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371

  裴英娘含笑让半夏另设一席。
  李令月不和她多客气,打发薛崇胤和薛崇简去找鸿奴和二娘玩,卷起袖子,等着吃面。
  宫婢不一会儿送来冷淘和其他十几样菜蔬汤羹,琳琅满目,食案摆得满满当当的。
  李令月吃面的时候,裴英娘盛了碗莼菜汤慢慢喝,等她吃得差不多了,笑着问:“阿姊看上谁家小娘子了?”
  李令月喝口茶,想了想,不答反问:“他们的府邸,就定在兴宁坊?”
  裴英娘笑容不变,轻声说:“阿兄挑的地方,宅子是新建的,不会委屈他们。”
  李贤和房氏远在新罗,不会再返回长安,但李旦坚持派人把他们的儿女全部接回长安抚养。以后所有亲王不必奉诏去封地生活,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必须待在京畿内,没有皇帝的许可,不能离开京畿去其他地方居住。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软禁。
  几十年间,皇室内部发生了太多皇权之争,获封太子的皇子往往不能顺利继位,皇位更迭背后通常是一场或几场兵变。
  李旦要改变这种状况,确保鸿奴将来能够平稳地继承皇位。
  第一步,削弱王室的力量,让他们整日沉浸在长安的声色犬马之中,醉生梦死,无力发动政变。
  所以李贤的儿子们必须回来。
  以后李贤、李显的后代子孙,包括鸿奴自己的后代子孙,都将被拘束在长安城内,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穿不愁,唯独没有太多自由。
  这个法子有好的地方,它能稳固朝政,确保李旦和鸿奴的地位,但也埋下了很多隐患……皇族丧失战斗力,一旦外敌侵入,他们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好在这只是李旦的初步想法。朝政之事不能马虎,每一个政策的制定关乎千万百姓,至于宫廷内部的纷争,不会影响到下层老百姓,尚有回旋的余地。目前先稳定局势、巩固地位,以后再慢慢调整政策,既然没有完美无缺的办法,那就先从眼前的难题着手,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计划可以一步步完善,总能找到应对之法。
  比如关于将帅久任,不按时换防造成的边将拥兵自重的局面,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隐患。
  裴英娘授意王浮数次上书,他曾在边关待了几年,所见所闻更有说服力,朝中几位宰相开始重视兵力布防的问题,至少他们会更慎重地考虑节度使的人选。
  一边变相软禁宗室子孙,一边对外收回此前赋予边将任命将官的权力,同时派出执失云渐、秦岩等十数名大将隔断突厥、吐蕃,减轻河西走廊和剑南的压力,绥靖南方各部族……内忧外患,哪个都不能掉以轻心。
  等鸿奴长大,李旦和裴英娘留给他的,将是一个辉映千古、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他不会面临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他将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和数之不尽的财富,在大臣们的辅佐下,带领大唐帝国更上一层楼。
  有所得,就得有所牺牲。
  听裴英娘回答得笃定,明白李旦心意已决,李令月暗暗叹口气。
  但凡是出生于长安的宗室子弟,没有人舍得离开这座繁华昌盛的都城。李旦即位后,将王族子孙接回长安抚养,那些流散在外的子弟无不感恩戴德,欣喜若狂。
  李显尤其高兴,他不稀罕当去封地当王爷,更愿意留在长安享福。
  其实这样也好,八兄是皇帝,皇帝要顾大局,这样一点点软化宗室,总比再来一场血流成河的内斗要好多了。
  李令月的神情变了又变,定定神,笑着道:“我挑的两个小娘子家世倒也一般,但是小娘子人品端方,模样品格足够配得上两个郎君。”
  她详细描述一番两个小娘子的长相和性格以及她们祖上曾出了什么高官。
  裴英娘不爱管大臣之间联姻的事,一来涉及到的世家太多,关系错综复杂,这方高兴了,另一边却恼了。二来风气开放,小郎君、小娘子们私下里互生爱慕,她身份贵重,贸然横插一脚,万一不小心拆散了有情人,那就不美了。
  她想了想,道:“不如办一场赏花宴,让他们互相见个面。”
  李令月最爱热闹,一听这话便笑了,点头道,“也好。”
  正好宗室有几位小娘子正当妙龄,可以顺便把长安俊俏杰出的少年郎君们聚到一起,让她们自己选婿。
  姐妹俩商量赏花宴的名单,帘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宫婢小跑进殿,薛崇胤和薛崇简又打起来了。
  李令月横眉冷竖,气哼哼道:“别理他们!”
  她早知道薛崇胤和薛崇简不会老实听话,还好今天没带老三来,不然还要闹翻天去!
  裴英娘笑着摇摇头,示意半夏出去看着,不能让薛崇胤和薛崇简受委屈。
  用过午膳,李令月一手攥一个,拉着两个哭哭啼啼的儿子告辞回去。
  裴英娘把鸿奴叫到跟前,眉头轻蹙,“怎么又欺负表兄,嗯?”
  鸿奴仰脸看她,眼睛瞪得大大的,神情无辜而茫然,“我没有欺负表兄,他们自己打起来的。”
  冯德和几个内侍拼命点头,替鸿奴作证,薛崇胤和薛崇简绝对是自己打起来的,和太子殿下没关系!
  裴英娘气也不是,笑也不是,这不是第一次了,虽然鸿奴没有参与兄弟之间的争斗,但兄弟俩打架的原因一定和鸿奴有关!
