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开荒者(校对)第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5/780

  姜子牙与申公豹两人此次前来,本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想到还真惊动了圣人,当下激动不已,随白鹤童子上得山来。
  元始见白鹤童子竟然带来了两个,略感诧异,掐指算来,如今天机混乱,他也无法算得真切,但也大致知道二人都是封神大劫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但明显姜子牙才是替天封神之人,因为封神榜与打神鞭分明便要对他更为亲近。
  于是对跪拜在地的姜子牙与申公豹两人道:“你二人也算与我玉虚宫阐教有缘,就同进我门下吧,姜尚年长,便为师兄。”
  两人受宠若惊,赶忙三跪九叩,行那拜师大礼。
  元始将两人收为徒弟后,却并不亲自教导,只是让弟子南极仙翁代师传艺。
  南极仙翁得老师之命,不敢懈怠,尽力教导两人,奇怪地是,那姜子牙对玉清仙法领悟力奇低,反倒是对一些兵书战策,权谋机变颇有见解。
  而申公豹则是恰恰相反,短短时间内便修成了真仙,南极仙翁将此事报与元始,元始如何不明白是何缘故?却是替天封神之人并无仙缘,只能享凡间富贵。
  便告诉南极仙翁,任由姜子牙自行选择,停止继续教导申公豹玉清仙法,命其上洪荒四处游历,交朋结友。
  转眼间,自姜子牙上玉虚宫已是四十年过去,而姜子牙也从三十出头的壮年汉子,变成了须发皆白的老者。
  这一日,元始天尊突然召见姜子牙,对其问道:“姜尚,你入玉虚宫有几载了?”
  见老师垂问,姜子牙赶紧答道:“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已七十有二,却是上山四十载矣!”
  元始天尊面无表情的道:“你如今到何种修为境界了?”
  一提到这个,姜子牙就满脸羞惭,低头答道:“弟子天性愚钝,虽得老师灵药伐毛洗髓,又得师兄们尽心指点,却始终没能参悟化神之境,眼下还是元婴修为。”
  元始天尊早已知道此事,因此神色自若,并没有怪责:“这也怨不得你,你生来命薄,无仙道之缘,只可受人间之福,你且下山,辅佐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姜子牙闻言大惊:“老师,弟子乃真心修持,苦熬岁月,今亦有年,虽然修行薄弱,向道之心却甚为坚决,请老师大发慈悲,弟子情愿在山苦行,也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老师收回成命。”
  元始天尊摇头道:“你天命如此,岂得违拗?此处已非你久居之地,早早收拾下山,休要多言,此为先天灵宝封神榜与打神鞭,当助你事成。”
  姜子牙还待哀告,一旁南极仙翁上前劝道:“子牙,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姜子牙无奈,只得接过封神榜与打神鞭,叩头谢恩。
第六十四章
封神台督造柏鉴、天下乱、邓家有女名婵玉
  姜子牙收拾好物什,怀揣封神榜与打神鞭下得昆仑山来,在洪荒中四处游历,这日,却是来到了渭水之滨。
  见得沿途有人携带家小,正在迁徙,忙问是何缘故,有人答道:“我等乃是渭水旁渔夫,以打鱼为生,这几年来渭水里却是出了个妖魔,将河里鱼虾捕食殆尽,我等活不下去,只得远走他乡。”
  姜子牙心道,今日我遇见了此事,少不得要管上一管,于是便往渭河而去,待到渭河边,却见河中突然一阵黑烟升起,向姜子牙袭来,姜子牙大惊,举起打神鞭就要朝那黑烟打去。
  那黑烟见得打神鞭,突然变做一个人形,疾呼道:“仙长救我。”
  姜子牙大为奇怪,忙问缘由,那黑烟又道:“我乃昔日人皇轩辕黄帝帐下总兵柏鉴魂魄,在涿鹿之战随人皇征讨九黎部落蚩尤时,死于九黎大阵。”
  “后魂魄被阐教云中子道长所救,放于这渭水河中,道是我千年之后有大机缘。”
  “我身遭惨死,千年来魂魄不得安息,故而越来越暴戾,我不欲伤人,只得杀死那河中鱼虾泄恨。”
  “今日感觉到仙长身上有一重宝,能让我魂魄清净下来,又千年期满,是故推算出我之大机缘定在仙长之身。”
  姜子牙听得啧啧称奇,他自然知道当年轩辕与蚩尤大战之事,也知道当年师兄广成子与云中子下山辅佐轩辕,心下已相信了柏鉴所言。
  心道我此去封神,正好缺一督造封神台之人,再说封神台建好后,那些上榜真灵也需有人牵引,这云中子师兄所说的大机缘,莫不在此?
