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984

  “刑州刺史杨知和?”
  薛平点了点头:“这十余年来,倒是父亲的这位老部下,在父亲的忌辰以及母亲、我的生日的时候,还记得派人送些礼物去家里,至于我的叔父和那些同族吗?嘿嘿……”
第三百一十五章:薛平的目的
  看着薛平略有些尴尬,中间有杂夹着些伤感情绪的脸庞,李泽却是心有戚戚焉。
  昭义的情形,其实有很多与原来的成德颇有类似之处。延平郡王薛嵩拼了一辈子,成就了昭义节镇,薛氏族人在薛嵩在时,自然也是同心鼎力,精诚协作,但薛嵩突然殁去,偏生儿子却又很小,便为今日埋下了祸根。几个叔父之间,谁都不服气谁,谁都认为自己可以执掌大权,威震一方。
  薛平的确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情知要是自己当时真当上了这个节镇,下场只怕不妙。及时抽身而退是保全自己的最好选择。
  而成德呢,在李澈死后,李安民不也是动了同样的心思吗?只不过李安国虽然病殃殃的,但终归是还活着的,于是李安民便成为了阶下囚。
  想想也觉得挺可笑的。李泽现在最信任的和最倚仗的,应当是曹信,而在薛平这里,信任的也是一个非薛姓的人。
  “不管怎么说,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的。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薛字来。”想起至今还在山庄里读书写字的叔父李安民,李泽道。
  “我自然是这么想的,可只怕他们不是这么想的。大帅,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昭义一旦开始有了清洗的动作,只怕首先便是薛家同室操戈。”
  薛平看得很透彻,薛崿想要稳固他的统治,真正的威胁反而不是杨志和与裴志清,而是两个薛氏同族。毕竟薛氏统治昭义已经多年,算上薛嵩时代,已经超过了二十年,薛氏一族扎根于昭义四州的势力,另外两个刺史无论如何也是比不了的。
  薛氏自家内斗,裴志清乐得乱中取利,剩下一个杨志和无欲无求,只想守住自家的利益,李泽想来想去,竟是没有一个靠得住的。薛平也只是说他更愿意选择相信杨知和,而不是绝对相信杨知和,其实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去理解,那就是真有事的话,杨知和极有可能便是那墙头的草,谁的势力大,他就会选择谁。
  当然,这样的人,也是可以争取的。
  河面上的浮标微微颤抖,上上下下地抖动了几次之后,猛然向下沉去,李泽手腕一抖,拉动钓杆,一尾尺余长的鲤鱼伴随着抖落的水珠被拉出了水面,啪哒一声摔在河滩之上,一名侍卫飞一般地跑过去,取下了这尾鱼儿放进了鱼篓,又替李泽重新装上鱼饵。
  “大帅手气好,这尾鱼怕不有一两斤重了。”薛平笑道。
  “不管你能不能钓着,反正咱们晚上是有鱼脍可以吃了。我可是调味的大家,到时候让你尝尝我的手艺!”李泽笑道。
  “早就听左仆射念叼过了,正心心念念着呢!”薛平抛开昭义的烦心事,笑道。
  已经有了收获,李泽钓鱼的心思反而淡了下来,将渔杆插在脚下,伸手从草从里拔出了一切甘草,剔除了上面的枝叶,放在嘴里嚼得津津有味。
  看着李泽吃草,薛平有些吃惊:“这能吃?”
  李泽一笑,心知薛平当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这些玩意儿他自然是不知道。当下又在草从之中找到了一根,递给了薛平。
  薛平好奇地放进嘴里嚼了几下,倒是眉开眼笑起来:“很甜,跟着大帅,倒是颇多惊喜呢,大帅的冲茶之法,已是让我大开眼界,想不到随手拔一根草,也能吃。”
  哪里是随手拔得啦!李泽有些好笑,像这样的甘草,对于贫苦老百姓们来说,可是青黄不接时节的最好的一种野菜,因为糖份高,能有效地补充身体的热量。
  “薛兄,这一万神策军,到了武威之后,你准备怎么安置?”嚼着甘草,李泽问道。
  薛平笑道:“您是大帅,这一万神策军也是您的部下,自然是由您来安排。”
  李泽大笑,薛平可是带着任务来的,这话说得未免也太不尽不实了。
  “话是这么说,但你我也都清楚,这一万神策军终究是有些不同的,所以,我不可能不征求你的意见便擅自安排。”李泽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一路行来,他也慢慢地摸透了薛平的脾气,虽然书读得多,但到底是延平郡王的儿子,行事倒是颇有武人之风,干净利落,不喜拖泥带水。
  吐出口中的渣滓,薛平道:“临行之前,皇帝陛下召见过我,专门说过这一万神策军的事情。”
  “不知皇帝怎么说?”李泽皮笑肉不笑地道,“如果薛兄不方便说,那也就算了。”
  “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薛平叹道:“皇帝陛下是既想练出一支威震四方的强军,又不想他们有太大的伤亡,这世上岂有两全之事?不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哪里来的铁血军人!”
