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984

  “大将军,今日一天跋涉辛苦,便请大将军早些安歇,明日,本王再设宴为大将军洗尘。”比起李泽来说,体形肥硕的福王李忻更是疲劳之极。平日里他更多的是坐着马车,不过这一天,因为李泽坚决不肯坐马车,他便也只能骑马相伴,可怜一路之上,换了三匹战马,才总算是抵达了目的地,李忻自然是吃够了苦头。嘴里说得是怕李泽辛苦,实际上他自己倒是真顶不住了。
  “多谢殿下。”李泽打量着身后的这个园林式建筑,很是满意对方的安排。
  与李忻紧赶慢赶地回到自己的福王府,让几个丫环接力替自己按摩以便舒筋活血,李泽在安顿下来之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大床之上进入梦乡不同,此时在长安皇宫御书房之中,刚刚接到了福王李忻密折的皇帝李俨却是愤怒之极,狠狠地将手里的密折掼在地上,大声咆哮道:“贼子安敢如此嚣张跋扈,视朝廷为何物?视朕为何人?”
  被连夜招进宫来的中书令汪书,门下省侍中田令孜,尚书令陈笔,左仆射王铎等人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好半晌,眼见着皇帝的怒气渐渐平息,汪书这才俯身捡起了地上福王的密折,这一看,他的嘴巴也张得大大的再也合不拢了。
  奉旨进京的横海节度使,千牛卫大将军居然在孟津度遭遇大规模的袭击,麾下卫士死伤过半。而福王密折之中所奏,涉及到这一次袭击中的不仅有卢龙张仲武,竟然还有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宣武节度使朱温。
  “公然袭击奉旨进京的朝廷大员,这些节镇当真是无法无天。”汪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福王的密折并不长,但里面代表着的含义可就太多了。
  为什么要袭击李泽?自然是因为他们不希望北地的局势重新回到朝廷的掌控之中,只有北地糜乱,他们才有更多的机会谋取自己的利益。
  换而言之,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有着不臣之心。
  “所幸吉人天相,李大将军无恙。”看完密折的王铎也是心有余悸地道:“千人袭击,竟然被大将军麾下百余名卫士击败,杀伤数百人,李大将军麾下士兵,如此善战,陛下,这当是朝廷之福啊!”
  田令孜亦是点头道:“陛下,李大将军无恙便好,这件事,不宜声张,福王密折专奏,其意也正是如此。而李大将军也深明大义,没有穷追此事,此事,只能到此为止。”
  “就如此放任这些贼子如此胡作非为吗?”李俨余怒未消。
  “陛下,此时朝廷实在没有余力去追究此事,如果穷追,不但不可能替李大将军伸张正义,反而会彻底逼反这些节镇,不管是魏博,还是宣武,眼下都只宜安抚啊!陛下,北地未平,其它地方,实在不宜多起事端,魏博,宣武,都是地处要冲,一旦作战,祸患无穷。”
  “有朝一日,朕一定要将这些乱臣贼子千刀万剐!”李俨脸上肌肉有些抽搐,咬牙切齿地道。
  尚书令陈笔沉吟半晌道:“陛下,李大将军奉诏进京,遭此横祸,必然心中不平,纵然福王殿下有心安抚,只怕也是难平其心中恨意,此人年轻,心性只怕还未成熟,就怕他不顾大局,所以,还要请陛下多加安抚,使其不对朝廷心有怨气才好。”
  王铎连连点头:“尚书令所言极是,此人虽然忠义,但终究还是年轻,如果陛下善加安抚,多给恩义,此人必然感激涕零,李安国命不久矣,此人日后如能像高骈那般成为北地擎天柱,何愁张贼不平?何愁天下不平呢?咱们这大唐,不能只有一个高骈独撑危局啊!”
  李俨微微点头。
  “诸位卿家所言极是,该忍的朕现在自然都能忍下来,该给的恩典,朕也绝不会吝啬,只要这个李泽能一心为朝廷着想,想要什么朕不能给呢?”
  “陛下圣明。”
  “让李泽先在洛阳将养几天吧!他是武将,对这些事情司空见惯,但其母,妻等都是文弱之辈,想来这一次受惊吓不小。侍中,原端王的府第一直空置,把其好生整治一番,赐给李大将军作为大将军府吧。其它,等李泽到了长安再议吧。”
  “是!”
