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388

  吱嘎几声,莲壳推门送消夜进来,调的桂花藕粉,洒了红豆卤,一大碗晶莹剔透的凉粉,还有西瓜,鲜菱角,葡萄,鲜桃,刚洗过,装在竹丝攒盒里,水灵灵的。
  这是傅云章吃的,傅云英的消夜实惠,就是一碗雪菜笋片肉丝面。
  面汤鲜美可口,傅云英洗了手,坐着吃面。
  她吃得很香甜,傅云章拿着瓢羹舀藕粉吃,眼睛却望着她手里的筷子。
  傅云英无意间看到他仿佛很馋的样子,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二哥,你这些天只能吃清淡的。我劳心劳力,可以吃点好的。等你好了,想吃什么吃什么。”
  傅云章摇头失笑,不看她了,慢慢把一碗藕粉吃完。
  莲壳送茶给二人漱口,对傅云英道:“管家说已经看过几处宅子了,都是好房子,地方宽敞,房间多,和宫城离得近,价钱也合算。”
  傅云英点点头。
  傅云章喝口茶,看她一眼,“要赁新屋?”
  傅云英嗯一声,道:“高坡铺这边没有大宅子,不够住,每天去衙署也不太方便,我想买大院子。马上就是乡试,等年底,赵琪、杜嘉贞、陈葵、李顺……我在江城书院的同窗都会赴京赶考,还有苏桐也快回来了,二哥你的朋友也陆续写信来,说他们会来京城,买新宅子,好安置他们。”
  傅四老爷也会进京,如果傅云泰和他一起来,还得给小夫妻俩预备单独的院落。
  另外她和傅云章的幕僚人数增多,不可能一直委屈他们住倒座房里。
  还得辟出两所几进大院子做外书房,她和傅云章的书房得和内院分开,虽然他们家内院现在并没有其他妇人居住。
  他们家没有根基底蕴,这一代开始靠科举起步,想要让家族发展壮大,首先必须扩展自己的势力。
  昔年结交的人脉开始发挥作用,傅云章的同年在各地历练,傅云英的学生们即将崭露头角。
  确实得要换新宅。
  傅云章沉吟片刻,打发莲壳出去。
  烛火微微晃动。
  他递了把蒲葵扇子给傅云英,“今天霍指挥使来过?”
  蒲葵扇扇面阔大,但拿在手里很轻,没什么分量,她轻轻摇动扇子,点了点头。
  “你以后准备怎么办?”
  傅云章自己也拿了把扇子,慢慢摇,蒲葵扇窸窸窣窣响。
  窗外蝉鸣依旧嘈杂,夏夜漫长。
  “我心里有数。”傅云英平静道,“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傅云章看着她,温和道,“也别顾忌太多,总归得要你自己高兴,我看霍指挥使也不是墨守成规的人。”
  若是一般男子,怎么可能容忍她每天混迹在官场当中。
  傅云英轻声答:“我晓得。”
  傅云章有些忧愁。
  她素来肯忍让身边亲近的人,只要不触及她的底线。霍明锦要是欺负她怎么办?
  一开始想着霍明锦肯包容她,自然是怎么想怎么好,但继续往下想,又觉得不妥。
  看他沉默下来,傅云英站起身,把脚踏旁桌案上的茶杯挪走了。
  听见声音,傅云章抬起头,笑问:“怎么就把茶撤了?”
  傅云英弯腰凑近他,看了看他的脸色。
  灯光笼在他脸上,五官精致柔和,含笑望着她,目光温和。
  “二哥,别吃茶了,劳了半日神,早些睡。”
  她看着傅云章睡下,回到自己院子,坐在灯下写了几封信,才洗漱就寝。
  次日早上,嘱咐管家把信送出去,门房禀报,范维屏来了。
  范维屏虽然官职高于她,但知道她是楚王留给新君朱和昶的人,不敢傲慢,进了门,便笑呵呵和她套近乎:“我瞧着你又长高了许多。”
  他们两平时从不往来,算一算很久没见过了。
  范维屏记忆中的她还是个清秀谦逊的学生,再见时,见她虽一身家常服饰,但气度沉稳,应对从容,心中暗暗佩服,难怪楚王把所有暗卫都交给这个年轻人。
  原来自家主子也有靠谱的时候嘛!