  她揪揪鸿奴的鼻尖,数落他一顿,末了,语重心长道:“姑母那么疼你,你要好好和表兄们相处。”
  鸿奴点点头,踮起脚亲她的脸,她盘腿坐在簟席上,他很容易就能亲到她,大眼睛一眨一眨的,显得很真诚,“阿娘,我都听你的。”
  裴英娘叹口气。
  鸿奴这撒娇的口气,这哄人的调调,完全就是另一个自己!他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心里一定正在偷偷腹诽!
  她敷衍麻痹李旦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一招,几乎百试百灵。前几天她提出想趁着春光去江南道走一走,李旦不放心她独自出行,坚决反对,她搂着他亲了好几口,他最后还是点头了。
  当时鸿奴好像就在旁边……
  裴英娘不由有些心虚,难道我把儿子给带坏了?
第244章
番外(二)
  春夏之交,
小雨淅淅沥沥,
落个没完。
  天天赖床的裴英娘破天荒起得很早,等她洗漱装扮好,李旦竟然还没醒。
  这些天他正在忙简括人口的事。
  河北道、河东道、河南道、关内道士族林立,农户投依士族庄园,隐瞒人口,逃避赋役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逃避军役,
农户们甚至不惜自残,
以损伤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躲避朝廷征召。
  地方豪强和士族大肆庇护逃户,他们就像离离原上草,割了一茬,还有一茬,连根拔起也不过能得一时太平,很快春风吹又生。
  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不是轻易就能推翻根除的,
从开国至今,
历任三省高官基本都乃世家之后。世家盘根错节,
家谱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
李唐皇室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朝代的赢家而已,不管世事怎么变幻,世家永远屹立不倒。因为每一代帝王都要依靠世家才能巩固统治,
他们只忠于家族利益。
  李治和女皇不断打击关陇贵族体系,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权贵阶层,
但是还远远不够。
  比如李治在位时,
利落干脆地斩草除根,直接打垮世家联合的同时,还曾几次下诏严禁几大高门望族内部通婚。高门之间不能联姻,自然就不能互为表里、结党营私,短时间内无法联合起来架空朝廷,其中有几家慢慢败落萧条。
  但是高门望族对寒门来说仍旧可望而不可即,哪怕他们穷苦落魄,在世人看来,世家还是高高在上的名门望族。即使能成为位高权重的宰相,娶不到高门望族之女,仍然是一大憾事。
  前不久几位阁老夫人恳请裴英娘为家中郎君赐婚,头一个要求,就是想和望族联姻,小娘子家中穷得揭不开锅也不要紧。
  削弱世家之路,任重而道远。
  朝廷的收入大大减少,而士族豪强通过兼并土地和人口不断扩充实力,威胁皇权。
  李旦即位后不久,下令户部整理户籍,重新大规模简括人口。
  这一次的户籍政策极为严格,地方有藏匿不报者,流放千里。
  简括人口的同时,制定轻傜薄赋的税赋制度,免除地方上的苛捐杂税。从南到北,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生产,开垦良田,开渠引水。如此双管齐下,原本对简括人口如临大敌、准备携家带口外逃的民间百姓渐渐放下心,只有河东道发生几场小动乱。
  简括人口,丈量土地,无疑会得罪各地士族和豪强,没人敢揽这个差事,闹得不好,说不定会落一个身死族灭,谁能保证能一直得君王信重?一旦失却圣心,此人将立刻遭到士族们的反扑。
  古往今来,大臣们并不只忠于皇帝一人,他们真正效忠的,是整个贵族阶级。当皇权和士族之间有矛盾时,大多数人选择和稀泥。
  其他人退避三舍,王洵却主动请缨,愿意担下这份注定讨不了好的差事。
  前几天崔奇南偷偷和裴英娘八卦,王洵为了专心办差,断绝和其他世家的往来,以表示自己绝不动摇,崔氏不能回娘家探亲,崔家老夫人每天在家痛骂王洵。
  怎么进一步削弱士族呢?
  裴英娘撩开罗帐,李旦还在睡,她靠着脚踏坐下来,双手托腮,仔细端详他的睡颜。
  眉眼端正,鼻梁挺直,睡着时五官显得异常柔和,恍惚还是初见时那个沉静雍容的少年郎。
  其实这些年他没怎么变,面孔轮廓更深刻了点,举手投足间多了渊渟岳峙一般的威严气势,那一抹曾伴随他好几年的郁气就像齑粉一样,早已烟消云散,没留下半点痕迹。
  她有些自得地想:也许是因为我,阿兄才会变开朗的?
  然后叹气,早知道他那时候不开心,应该对他更好一点的。
  想着想着忍不住靠过去亲他的鼻尖,刚要分开,床上的人忽然按住她,吻她的唇,动作很轻,但力道很强势,不容拒绝。
  等她回过神,已经躺在他怀里了,他懒懒的,衣襟半敞,鬓边散落几缕发丝,环抱着她,低头吻她的面颊。
  她刚梳妆毕,头发、衣襟散发阵阵幽香,松软而香甜。
  裴英娘拢拢杏色地披帛,推他起身,“阿兄,辰光不早,该起了。”
  李旦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从此君王不早朝什么的……和他无缘。当然了,那是因为夜里让他尽性了,他现在怎么说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白天基本不会耍赖——在他眼里,下午不算白天。
  今天他却没有起身的意思,仍然抱着裴英娘耳鬓厮磨,小心翼翼不碰乱她的发髻,午后她要接见内外命妇,特意交代琼娘给她梳了一个很复杂的发髻,弄乱了她会不高兴,“今天不是朝参日,几位相公大概不会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