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984

  李泽想了想,反问道:“这么说来,公孙先生是不反对这件事情罗?”
  公孙长明点头道:“正是,我与公子想得不一样的是,我认为这甚至是一个机会。”
  “哪里来的机会?”李泽问道。
  “不管是节帅还是公子你,根基都在这里,出了成德,横海,公子便基本上一无所有了。”公孙长明道:“而此次朝廷要让公子亲人入长安,正是给了公子一个正大光明的机会,在长安布置人手。老夫人去,可以啊,那当然是需要大票人手去保护服侍的。如烟姑娘去,也可以啊,那自然也需要人手的,公子可以名正言顺地往长安安插人手,从现在就开始在长安经营,岂不妙哉?”
  听了公孙长明的话,李泽若有所思。
  喝完了杯中茶的袁周,接着道:“公子,别忘了,您现在可是千牛卫大将军呢!从大唐建国伊始,还没有听说将大将军府建在节镇当中的,你大可以在长安开府嘛!这样一来,大将军府的相关幕僚也是要配备一些的,亲卫兵马,总也要驻扎那么一些吧,就算不多,三五百人总是要有的吧?可以正大光明地向朝廷要官职充实千牛卫将军府,拿着朝廷的俸禄,替公子办着事,岂不美哉?”
  曹信抚须长笑:“只要开了府,有了正儿八经的官员,自然就能与闻朝廷大事,便也能在长安登堂入室了,只要踏进了门槛,便自然有操弄的机会,先不说影响朝纲的话,但总是可以结交不少好朋友的。而且将千牛卫大将军府设在长安,也会让朝廷放心,让他们更加认可公子您的忠心啊!”
  三人意见出奇的一致,李泽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如果这样做,那在长安,就要有一个主事之人。这个人不但要是我们的心腹之人,更要有足够的身份,需要的时候敢于做主,又要为长安贵人们所承认,否则的话,想打入那个圈子,难度可是不小,不知大家认为谁去合适?”李泽问道。
  说到人选,曹信和袁周都是不说话了,倒是公孙长明笑道:“公子如果信得着老头子,我倒是愿意去走这一遭。”
  “先生,我经略北地,正需要先生襄助呢!”李泽摇头道:“怎么放先生去长安做这些事情?”
  “卢龙对我太熟悉了。”公孙长明道:“他们也都提防着我,我在这里,委实难有用武之地了。而公子布设大局的能力,远超老头子,身边又有曹,袁诸公等人,个个都是老谋深算之辈,有公子布设大局,他们查漏补缺,尽可无忧矣。而长安诸人,对我的名声大都与闻,但老头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却是不知道的。而我所擅长的阴谋诡计之道,倒是正适合去做这些奠基的工作,等到公子正式入朝掌握大权的时候,要行的就是堂堂正正之道了。正奇相辅,当竞大功。”
  曹信,袁周都是连连点头。
  “公孙先生此言,大有道理,我赞同由公孙先生去长安主持大局。”
  “袁某也赞同!”
  李泽想来想去,似乎除了公孙长明,他手中真还拿不出更合适的人选去长安做这些事情了。当下拱手道:“如此便有劳先生了。”
  “我这是去长安享福了,那有什么辛劳不辛劳的。在边地呆了十几年了,这一回去了花花世界,当好好享受一番。”公孙长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公子可别在银钱上短了我。”
  李泽一笑:“这个您放心,以后屠虎可以顶着千牛卫大将军府的牌子做生意了,长安自然是要经常去的,没钱了,您找他。”
  公孙长明大笑:“那敢情好,就是不知以后屠虎怎么向夏荷那小丫头报帐,想来夏荷那小丫头听到公孙老儿用了如此多的钱,那张小脸一定是臭臭的。”
  众人尽皆大笑。
  “那还是让梁晗随您去?在长安的千牛卫,总需要一个将领带着!”李泽想到梁晗是公孙长明用熟了的,便想让梁晗跟着公孙长明。
  “不必!你让褚晟或者陈炳跟我去吧。”公孙长明道:“梁晗的性子散漫,一大半原因倒是因为我,一员虎将,被我给荒废了,便让他在公子麾下好好地磨练,将来必然能担当重任。”
第二百五十七章:一山岂容二虎
  李安国看着坐在面前的儿子,问道:“你已经决定要在明春去长安一趟吗?”
