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388

  傅云英刚写好信,随从在外面叩门。
  张嘉贞求见她。
  她吹干纸上墨迹,收好信,请张嘉贞去正堂说话。
  “大人,我想留下来。”
  看到傅云英走出来,张嘉贞便朝她拱手,一揖到底,坚定道。
  她诧异了片刻,“你想留在襄城?”
  襄城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流民聚集、流寇遍布的凶蛮之地,张嘉贞南下途中经常偷偷抱怨,竟然会主动提出要留下来?
  张嘉贞点点头,抬眼看她,“大人……你为什么会为我说话?我的外祖父是海寇。”
  之前崔南轩彻查南方世家通倭的事,张嘉贞的外祖父长期和海寇勾结。
  傅云英拿出证据时,张嘉贞坚决不相信,认为她公报私仇,故意陷害他。
  他写信回家提醒族人小心。
  结果信刚送出,他就接到母亲的求救信,母亲信中说外祖父确实长年和海寇合作,他现在是京官,一定要想办法保住外祖父还有几个舅舅。
  看完母亲的信后,张嘉贞枯坐了一整夜。
  他找朋友诉苦,没想到朋友第二天就上疏弹劾他,说他外家通倭。
  张嘉贞心灰意冷,上疏辞官。
  他平时和同僚相处得一般,没有人为他求情。
  傅云英却在这时候向朱和昶举荐他。
  朱和昶考虑过后,把他的折子扣下了。
  得知自己即将随傅云英来荆襄时,张嘉贞冷笑不已,不就是想趁着民乱除掉他这个眼中钉么?何必假惺惺为他说话?
  但这次南下,根本没有人为难他,所有人都吃一样的苦,做一样的事,作为监军的傅云,也是如此。
  原来一切都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哪怕他曾多次当众反驳傅云,傅云并没有怀恨于心,反而很赏识他。
  正堂点了一盏油灯,灯火微弱。
  军饷筹措不易,卫奴接连攻下防守重镇,为保住宁锦防线,所有精锐全都送往辽东,全国税收的一大半也几乎都送去辽东充当军饷。皇帝朱和昶先后几次开私库拨银。为减轻压力,大臣们倡导勤俭节约,傅云英作为监军,自然要响应,夜里只有写字看书的时候才点蜡烛。
  她低头用银签子拨弄灯芯,道:“那天在傅宅宴请的众位大人,都是真正有真才实学、肯干实事的能臣,皇上爱惜人才,即使我不出面,皇上也会找理由留下你。”
  水至清则无鱼,朝中大臣或多或少都有污点,但他们也真的干了不少实事。不然,她和朱和昶不会单单挑中他们。
  张嘉贞身上有很多毛病,可他是个真心做实事的人,对得起他身上穿的官袍。
  他外祖家的事,和他无关。
  张嘉贞看着她眼眸低垂时眼窝一圈淡淡的青影,沉默了一会儿。
  半晌后,他笑了笑,笑容苦涩。
  “大人……我读书科举,所有花费,都是我外祖父供的。”
  外祖父喜欢读书人,他从小在外祖父的教养下长大,族中子弟中,他最为聪颖。外祖父很喜欢他,抱他坐在自己怀里,喂他吃松子糖,“嘉哥好好读书,以后做大官,光耀门楣!”
  外祖父对他要求严格,要他做正人君子,当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他小的时候调皮捣蛋,外祖父会严厉斥责他,有时候还会打他。
  母亲纵容他,外祖父就骂母亲:“我外孙子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娇惯!”
  所以得知外祖父通倭的时候,张嘉贞觉得傅云实在太可笑了,他外祖父宽厚仁慈,乡里人人都夸,怎么会做出那种丑事?
