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984

  李俨接着道:“大将军的父亲仍然在,但合镇之后,必然要卸任成德节度使,朝廷会加恩于他,晋李安国李帅为真定郡王。”
  “多谢陛下洪恩。”
  “你的母亲,本应封为真定郡王王妃,晋一品诰命,但是朝廷商议再三,还是搁置了这个提议,只是晋封她为三命诰命,这一点,不知大将军可有什么想法?”
  李泽欠身道:“如此甚好,如果真是晋封我母为真定郡王王妃,只怕我母亲也绝不会接受的。母因儿贵,天经地义。”
  “今日朕召见你,太后,皇后也在召见你的母亲以及未婚妻,这层意思,自然由太后向她们宣明,太后将收柳如烟为义女,晋封郡主,那柳如烟便也算是朕的妹妹了,哈哈哈,大将军,以后咱们也算是姻亲了。朕将为你赐婚,主婚。”
  “陛下洪恩,臣无以为报,只能为陛下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李泽在小船上站了起来,向着李俨抱拳深深一揖。
  “大将军不必多礼。”李俨似乎很是得意,“你想要的那些工匠,朕也应了,不日便会有诏令下去,移二千匠户至武威节镇,大将军想要那些匠师,便让人自己去挑吧,最后只需将名册报上去即可。”
  这个时代,别是匠师了,便是那些有钱有势之人,一声令下,要你移民,你也是不得不从的。在汉时,汉武帝便常常迁移天下富户到关中到增强关中实力,是为强干弱枝之策。
  “还有太学的学生,只要他们愿意去,想去多少都行。”李俨笑道:“只不过那些士子,朕却不能逼迫了,只能自愿。”
  “多谢陛下。”李泽喜气洋洋。
  “大将军,朕给了你这么多的恩典,如今也有一个要求,不知大将军可能应允?”
  “陛下尽管吩咐!”李泽心中一怔,感情还有额外的条件啊。
  “朕常听陈邦召与秦昭叹息,说如今的神策军战斗力远不如前,朕也听闻大将军练兵有方,麾下战力强劲,孟津渡一战也证明了,百五十之数,硬撼千余乱军,还战而胜之,朕心甚向往,所以,朕想派一支神策军前往武威镇大将军麾下作战,一年为期,待得大将军将他们历练出色了,便再轮换一支,如此,大将军有更多兵力可用,朕也可训练出一支虎狼之师。”
第三百零一章:送人头
  一万神策军,将进入合镇之后的武威节镇,成为李泽的直属部下,参与对张仲武叛乱的镇压。这是李俨的条件之一,而李泽,竟然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朝廷伸手的意图从来没有熄灭过。”公孙长明笑道:“这恐怕也是朝廷之中,那些对节帅你心有疑虑的人的一招棋,节帅就这么轻易地答应了?”
  当初张仲武初叛之时,朝廷便想由陈邦召率部进入北地,但遭到北地节镇们的断然反对,以成德为首,组织了横海,振武率先发起攻击,其意便在阻止朝廷向节镇插手,当然,最后因为振武的反叛而使得成德遭遇到了重大损失,而朝廷的意图也因此遭到挫败。
  现在,因为合镇,他们倒是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当初想得而不可得的机会。
  “此一时也彼一时!”李泽道:“那时的我们,担心朝廷兵马进入会攫取主导权,但现在则大不一样了,他们到了武威,也只能是我的属下,由我来指挥。在我看来,这可是朝廷在给我送军队,送装备呢!一万神策军,总比我们重新训练普通民壮,府兵也来得更容易一些,战斗力也更可靠一些”
  “朝廷朝不保夕,这支神策军此一去,再回来之时,只怕便已是山河变色了。要是朝廷压根儿就没有了,那这支军队,可就真变成节帅你的了。”公孙长明道:“的确是此一时也彼一时。统兵将领是谁?”
  “公孙先生何不猜上一猜?”
