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513

  “天哪,我的货,我们所有的货都在里面。”
  “发发慈悲吧,无论是谁,请帮帮我们。”
  “完了,这么多的损失,我根本就赔不起,一切都完了。”
  火势迅猛,狂放的火焰从一间间库房里蹿出来,仿佛野兽用舌头疯狂舔舐着能触碰到的一切物体。猛烈的火势触目惊心,可怕的高温使人难以靠近,感觉就像一个大型火炉,正在疯狂消耗着其中能量。
  周围的民房被波及,寒冷的北风呼啸,推动火焰燎过围墙,点燃了新的区域。
  快救火!
  不用催促,人们在哭喊与求救中奔忙,寻找各种容器,从附近的井里打水,慌慌张张朝着火焰泼洒。
  东林城的城卫军出动了,城主带着巡逻队率先赶到。火灾并不少见,各城都有一套完备的应对方法。只是今天的情况较为特殊,起火点是“盛兴隆”商行的泥炭仓库,灭火难度很大。
  在大火和混乱中,一些新的谣言伴随哭喊悄然产生。
  “这日子没法过了。这场大火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啊!城主上个星期就来找过我们管事,说是让我们尽快准备二十万斤泥炭。本来开门做生意,这是很正常的买卖,可你们也知道,现在谁也不敢收代币。我们管事多了句嘴,说必须用黄金白银才能交易。这话当时就惹怒了城主大人……”
  “我敢用闹到打赌,这是有人故意放火!存放泥炭的仓库每天都有人检查,四个屋角还专门备有装满了水的大缸。就算不小心有火种落下,也不可能一下子烧得这么大。”
  “要说这事的源头还是得归在狮王身上。他以前发行代币的时候说得好听,与黄金白银等值,可以自由兑换。现在呢?他根本不愿意拿出金银,甚至连粮食兑换都全面禁止。非但如此,还命令咱们必须开店做生意,让下面的平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你说说这算什么事啊!到头来咱们手里全是一堆废铁,好处全归他狮王一个人,那我们怎么办?”
  “难怪‘盛兴隆’的仓库会无缘无故着火。我记得他们很早就公开抵制代币。这种搞法,真正成了陛下的眼中钉。”
  “你就别说他们了。陛下连‘盛兴隆’这种有龙族背景的大商行都不放在眼里,我们又算得了什么?要我说,趁早把咱们手里的货物处理掉,尽快藏起来。我有种感觉,陛下不会就此罢休,‘盛兴隆’只是一个警告,接下来他肯定要对付我们。”
  只要有了事实为依据,谣言的可信度也就成倍增加。看着瘫在地上哭天喊地的“盛兴隆”管事,周围的人们,尤其是从附近闻讯赶来的商人们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再加上来自身边那些听起来头头是道,却叫不出说话人名字的合理分析,他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变得胆战心惊,略加思考就从人群里迅速离开,带着说不出的惶恐和紧张安排后手。
  消息传递需要时间。虽然咆哮城与东林城之间不算远,可现在毕竟是冬天,积雪降低了速度,信使传递消息无论如何也没有白头雕那么迅捷。等到传令小队忍受严寒进入东林城,跪在城主面前呈上狮王诏令的时候,“盛兴隆”大火已经是昨天的事情,很多人早已离开东林城,朝着北方而去。
  东林城、平丘城、巨鼎城、碎金城……从南到北,每一座城市都发生了火灾,被烧的商行都是“盛兴隆”。其实他们早有准备,真正被烧毁的货物不多,关键在于用活生生的现实给各城商人们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权力与资本的矛盾是如此冷酷,用“你死我活”来形容也绝不过分。
  生意人都有各自的人脉。分设各地“盛兴隆”管事和伙计离开所在城市的时候,都会派人给熟识的客户送去一封信。内容基本上没什么变化,都是控诉狮王巧取豪夺的货币制度,唾骂狮王用废铁代币抢劫金银。在信的末尾,认真劝告对方:继续呆在狮族已经没有前途,认钱不认人的狮王绝不会放过我们。如果现在不走,以后想走都没有机会。
  这些话绝不是毫无根据的构陷,商人们就算对狮王再怎么忠心,也要考虑自身利益。很多货物被藏了起来,要么分散,要么挖坑填埋。还有人在荒僻的远郊秘密建造仓库,把布料之类的货物偷运过去。
  大路上的商队数量陡然剧增,大部分是前往北方的磐石城,也有少数前往虎族进行交易。这种情况在寒冬时节极为罕见,可是商人们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他们只想着尽快将手上的货物卖掉。虽然龙族摄政王和虎王都是敌人,但他们仍有信用。尤其是龙族,他们新造的货币异常精美,更重要的含银量充足,不要说是常规的“水检测法”,就算用特制工具将硬币铰开,也能看到洁白耀眼的贵重金属。