  于是姜子牙便将此事与柏鉴说了,柏鉴大喜,如何不应?自是领命前往建造封神台去了。
  姜子牙也是受柏鉴所感,于是便在渭水之滨隐居下来,自号飞熊道长,每日里在渭水直钩钓鱼,只等贤王前来。
  那些渭水之滨的民众见姜子牙除去了祸害渭水的柏鉴,只道姜子牙是神仙下凡,纷纷传颂,如此一来,姜子牙名声也是越传越广。
  却说那申公豹,在洪荒游历多年后,偶然一次回玉虚宫,听白鹤童子说起了元始天尊令姜子牙下山封神之事,心里却是愤愤不平。
  暗道元始天尊待自己太为刻薄,自己与姜子牙同时拜师,那姜子牙还是受自己引导才上得昆仑山,拜得圣人为师。
  且自己修道悟性要远在那姜子牙之上,可偏生元始不许玉虚宫门下教导自己,让自己修为再无寸进,姜子牙又得了那先天灵宝封神榜和打神鞭,自己却是什么也没得到。
  申公豹这口气如何咽得下来?心道你不仁,我不义,申公豹暗暗打定主意要坏了姜子牙封神之事,不与元始好过。
  姜子牙飞熊道号在洪荒传开后,传到了姬昌耳中,姬昌亲至渭水之滨拜访姜子牙,两人自是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姬昌拜姜子牙为相,统揽全局,姜子牙果也了得,短短几年时间就使得西岐大治,所谓兵强马壮,士气昂扬,只等时机一到,便要起兵伐商。
  又半年之后,有阐教门下十二金仙玉鼎真人门下弟子杨戬奉师命前来相投。
  那杨戬因天生三眼而被父母当作怪物遗弃,却被玉鼎真人捡到,看出其乃天赋异禀,并非妖孽之属,便收为亲传弟子,尽心抚养。
  杨戬长大之后,天赋神通渐显,不仅力大无穷,额上三目更是上可探九天之外,下可查幽冥血海,且能射出九天霹雳,端的是厉害无比。
  在阐教三代弟子中,元始天尊最看重的就是这个弟子,不仅亲自传授了他八九玄功,更是亲自去向师兄老子求得九转金丹,助他练就金刚不坏之躯。
  杨戬既至,姬昌第一百子,云中子亲传弟子雷震子也不日到来,如此好消息一件接一件,姜子牙自是大喜,旋即劝西伯侯姬昌立国反出大商,姬昌也是等此一日久矣。
  遂改国号为周,自称文王,立长子伯邑考为太子,立玉清圣人原始天尊阐教为国教,拜姜子牙为丞相,全权负责伐商大事。
  任命杨戬为先锋大将,兵锋直指朝歌,又任雷震子为随军元帅,负责大军粮草供应。
  姜子牙给纣王罗织了诸如:篡改祖宗之法,颁布新政,对所有诸侯、卿士和官员的利益都造成了重大损害啦!