  “这可就不好猜了,陈邦召现在担负着关中的守卫重任,秦昭在元从禁军的首领,皇帝的这两位亲信,是断然不会离开关东的。”公孙长明摇了摇头。
  “统兵人选的问题之上,倒是与皇帝一番好生地讨价还价,最后确定了由黄门侍郎薛平统带这支神策军去武威。”李泽笑咪咪地看着公孙长明。
  公孙长明先是一怔,接着大笑起来:“这的确是一个好人选,首先此人在道德之上是绝无瑕疵的,再者,他可是延平郡王薛嵩的儿子,家学渊源,统兵打仗也不陌生,想必薛嵩也给他的儿子留下了一些班底。”
  “关键是此人到了武威之后,以后在昭义生变的时候,他便是一颗关键的棋子,可以用来牵扯昭义,甚至可以利用他在昭义占得一些先机。”李泽点头道。
  “此人对于朝廷……”公孙长明问道。
  “薛平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对于形式的判断非常准确,此人十二岁的时候,便能毅然地抛弃昭义节度使的位子而将其让给其叔父,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李泽笑道:“我喜欢聪明人,因为他们总是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最大利益点。所以公孙先生完全不用担心他。”
  “既如此,那就万事大吉了。”公孙长明道。
  “此番上长安,我们的目的基本上全部达到了,三镇合并,我们拥有了正大光明的名义,得到了二千匠户,可以弥补我们武威镇在这方面的不足,使得我们在各个方面的技术,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得到了章回等大儒的加盟,将为我武威源源不绝地培养出合格的官员,同时也在洛阳有了经济上的桥头堡可以立足向南方渗透,千牛卫大将军府的设立让我们在长安有了一支武装力量来应对突变,还意外地得到了一万神策军,可谓是超额完成了任务!”李泽心满意足地道。
  “不不不,还有另外一件大事没有办,这才是重中之重!”公孙长明却是连连摇头。
  “还有一件大事?”李泽讶然反问。
  “当然,节帅的终身大事,这岂不是最大的一件大事吗?”公孙长明笑道。“接下来,我们可就要竭尽全力来操办这件大事了。”
  李泽闻应亦是一笑。
  不管怎么说,成婚都是一件大事,不管是天皇贵胄,还是普通百姓,都是要认真操办的。当然,具体到他身上,到是不需要他自己操多少心了。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等一系列流程,自然有母亲亲自过问。王夫人自觉在李泽年少时候对他关心过少,这一次却是表现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都只是一些过场而已,但她也做得无比认真,一丝不苟。
  李泽与柳如烟的婚事,两情相悦的成份倒是要更少一些,而政治意味则显得更浓了许多。利用这场婚姻,李泽将柳成林与他的部下牢牢地绑上自己的战车,而现在,皇太后也插手进来,给了柳如烟一个大大的恩典,直接将柳如烟收为了义女,晋封为郡主,如此一来,柳氏的门楣可就大大提高,不再是柳氏高攀,而是下嫁了。
  试问在这样的形式之下,那个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在这些流程之中出幺蛾子呢?打个比方说在问名这一环节之中,要是谁敢说李泽与柳如烟八子不合,命中犯冲相克,只怕这个人立马就会掉了脑袋,然后换一个名气更大更有说服力的人来力证两人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王夫人为了操办这六礼,甚至将在洛阳的屠虎也招到了洛阳,屠虎一向是在外面跑的,这些流程环节,却是熟悉无比,更重要的是,王夫人需要屠虎为她准备一些拿得出手的新颖而不落俗套的礼物。
  而聘书,礼书,迎亲书李泽本来是要请公孙长明捉刀的,却不想章回也到了长安,粗壮的胳膊一挥,公孙长明便被他扒到了一边,这三书,章回章大儒要亲力亲为。在这件事情之上,公孙长明还真没得可争的,说起来在士林之中,章回的名声可比他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公孙长明打不过章回。纵然想要争上一争,一看章回那粗壮的身胚,公孙长明便只能咽下这一口气去。
  公孙长明一生真是没吃过什么瘪,除了在章回面前。因为跟章回较量,他是说也说不赢对方,章回与公孙长明论道,每每都是先将事情拔高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之上然后再与公孙长明讨论,公孙在这一方面,只能输得一塌糊涂,而打,就更不用说了。除非他把梁晗带在身边。
  对于章回参与到李泽的婚事中来,王夫人自然是兴高采烈的,这可是将儿子的婚事在无形之中又拔高了好几个档次。
  憋着一口气公孙长明,只能再一次地把他的热情投入到了千牛卫将军府的建设之上去了。千牛卫大将军府的文武官员的配置是齐了,但朝廷答应的士兵却还在征召之中。
  李泽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在成婚这件事情之上,他除了等着做新郎之外,其它的事情,他是完全插不上手的。
  看着母亲与章回两人商讨着一切细节,李泽亦只有听着的份儿,听了一天之后,大感不耐的他,也与公孙长明一样,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千牛卫将军府征召士兵的事情之上。
  征召士兵,李泽是有着很明确的要求的。
  首先必须是要良家子。
  其二,身体要强壮,经得起高强度的训练,这支部队,将来是要作大用的。
  至于混迹长安的那些所谓的游侠,李泽是敬谢不敏的。
  当然,千牛卫将军府给出的薪饷也是相当诱人的。