  “这话倒是说得不错。”李泽笑着点头:“有付出才有所得,皇帝陛下这要求,可有点过份。”
  “可那是皇帝陛下的要求啊,所以虽然为难,做臣子的,还是想要尽力去办!这便只能求大帅了。”薛平道。
  “这我可也没有办法!”李泽道:“我麾下大军,基本上都是战场之上拼出来的。”
  “我已经见识过大帅的强军了。”薛平沉默了片刻,道:“节帅,实话实说,神策军现在的水准,比之节帅的兵马,更不在一个档次之上,而更让我恼火的是,这些人,特别是一些军官,还眼高过顶,自认为来自长安,是天子亲军,颇有些傲慢之意。”
  “打上几仗,什么傲慢都没有了。”
  “可我担心,真让他们这么上战场的话,打上几仗,将他们仅剩的那点心气儿也给打没了。”薛平叹道:“张仲武的军队,岂是那么好相与的。”
  “他们不是婴儿,我也不是保姆,从来没有听说过能不经历苦战便能成就强军的。”李泽冷然道:“薛兄倒底想要说什么?”
  “我想请大帅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要让这支军队顶在最前方,最好是先让他们做一些策应的任务,一步一步地来让他们完成蜕变。”薛平似乎有些难为情地道。
  李泽怔了半晌,看着薛平突然大笑起来:“薛兄,你说了这半晌,敢情是担心我拿这一万神策去当消耗品啊?”
  薛平顿时干咳起来,他的确是这个意思,可大帅,你这么赤裸裸地说出来,就太不厚道了,咱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这样的事情,难道不应该点到即止吗?
  看着薛平尴尬的面容,李泽止住了笑声,道:“薛兄,这一点你尽可放心,到了我麾下,那就是我的兄弟袍泽,一万人呐,我岂会把他们的命不当命?李泽可不会这么草菅人命的。你开门见山的说吧,想怎么安排他们?”
  薛平想了想,道:“我知道现在大帅对张仲武的卢龙军,基本上是两个大战场,一个是定州益州方向,一个便是瀛州方向。我想将神策军一分为三,一部放在定州益州方向,一支放在瀛州方向,另外一支则驻扎后方,然后进行轮战,每一次战斗之后,便轮换其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战场之上,武威的军队为主力,神策军作策应。”李泽道。
  薛平点了点头:“我希望至少在今年是这样,让他们历练上一段时间,见识一下真正的沙场喋血,如果他们能完成蜕变的话,到明年,大帅随便用他们,我都没有意见。”
  “自无不可!”李泽爽快地答应了。
  薛平反而有些楞了,因为李泽应答得实在太爽快了。
  看着薛平的模样,李泽道:“薛兄,这有什么可惊讶的,你是皇上的臣子,我难道就不是吗?你想完成皇帝的愿望,我自然也是如此。不过话要说回来,他们既然是作为策应,就不可能有战场主导权,他们只能听命于其它将领了,这一点,你要跟神策军的将领说清楚,要是上了战场,有违命违令,忤逆上峰的事情出现,那军法无情,就不能怪我言之不喻了。”
  “这个自然。”薛平连连点头。
  “那就如此吧!”李泽道:“三千去瀛州,配在柳成林属下,三千去定州,归属石壮麾下,这二人都是我的亲信将领,一定会将神策军练兵的意图贯彻到底的。另外四千人,便驻扎在南宫县吧!”
  “为什么是南宫县?”薛平反问道。
  李泽看着对方,笑而不语,反而伸手重新捡起了插在地上的渔杆。
  薛平也是极聪明之人,看了李泽的神色,骤然反应过来,“是因为昭义?”
