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984

  这些被判有罪的人,每户人家都会被授予一定的土地,三年为期。第一年,缴纳九成,第二年,缴纳七成,第三年,缴纳五成,直到第四年,才会恢复到三成的法定租赋,连种五年之后,这些土地便会重新被登记为耕种者所有。
  以惩罚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剥削了人,但又给了人无穷的希望,毕竟再怎么辛苦,也就三年功夫,以后日子便又有了盼头不是?
  但凡还能看到希望的人,自然不会再拗着脖子与强势的官府对着干了。
  李泽欣赏黄德的原因就在于此人对于政策的把握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底线之上灵活变通,以符合当地实际。
  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正儿八经的好官了。
  抵达瀛州的第二天,柳成林带着候方域的这个曲凯旋而归。地方势力再强横,在碰上了有组织的国家暴力机器的时候,他们的顽抗基本上属于徒劳。
  候方域这位曾经的世家豪族公子,如今脸上冻得满是皴裂的口子,耳朵下垂长出了冻疮,抱拳向着李泽行礼的时候,手上也是伤痕累累。
  蜕变正在这个昔日的贵公子身上发生着。
  战死了三十八人,伤了一百零三人,其中四十余人是在行军途中以及攻打坞堡的过程之中被冻伤了。
  这便是柳成林这一次攻打坞堡的损失。
  “瀛州,将来必然是我们与卢龙军交战的首地。这些坞堡拿下来之后,对我们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节帅请看,这是目前我们已经拿下来的坞堡。”柳成林站在地图之前,拿着一根银炭在上面戳出一个个的黑点。一道锁链正在慢慢地成形。
  “接下来,我们还要在这里,这里,新建几个坞堡,来让这条锁链完善起来。”柳成林转过身来,看着李泽道:“瀛州归我们后,可以想象卢龙人必然会唆使契丹骑兵一次次地前来骚扰,即便以后双方正式开战,我们也可以依托这些坞堡构建起一条完整的防线。所以这些坞堡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这一次我给你送来了李德的游骑兵。”李泽指了指身后的李德,李德上前下,向柳成林抱拳。
  “一到两年之内,我们会将李德的游骑兵扩编到三千人左右。这样,你就有了一支足以与卢龙骑兵相抗衡的骑兵队伍。”
  柳成林见识过李德的骑兵在沧州摧毁朱海留守大营的一幕,这的确是一支强军。
  “剩下的三个坞堡,都靠近莫州边境了,本身就拥有上千乡兵,现在我们已经确认,卢龙已经有正规军进入到了这些坞堡,所以打他们,就要费劲一些了,冬日里,显然不适应发动大规模的战斗,只能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柳成林道。
  “也罢,就先让他们帮着我们把春播搞远了再去收拾他们吧!”李泽笑吟吟地道。
  军议完成,诸人一一退了出去,屋子里便只剩下了李泽与柳成林二人。李泽将朝廷钦使与卢龙使节在镇州与他达成的一系列协议,通报给了柳成林。
  本来以为柳成林听到朝廷要让柳如烟入京的消息会暴跳如雷,岂料柳成林只是沉默了一会儿子才问了一句:“这件事势在必行吗?”
  李泽点了点头。
  “现在朝廷的目的很明确,如果我的母亲与如烟不上长安,他们就会在合镇之事上给我们设绊子,虽然说这并不妨碍我们实际行事,但这个名份不拿下来,便给了人口实,也会让成德诸州之间的一些有心人有了上下其手的机会。这必然会给我们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形成不必要有内耗。”
  “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在长安有自己的据点了,我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北地。对我来说,现在张仲武差不多快要成为一条死蛇了,但打完这条死蛇之后如何动作,才是重中之重。经略天下,长安是核心点。”
  “千牛卫大将军府设在长安,是一个妙策。公孙长明就任千牛卫录事参军,主持将军府事宜,也是一个极佳的人选。”柳成林道。“节帅如果想经略天下,天子,就必须掌握在手中。挟天子以令诸候,这件事,已经有人做过了。的确有很多便宜之处。”
  “这正是我的打算!”李泽大笑:“这么说成林是同意了吗?”
