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984

  张仲文苦笑着摇摇头,走进了湘妃馆。
  “不是成德怠慢,而是恰恰今天朝廷使者也进了真定城,此时此刻,他们正在迎接天使了,也就只有我来招待你了。”公孙长明解释道。
  “一入真定,便能见昔日老友,仲文更加欣慰一些。”张仲文笑道:“老友先痛饮一场,再论其他,如何?”
第二百五十五章:条件
  与张仲武不同,张仲文虽然说也稍通武艺,但更多的却是属于士人的圈子,豪门世家培养子弟,总是文武分途,有张有驰,和平时节,自然是文臣当道,但乱世之时,却是拳头说话了。相比较于张仲武的豪爽大气,嚣张跋扈,张仲文就显得木讷多了。在卢龙,张仲文虽然是兄长,却几乎被张仲武巨大的身影给完全地遮挡住了,世人几乎只知张仲武,不知张仲文。
  但这并不能说明张仲文就是一个平凡之辈,相反,像公孙长明这种深悉卢龙底细的人物,对于张仲文的重视,绝不在张仲武之下。
  在卢龙,张仲武负责开疆拓土,张仲文则负责看管后院,扎紧篱笆,卢龙如今被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成为了张氏的后花园,朝廷别说插不进手去,便是想一窥究竟也难上加难,这可不仅仅是靠武力就能做到的。
  张仲文虽说是文人,但手上染的血,不一定就比张仲武少了。
  用公孙长明评价张仲文的话来说,就是此人,人狠话不多,典型的面善心黑的家伙。
  当然,这只是公孙长明评价张仲文治政的方式,并不是对于此人私德的攻击,实际上比起张仲武在个人私生活上的毫无节制,张仲文却是极有原则的一个人,个人私德在公孙长明看来毫无指摘之处。
  同是文人,在公孙长明与卢龙的蜜月期间,两人相交莫逆。论起交情来,远非张仲武可比。张仲武单纯地把公孙长明看作一个谋主,而公孙长明彼时也只是将张仲武当成一把收割契丹人的刀子,如此而已。
  但张仲文,公孙长明倒可以称他为朋友。
  当然,这个朋友最后在追杀他的时候,可是不遗余力的。张仲武对于公孙长明的逃亡是无所谓,一个瘦小干巴的老头他并不看在眼里,但张仲文却深悉公孙长明的破坏性,一路追杀之下,最后连当时的莫州刺史以及朝廷派驻在卢龙的观察使也借机杀掉了。
  这也是张仲文清理朝廷在卢龙的势力的最后一步。
  这一步走完,卢龙也就等于正式宣布与朝廷决裂了。
  当然,这一次的见面,两人谁都没说起这一当子事儿。各为其主,各行其是,这并不是私人恩怨。
  两人对座而饮,只谈风花雪月,只谈过去的交情,只谈当年在并肩对付契丹人时的激情澎湃的往事,说到高兴处,便大笑着举杯豪饮。
  两人相处的态度,让在一边亲自服侍的竹轩老板袁潭大惑不解,他当然是知道这两人之间的许多恩怨情仇的,本以为这一次两人会面,肯定会刀光剑影,唇枪舌刀,指不定喝了点酒后失了风度,更是会卷起袖子干上一架,为此他还作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心里构思了很多种解决方案。
  但这两人当真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直到都喝趴下了,也没有彼此口出一句恶言。
  看着一个背靠在椅子上,大脑袋枕着圈椅的靠背,嘴角还流着涎水,另一个俯在桌上,鼻涕泡一张一缩,袁潭摇头苦笑,招呼了人进来,将两个醉鬼扶到内里床榻之上休息。
  竹轩的服务自然都是第一流的,洗浴,更衣一整套行云流水,两个醉鬼抵足而眠,酣声大作。
  竹轩湘妃馆内的灯光,熄灭了。只有无尽的风雪,伴着两人如雷的鼾声。
  而此时在成德节度府,李泽的小书房内,他却正很不高兴地盯着对面的一个人。
  大唐监门卫录事参军高象升。
  此人夹在王铎的队伍之中,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成德。
  王铎不愧是老练的人事干部,哈哈打得极响,漂亮话说得极多,前程描绘得如花似锦,但每每李泽一说到要紧之处,他或者转换话题,或者模棱两可,总之想从他嘴里掏出一句实话来,几乎是不可能。
  李泽觉得很辛苦,因为他要在王铎的面前扮演一个年轻的有雄心壮志的五好青少,有谋略,但略显冲动,有城府,但却稍显稚嫩,这里头的轻重把握,即便是他,也觉得很是难为人。
  两个人都在演戏,也都在观察着对方,都想通过这些不着边际的谈话之中一窥对方的底细。这让李泽想起后世看过的一个小品,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但偏生都要装成清纯的小萝莉,想来有些恶心啊!