  李泽点了点头:“这一趟不得不去,而且这也是一个好机会,一个我们能将手伸进长安去的机会。”
  “这一趟不会有你想的那么平静的,其实朝廷的所谓大义,要不要并不重要,现在朝廷差不多就是一个空壳子了。”李安国摇头道。
  李泽笑了笑,“父亲,如果我们只想做一地节镇,或者说只想在北方称雄,那么去不去长安,的确不重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放眼天下的话,不去就不行了,甚至是越早去越好。”
  “为何?”
  “天下英豪何其多也,我相信,盯着天下的人又岂会只有我一个?”李泽笑道:“朝廷现在没剩下别的什么了,但唯独这面金子招牌还是值一些钱的。”
  “心太大,不是好事。”李安国叹道。
  李泽盯着父亲,道:“这些年来,父亲倒的确是心不大,但到头来,便能避开这滚滚浪潮吗?避不开的,站在我们这样的位置之上,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么摆布别人,要么由人摆布。除非我们放弃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找一处深山大泽去隐居,又或者泛舟海外,或者还能独善其身,可是父亲,您愿意这样做吗?”
  “争夺天下,一步先,步步先,可如果一步错,便也只会步步错。”李泽接着道:“现在,我就是要去争这个一步先。”
  “你比我有志气。”李安国笑了笑道。
  “我只是不想受人摆布。”李泽摇头道:“但想要不受人摆布,除了自己当老大才有可能做到,否则,终究是有人能摆布得了你。”
  “这就是你要去争天下的初衷?”李安国吃惊地问道。
  “在武邑庄子上称王称霸惯了,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嘛,以后我也不想有人对我指手划脚!”李泽笑咪咪地道。
  “那你便去吧!”李安国道:“明年开春就去,尽量早去早回,我这身体,想来撑过一年还是没有问题的。有我在这里,自然会替你将这里看好的。”
  李泽点了点头:“有父亲看家,我自然安心。”
  “你的母亲愿意去长安吗?”李安国接着问道。
  李泽沉默了片刻:“本来我是想请母亲到镇州来住的,为此我专门写了信回去,不过母亲不愿意过来。她说,不想再见到你。”
  李安国惨然一笑,“也罢,不见就不见吧!明天春上她去了长安,这一辈子也就再见不着了,也好,也好。”
  看着李安国站起身来,有些步履蹒跚地向着内室走去,李泽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于他而言,其实当然是能劝说母亲来成德与父亲团聚的,苏氏已死了,母亲过来自然也没有谁敢给她气受。
  可没有想到,母亲竟然是如此的决绝,竟然是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李泽的建议。
  此去长安,以李安国的身体状况,两人绝无再见之日了。
  意兴澜珊地走出了房间,守在门口的李泌立即便给李泽披上了厚实的裘衣。
  穿上裘衣,戴好帽子,李泽大步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王铎今天干什么去了?”
  “去了湘妃馆,住哪儿不走了。”
  “这老儿倒是会选地方!”
  “高象升呢?”
  “在我们的监视当中,一直呆在驿馆里没有动弹!”
