置过的大案数不胜数。谁若是想要蒙蔽老朽,颠倒黑白,注定自取灭亡!将来事情闹大,你当日在场,身上的责任便难以洗刷,你可知这里面的干系有多大?你现在还年轻,正该修身养性,韬光养晦之时。事事想要出头,说明你的心性不定,心浮气躁又怎么做的来大事?朝廷让新科进士六部观政,重在一个观,就是让你们多看多学,不是让你们多说多做。随便插手进去,到最后只会害人害己!”
  范进不动声色,只点头应是。曹应甲对他的态度有些摸不透,不知道是真的被自己吓住,还是敷衍自己。话锋一转,“你的才名很大,万岁心中也有你的名字,这是好事。只要好自为之,自有大好前途在等着你。但是最怕的,就是自以为得计,从而为所欲为,那便要自取灭亡。朱国臣一干市井泼皮,本是刁滑之徒,其言语不可尽信。酷刑之下胡言乱语,更有人在旁诱导,所做之供无从做准。他日到三法司会勘之时,多半就要翻供。到那个时候,当日主审之人谁也逃不了干系。那些厂卫鹰犬合该受罚,老夫到时候且等看他们的好戏,但是退思你不一样。你座师凤磐公与我有些交情,不看僧面看佛面,我总要看在他的面上对你关照一二。这样吧,你写一份文书,将昨天厂卫如何刑求口供,颠倒黑白的事写个明白,等到会勘之时,便没有你的事,不至于吃他们的连累。否则的话,到时候这些小人必把责任推到你身上,你的大好前程,便毁于一旦,此事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范进脸上并没有露出恐惧或是感激的神色,反倒是有一丝茫然,似乎不知道曹应甲所指为何。
  “多谢曹棘卿关照,当日拜望座事时,老人家只教学生为国出力,没提到自己在朝中有哪些至交好友,否则学生自当来拜见前辈了。至于昨天审讯朱国臣一党,学生确实亲历,但是说到刑求口供颠倒黑白,学生不知老人家所指为何,还望明示。”
  这是装傻还是真傻?曹应甲在法司多年,一双慧眼如炬,何等刁钻奸猾的歹人在他面前想说谎都非易事。可问题是范进此时表现出的神情,竟让他看不出虚实所在,不知其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还是故意的。
  他沉吟片刻,低声道:“你年纪轻,很多事不明白,衙门里专门有一种事,叫做买口供。就是找些必死之囚,让他们承担下本非自己所为的罪行,他们怎么也是要受一刀之苦,只要承揽下罪行,就可在监牢里吃好喝好不受活罪,一些人便也就愿意招认,衙门也能销了积年旧案。另有一种,则是贪官污吏收买江洋大盗,构陷良民,将无辜百姓说成窝主盗贼,借机吞没其家产。厂卫中人尤其精通此种手段,专一威逼盗贼信口攀咬,用此等口供来诬陷忠臣。如今圣天子在位,下有一干忠正大臣,自不会坐视其胡作非为,这种手段一到庙堂之上,定会被当场揭穿,穷治其罪。退思年纪尚轻,一时受了蒙蔽也是情有可原之事。只要你能主动招认,详指其奸,老夫保你平安无事。”
  范进若有所思地想了想,“敢问,是否动了刑就一定算是构陷?”
  “这……当然不能这么说。用刑是必然的,不动刑犯人如何肯招。还是要看他们问了什么,说了什么,又查了什么。”
  曹应甲没办法直接说出周世臣这一案的名字,只好旁敲侧击道:“你想想,他们可曾点名要其招认什么积年旧案?尤其是一些已有定论的案子,可曾指使过朱国臣自承是凶嫌?”
  “定论……是指人犯已经杀了么?本来人死了,就是铁案如山,可是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凶手,前面的判决就有问题。人死不能复生,虽说各庙都有冤死鬼,但是堂堂刑部正堂错断人命案,至无辜丧命,这总是要追究的。不但他要追究,当日批复死刑者也要追究,身为风宪不能查纠冤狱及时改正者,也要吃些连累。即使不追究罪责,升迁就不要想了。毕竟放那么个糊涂虫上去,就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范进说到这里,一扫方才那副懵懂模样,语气变得铿锵有力起来。“京师里二三泼皮土棍,本来成不了什么气候,于朝廷而言,不过是群蝼蚁,轻轻一扫就可灰飞湮灭。可是有人包庇他们,就让他们养成气力,为害京师称王称霸,乃至杀人害命不当回事,法司官吏谁也逃不了责任。即使没有主动包庇他们的,不能详查案件,只求结案了事,诬良为盗,虽然用心未必歹毒,但其行已同包庇。正是有着这样的昏官恶吏,才有了朱国臣这一群危害地方的毒虫。所涉官员稍有廉耻,理当上本请罪,归隐山林。若是还想要从中做些手脚,让冤者继续冤沉海底,让苦主白白丧命,那便只能说一句人面兽心,不配为圣人子弟!”