  朝廷对于军官士兵们的薪饷是有着具体的规定的,在这个上面,千牛卫将军府并不能例外,否则在长安,还有那么多的其它军队,人嘛,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千牛卫将军府士兵的待遇优厚,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时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类补贴之上。
  而这笔钱,则是由李泽私人掏腰包。
  这样一来,其它人也就没话说了。谁让李泽现在是武威镇的节帅呢,人家有地盘,有进项,财大气粗,愿意拿私人的收入来补贴士兵,其他的部队,便也只能干流口水而没办法了。
  待遇的优厚,便使得千牛卫府的士兵这一职业转眼之间便成为了香饽饽,一千正兵,三千辅兵,竞争极为激烈。
  而要想成为其中一员,考核的条件只有一条,那就是用拳头打出来。
  整整二十天的忙碌之后,李泽看着挑选出来的一千正兵,三千辅兵,心中异常满意,这些人中的九成,以前都没有从军的经历,但一块白纸好作画,这样的人,对于李泽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作战理念更加有利。而这些人无一不是身体强壮之辈,这一点,可比他在北地征召的士兵还要强悍,毕竟这一次招兵的淘汰率太高,身体稍差的,早就被打下去了。
  直接统率这支兵马的将领,是陈炳与褚晟。十名李泽的亲卫义从,进入这支军队担任中级军官,而基层的军官,将在随后的训练之中再被一一的挑选出来。
  到了四月底,千牛卫大将军筹建全部完成,而李泽的婚事,也终于走完了所有的流程,五月一日,将会是李泽成亲的日子。
  大将军府一天比一天装扮得喜庆起来了。
第三百零二章:接亲
  李泽的婚礼,注定将是五月长安的头等大事,不管是从政治上来讲,还是从其它方面来讲。
  从政治上来说,成德,横海,振武三镇合并为武威节镇之后,李泽一跃而成为北地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而柳如烟被太后收为义女,晋封郡主,皇帝亲自赐婚,则标志着武威节镇与皇家的结盟。内有大义名份在手,外有强镇声援,可以说在这一时刻,羸弱已久的唐王朝终于迎来了一丝重振辉煌的曙光。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的话,长安很久已经没有看到过如此盛大的婚礼了。主角李泽的故事,此时已经被无数说书人编成了话本,在长安街头的大小茶馆酒肆被宣唱,这里头,当然有着朝廷的推波助澜。
  但李泽的故事,却迎合了无数人内心深处藏着的那一丝野望。
  他只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私生子,但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数年时间之内,一跃而成为北地强权人物之一,手掌生杀大权,一举一动,无不牵动天下人之心。
  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节镇大帅,最为年轻的千牛卫大将军。
  这是典型的乞丐变王子的故事啊!这样的故事,发然更能摧发长安人的无限遐思。李泽还没有露面,他的名声,便已经长安如雷贯耳了。
  五月一日,一大清早,街头两边,便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而由秦昭统帅的元从禁军,身披红被,头簪红樱,虽然手持长枪大戟,但刀戟之上,却都裹着一层红布,似乎预料到了今日的盛大景象,包括京兆尹下辖的各部以及元从禁军,都做好了周密的安排和准备,将柳如烟家到大将军府的数条街道给封锁了起来。
  好在两个坊区隔得倒也不远。
  李泽身着大红喜袍,喜气洋洋的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一路前行,左右两侧,是章回与公孙长明两个人,身后,则是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
  李泽不介意将排场整得更大一些,他现在更需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与皇家结盟了,他现在是皇室的铁杆心腹,而皇室也待他恩厚。这些操作,会随着今日的婚礼之后传遍天下,那么以后他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的时候,大家也都只会认为是当然之举。
  想起这几日的光景,李泽便有些好笑。
  婚礼日期一经确定,便被昭告了天下,这些天来,千牛卫大将军倒是一直在收礼。不仅是长安洛阳这些地方的豪门权贵,士绅大家,不管认不认得,有没有交情,统统都送上了一份厚重的礼物。
  对于李泽这样的人物来说,你送了,人家或许根本就不记得你,但如果你不送,搞不好人家便惦记上你了。所以这样的事情,宁肯将一大堆钱财丢进水里,连响声也听不到一个,也是万万不能不送的。
  一般人物送了礼,自然也就是大将军府现在实际上的管家陈炳出面接待一下,登记造册,道一声感谢,然后邀请一日来府里喝酒庆贺便算完事。但有些人,还必须得李泽亲自出面接待,比方说那些各地节镇差人送来的礼物。
  高骈人在河东,但他的家眷却在长安,他的长子亲自送来了贺礼,李泽自然要亲自出面表示感谢。
  再比如河中节镇,昭义节镇也都派来了心腹之人送上了贺仪,这些人代表着他们的主子而来,而他们的主子与李泽却是身份相仿的,李泽自然也要出面客气一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