  “我要派一些人手去保护如烟!”柳成林道。
  李泽笑着点头:“这个自然没有问题,千牛卫将军府设在长安,那将军府亲兵按规制可以有五百人,你的家将,便在卫府之中领一个职衔。”
  “五百人可不够!”柳成林道:“长安一旦有事,这点人手,杯水车薪。”
  “明面上只有五百人,暗底里自然会更多,但这需要时间来布置,先让公孙去长安打好底子,屠虎随后跟进,然后后续的人手慢慢地安插进去。”李泽道。
  “如此甚好!”柳成林点了点头:“只是这样一来,你的婚礼就会在长安进行,皇帝亲自赐婚,主婚,倒是天大的面子,可我这个大舅哥却是无法亲自来参加了。明天春上,我要将瀛州肃清。”
  “人不到不要紧,关键是礼物要到。长安千牛卫将军府新设,啥都缺。”李泽一摊手道。
  柳成林大笑:“你可是大户,居然还打我这小门小户的主意,罢了,我也只有这么一个妹子,自然倾尽所有。”
  “如此便多谢大舅哥了。”李泽开心地道。
  “多谢倒也不必,早点让我抱上外甥是正经。”柳成林正色道。
  “我觉得二十岁之后再生产更好一些。”李泽一句话没有说完,看着柳成林又瞪起来的眼睛,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这个时代,十六七岁当上母亲,三十出头便做了奶奶的人一抓一大把,他们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危险哟!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能语海。
第二百六十三章:安置
  李泽将悉万丹部安置在德州,并没是一时率性而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德州境内,河流众多,一条条河流将整个德州切割成了一块一块的互不相联的区域,而博兴县的四周,更是河流密集。
  将以骑兵快速机动而闻名的契丹骑兵安置在这样的一个区域内,自然有着更进一步的考虑。德州不会一直这样荒废下去,以后,肯定还会有原德州移民迁移回去,李泽也会从其它地方迁移人进去,当博兴的周边县治都填满了人,一座座城池重新兴建起来之后,悉万丹部也就被锁死在这一区域了。
  说李泽对契丹人毫无防备,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当李泽与耶律奇等一干人等进入到了博兴的时候,先期出发的契丹悉万丹部已经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德州博兴县。
  契丹人原本逐水草而居,抵达博兴县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就在四新河河边驻扎了下来。
  眼下的四新河,还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来自石邑的一支由义兴社组织的队伍,更是在这里已经劳作了不短的时间了。距河边不远的高地之上,由义兴社员们兴建的房子一排排地整齐而有序。这片高地之上,大概已经兴建了上百幢房屋。
  冬日里,自然不可能建设起多么结实的房子,实际上这些房子也只不过是一些简易的茅草屋而已,只是供契丹人渡过这个冬天而已。
  义兴社员们刨去积雪,将被积雪掩盖的大量茅草收割,然后堆集在一起点燃,熊熊的火焰融化了冻土,燃烧过后的草木灰挖出来铺在地面之上,然后用蔑条等将更多的茅草扎成一个个的草排子。
  砍伐树木,钉在地上作为桩基,然后将这些草排子一个个的钉上去,最后将泥土挖起来,和成稀泥,再一层层地糊在草排子之上,一夜过后,这些草排子上的泥土便被冻硬了。冻硬过后的草排子,将凛冽的寒风挡在了层外。
  而在屋内,稀泥干了之后,亦能起到防火的作用。
  李泽与耶律奇站在高地之上,看着下面河边或圆或方的一顶顶帐蓬和聚集的悉万悉部众,道:“这周边水草丰茂,可以放牧,当然,与口外不能相比,你们也不能转场到别的地方,所以放养的牲畜也就有限了。当然,以后你们也不必再迁来移去,要把这里当成你们的家,好好经营。这些茅草屋的确简陋了一些,但等到你们安顿下来之后,便可以好好地建设真正的土坯房,甚至砖瓦房。”
  “可是我们不会建房子啊!”耶律齐赫然道。
  “当然会有人来教你们盖房子的。”李泽笑道:“会有人来教你们如何建设土坯房,如何烧砖制瓦,如何在明天开春之后,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放心吧,一切都有安排。”
  “多谢节帅!”耶律齐抱拳道。
  “养殖方面的事情你们是本行,但以后也不仅仅养羊养牛养马,还可以养鸡养鸭嘛,鸡鸭可以下蛋,可以吃肉,便是他们身上的毛,那也是可以卖钱的。”李泽笑吟吟地道:“四新河里,还可以捕鱼嘛。对了,博兴县还有着大量的媒炭资源,这是好东西,你们还可以挖掘媒炭,卖出去换钱。不过挖这东西,还有一定的危险,而且如何分辩不同的煤炭,也需要丰富的经验,这个等以后一切安定下来之后再说吧。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很多好东西,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和利用就好了。”
  “媒炭?”耶律齐眨巴了一下眼睛,他并不了解这是什么东西。
  “是一种燃料,跟你们烧马粪牛粪一样,能取暖,能用来烧水做饭,但可比马粪牛粪强多了,便是银炭也无法比拟的,因为银炭的价格实在太高了,一般人哪里烧得起,但这玩意儿就埋在地下,只要挖出来稍为加工,便可以当作燃料了,这个不慌,等我们回来以后,我再派人来教你们如何挖煤,如何制煤,这东西现在还没有普及,很多人认为他有毒,不是好东西,不过只要稍加改造一下使用方法,便是最好的燃料。”李泽笑着说。
  “节帅再造之恩,悉万丹部没齿难忘!”