  任用奴隶贱民,而不任用贵胄卿士,使得贵贱不分,上下颠倒啦之类的罪名。
  总之造反这种事,无论靠谱不靠谱,终归是要有一个理由的,姜子牙便以如此可笑的理由,号召天下诸侯,起兵伐商,以复祖宗旧制,还天下一个太平之世。
  西岐正式扯起了大周旗帜,姬昌命次子姬发为帅,姜子牙为军师,率领西歧两百诸侯,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朝歌,各地诸侯纷纷响应,派出大军分几路进攻大商。
  自此,大商最大的敌人西周终于走上舞台,正式开始了天下之争,也将封神大劫推向高峰。
  西周此举,震惊朝野与大商万民,然西周兴此不义之师,除了崇敬姬昌的西岐子民与根本利益受到损害的诸侯外,大商百姓甚少有支持的。
  纣王对西周的进犯自也早有心理准备,当下虽惊不乱,任太师闻仲为平叛大元帅,全权负责平叛事宜。
  闻仲从容布置,调兵遣将前往迎击西周大军,以威武大将军洪锦为帅,灵珠子至尊宝为先锋,率郑伦、陈奇、金大升、吴龙、姜文焕等将,兵出五关,讨伐叛军之首,由姬发率领的西周大军。
  北地鬼方大军突袭北伯侯崇侯虎,崇侯虎之弟崇黑虎勾结鬼方,卖兄求荣,以至崇侯虎身死,北地被鬼方吞并。
  随即鬼方大军挟大胜之威,兵临陈塘关,总兵李靖固守不出,一时无虞,东地姜桓楚征伐后羿齐国,尚无西进之意,游魂关总兵窦荣不敢怠慢,日夜提防。
  南地南伯侯鄂崇禹之子鄂顺率诸侯大军进攻三山关,总兵邓九公调遣兵马,与叛军相迎,连场大战。
  而孔宣、羽翼仙、伏羲、大羿、镇元子、无崖子等方外高手,则隐藏在大商各大军中,以防对方有异人相助。
  四方叛军皆有应对之后,闻仲方从容调动境内各方守将,穿云关部将龙安吉被调往陈塘关支援李靖,临潼关部将卞吉往游魂关助阵窦荣,千里眼顺风耳高明高觉兄弟被调往三山关襄助邓九公。
  目前东鲁姜桓楚只是寻隙故意攻击齐国,尚未公开叛逆,故而纣王指示,可先遣使者调停,若是不从,再从游魂关与齐国两面夹攻灭之。
  北地鬼方实力不明,却十分厉害,闻太师曾征讨多年都取之不下,暂时不宜硬拼,以固守为上,同时可趁北地未完全归心异族之时,在后方侵扰,必可使鬼方难以兼顾。
  只有南地鄂崇禹,暗中与姬昌勾结,且奉姬昌为主,此时西周大将杨戬雷震子二人便已身处颚顺军中,助其攻打三山关,正是大商首先需要解决的一方,况且三山关此时吃紧,须得立即援助。
  当下至尊宝接到调令,独领一军赶赴三山关支援,无崖子更是暗中前往。
  三山关。
  邓九公面色惨白,正半躺在殿中,听太鸾禀告完军情后,皱头紧眉,道:“我深受大王之恩,委以重任,如今鄂顺势大难敌,当如何是好?”
  太鸾也是愁眉不展:“若论武艺,叛军无一人是大人敌手,但叛军中有西周术士异人,大人不敌,亦是无奈之事,如今只能死守关隘,与三山关共存亡矣!只盼朝歌援军早日到来。”
  邓九公长叹道:“个人安危事小,国家社稷事大,若是叛军攻破三山关,大商危矣,纵是我等身死,又有何面目去见历代先君?”
  两人嗟叹一阵,却是无计可施,忽有家将来报:“禀总兵大人,小姐学艺归来,正在殿外求见。”
  邓九公精神一振,忙道:“快让小姐进来。”
  便见一名明眸皓齿,婀娜窈窕,肤白貌美的绝色少女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下跪行礼道:“蝉玉拜见爹爹。”
  邓九公隐去激动之色,点了点头:“吾儿快快起来,你昔年往西昆仑学艺,今日总算是艺成下山,也了却了为父的一桩心事。”
  邓婵玉站起身来,又与太鸾见礼,见邓九公受伤,赶紧拿出一颗丹药让其服下。
  邓九公只觉那丹药清凉沁心,身上的伤势竟然顷刻痊愈,不由大喜:“吾儿好药,竟如此神效。”
  邓婵玉笑道:“此乃师尊所赠,只要性命未失,无论多重创口,皆可痊愈,爹爹宜安心休养数日,待身体元气复原,方可上马使力。”
  邓九公摇头道:“眼下军情紧急,叛贼鄂顺正攻打三山关,手下有不少能人异士,前日对战中,折了赵升与孙焰红,为父也被那雷震子所伤,被迫坚守。”
  “如今将士们俱在浴血奋战,为父怎能安心休养?”
  邓婵玉一听赵升与孙焰红战死,柳眉倒竖,怒道:“女儿在西昆仑闻听各路诸侯作乱,忧心三山关,故而向师尊请求下山,特来相助,爹爹可与我一军,前去一会叛逆,也不负学艺经年。”
  邓九公沉吟片刻,点头道:“不愧是我邓九公之女,你先去见过你母亲与兄嫂,我自调拨人马与你,战阵之上,须得仔细,切忌心慈手软,否则当有性命之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5/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