  王铎是这个时代一个标准的,合格甚至于可以称之为优秀的大唐高官,虽然他竭力地在隐藏自己,但偶尔不经意间对于政治的一些理解,仍然让李泽颇为佩服,左仆射如此,想来那三省之中的各位侍郎,六部高官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就是这样一群有能力,有见识的当代精英们,怎么就将大唐弄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了呢?
  只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重难返之下,便只能将旧有的瓶瓶罐罐全都打破了重新来过,才能塑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旧有的秩序之下,显然已经无法解决当今的问题了。
  而打破旧有的秩序,恰恰是他们这一群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如此一来,第一个利益受到损失的就是他们,所以这些人便只能努力地充当一个裱糊匠,这里修修,那里补补,尽自己的全力延长着这个正在坠下深渊的政权的性命。
  想来,他们也是极其煎熬的。
  这些人不是不知道问题所在。
  但知道问题所在,怎么解决才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当他们不能选择正解的解决方法的时候,无论他们的裱糊水平如何高明,最终还是会破败的。
  “公子看起来很不高兴啊?”高象升微笑地看着对面的李泽。
  李泽讥讽地看着他,“我高估你了。记得当初你走的时候说过,我拿下横海,便是横海节度使,我进入成德,横海与成德便可合并为一个节镇,但现在,可不是这样。”
  高象升两手一摊:“公子,横海节度使已经给你了,千牛卫大将军也给你了,成德是你父亲为帅,这与给你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大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样一来,你把我好好的一锅饭都煮夹生了,很多本来现在就要做的事情,便无法展开,这于我,于大唐,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吧!”李泽冷声道。“真当我离了你们就不行吗?”
  高象长叹了一口气:“公子,两镇合并这么大的事情,岂是能说并就能并的?我的确竭力奔走了,但反对的声音太大,成德横海八个州,两百余万人口,朝廷诸公岂有不担心之理?他们也是怕又出现一个张仲武啊!张仲武麾下,多有苦寒之地,但现在成德横海,却尽是膏腴富庶之地,而且距离长安更近,一旦生变,谁敢担负起这个责任来?”
  “说来说去还是不相信我!”李泽怒道。
  高象长一笑:“公子莫非是在王铎面前演习惯了吗?在我面前就不必这么装模作样了吧?您其实心中也早有预估吧。早前朝廷便有担忧,现在您有拿下了定州,益州,瀛州,朝廷诸公的这种担心只会增,不会减!”
  “所以就让王铎来试探我,察看我?”李泽也是笑了起来,的确,在高象升面前,他是不用装的,对方对自己的了解,可不是王铎能比的。
  “这只不过第一步,也是最无聊的一步。”高象升道:“请公子往长安一行,才是最重要的步骤。”
  “我到了长安,便能让他们相信我了?”李泽冷笑,“我还担心我进了长安,还能不能回来呢?”
  “长安哪有胆子扣着公子!”高象升摇头道:“朝廷哪边的意思,是想请公子的母亲去长安居住,对了,还有您的那个未婚妻,柳氏柳如烟。”
  李泽大怒:“这是要拿我母亲当人质吗?柳如烟与我只是订婚,并未成婚,又关她什么事?”
