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984

  “柳成林果然不愧北地名将。”翻来覆去地看着曹信快马送来的信件,李安国由衷地赞叹道:“对于朱寿这一战,此人战术变化,当真是到了极致,连番调动之下,便连朱寿这样的老狐狸也着了他的招儿,一战而将主力损失泰半,哈哈哈!朱寿贼子当初背叛我们的时候,可曾想到有今日?”
  快活的大笑的李安国身体簌簌地抖动着,乐不可支。
  公孙长明却从这一系列的运动作战之中看到了李泽那依稀的身影,说起来,这样的作战风格与柳成林以往的作战风格完全不同,倒是更符合李泽那种飘忽的难以琢磨的作风。
  “李公,可别忘了,柳成林这一战功成,最主要的依仗,可是来自小公子派出的那一支二千人的骑兵队伍,没有这一奇兵,柳成林便是再悍勇,也是没有法子可以倒转乾坤,反败为胜,以弱胜强的。”公孙长明特意地提醒着李安国。
  “这个小崽子,婚姻大事,自然需要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他居然就自作主张了,亏得他还知道让曹信去牵这根红线,不然我的颜面何存?”李安国抚着长须,笑吟吟地道。
  “曹信出马,格局自然上去了,世人也必定以为是李公的谋划,从这一点,倒是看出小公子思虑得是极周全的。”袁昌也终于反应过来了,拱手恭喜李安国道:“恭喜节帅了,柳成林归我成德,已是毫无疑问,朱寿再次损失折将,接下来只怕再也没有力量对我们构成威胁了,我猜秋收之后,小公子必然会向横海发起大规模进攻,与柳成林两面夹击,如此一来,横海归我成德之日不远矣。”
  李安国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曹信也是这么说的。不过现在我还是有些担心,那个小崽子将德州一把火烧成了白地,秋收之后,他要横跨这几百里去攻击沧州,棣州的话,这几百里,便也成了天堑了呢!”
  “李公勿需担心。”公孙长明不以为然地道:“看小公子在策反柳成林,并且能在柳成林反了朱寿之后,能迅速地派出一支骑兵前去支援,就说明小公子在德州必然有所布置。这一战,小公子必胜无疑。”
  “节帅,既然形式一片大好,那么我们是不是要给翼州一定的支援?”王思礼问道:“单以翼州之力,必竟是单薄了一些。”
  “那是自然!”李安国连连点头。“横海四地,其实都是好地方啊,也只有朱寿那个独夫才会暴殄天物,将好好的膏腴之地,弄得民不聊生,这四地要是归了我们成德,那我们李氏,必将如同虎生双翼啊。”
  王思礼兴奋地道:“既然节帅也有此意,那我下去之后,马上动员一部分兵马进入翼州,以为声援。”
  李安国摆手道:“不必,不必。我准备让闵柔过去。”
  屋里几人,除了公孙长明,其他几人,尤其是苏宁,都是勃然变色。
  尤勇走后,成德狼骑便由闵柔统带。虽然这只是一支不过百人的骑兵,但却是成德的象征,成德狼骑,一向便由成德节度使亲自指挥统带,而从来没有交予过他人。李安国此举,无异于是向屋内几人宣布他最终的决定了。
  王思礼与袁周沉默不语,公孙长明是一副本该如此的神色,苏宁却是脸色惨白,低着头,紧紧地握着拳头,身子微微颤抖。
  “你们不知道,屠立春在武邑也弄了一支骑兵队伍,就是模仿的成德狼骑,不过嘛,曹信说,现在那支骑兵倒似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让闵柔带着成德狼骑过去,让他们看看,成德狼骑可不是他们想弄就弄得出来的。哈哈哈!”
  “节帅,成德狼骑不过百人,在战场之上的作用也特殊,是不是单薄了一些?”王思礼建议道:“以属下看来,咱们还是要有所准备的,哪怕是作为后备力量。”
  李安国思忖片刻,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是,不过现在我们正在对振武用兵,振武有卢龙大力支持,这块骨头要更硬一些,而且秋收在即,这是头等大事,所以除了成德狼骑先过去以外,其它的事情,都等秋收过后再说吧,等到翼州正式向横海用兵的时候,我们再看情况是否需要我们给予军事上的支援。”
  “明白了,属下会做好一切准备的。”王思礼拱手道。
  李安国的目光转向一边的苏宁:“这一次深州便做得不错,瀛州石毅在柳成林与朱寿鏖战之时,本来提大军进了章武,意图攻击柳成林,但深州军队立即便全军出动压向了边境,迫使石毅不得不在章武停了下来不敢妄动,阿宁,你深明大义,我很欣慰啊!”