  所有的狮族城市都乱了。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平民买不到燃料。“盛兴隆”常年以低价向狮族倾销泥炭,成功摧毁了原有的燃料供应系统。从砍伐木头开始,到烧制木炭,以及运输和销售……狮族传统的木柴供应流程远不如来自龙族的泥炭那么廉价,勉强维持了短暂时间就彻底崩溃,然后消失。在那之后,“祖木老板”的名气越发响亮,他藉此成为商铺分店遍布所有部落的豪商,也是狮王此次下令必须抓捕的重要商人之一。
  没人知道祖木在哪儿,狮族平民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寒冷与恐慌。从这场商业风潮开始的时候,“盛兴隆”就拒收代币。但他们人不错,愿意接受以粮食、布匹、肉干之类的东西等价交换泥炭。这相当于给各地平民开了一道后门。出于统治层面的考虑,再加上当时的局势相对平静,狮王也没有对商人下狠手,各地城主也就对此报以沉默。
  信使终于抵达了东林城。
  城主一分钟也没有耽误,立刻下令对所有商人进行抓捕,没收其财产,所有货物充公,清点归类后纳入控制,优先配发给城卫军,稳定军心,然后集结,派往咆哮城。
  抓到的商人不算多,大约只有城内在册经营户的三分之一。
  其余的人都跑了。他们很聪明,宁愿抛下城内的房产也必须离开。反观留下来的这些人,他们长期处于观望和犹豫之间,认为自己一直在跟风,大家拒绝接受代币那我也不要,大家开门做生意我就跟着(以物易物)。他们不愿意离开城市,认为狮王不会对自己下狠手。毕竟我是狮族人,奉公守法。
  大规模的抢劫开始了。
  如狼似虎的城卫军封锁了整个街区,用重锤之类的武器砸开店门,将所有在他们看来有价值的东西全部带走。
  无论商人们如何哭喊哀求,丝毫改变不了残酷的事实。
  “你们这些该死的恶棍,立刻打开仓库,把所有货物都交出来。”
  “做生意的人都是骗子。码的……老子以前去过白鹿城,一匹上好的棉布在那边最多也就是一个银质代币。你们倒好,同样品质甚至比那个更差的棉布,在这里一匹就得卖到三个银质代币,甚至四个。”
  “这些家伙都是吸血鬼,跟他们那么多废话做什么。陛下有令,查抄所有仓库。还有,派两个小队去他的家里,那边肯定还有更多的商货。”
  士兵不会讲道理,他们只知道执行命令。
  城主平时与商人们关系很不错,那是因为商人能带来税收,让自己腰包膨胀,让这座城市变得繁荣。“拒收代币”在城主看来是一种可怕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城主与狮王站在同一边。之前,他们对城内的混乱束手无策,尤其深恨“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那意味着无法以正常手段衡量税收。
  抓人,查抄,封存……所有这些事情在城主看来都很合理,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代币问题。更重要的是,狮王在密令中一再强调:查抄商人的同时必须安定军心,尽快派出增援部队前往咆哮城集结。
  死死抱住货物不让查封的商人,格杀勿论。
  阻拦士兵抄家的商人,当场砍断头颅。
  污言秽语指责士兵的行为就更是无法容忍,带队查抄的军官不会浪费时间做口舌争辩,直接下令抓住对方全家,男性成员当众处死,女性成员集中捆绑,交由城主大人发落。
  “盛兴隆”烧了,很多商人得到消息提前逃了。
  尽管这些事情令人恼怒,但就目前的收获来看,东林城主也颇为满意。他粗略算了一下,可以用被查抄的商货抵充军饷,派出一万人前往咆哮城。
  ……
  狮族领地,通往北方的道路上,一个双人信使小队正在策马疾驰。
  从咆哮城而来的信使经历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按照惯例,东林城主派出两名信使将狮王命令传递到下一站,也就是位于北面的平丘城。
  积雪不算厚,马匹跑起来不算吃力。
  刚绕过大路拐角,两名信使突然有种可怕的身体悬空感,他们随即看到地面出现了一个巨坑,伴随着马匹嘶吼和人声惊呼,用枯枝和积雪伪装的地坑轰然塌陷,连人带马重重摔了下去。
  左右两侧树林里冲出十几个人,他们手持弓弩,对着坠入坑中的信使接连猛射。锐利的箭矢穿透了皮肉,撕裂内脏。不到三分钟,信使和马被活活射死,尸体身上密密麻麻覆盖着多达上百支箭。
  伏击者们分工默契,迅速挖土填埋。看天气今晚必然有雪,只要大雪飘落,地上的踪迹也就无法寻找。一切破绽得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才能被人发现。
