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388

  她不看他,默默退开了一些。
  “明锦哥,过几天我会南下。”
  她低头整理刚才弄乱的衣襟,淡淡道。
  霍明锦此刻欣喜若狂,心满意足,心花怒放,兴高采烈,神采奕奕,神清气爽……
  总之,全身上下,没有哪一处不舒服。
  他含笑看她,由着她突兀地岔开话题。
  到这一步,话都说开了,她是他的,用不着逼得太紧。
  听说她要南下,他惊讶了一会儿,明白过来。
  “你要去接朱和昶?”
  傅云英点点头。
  “还有范维屏、汪玫和我二哥,几个和我来往密切的同僚,等我二哥伤好了就出发。我已经给张道长写信了,请他进京为我二哥调理身体,他正好在河南讲道,顺便接他。”
  迎接朱和昶入宫,不是怕他有什么危险——一路都有朝廷大军护送,还没有人吃了豹子胆半路截杀新君,而是提前教朱和昶京里的规矩,告诉他京里的大致情形,免得他闹出什么笑话来。他性情天真,这些天身边的人为了奉承他,不知哄骗了他什么。
  当皇帝简单,但想当一个好皇帝,难。
  她会尽己所能,辅佐朱和昶做一个好皇帝,达不到秦皇汉武唐太宗那样的高度,至少得保天下太平。
  当然,特意带上其他人,还是为了博一份接驾的功劳。
  有了这份功劳,请功顺理成章。她好借这个机会施恩于自己想要收服的人手。
  傅云章的伤不重,只是引发旧疾才昏睡几天,等他康复,也和她一起南下。
  范维屏是楚王的人,资历还不够,但此次沈党株连甚广,朝中空出许多位子,未必不能让范维屏更上一层楼。
  朱和昶根基薄弱,或者说根本没有根基。
  朝政能不能稳下来,内阁大臣的人选至关重要。
  君臣关系紧张,不是好事。
  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大臣们秉持各自的政见理念,没有是非对错之分,最好能平衡朝堂,让其相互制约。
  如此,对掌握军权的霍明锦来说也是最好的。
  处理好感情上的事,傅云英立马盘算起日后怎么帮朱和昶站稳脚跟,缓缓道:“这些天我想过了,到时候推举姚文达、范维屏、汪玫三人入阁参预机务。”
  虽然王阁老、姚文达和汪玫是一派,但王阁老性情软弱,不难对付,姚文达年纪大了,而且性情耿直,弱点明显,汪玫虽然不好拉拢,但他比王阁老精明,更能屈能伸。
  这是一个交换,用姚文达和汪玫的两个阁臣之位换取范维屏的升迁,否则汪玫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越级升迁。
  她帮汪玫,汪玫也得有所回报。
  霍明锦道:“王阁老会答应的。”
  有他在一边看着,王阁老不答应也得答应。
  说了会儿正事,傅云英心里那点不自在慢慢散去了,抬头看一眼窗外天色,道:“别守在外面了,回去好好休息。”
  他眼里尽是红血丝,不知多久没睡过。
  霍明锦只是笑,眼神缱绻,“我不累。”
  事实上他现在很振奋,浑身用不完的劲儿。
  他站起身,袍袖舒展,往外走。
  “我看着,京师乱不起来。”
  她想谋划什么,尽情去谋划,不必有后顾之忧。
  傅云英听懂他言外之意,看着他因为逆光而显得异常伟岸的背影,说:“我缺一个骑射师傅。”
  “嗯?”霍明锦侧头看她。
  半晌后,他醒悟过来,唇边扬起一抹笑容,“好,我明天上午过来?”
  要是能把人娶回家里就好了,每天都能看着,夜里还能抱着……不过她有自己的计划,那就随她吧。
  反正她都说要他了,没法抵赖。
  “下午吧,上午我有正事。”
  傅云英道,送他出了门。
  霍明锦出去了,脚步声越来越轻。
  傅云英站在月洞门前,目送他走远。
  长廊深处,霍明锦忽然转头看她。
  生怕这只是一个梦。
  月洞门前搭了架子,凌霄花藤长势太泼辣,顺着墙根爬到院墙上,罩住粉墙,从院内翻出来,把院外也遮得严严实实的。
  火红的喇叭状花朵挂了满墙,她依旧站在密密麻麻的花藤下目送他。
  一如年少的时候,穿黄袄绿裙的娇俏小娘子,头上扎绒花,戴珍珠头须,裙边挂一对金镶宝噤步,乌黑有神的眸子,又清又亮,笑盈盈目送他。
  傅云英准备转身回去了,却见已经走远的男人突然抬脚往回走。
  他手长腿长,健步如飞,眨眼间,已经走回她跟前。
  她抬头看他,“是不是忘了什么?”
  霍明锦垂眸,喃喃道:“云英,你再叫我一声。”
  傅云英心头微动。
  微风轻拂,几朵凌霄花簌簌飘落下来。
  她拉着他的衣袖,踮起脚。
  湿润的花朵从他们脸颊旁擦过,仿佛有淡淡的清香萦绕。
  她在他唇角印下一个淡淡的吻,“明锦哥哥,我等你。”
  霍明锦没吃酒,但他几乎要醉了。
第125章
准备
  窗外蝉鸣聒噪。
  房里点了几盏灯,刚剪过灯花,灯火明亮。
  暑热天的夜晚,蚊子多,飞蛾也多,门窗明明关得严实,不知飞虫从哪个罅隙钻进房里,不停往罩了纱罩的灯上扑。
  傅云英坐在傅云章房里的书案前写祭文。
  她写完一段,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
  傅云章靠坐在床头听着,偶尔开口要她改动一两个用词。
  每一次动乱之中必有一场杀戮,京城死了不少人,有些是他们认识的,有些是不认识的。
  诗社的人要为在反抗中死去的同僚写祭文以示哀悼,这种彰显名声的事自然少不了傅云章和傅云英。
  不想让傅云章劳神,傅云英写完自己的,以他的口吻帮他代笔,写完拿给他看,略作修改。
  她自己写的祭文洋洋洒洒,风骨清峻,雄健凌厉,以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为傅云章代笔时,则尽量收敛,再三斟酌,努力模仿他平时的风格。
  她擅于模仿,倒也不是很难,几篇写下来,文字典雅醇正,气脉从容。
  搁下笔,她忽然发觉自己的心境也变得平和许多,夏夜燥热,她却难得心平气和。
  她忽然有点明白傅云章为什么想也不想就答应由她代写祭文,还要监督她写。
  世人追名逐利,犹如飞蛾扑火。
  唾手可得的权势当前,大多数人很难保持理智。
  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忘乎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得沉得住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