第二百八十四章:会面
  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休整了一晚之后,李泽头戴武冠,身披紫色袍服,平时习惯于携带着身边的云刀与海刀换成了一把金饰佩剑,腰上系着金鱼符,出现在了洛阳宫城,紫微城之外。
  紫微城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建筑形制惊世骇俗,影响到了东亚各国的宫殿建设。明堂、天堂别具特色,成为世界奇观。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六倍。而其建筑理念,也会后世北京紫禁城所继承。在那个时代,紫微城绝对是天下最瑰丽,最壮观,也是豪奢的体现了当时世界之上最高建筑工艺水平的宫城。
  东都作为与长安地位相差无几的政治中心,有唐一代,无数影响天下的大事件,都是以这里作为起点的。
  现在,李泽就站在这座宫城之前。凝视着眼前的宫城,内心深处却是感慨万千。中国历史之上,多少这样壮观的景象,都在战火之中毁于一旦。眼前的紫微城,在十几年前的那一场席卷全国的暴动之中,便遭受过重大的破坏,后来虽然历经修复,但终究是难复往日之景象。
  想象让这些文明长久永存,成为永远的历史象征,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在历史的变迁之中毁灭,那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将他们置于羽翼之下。
  今天,是他正式拜会福王李忻,虽然前几天李泽一直便与李忻呆在一起,但双方并没有正式的商谈任何事情。别看福王李忻体态臃肿,但他却的的确确是对皇帝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身为一名皇族,却能手握重权,镇守东都,本身就说明了皇帝对其人的重视和信任。
  而根据公孙长明的介绍,这位福王李忻也的确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物。
  取得李忻的信任,对于李泽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福王的东都防御使府,位于紫微宫的左夹城之内,与宫城,仅仅只隔着一个东隔城。今日左夹城内,显然也与往日不一般。触目之处,旌旗招展,兵甲鲜明,一个个身着金色甲胄,手执长枪大戟的高大的士兵肃然而立。这让跟着李泽前来的李泌,陈长平二人都不由自主地绷紧了神经,有些紧张起来。
  “节帅,福王搞些什么名堂,莫非是鸿门宴么?”陈长平压低声音问道,心中只是后悔没有带着自己的大弓来。
  李泽一笑,还没有来说话,身侧的公孙长明已是呵呵地笑了起来:“陈长平,不简单啊,居然也知道鸿门宴了,看来这一年多来,还是读了不少书的嘛!”
  陈长平看着二人的脸色,便已是知道自己肯定是出了糗了,当下讪讪地笑道:“节帅说身为大将,当多读书,特别是史书,兵书,以后方能独挡一面。长平虽然出身寒微,识字不多,但现在,也在努力地读书。”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这就是了。福王没想搞什么名堂,这些金甲武士只是仪仗而已,你没有看到他们的长枪大戟之上,都缠绕着红布嘛,这是表示对节帅的尊重。今日节帅正式拜访,他自然也要拿出他亲王的全套仪仗来,否则,就是对咱们的节帅不敬了。”
  “还有这么多的讲究?”陈长平咋舌道。
  “这算什么?真正的讲究,你还没有看到呢?跟在公子身边,以后你会看到更多。”公孙长明淡淡地道。
  陈长平以前最多算是一个游侠,当然,游侠只是一个好听的称呼,在官方他们还有一个正式的称谓,叫地痞无赖,乱世之时,这些人呼啸纵横,自认侠义,但在升平之世,他们这样的人,却是被重点打击的对象,时不时地便会被官方捉去一批,送到边境地区充当苦力,或者开疆拓土的敢死队。
  这样的人,见识自然高不到哪里去。也就是陈长平跟了李泽之后,随着李泽的地位节节拔高,他也终于开始接触到以前那些想都想不到的层次。
  一名身材瘦高,着五品官服,佩银鱼符的官员,肃然立于防御使大门之外,看到李泽一行人走近,当即急步迎了上来,双手抱拳为礼:“东都防御使下录事参军牛辅仁,见过节帅,见过公孙先生。”
  李泽微微欠身还礼。
  “李帅,殿下已经在大堂恭候了,请!”牛辅仁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节帅,眼中虽然异色,但言行举止,却没有丝毫失礼之处。
  “劳烦朱参军带路!”李泽道。防御使下,设长史与录事参军两名副手,此人算是东都的第三号实权人物了。
  福王李忻站在大堂大门处,看到李泽进来,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跨过高高的门槛,迎了出来。
  “横海节度使,千牛卫大将军,见过殿下。”李泽一揖到地。