  曹应甲面色一变,“范退思!你注意自己的言语,这是在大理寺,不是在刑部!你既然知道老朽说的是什么,方才你那言语……”
  “装傻消遣你来着。反正闲着也没事做,拿你逗逗开心,连这都看不出,你这大理寺少卿怎么做的?怪不得当初跟着翁大立一条道跑到黑,认准荷花三个是凶手,我看你良心固然没有,脑子也糊涂的很。就这个样子还想升迁?还怕害的人不够多么?”
  “放肆!”曹应甲以手拍案道:“范进,你哪来的这么大胆子在我大理寺咆哮?别以为你勾结厂卫就能一手遮天,大理寺有权复核此案,到时候公堂之上人犯翻供,此案又如何能定?”
  “翻供继续打好了?你们当初对付荷花三个,不就是用的同样手段么?当年那份卷宗什么德行,你自己心里有数,做了这么久棘卿,不至于看不懂卷宗吧?你自己想想,那样的卷宗拿出来,能不能说服别人?这些泼皮已经承认,是他们杀了周世臣,时间地点口供完整。同案犯愿意检举主犯,求一刀之苦免于剐刑,大理寺还想把这案再翻过来?做梦!再说,这大理寺是不是你说了算,只怕还很难说。”
  “老夫在位一日,自当尽一日之责。当日周世臣一案由五城兵马司审讯,口供详实且有银两、凶刀等物证。刑部照兵马司的审讯结果判断,并无不妥之处。再者在公堂上,荷花等三人也皆以自承其罪,若是因其事后翻供就要重新调查,衙门里便永无宁日,天下便也没有一个可斩的犯人。再者二三亡命刑求之下的口供便要翻如山铁案,此例若开,则天下无不可翻之案,无不冤之人。只要事主买通衙役收买死囚顶罪,凶犯便成无辜。长此以往,天下还有人敢做审官?还有谁敢判斩刑?”
  范进冷笑一声,“不愧是做了多年风宪的,言自成理,真能把一个冤案说的铁证如山。可惜啊,天下不只你一个人有嘴巴,大家都会听,会看。朱国臣等人连案发细节都能交代的清楚,非是凶犯如何能说的明白?不管你拉天下官吏做挡箭牌,还是把责任推给兵马司,自身都脱不了干系。本来你无非是个纠察不严,怠惰公务,固然升成正职官无望,可是保住现有的位子还不难,大不了提前几年致仕。可如今,你却妄图掩盖罪证,妄图包庇凶嫌,自从范某走进大理寺的那一刻起,你的乌纱就戴不牢了!”
  曹应甲心头一惊,见范进这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似乎有了必胜把握。他检点自己的言行,虽然有一些过头的话,但是出己之口入范进之耳,并没有旁证,想要靠这个来攻击自己肯定办不到。其到底有什么凭仗,能摘去自己的乌纱?
  就在他思忖的当口,差役忽然在门外大喊道:“回示,有要紧的公事向您禀报。”
  “进来。”
  差人走进来时,脸色颇有些惶恐,对曹应甲施礼道:“老爷大事不好了。有妇人到都察院去鸣冤击鼓。”
  “混账!都察院哪天没人鸣冤,与我们有什么干系?”
  “可……可是那妇人告的是咱们大理寺,说咱们捉了范传胪入大理寺,意图包庇罪犯,对范传胪不利。”
  曹应甲勃然变色,看向范进道:“范退思,你指使一妇人含血喷人,以为能害的了老夫么?”
  范进面带微笑,不慌不忙道:“别急么,这才刚刚开始,一会还要好戏。”
  话音未落,另一名差人已经连滚带爬的跑进来道:“大老爷大事不好了,刑科的一名给事中还有好几个锦衣卫冲进来,说要见范传胪。”
  曹应甲此时醒悟自己这回落入范进圈套之中,恐怕自己请他过来讲数的事,已在其计算之内,早做好了准备。他只觉得脑海一阵眩晕,连忙吩咐道:“快给我按住他,防着这厮自残诬陷!”