  苏宁抬头,脸上勉力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成德之事,自然是需要排在第一位优先考虑的。”
  “好,有阿宁你这样一个态度,那我成德何愁不能一飞冲天。”李安国仰天大笑。
  苏宁低头不语。这样下去,成德可能会更好,但李泽也会更好,而李泽好了,他苏宁却只会更惨。脑子中想起深州之事,心中更是恨得咬牙,黄尚,杜腾,自己是如此的相信他们,他们居然敢趁着自己不在的时候,在背心里捅自己一刀。等自己办完事情回去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好看。
  李泽在经略横海之上的成功,自然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成德接下来的战略,一旦李泽拿下横海,这边打下了振武,则成德的势力立时便会得到一个飞跃的提升,而成德也必然会成为北地一颗耀眼的明珠,比起河东高骈,卢龙张仲武也不遑多让。
  袁周王思礼二个告辞而去,这两人一文一武,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日子里,都会因为这一变故而忙得不可开交。苏宁也以去看望姐姐离开书房去了后院,书房里便只剩下了李安国与公孙长明两人。
  李安国脸上的喜色,渐渐地消逝,看着公孙长明,叹息道:“长明,你说我的心是不是太狠了一点?”
  公孙长明看着对方,道:“这是无奈之举。李公,为了长远之局面,你必须这么做。不清除内患,那早晚是要出大事的。这样的安排,虽然从情理之上来说的确无情,但放到整个成德的存亡大势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安国又是猛烈地咳嗽起来,赶紧从袖子里扯住一块丝帕捂住了嘴,咳嗽停下后,他摊开丝帕,看着那上面一片触目的殷红,轻声道:“如果是我的身体还允许的话,我或者还想去弥补他们之间的裂痕,但现在,不成了,我必须趁我还活着的时候,替他把不稳定因素全都剔除了,这样,他接手成德的时候,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上下一心的成德了。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的这个名声,便让我承担了吧!”
  公孙长明看着李安国手里的那块染血的锦帕,也是沉默无语。
  “我好像是五年还是几年没有见过他了?”李安国仰起头,努力地想要算清楚自己多久没有去过武邑,没有看过这个小儿子了,想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放弃了:“还记得最后一次见他的时候,他应当只到我的胸脯这里高。”
  看到李安国拿手在自己的胸前比划了一下,公孙长明道:“现在他差不多已经与李公你差不多高了,很强壮的一个小子。”
  “我记得他小时候身子很弱。”李安国道。
  “小公子是我见过的最为自律的一个人。”公孙长明道:“自律得让人感到恐惧,在武邑几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少年人放纵过自己一次。或者正是因为小时候身体弱,所以他想要让自己更强吧。”
  李安国点了点头:“长明,通过你的渠道,让他秘密来镇州一次,我要见见他。”
  公孙长明也是表示赞同:“李公你的确要见见他,这样大的一盘棋,不但是你,他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啊。更何况,小公子最擅长的倒正是这种阴谋算计提前布局的事情,有他参详,或者能做到更好更平稳地将权力过渡。”
  “他能与你比?”李安国翻了一个白眼。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虽然不甘,但公孙长明还是不得不服气。
第二百零八章:黄尚之死
  秋收终于开始了。
  即便是一向咄咄逼人,率军猛攻代州的张仲武,在这个时节也偃旗息鼓,双方维持着目前的战线形成了僵持的局势。从总体形式上来看,张仲武是占了上风的,此刻,他已经占领了小半个代州,除了雁门关一带还没有拿下之外,其他地方已经是岌岌可危,雁门关事实上已经被三面包围起来了。秋收季节的到来,也使得高骈迎来了一个难得的缓冲时机。
  当然,在这个时候,高骈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反攻,与张仲武一样,他麾下的绝大部分府兵此刻都要返乡进行抢收。时节是不等人的,要是错过了收获的这个窗口,一场大雨,便足以让一年的辛苦全都化为乌有。
  但深州,现在却有些乱。连正常的秋收,也被打乱了。
  以往的这些工作,全都是由长史黄尚在主持,但苏宁自镇州返回之后,黄尚就被逮起来了。黄氏在深州定居多年,是深州有名的豪族,黄尚作为深州长史也有十余个年头,麾下亲信无数,抓捕这样一个人,对于深州的影响有多大,是显而易见的。
  黄尚的亲信基本上都集中在民生一系列的位置之上,抓捕了黄尚,这些亲信自然也不能放过,短短的十余天时间里,深州大牢里便人满为患。
  但随着这些人的被抓捕,整个深州的官僚体系也被完全破坏掉了,这使得整个秋收陷入到了混乱的状态之中。
  抢收庄稼,收取赋税,粮食入库,输送等等一系列工作,一下子全都乱了套,上面的人进了大牢,下面的人无所适从。