  接到母亲那封求救信后,他呆坐窗前,仿佛能听见自己的脑海里响起清晰的碎裂声。
  原来他一直最为尊敬的外祖父,是个表里不一、私通倭寇的恶人。
  他的所有坚持,天崩地裂。
  外祖父的家财,是用那些惨死在海寇刀下的亡魂换的。他的科举之路,风光无限,剖开来看,却是一片恶臭。
  傅云英抬起眼帘,看到张嘉贞眼底一闪而过的泪光。
  她轻声道:“不管怎么样,你的才学不是假的,你这些年做的事也不是假的,与其浪费你这么多年的刻苦辛劳,不如施展你的才能,为老百姓多做些实事。”
  张嘉贞牙关紧咬。
  她接着说,“你多救几个人,就会有更多人感激你,也许你外祖父当初就是这么想的。”
  张嘉贞愣住了。
  外祖父供他读书,督促他做一个君子,鼓励他当一个正直的官员……都是真心的?
  他久久不说话。
  灯火摇曳。
  张嘉贞站了起来,再次一揖到底,“大人,那我更要留下来了,这里更需要我,我愿意扎根襄城,早日让襄城变成可以和武昌府并称的巨镇!”
  外祖父造的孽,已经无法挽回。那就让他多做些好事为外祖父赎罪吧!
  傅云英也站了起来,郑重回礼,“这一拜,是替荆襄百姓拜的。张主事一心为民,愿意留下,乃荆襄百姓之福!”
  灯火昏暗,两人对望一眼,相视一笑。
  这一笑,此前所有隔阂,烟消云散。
  ……
  接下来几天,西边不断有亲兵运送俘虏回县城。
  霍明锦治下军规严谨,对于淫、辱妇人、滥杀无辜的流寇,杀无赦,其他被逼着和流寇一起攻城的流民只要肯缴械投降,既往不咎,送回县城,由傅云英想办法安置。
  苗八斤不顾自己的伤情,拄着两根竹棍,找傅云英打听会怎么处置起义军。
  她没有隐瞒,“但凡是滥杀平民的,不能放过。其他人可以留下一命。”
  苗八斤松了口气,咧嘴笑道:“监军果然仁慈。”
  傅云英摇摇头,“不是仁慈,留他们有用。”
  杀过平民百姓的,尤其是杀过朝廷命官的流寇,性子已经野了,这样的人留不得,他们以后随时可能因为一点点不满就铤而走险或者煽动其他人闹事。
  流民们需要安定的生活。
  对于那些流寇,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愿意主动归顺的流民,就地附籍。
  而那些罪名不至于流放,又不服管束的刺头,傅云英准备把他们送到双鱼岛和小琉球岛上去。
  让他们去对付海上的流寇,保护来往的商船。之前霍明锦收服的海上巨寇不可能永远老实,他们需要培养几个能压制那些巨寇的自己人。
  苗八斤听懂傅云英的暗示,不可置信地看她一眼,“这么说,我也要去双鱼岛?”
  竟然不杀他?还要重用他?
  傅云英点点头。
  苗八斤朗声大笑,想说几句豪气的话,不小心扯动伤口,疼得龇牙咧嘴,不停咳嗽。
  ……
  这晚,傅云英接到赵师爷的回信。
  得知她要在荆襄建学堂,赵师爷欣喜若狂,已经匆匆收拾行李赶过来了。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随行的还有三个和他志同道合的友人,都是年事已高无牵无挂、想在晚年无拘无束做一点事的名儒。
  赵师爷的友人,必定才学不俗。
  傅云英嘴角轻翘,学堂不愁没老师了。
  她看完信,吹灭蜡烛。
  擎着油灯回到卧房,坐在床沿边脱掉靴子,摘下网巾,刚要解衣襟,一双胳膊猛地伸过来,揽住她的腰,把她带倒在竹席上。
  接着,沉重的身体压下来,牢牢覆在她身上,大手扣住她的双手,摸索着和她十指交握。
  黑暗中充斥着男人粗重的鼻息。
  她回握他的手。
  这么多人守在外面,能躲在她房里床上的,自然只有霍明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