第三百零五章
小卒过河
  曹应甲的反应确实不慢,如果差人动手晚一点,范进确实想着用头撞一下桌子或是墙壁,制造一个很明显的伤势出来。反正这个时代没有任何监控设备,到时候这伤怎么来的没人说的清楚。虽然刑讯在此时的司法体系中是被认可的手段,但是给个新科进士无端动刑,曹应甲就可以自己上道辞官奏章圆润离开衙门了。
  即使没自伤,效果也没差到哪去。范进的膂力武技,足以制服两个差人。但是他并没做出任何自卫动作,任两个差人将他牢牢按在桌子上动弹不得,就在此时,房门再次被推开,侯守用在前,几个膀大腰圆的锦衣卫在后,蜂拥一般冲入衙门之内。
  侯守用原本是曹应甲的下属,两下科分辈分又差了一大块,见面就得以后生晚辈自居。可今天他面沉如水目带寒光的模样,俨然是与曹应甲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态势。一见范进被公人按住,当即大喝道:“尔等好大的胆子!区区贱役也敢殴辱朝廷进士么?你们心里还有陛下,有没有王法?还不与我松手!”
  两个公差自然不敢招惹侯守用这种言官,何况他还带着好几名锦衣卫。忙不迭地松开手,范进却不动弹,依旧趴在桌子上,仿佛受了什么重伤一样。侯守用转头看向曹应甲道:“曹棘卿,此事你做何解释?”
  曹应甲也自怒道:“我做何解释?我倒要问问你们是什么居心?范进自入大理寺以来,无人加其一指之力,他自己躺在桌子上不起来,你又问得谁来?我倒要问问你,擅闯大理寺是何道理?”
  “擅闯?我想曹棘卿误会了,是本官让他来的。”
  几名锦衣卫左右一分,一个白发萧然的老人从外面昂首阔步而入。此人一身二品服色,显然是在场诸人之中,品阶最高的一个。曹应甲一见来人,脸上神色也自一变:“陈……陈都堂,您怎么到这里来……”
  “怎么?大理寺老夫来不得么?不管是大理寺衙门还是都察院,都是朝廷办公所在,老夫既为总宪,身上便有监督百官,纠察不法之责。若是有人借衙门行不法之事,难道老夫就要听之任之?无辜弱女于都察院门外喊冤,声声有血,字字含悲,铁石心肠也要生出不忍之心,何况肉体凡胎之人?是以老夫打算来看看,范退思到底是被叫来问话,还是另有隐情。若是我不来,怕是还看不到这么一出好戏。这件事老夫亲眼目睹,并非道听途说,不知曹棘卿还有什么话说?”
  这后进来的老人,正是如今都察院左都御史,言官的首领人物陈炌。他是嘉靖二十年进士,资历比曹应甲更早,手上掌握着都察院,是为言官首领,与朝堂上自然也是个要角。
  但是这人的操守并不适合做言官,没有什么刚正不阿,与谁都敢斗一斗的性子。相反平素是有名的好好先生和气待人,更是主动攀附张居正、冯保等人。张居正以言官钳制六部,陈炌就是一个主要帮手。他在总宪的位子上坐得稳当,也是因为有张冯两人鼎力相助的结果。
  说他会出来主持公道,甚至直闯大理寺衙门,曹应甲打死也不会信,这老货的为人也不是这种性格。刑科给事中、总宪还有锦衣卫,几个矛盾重重互有嫌隙衙门同时出手针对自己,这一刻曹应甲不停的在心里祈祷着这是一场梦,如果不是梦,怎么会发生这么荒诞离奇的事情。范进到底有什么手段,把这几个衙门捏合在一起,帮他做这个局。
  他周身的血液涌上头顶,指着几人道:“你们……你们几个联成一线,故意害我。”
  “曹棘卿请慎言。老夫此来只为了查清事实,还大理寺一个公道。如今看来,公道自在人心,曹棘卿,人我们带走了,如果你想查什么事,可以发公文到刑部,由范进写明禀贴明白回复,也好过两人口头答对死无对证。至于其他的事,老夫自当据实上报,请天子裁度,你好自为之吧。”
  有陈炌的介入,就更没人敢拦他们的路。几个锦衣卫搀扶着范进走出大理寺衙门,一路向刑部走去。范进依旧装着昏迷不醒的样子,双腿在地上拖行。耳中只听到郑婵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范老爷啊,是民妇害了你啊。若不是为民妇等百姓申冤做主,你何至于落得这步田地。朱国臣当日就说过,他在衙门里有靠山,不怕别人去告。只当他是胡乱说的,不想他靠山如此厉害,昨天刚一抓他,今天就把人抓进了大理寺啊……”
  她的声音本来就很适合做个戏曲演员,此时边哭边说凄凉哀婉,偏生吐字清晰,各部的官吏乃至门口守卫的官兵,全都听着真切。一些人小声议论着什么,还有人上前安慰郑婵,只有范进心头雪亮:这娘们,倒真是个戏精!