  “这家伙不动弹才怪,他不动,不代表着他的手下没有动。让下头人仔细一点。”
  “是。”
  “你安排一下,下午我见张仲文。不要让长安来人闻出味儿来了。”李泽吩咐道。
  “公子,我们这边自然是没有问题,我就怕卢龙人哪边知道王铎在这儿,便故意弄出一些消息出来。”李泌有些担心地道。
  “你告诉张仲文,如果他们敢这样做的话,那就啥也不必谈了,他直接滚回家吧!”李泽冷笑:“我会把费仲,石毅这些人送给王铎,让王铎带着这几个人回长安去。”
  “明白了。”
  李泌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张仲文头脑清醒,制止了手下的计划,此刻他们在真定城内的消息,早就满天飞从而被朝廷使节知晓了。
  张仲文的部下的意思,就是想让朝廷以为卢龙,成德正在互相勾结,从而破坏朝廷拉拢成德的大计。
  这个计划,遭到了张仲文的断然拒绝。对于他来说,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不见得能破坏得了什么,反而有可能将自己人搭进去。
  张仲文再见到李泽的时候,只是稍稍楞了一下神便恢复了平静,刚满十七岁的李泽的确是显得太年轻了一些。
  但这个年轻人,现在却是北地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了。而且,他的权势并不是来自于继承,而是他自己的拼搏与谋划。
  计划周密,心狠手辣,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必杀之招,想着李泽这一年来的种种事迹,张仲文又哪里敢把他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
  “我出发的时候,同时也带着公子所要求的耶律奇悉万丹部的三万部族,不过我是轻骑而行,他们却是老弱病残皆有,所以慢了一些,但最多还要十天功夫,他们就会抵达瀛州了。”张仲文拱了拱手道:“不过有一言要先与公子说清楚,如此天气,便是青壮行军,都有可能冻死冻伤,而悉万丹部老弱病残很多,这一路行来,想一个也不伤亡,恐怕便是神仙也办不到。”
  张仲武果然很干脆,这谈判还没有开始呢,他已经把悉万丹部给送过来了,当然,这也从一个侧明说明,他的确没有把契丹人当一回事。
  “李某人自然明白,不过要是当时不加上这一句话,只怕这几万人真正能活着到我手里的就剩不了几个了。”李泽笑道:“适当的伤亡比例是可以接受的,看到张公您的风度,我倒是可以放心了。”
  张仲文笑笑:“公子这么说,我也可以放心了,不过公子我还要劝您一句,契丹人是养不熟的狼崽子,你费尽心机把悉万丹部弄过来,只怕到时候,会让你头痛的。”
  李泽大笑:“多谢张公好意提醒,不过我只能心领了,我养这匹狼,与你们不同,因为我会把狼训化好的。在卢龙,他们只是工具,但在我这里嘛,我可是把他们当作可以大用的部下的。”
  “公子如果想用悉万丹部来千金市马骨,用来勾引我卢龙治下其它契丹人,只怕没有什么可能了。有此事为鉴,我们卢龙也会痛定思痛的。”张仲文微笑着道。
  “张公想多了,我这个人一向恩怨分明,有功赏功,有过罚过,悉万丹部耶律奇为我立下了大功,我便酬此功而已,至于其它契丹人,那便是随缘了。”李泽笑道。
  “但愿如此,我只是不忍公子多做无用功而已,公子,请问费仲,石毅那么还好吗?”张仲文问道。
  “当然,费仲石毅在我们这里,可是被当做贵宾的,没有丝毫怠慢。跟随费仲到我们真定城的二千卢龙甲士以及石毅麾下的甲士嘛,现在也是凭着自己的劳力换饭吃,主要是在修建城墙,据我所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伤亡。当然,正如张公所言,天寒地冻的,接下来会不会出现意外情况,谁也说不准。至于瀛州府兵,我们早就释放回家了。”
  “这么说来,我就很希望早一些与公子达成协议,这样,他们也就能早些回家了。”张仲文伸手从怀里摸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来,放在桌上,推到了李泽的面前。“这是我们卢龙节帅给公子的信。”
  李泽随手撕开信封,从内里掏出了张仲武的亲笔信。
  “这是我们节帅的亲笔,我相信节成李帅的手里,也有不少我们节帅的手笔,公子肯定也见过。”张仲文道。
  李泽点了点头,张仲武字如其人,倒真是豪爽大气,每一行字,都要占上两格,这便使他亲手写的信,总是看起来要厚上不少。
  虽然写满了整整数页纸,但其实内容并不多。看完张仲武的信,李泽不由哈哈大笑,“张公,你们节帅很幽默,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向我许诺封官,拉我入伙,这不可笑吗?”
  “一点也不可笑!”张仲文正色道:“我们节帅天下英雄,公子也是不凡,如果两强联手,则北地可定,天下可期!公子在我这个大唐反贼面前,也用不着遮掩,我相信公子也必然是有志于天下的是不是?”
  “谁为主,谁为辅?”李泽笑问道:“一山岂容二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