  豪商巨富并非普通人所想的那么简单。大家各有各的消息来源,就算没有“盛兴隆”的那场大火,东林城的一些豪商也早就开始寻找退路。在某个地方呆久了,对所在区域统治者的习惯性做法也熟记于心。豪商们虽然离开东林城,却在城里安排了人手,第一时间向他们报告了信使京城、抄家、查封店铺等一系列事情。
  提前出城的商人很清楚,狮王打算对自己……不,应该是整个狮族所有的经商者下手了。
  商人没有军队,却豢养着一群群听话的打手。简单来说,就是小规模的卫队。这些人打不过正规军,但私下搞点乱子,截杀信使,让消息传递延误,给自己争取时间之类的事情,做起来倒也没什么难度,颇为顺手。
第四百二三节
禁止通行
  事态已经明了,商人们很清楚,狮族并不安全,必须尽早离开,前往其它族群。
  只有截杀信使才能确保安全。当然,如果平丘城方向迟迟没有动静,东林城肯定会派人询问。到时候就不是区区一个两人小队,至少也是超过五百人的巡逻队。
  这几天,碎金城变得比平时更加拥挤。大部分商人选择从这里离境,前往北方的龙族。
  这并未引起碎金城主注意,类似的情况以前也有,一般来说,冬天是买卖粮食的好时节。狮族盛产玉米和马铃薯,北方的牛族、鹿族、豕族都会用各自特产和金银交换……差点忘了,如今已不是牛族了,他们叫做龙族。
  只要老老实实交税,碎金城就是一座自由的城市。
  狮王的命令在东林城外就被堵截,按照正常情况,至少还需要一天,东林城主才会察觉有异,派出大队人马前往平丘城。
  从平丘到碎金城,两地之间仍然很远,商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逃出去。
  北方的荒原上,一座半新不旧的城市逐渐出现在地平线上。随着距离不断拉近,它变得更加真实,更为清晰。
  这是重建中的獠牙城。
  师烈带着卫队迅速赶到位于城南的广场。
  正常情况下,师烈不会对“商队过境”这种事特别留意。獠牙城外围已经设置了哨卡,无论龙族还是狮族的商队出入都必须交税。师烈是师锐的族弟,他很清楚这位族兄陛下对商人一直报以支持的态度,因此在经营问题上也从不刁难。只要商人们老老实实交税,不偷漏瞒报,师烈也不会把他们当做敌人。
  身为獠牙城最高指挥官,师烈身边自然配备了一些头脑清楚,也颇有眼光的人。尤其是他的副官,对流云城官行事件尤为注意,也不断思考狮王对目前货币使用的态度。虽然没有收到从咆哮城送来的命令,他却下意识觉得大规模商队过境这件事有些古怪。副官并不认为商人们有诈,只是站在狮族的利益层面来看,认为不该在这个时候放如此多的商人离开。
  今天恰好是副官值班。他随便抽查了几名商人的货物,发现大部分都是粮食。
  长久以来,粮食一直是狮族对外贸易的重要项目。可那是以前。自从牛族该名为龙族后,龙族的粮食产量就居高不下。具体达到何种程度暂不清楚,但综合各方面搜集到的情报,的确可以得出大概的结论——龙族人不缺粮食。
  值守边境的军队对这种事尤其敏感。他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猜测:商人买卖货物是为了追求利润,到一个不缺粮食的地区贩粮,这又是为了什么?
  对此,商人们自有一套说法:我们与龙族摄政王殿下签订了长期合同,那位尊贵的殿下允许我们用粮食换取泥炭。
  副官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人,面对多达数百名商人异口同声之辞,他也感到无从判断。迫不得已,只能上报给师烈,由他做出决断。
  按照副官的命令,所有商人在广场上站成两排。在他们身后,是多达上万辆大车,以及庞大的随从群体。
  家人、杂役、保镖……其中以杂役和保镖的数量最多,超过两万四千。
  师烈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皱起眉头,轮流从一个个商人面前走过,仔细盘问。
  “你叫什么名字?住哪儿?”
  “你都带了些什么货物?”
  “天这么冷,怎么外出做生意还要带上老婆孩子?”
  商人们抱成团,他们在路上早就对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商议,制订了一整套详细的应对方案。
  点头哈腰、笑容可掬、拍马溜须……所有人脸上都挂着笑,都会从隐蔽的位置拿出一个个兽皮钱袋悄悄递过去。师烈对这种事并不陌生,他饶有兴趣解开钱袋封口的系绳,发现里面装着闪闪发亮的散碎金银。
  “统领大人,我也是没办法啊!龙族摄政王殿下当初跟我签订的泥炭供应合同快到期了。喏,您看看,就是这张,上面规定明年三月份以前必须到磐石城续约,而且不能别人代替,只能我自己前往。”
  “是啊!不然这大冷天的,谁愿意走这冤枉路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