  比较一下,家里几个女人里,胡大姐,梁盼弟都出自市井,林海珊更是强盗。如果论泼辣,梁盼弟林海珊都未必输给郑婵,可是两人身上都有武艺,也就有泼辣的本钱。郑婵一个弱女子,就全靠胆量敢来都察院门外滚钉板告黑状,做明朝的上防专业户,论及胆色,只怕比那两个女子犹有过之。这种泼辣外向的女子,如果可以给她一爿生意?
  范进筹划着该给她什么买卖的时候,人已经被抬进刑部公房内,几个观政进士朝这里看了一眼,随即又都坐了回去。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范进惹上了什么大事,这种事不是大功就是大祸。前者自己去分对方不会高兴,后者自己又犯的上去陪绑?于是大家都理智地选择了装瞎,任范进自己表演。
  等到了侯守用的公房,几个锦衣卫以及陈炌都离开之后,侯守用才小声道:“可以睁眼了,人都走了。”
  “那总也得过一段才行,现在睁眼,戏就不到家了。”
  “你与为师已经计较好了,但又何必把都察院拉进来?有锦衣卫和我,难道还不能把你从大理寺接走?这是京师,又不是乡下,曹应甲还敢在衙门里动你?”
  “弟子也不曾想,郑氏有此胆量,居然到都察院外面去闹事。不过想起来,这陈老都堂多半也是受命而行。否则一介女流闹事,最多出来几个言官安抚一下,哪用的着堂堂总宪亲自出马营救。”
  侯守用道:“能指挥得动陈文晦的,多半就只有张江陵。神仙斗法理应是由小及大,先是弟子门人斗,接着才轮到师门前辈上阵。怎么张居正这次一开始就想自己动手清场?”
  “应该不至于,那样未免太丢身份了,张居正是要面子的人,不会干这种事的。陈文晦露面,多半只是表个态度,证明大理寺这边他们要了。一直以来三法司里,大理寺偏于中立,这回解决掉曹应甲,关洛能年迈多病更是无力颉颃,接下来补进去的,多半就是江陵党的人。这样二对一,刑部就很难做了。”
  “也未必是二对一,说不定刑部这次,也要被张江陵插一手。”
  说话之间范进已经起来,四下看看问道:“花老呢?”
  “别提了,他昨天为郑婵的遭遇所感动,不顾身体连夜写奏章,还不等上朝,人就吐了血,吐血数口,情势很是不妙。请了太医来行过针,也不似平日那般好。如果不是为了打这一仗,为师怎么也要留在花家,帮着照料花兄。可是如今就讲说不起了。”
  他叹了口气,很为这位至交老友的身体担忧,但是做了这么久的官,总是可以分的清轻重,知道眼下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敌人把破绽留给了自己,如果不能抓住,那就未免太过愚蠢。正如范进所说,光是把案子翻了不算本事,趁机揄扬名声才是正道。毕竟清流言官,全都指望名望吃饭,声望越高,升迁的可能也就越大,这种事关系着前途,谁也不可能不当回事。
  之前的奏章已经上了去,算是提前打好了埋伏,曹应甲这次等于鱼儿自己撞网。郑婵那通哭闹,不知吸引来多少人观看,内中便有不少御史言官。范进从大理寺昏迷而出的情景,这些人全都看着。对于这群没事找事的家伙来说,这种大好素材没有理由放过,现在多半都会了衙门赶写奏章弹劾曹应甲,自己这个时候收官,正当其时!
  他拿出早已写好的奏章,略做修改就可誊录,边写边道:“退思,你是怎么算到会有人要请你到衙门里去的。”
  “这个其实也不难猜。京师各位大佬都是耳聪目明之人,朱国臣的事他们没理由不知道。厂卫那边弟子已经联络好,他们什么也得不到。卷宗又在弟子手里,他们从刑部拿不到手,最后能找的就只有我。不管是威胁利诱,又或者是谈判,总归是要见一见。计算时间,最有见面的地方就是衙门,如果是去私宅我完全可以拒绝,他们也没办法。综合考量,衙门是最佳选择,赌那里就没错。”
  侯守用点着头,“现在前几步如你所想,我们的计划也差不多都成功了,只在最后一功。关于奏章,你有什么看法?”