  “从本质意思上来说,就是人质的意思。”高象升点头道:“朝廷还在议着要下旨夺情,让公子只需服三十日的热孝呢,这样一来,明年上京的时候,你就可以携带着柳如烟上京,皇帝要给你亲自赐婚,主婚,这样一来,你的母亲,夫人尽皆在长安,以后定然还要生下孩子,如此一来,朝廷才会放心。”
  “也就是说,我只有这样做了,朝廷才会同意我合并横海成德是吧?”李泽怒极反笑:“要是我不去呢?合则聚,不合则散,以后咱们就各干各的。”
  “如果公子这样做,朝廷还可以将瀛州,定州,易州都合并到这个新的节镇当中。”高象升补充道。“否则朝廷必然会派人到振武去,虽然振武实际掌握在公子手中,但真这样搞一出,也必然会让公子被动是不是?公子,这只是朝廷用人的制衡手段,并非有什么恶意。”
  “怎不见其它节度使将家眷送往长安?哦,有一个,高骈那个老家伙!”李泽恶狠狠地道。
  “就是出了张仲武这种事,才会有这样的举措啊,公子,要是将这三个节镇合并到一起,您可就是北地第一人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去长安开府建牙
  李泽坐在火盆边,火盆里的银炭冒着幽幽的绿焰,公孙长明坐在他的身侧,两根手指不停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昨天晚上他大醉一场,今日宿醉未醒,一大早便被李泽派人去竹轩捉了来,此刻两个肿眼泡子外加眼袋格外的显眼。李泽另外一侧坐着曹信,手里拿着火钳,无意识地一张一合,发出啪啪的清脆的响声。在他们的对面,坐着的是袁周,此刻却在专心致志的煮茶。
  从茶砖之上瓣下一块,用小碾子磨得细细的,然后放在精美的器具里煮茶,在这个过程之中,还会不时往里面加上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里头甚至还有油脂,这种喝茶的方法,在这个时代,其实还是主流,但李泽却着实欣赏不来,也享受不来。
  不仅是公孙长明是自道高手,便连曹信,袁周也是精擅此道。公孙长明在武邑的时候,甚至还对李泽的那种开火冲泡炒茶的方式大加讥讽,认为毫无仪式感,在与李泽的关系缓和之后,甚至还热情地向李泽传授茶道。从茶叶采造,鉴别,备具,用火,烧水,炙茶,碾沫,煮茶,饮用等方面向李泽灌输茶之道,但李泽一听到什么一沸加盐,二沸舀水,还击汤心,倒入茶粉,三沸点水,分茶入碗,敬奉宾客这些便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公孙长明好心好意地送他的陆羽的《茶经》亦被他束之高阁,从来都未曾翻看过。
  他只喝他的庄子里自己采摘,炒制的茶叶。冬喝红茶,其它季节喝绿茶。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李泽在武邑的那些部下,倒也慢慢地都喜欢上了这种喝茶的方式。但像公孙长明,曹信这些自诩身份的人,与李泽在一起的时候,虽然也勉强能喝这种冲泡的茶叶,但更多的时候,他们还是更喜欢煮茶。
  看着袁周七汤点茶,看着茶沫咬盏,看着袁周喜滋滋儿地开始分茶,李泽只觉得太无聊了。不过看着连公孙长明此刻也不揉太阳穴了,屏声静气看着袁周的动作,李泽也只好随大流。
  “今日超常发挥!”袁周先分出三杯茶来,然后抬眼看着李泽。
  李泽却是连连摆手,敬谢不敏。
  “小公子就是一个不会享受的。”公孙长明哧哧地笑着:“昨日宿醉,今日有袁刺史煮茶,正好去酒。”
  曹信却是笑道:“光是看袁刺史的手艺,便足以将宿醉碾走了。袁刺史,这手艺大大见涨啊!”
  “这几年事儿不多,尽研究这些玩意儿了,不过今天还是超常发挥了。”袁周笑咪咪地端起了茶碗,“请,请!”
  三个重要的手下彼此相请,然后有滋有味地眯着眼睛开始品着那杯也不知道有多少重滋味的茶,李泽便招了招手,角落里的李泌,立即捧来了一个紫砂壶,那里头是泡好的红茶。
  这可是李泽好不容易才让屠虎淘弄来的一个紫砂壶,捧着小壶,对着壶嘴咪了一口,心道不就是仪式感吗?回头等我有了空儿,我也能把这泡茶的手艺弄出一整套花式来,到时候看花你们的眼。
  话说这似乎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呢!
  好不容易等这三位喝完了有滋有味的茶,公孙长明也看着有精神了,李泽这才开口:“朝廷的意图昭然若揭了,就是要拿我的亲人去做人质,这让人难以接受,今日叫三位过来,便是议议此事,大家看看有什么别的办法?看那高象升的意思,如果不这么做,朝廷便会拖着不让我们合镇,虽然在事实之上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总是给我们带来不便,至少名不正言不顺,甚至他们还可以捣捣乱,恶心恶心我们。”
  公孙长明却是呵呵一笑,看了一眼曹信与袁周,见二人都没有率先开口的意思,便道:“公子,我有一件事情要先问你。”
  “什么事情?”
  “你准备反唐么?”公孙长明问道。
  曹信与袁周两人都是眼神闪烁地看着李泽。
  李泽一摊手:“以后说不准,但现在,我并没有这个打算,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我可不想像张仲武那样,自寻死路。如果的我实力达不到,想了也白想,等我实力到了一定程度,一切都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说什么反不反的,不是笑话吗?”
  “这就是说,公子的长远计划,其实是一个自然而然地演变过程是也不是?”公孙长明接着问道。
  “差不多是这样吧!”李泽毫不讳言地道。
  “好,公子现在为一地节镇,就算将来一统北地,仍然是一地节镇,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只怕就要像张仲武那样举旗造反了。”公孙长明笑道:“而想要自然而然地达到那种高度,那公子终有一日,是要踏进朝堂,控制朝政才有可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