  傅云英亦不拿大,和范维屏寒暄过,其他幕僚早就到了,仆人送茶进来,众人推让一回,围坐在窗下,开始讨论入内阁的事。
  沈介溪已死,他的骨干要么卷入谋反入狱,要么怕受到牵连,主动辞官,现在除了王阁老这位内阁大臣地位稳固如山,其他几位阁臣一年之内必定陆续致仕。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这回先换了一个首辅,又换了一个皇帝,眼下各个党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正积极为自己人谋求空缺出来的职位。
  范维屏知道傅云英打算助他进内阁参与朝政,急于表现自己,首先道:“崔南轩乃吏部侍郎,掌管官吏铨选,职权颇重,他在家养伤,暂时没什么动静,不过沈党的人暗中动作频频,想推举他出来收拾沈党的烂摊子,等着东山再起。”
  幕僚们议论纷纷,崔南轩是湖广人,沈介溪的学生,在和沈介溪闹翻以前,他曾和沈党的人共事,交情不错。如果他出面保沈党,那沈党死而不僵,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傅云英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一池清澈的湖水,淡淡道:“那就让崔南轩负责审理沈敬德谋反的案子。”
  众人一愣,面面相觑。
  房里静了片刻。
  范维屏皱眉想了想,问:“这是何意?”
  傅云英道:“这个案子牵涉甚广,由他主审,大理寺、督察院、刑部担任副审,安排我们的人进去,让他好好审,审个三年五载,以崔南轩的为人,他和沈党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
  天下人都看着,崔南轩不可能借机包庇沈党,而且沈党的人为了自保,到时候势必会攀咬他,把他也扯进去。
  闹个不好,身败名裂。
  即使他手段高明,能把事情处理好,也不会有人感激他。相反,他处理得越好,骂他的人越多。
  他处理得不好呢,正好一个办事不利的罪名扣下去。
  功劳?处置沈党和当年惩治阉党不一样,阉党获诛,人人称快,沈党就复杂了。
  这个烫手山芋谁都不想接,交给崔南轩,给他主审的名头,但处处限制他的职权,让他头疼去罢,等他摆脱这个麻烦,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大义灭亲,人人赞颂。
  但事实上,在官场上大义灭亲的人很难得到其他人的拥护,因为都怕自己哪天也被大义灭亲了。
  最稳妥的做法是回避。
  她偏偏不给崔南轩回避的机会。
  大家商议了一回,觉得这样也好,绊住崔南轩,他们才好专心做其他事。
  傅云英挪开书案前的铜尺,抽出一沓纸,道:“赶尽杀绝不可取,沈党中也有正直的官员,可以为我们所用。我这里有份名单,你们熟记于心,务必保住他们。”
  众人齐声应喏。
  见其他人都对傅云英十分恭敬,范维屏眼珠一转,临走前,笑道:“三舅舅前几日来信,要来京城……”顿了一下,“为赵氏吊唁。”
  傅云英会意,“我已经派人在城门前等候老师。”
  说曹操,曹操就到。范维屏前脚刚走,管家后脚过来禀报,赵师爷来了。
  同行的还有苏桐。
  苏桐在地方为官,时日虽不长,但政绩不俗。去年地方闹蝗灾,他脱下官服,和当地老百姓一起抵抗蝗虫,还想办法说动富户捐粮,立了大功。
  傅云英想办法将他调回京师,预备把他安插进工部,她之前认识的工部主事现在升任员外郎了。
  赵师爷风尘仆仆,神情凝重。
  赵氏是他以前最喜欢的学生。虽然两人闹翻了,但他心里总觉得有一天两人会和好的,或许是他老了的时候,他派人把赵氏叫到跟前,痛骂她一顿,然后赵氏泪如雨下,向他赔罪……
  结果却是赵氏比他先走。
  这时候,赵师爷才明白为什么赵氏这些年尽量疏远赵家,而且反对赵家和沈家亲上加亲,几次拒绝两家联姻。
  沈家一倒,湖广江陵府地动山摇,昔日一直被沈家打压欺辱的地方世家扬眉吐气,趁机报仇,沈家族人水深火热,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其他几家依附沈家的世家也都受到冲击,族人离散,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
  唯有赵家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而且因为赵家子弟和傅云英、范维屏走得很近,前途光明,他们家反而取代沈家,有兴旺之象。
  赵师爷心中百味杂陈。
  傅云英知道他心里不好过,问候几句,送他回客房休息,转回傅云章的房间。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