  “以后你们都是我的部下,我的子民,为你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我的职责,否则,你们凭什么为我效力呢?”李泽一笑道:“从部族里选择十名优秀的战士,加入我的亲卫义从,另外再挑一些聪慧的子弟,跟着我去武邑就学,从小就培养他们,我相信等他们长成,能让悉万丹部更上一层楼。”
  “多谢节帅信任。”
  “这些子弟是要重点培养的。所以人选的选择,你还要慎重一些,当然,也不仅仅是你部贵族头人的子弟,普通牧民的子弟也要有几个嘛!”李泽道。“英雄不问出身,只要能带领你的部族向前的人,就值得培养。”
  “耶律齐一定会认真挑选最聪颖的子弟去就学,也会挑选最勇敢的战士跟随节帅,为节帅作战。”耶律齐道。
  “开年过后,我要上长安一趟,你把部族里的事情好好安排一下,我带你上长安,开开眼界。”李泽笑道。
  “带我去长安?”耶律齐震惊地问道。
  “怎么?不愿意去吗?那可是个好地方呢!”
  “当然愿意去。那里也是我无限向往的地方,听人说过,那可是个花花世界呢!”耶律齐笑道。
  “那就跟着我去。”李泽笑道:“等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我相信你的部族已经在这里安居乐业了。”
  李泽离开博兴的时候,这里的房屋建设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了,数万契丹人的抵达,使得他们有了充足的人手,原本的义兴社员们立即变成了指导这些契丹人干活的小头目,割草,砍树,焚烧,扎草排子,一幢幢这样简易的房子,一天便会多出一排来。
  而契丹人的分流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博兴有四个乡,数万契丹人,也就分成了四个居住点。这些工作,早在契丹人抵达之前,早就做好了安排,现在,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罢了。
  一车车的粮食从石邑运过来,各种种样的物资也源源不绝地抵达,丰沛的物资给了这些长途跋涉而来的契丹人心中大定,干活倒是更有激情了。
  李泽的队伍里,多出了十名亲卫义从,五个是悉万丹部头人的子弟,五个是普通牧民子弟,耶律齐的亲弟弟耶律定是这十个人中身份最为贵重的。十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悉万丹部之中最为勇敢的战士。
  除了这十个人,队伍中还多出了近二十个孩子,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不过六岁。
  教育,同化,自然要从娃娃们做起,对于这一点,李泽是深深认同的。
  一众人等经过石邑,翻越了白雪皑皑的大青山,终于踏进了武邑境内。从秋后收割完庄稼之后开始出重,已经过去了整整三月时间。闵柔以及成德狼骑还没有多少感受,但李泽,李泌以及他的亲卫义从们却都是兴奋了起来。
  如今的武邑,早就不是过去的武邑,大量的外来移民,而且还是富人的涌入,使得武邑的人口从原来的不过两千余户数万人,一下子涨到了近十万人,村廓庄舍,随处可见。而靠近大青山的地方,更是立起了无数座窖口,借助着大青山里丰富的木材,这里现在已经成了供应武邑木炭,砖瓦,石灰等物资的集中地。纵然是冬日里,每一口窖仍然浓烟滚滚,无数的马车,牛车,驴车,拖着木炭,砖瓦等物,将厚厚的积雪碾出了深深的车辙。
  看到李泽的旗帜以及大队的骑兵,这些车辆忙不迭地将自己的马车赶到了路边,为李泽让开道路,当李泽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这些人都是大声地欢呼起来。
  李泽也拉下了蒙在脸的围巾,微笑着向这些百姓们挥手致意,他的每一次挥手,都会引来更大的欢呼之声。
  李泽带给武邑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而武邑,也是李泽的基本盘,正是有了现在这个富裕的武邑,李泽才有着更多的底气大步前行。
  骑兵经过了李泽早前居住了十多年的庄子,那里现在有了新居客,便是李泽的二叔李安民。
  “闵柔,你代表我去看看二叔吧,我就不去了。”李泽转身对闵柔道。“马上要过年了,看看二叔哪里还缺什么东西。”
  “遵命!”闵柔策马扬鞭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