  李忻大笑:“李帅何必多礼?快快请进。”一手携了李泽的手,拉着他并肩便向内里走去。这让李泽有些无可奈何,似乎福王殿下表示亲热的方式,就是这样牵着对方的手一般,这几天里,他已经无数次地被李忻紧紧地握着手了。被一双肥砣砣,软乎乎的胖手握着,而且还是一双男人的手,这让李泽很是不适应。
  好在进了大堂,李忻便松开了手。邀请李泽与公孙长明坐下。
  正对着大门的墙壁之上,一副五爪青龙腾云驾雾的中堂彰显着主人的身份,提醒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这间大堂的主人,是一位大唐亲王。
  李忻并没有坐到中堂之间的主案之后,而是与李泽左右相对而坐,这倒是让李泽心里舒服不少。作为东都防御使的李忻,还是亲王殿下,不管是官职的重要性还是本身的身份,自然是比李泽要高的,但李忻现在将自己摆在与李泽同等的位置之上,便有一些折节下交的意思在里头了。
  李忻拍了拍手,数名女官便从后堂鱼贯而入,替大堂诸人奉上茶水。女官,可也不是一般人有资格使用的。看着他们的体态步伐,显然便是从小就久经训练的。这是李泽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唐女官,眼光不由在她们的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早知节帅喜欢开水冲茶,但一时之间,却也找不到节帅喜欢的茶叶,便只能因陋就简,下面人也知如何才能让其色香味俱佳,节帅勿怪!”李忻微笑着道。
  李泽笑道:“殿下客气了,在下不喜繁文缛节,做事更喜干净利落,只觉得煮茶一道太过于耽搁大好时光,一撮茶叶,一泡开水,便能体会那苦中带甘的滋味。因为此事,在下常被家母斥之为有辱斯文呢。”
  李忻大笑:“节帅说得好,做事干净利落最好,我辈武人,自当如此。”
  李泽笑咪咪地道:“殿下,此次在下前来东都,亦为殿下您带来了我自制的绿茶,红茶等礼物,并附有如何冲泡之小册子一本,礼物虽轻,但是在下的一片心意,还望殿下笑纳。”
  “节帅居然还自制茶叶?”李忻脸色微异。
  “偶尔为之!”李泽微笑着端起身边的茶盅,喝了一口。“看着那些绿叶在自己的手上慢慢成形,最终成为上好的良茗,这种快感,便不足为外人道了。”
  李忻微微点头,对于李泽,朝廷自然也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得非常多了,对于此人的经历,性格也大致有了一些了解。此人与一般节镇二代们不管是在经历之上,还是在做事手法之上,都完全不同。
  一个在重重压力之下成长起来的人,与万事无忧的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眼前的李泽。
  “节帅爽利,我也不多废话。”喝了几口茶,李忻单刀直入:“节帅怎么看张仲武?”
  “此人不愧为一时枭雄。”李泽言简意赅。“治卢龙十余年,已将卢龙打理成铁板一块,麾下官兵用命,战力极强。”
  “那比之节帅如何?”
  “现在的我,不是他的对手!”李泽摇头道:“亏得河东高骈高帅牵制了张仲武的主力,也因为张仲武并没有将我视为他最主要的对手。”
  “可节帅一战而下瀛州!”
  “阴谋诡计耳,不足一提!”李泽道:“瀛州只不过张仲武一偏师矣。”
  “高帅丢了代州,战事之上已经出于被动,敢问节帅,如何才能遏制,消灭张仲武?平息叛乱?”李忻问道。
  “这就是我此次来长安的原因了。”李泽道:“只要朝廷允许我合镇,集横海,成德,振武三地为一体,则纵然不能速胜张仲武,亦能阻遏张仲武南下之野心。给上我三五年时间,便还朝廷一个太平北地。”
  李忻沉吟片刻:“张仲武治卢龙十余年,便自成一体,节帅,请恕我直言,如果三镇合一,节帅之实力,较之过往张仲武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之忧心,节帅可能理解?”
  李泽一笑:“自然理解,但我亦无法自辩,所以陛下要我将母亲,未婚妻等人送往长安,我就送过来了,希望这能让朝廷放心。”
第二百八十五章:目的不同自然手段不同
  朝廷如何能放心地让李泽获得如此大的权力?
  福王李忻把这个问题直接放到了台面之上。
  由他在洛阳问出来,当然比到了长安再问出来更好。
  福王想知道答案吗?长安想知道答案吗?
  忠诚,永远是无法自辩的,能够证明忠诚的,只有时间。
  李忻原本以为会看到这位年轻人将在自己面前上演一场慷慨激昂的宣讲,哪怕他一个字也不会相信,但他仍然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
  李泽到长安所求何来?当然是合镇,成德,横海,振武,三大节镇合并之后,在北地,将会出现一个超级大节镇,地域虽然没有张仲武的卢龙广阔,但其富庶,其人丁之众,则远超卢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