  范进摇头道:“看法说不上,据实回禀就行了。这次上奏章的人多,谁如果说谎,很容易就会被人发现。我们的关键是,要保证这份奏章被人看见,更是被有用的人看见。弟子与厂卫做交易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这个,有了厂卫帮忙,我们的奏章保证可以递到陛下和张江陵手里,尤其是恩师的名字,才能被记住。”
  侯守用看看范进,“退思,我从昨天晚上就在考虑,当初收你为弟子,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总觉得为师若是不收你为徒,可能一辈子就在方面官的位置上蹉跎,直到告老还乡,但却可以安享天年。有你帮衬,为师仕途上倒是顺遂的很,可是将来的收场,却是有些担心。不知是荣归故里,还是下狱问斩。总觉得两种可能都有,却不知哪种可能更大。”
  范进道:“恩师,开弓没有回头箭,你现在就算是想退,那些人也不会甘休。如今只能刀对刀枪对枪,大家一刀一枪,搏个生死。”
  “我知道,正是如此,为师才有一种上贼船之感。本来为师只是想着平反冤狱,为无辜者平反昭雪。可是到了现在却要参高拱、翁大立、曹应甲……甚至还有严清。那是个好人啊,这回也要被牵连进去,实非我的本意。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替张居正扫除政敌。若是张文明真的过不了这关,张江陵守制三年,新上来的首辅未必会见你的情。”
  范进道:“是啊,但是弟子没得选,只能走这条路。至于恩师,您此时有了名声,不管谁当首辅,也不敢为难恩师。这名声就是护身符,张居正越是可能守制,我们越是得要名啊。”
  侯守用也知范进说的是事实,只是自己不是江陵党,到现在却要为江陵党冲锋陷阵,未来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没人信。只好叹口气道:“只好如此了。反正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锋。为师只怕是神仙斗法凡人遭殃,这次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受连累,被斩落马下。”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裁掉这些枯枝败叶,又哪来的新生。这次是神仙斗法不假,不过一个是在位神仙,一个是贬下天庭的谪仙人,两下法力差着一大块,不会有太多凡人受伤的。恩师只要在神仙面前标名挂号,他日蟠桃宴上,就不怕没有个鲜桃入口。”
  范进说话之间,望向外面,阳光透过窗纸照进房中,今天看来是个好天气。耳边没有金鼓,眼前不见硝烟,一切似乎都如平日一样,是一派太平景象,但是范进心里有数,一场战事已经拉开序幕,自己完成了冲锋,接下来就看其他人的配合跟进,以及上天究竟站在哪一边了。
第三百零六章
背后推手
  司礼监内,冯保阴沉着脸坐在那里,一串十八子的楠木手串在手上来回转动,似乎是在默念心经。整个房间的气氛,因他而显得阴森恐怖,把个代替天子管理国家的内廷,搞的鬼气森森,仿佛森罗宝殿。
  早在隆庆时期,他便被恩准服蟒,但是其一向只穿大红袍,加上他精力旺盛步履如飞,在宫廷里来往走动,远远望去仿佛个火球。今天的冯保依旧穿着红袍,从其脸色便看的出,他不止外表像个火球,内心里也一样满都是火,谁要是这个时候不长眼触犯到他,一准被烧个尸骨无存。
  熟悉情形的人都知道,昨天冯保吃了好大亏,在乾清宫外跪了大半日时光才被恩准起身。自老主晏驾之后,他还是第一次如此丢脸。太监都是小心眼,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小心谨慎,免得被冯保怀疑是跟红顶白,认为其失势而不尊敬他,那可是要死人的。
  内廷不比外朝,太监杀太监有时没有那么多道理,一句话就可以拉出去打死。是以这些秉笔太监也都是一方要角,与冯保这个掌印比虽然略逊半筹,可也足以分庭抗礼。但是今天全都噤若寒蝉,谨慎小心,生怕哪点遭了冯保的嫉,性命就保不住。
  在场几个秉笔里,惟一有资格不买冯保帐的就是老太监张宏。他是宫中老人,论辈分比冯保还高,当年跟黄锦一起侍奉过嘉靖皇帝。太监重年岁讲班辈,冯保再大的怒气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因此在这种场合,也只有张宏敢说话。
  “双林,我看你今天气色不大好,最近京里的天气干,人容易闹病。你身上的差事多哪一处都离不开,要是真累病了,怕是要误大事。听我的,赶紧找地方歇会,把这劲先缓过去再说。”
  冯保摇摇头,“多谢老前辈的好意,可是歇不下来啊。宫里宫外多少事压在我的肩膀上,这个时候一歇,就有负圣恩了。没办法,就是这个命,只要有口气,就得在这顶着。太后啊,陛下啊,还有外面的张江陵,哪一处不都得我敷衍着?哪个地方照应不到,一准要出差错。前个晚上动静闹那么大,今天是该揭锅的时候了,这时候一歇,不就把万岁的大事误了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3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