  但苏宁显然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粮食长在地里,晚那么几天,也能收回来,晚那么几天运到深州城来,也无所谓,只要深州的百姓还在,那么税赋也就跑不了。
  但他一刻也不能再忍受黄尚了。
  在他不在的时候,黄尚倡导的出兵威胁石毅,使得柳成林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将朱寿击败,在苏宁看来,就是对他的背叛。
  原本柳成林跟他屁关系没有,但现在柳成林成了李泽的大舅子,自然也就成了他的敌人。这样的一个人,被朱寿或者石毅灭了,那才合他的心意呢。黄尚明明知道他的心意,却仍然鼓动深州军将们赞同他出兵,这如何让苏宁能够忍受?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城内到处在搜捕黄尚的同党,而城外,自然也不会平静,此刻,胡十二就统带着一千甲士包围着黄氏在城外最大的庄园—黄庄。
  黄氏是深州最大的豪族,自然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黄庄修建的格局,就是一个坞堡,军事色彩相当浓厚。黄氏最后的族人与武装力量,便全部在这里了。
  由于苏宁行动之前毫无预兆,而且是一回来便下令动手,黄氏根本来不及准备,绝大部分核心力量,都在城中落网,这个庄子,已经是他们最后的一处巢穴了。
  “苏刺史,我们黄氏,一向对你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坞堡之上,一个三十出头的人顶盔带甲,语带悲怆的大声吼叫着。那是黄尚的一个族兄。
  胡十二冷冷地看着上面不停地喊冤的对方,并不答话。苏宁压根就不在这里,而他给予胡十二的命令是,斩尽杀绝。
  “准备攻击!”胡十二转头吩咐道。
  看到对手的装扮,胡十二便知道想让对手投降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个小小的坞堡还没有放在胡十二的眼中,更重要的是,这个坞堡之中,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守卫。
  战鼓声响起,数十名甲士拖着数根海碗粗细的撞城门向着坞堡前进,在他们身后,甲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形,长矛在前,弓手在后,稳稳地向前推进。
  “放箭!”坞堡之上,传来了对方绝望而又声嘶力竭的吼叫之声。
  喊杀之声骤起。
  一个时辰之后,胡十二便站在了坞堡的最高处,他的一千甲士已经冲进了黄庄之内。整个黄庄,已经陷入到了一片混乱之中。
  其实胡十二现在脑子里也有些混乱。
  他一直与公孙长明保持着秘密的联络,公孙长明隐诲地提醒他,在深州,应该有李安国安排的棋子,不过他也不知道是谁。
  难道是黄尚吗?
  曾有那么一瞬间,胡十二很想去把黄尚救出来,然后一起干翻苏宁算数,如果有黄尚的襄助,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个念头也只不过在他的脑子中一闪而过而已。
  这件事情的风险太大。
  对黄氏动手,到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这也是黄氏的最后一处巢穴,但镇州方面却一直保持着沉默,这让胡十二不仅很是疑惑,似乎黄尚并不是那个人,否则,镇州方面不至于一言不发。
  可是不管从哪一个方面看,黄尚都应当是最合适的那个人。如果真不是他,那又会是谁?
  胡十二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其实他现在,真是有机会干掉苏宁的。
  当然,也就是想想而已。现在的胡十二,与当初刚刚走出武邑的胡十二,已经长进了太多了。而与公孙长明的多次交流,也使胡十二明白,就这样干掉苏宁,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会让公子兼并成德的事情,增添更大的困难。
  一个苏宁不足为患,他真要这么做了,以后又暴出他是公子的人,那么事情可就大条了,镇州,赵州的那些李氏旧部,绝对会因此而与公子生出嫌疑。真到了这个时候,公子想要入主成德,那就千难万难了,总不能将这些人杀光。而如果真杀光了这些人,成德还存在吗?
  公子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富庶的成德。
  那就只能让苏宁自己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来自取灭亡才行。
  这或者便是公子与节度使共同的想法吧。
  只是胡十二想不清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布局。这让他有些痛恨自己还不够聪明。
  “校尉,清理完毕。”一名军官一路跑着上了坞堡之顶,抱拳向胡十二禀报道。“所有粮食,财物已经清理完毕。”
  胡十二点了点头:“粮食,钱财都是刺史需要的,兄弟们发点小财不伤大雅,但不要过分,明白吗?瞧瞧你的怀里,都快装不下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