  “如果昭义真有事,这里有你一支兵马驻扎,说不定便能起一些作用。”李泽笑着道:“薛兄,快起杆,有鱼儿上钩了。”
  听到李泽的话,薛平猛拉钓杆,一尾鱼儿被拉出了水面,跌在草地之上不停地蹦哒着。
  “薛兄,你也有收获了,不至于今日空走一趟。”李泽笑着站了起来,看了看天色,道:“咱们回去吧,看起来倒是有大雨要来了。”
  似乎在映证着李泽的话,啪哒听哒的,豆大的雨滴突然就砸了下来。
第三百一十六章:该放慢一下脚步了
  夏日的雨,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场大雨过后,乌云散尽,蔚蓝的天空之上几片云朵缓缓随轻风飘荡,灿烂的阳光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推开窗户,微带着草木腥气的气味涌入鼻端,视野所触之处,倒是陡觉得这世界分外清新了一些。
  薛平终是没有与李泽一起品尝生鱼脍,还是拎着自己钓上来的鱼急匆匆地去了神策军军营,临走时,倒是把李泽配好的佐料拐走了一份,说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要与麾下军官一齐尝尝李帅的独门绝技。
  李泽一笑置之。
  薛平就任这一万神策军的统帅,也自有他的为难之处。
  就他的资历而言,倒也是足够的。延平郡王薛嵩威名赫赫,父荫犹在,薛平本人少年之时便名动大唐,现在又是皇帝亲信的黄门侍郎。但在军中,显然不是这些便能让人信服的,他毕竟从来没有在朝廷的军队体系之中任职,而神策军内部,历来便是盘根错节的关系让人头疼的地方。
  虽然这一万神策军已是挑了又挑,但挑得终究只是普通士兵和中低级军官,那些高级军官就很难说了,或者每一个人的身后,都站着另外一些人。
  薛平想要摆平他们,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薛平在李泽面前很坦然,他不想这一万神策军有太大的伤亡,但又要让这一万人得到历练,而李泽答应对方的条件,也就是薛平直接放弃了在武威军镇内部对于战场之上的指挥权。
  双方心知肚明。
  薛平愿意将一万神策军一分为三,也就是杜绝在战场之上,他麾下的神策军将领们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三千人的一支部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也就只能作为一支偏师使用而已。
  但薛平还要去说服自己的麾下。
  指不定他的麾下还有不少人仗着自己的出身,有着对武威众将居高临下的心态,那到了关键时刻,可是会坏事的。
  简而言之,这支神策军在战场之上,便是来打打边鼓,摇旗呐喊的角色。仗打赢了,他们可以冲锋在前去,仗打输了,他们可以先跑。顺便去追击一些溃兵,剿灭一些动乱等等。
  李泽本身暂时也并没有对这一万神策军作太大的指望,当然,也只暂时而已。等到天下局势大变,河洛关中不存的时候,这支军队就可以发挥他们应该具有的作用了。不过,这或许会在一年甚至几年之后。在这个时间段里,便让他们先看一看,等一等。
  薛平走了,倒是便宜了杨开大饱口腹。切得薄如蝉翼的生鱼片,在配好的佐料里滚上一滚,放进嘴里,舌头一搅,便已经化为了汁液,每一个味蕾都在味道的刺激之下尽情地舒展开来,一片生鱼脍,一口美酒,杨开吃得满头大汗。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杨开,这位曾经在李泽的眼中有些猥琐的家伙,这个在李泽眼中才具有限的家伙,现在却在兴义社副社长的这个位置之上干得风生水起。似乎这样的一个位置,就是天生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便是李泽也不得不承认,就算是自己亲自去做这些事情,也绝不会有这个家伙做得像现在这样到位,这样完美。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才能和适合于他的位置,只要将一个人放对了位置,他便能爆发出让你难以想象的能量来。
  在李泽手下,杨开算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了。他现在并没有什么公开的官方职位,一个义兴社副社长的职衔,让不明就里的人,常常如坠云里雾里,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当然,只要提起义兴社的社长是李泽,这些人才会恍然大悟,这才会对杨开心生忌惮。
  但在义兴社内部,杨开就是不折不扣的掌握生杀大权的首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