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984

  敢情自己啥都不会。
  这就让人痛苦了。
  原本以为自己夹着尾巴做人便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岂料上头的教授们似乎一个个盯上了自己,上课关心,下课关怀,每每提问必有自己,每每讨论也总是会让自己发言,上课不够课后还要来给自己开一开小灶,直让自己过得生不如死。
  不过这种高强度的压迫式学习,却也让耶律奇当真学会了不少的东西,至少,他现在对于大唐文化有了一个囫囵的认知,对于大唐的律法也有了一个模糊的了解,当然,对于大唐的礼仪认知更深。因为教授礼仪的那位先生,每每都是拿他来作为示范的。
  他在武威学院唯一享受的特权,便是可以不上射,御这两门课,即便被拉去了,也是作为先生来给其他人传经授道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虚荣心,耶律奇觉得自己这一个月的时间当真是熬不下来的。
  所幸的是,瀛州战事爆发,柳成林虽然打赢了仗,但损失极大,节帅开始大规模调兵遣将往瀛州调派兵马,自己也被征召,将率领一千骑兵进入瀛州,归并于游骑将军李德麾下。李德为正,他为副。
  耶律奇其实很想带更多的兵马前去瀛州,但节帅却只允许他带领一千人前去。理由让耶律奇也很感动。
  李泽告诉他,悉万丹部刚刚在德州博兴县安下家来,需要更多的青壮来安居乐业,要为老弱妇孺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一千名精锐已经足够,剩下的,要用来建设家园。他是将悉万丹部视为自己的子民的,而不是一群打手。
  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说得耶律奇差点掉下泪来,当即便表示会率领族中最为精锐的一千健儿奔赴前线,去建功立业。
  以前在张仲武治下的时候,耶律奇是不情愿多出兵的,因为每多出一名士兵,族中便多出一份负担,出征的士兵所需的一切,都是需要自己部族拿出来的。而这些青壮士兵走后,留下的老弱妇孺生活也就更为艰难。但在张仲武的高压之下,他又每每不得不倾巢而出。
  但到了李泽治下,却是拨开云雾见青天。
  他出兵一千,这一千人是能拿正式军饷的,除了马匹是他们自备之外,其它的如衣物,甲胄,全都由武威节镇供给,粮草亦由地方提供,他们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奋勇作战。
  随他一齐护卫李泽去长安的十名勇士,没有了七个,他们战死在了孟津渡。这一次他便携带了武威节镇给这七名士兵的抚恤,每人一百贯的抚恤费用,现在正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马车之上叮当作响呢。除去现钱的补偿之外,武威节镇对于战死士兵其它的补助就更加地丰厚,战死者的家人,将免除徭役,免除赋税直到家中子女十六岁成年之后。家中如果有遗孀,只要不改嫁,便可以一直享受这样的免除,如果家中有老人而且没有兄弟的,也将一直免除。
  这是以前耶律奇想也不敢想的。
  在张仲武麾下,死了就是死了,啥也没有。每到这个时候,便需要耶律奇这位族长自己掏腰包来抚恤族人。战事频繁,死伤众多,也弄得耶律奇这位堂堂的族长,过得比起大唐这边的一个普通的地主都还不如。
  但以后,这些都有武威节镇承担了。
  敢问有这样的长官,耶律奇怎么能不为其奋勇而战呢!怎么能不对其死心塌地呢!
  “族长,来迎接我们的人到了。”一名护卫看着前方一支奔腾而来的兵马,大声地欢呼起来。
  耶律奇勒马而立,片刻之后,一支百余人的旗仗鲜明的队伍便到了他们的跟前,看着这支队伍,耶律奇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还是自己部族的骑兵吗?
  崭新的袍服之下,罩着鲜高的胸甲,腰胯弯刀,背着长弓,一个个看起来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为首一人,正是铁勒。
  “族长,您终于回来了!”铁勒策马向前,在马上以手抚胸,欠身为礼。
  “铁勒,这是?”他指着那些骑兵,问道。
  “数天之前,沧州别驾押送了一批军械物资抵达了博兴,说是族长即将归来,将率一千勇士出征,这些,便是给出征勇士们配备的军械。”半年不见的铁勒,穿着打扮看起来完全便是一个唐人了,也长胖了不少,笑咪咪地解释道:“族中的好汉们可都是红了眼睛,僧多粥少啊,铁勒没办法,只好让他们比武较技,胜者为先。整整三天功夫,才选出了一千勇士,就为了这,还天天有小头人跑到我哪里去撞木钟呢,说是他们出的人少了。”
  耶律奇大笑:“谁让他们平时不勤练武艺,这一次为节帅出征,自然要挑最好的,最棒的,铁勒,你做得很好。”
  “族长满意,我便放心了。”铁勒道。
  两人并辔而行。
  “部族里这半年来过得如何?”耶律奇问道:“节帅当初答应的事情,可曾一一兑现?”
  铁勒一笑道:“族长,这一次回去,只怕你就要不认得咱们的部族了。”
  “是吗?”耶律奇道:“这么说来,大家都过得挺好?”
  铁勒一指那百余名骑士,笑道:“您只需看一看他们的模样就知道了。”
  耶律奇撇了一眼那些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骑士,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他映象之中部下精神面貌最好的一次了。
  一行人不再多言,只是纵马而行。
  小半个时辰之后,四新河那鳞鳞的河水便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耶律奇勒马而立,河面之上,一条小船悠悠地飘荡着,船夫头戴着斗笠,站在船尾,手握撑杆,却任由小船自由自在地飘荡,而在小船的周围,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浮水而行的鸭子,不时能看到一只只鸭子一个猛子扎下去,然后再浮上来。
  “我们养了上万只鸭子,每天光是下蛋,但有数千颗。”铁勒笑吟吟地道:“我们与供销合作社签定了协议,每天都会有车马行来我们这里运走这些鸭蛋,其实还有鸡蛋等,鸡我们养得更多呢!族长,现在每天光是鸡蛋鸭蛋,都能给我们带来不菲的收入呢!”
  踏上河上的木桥,过了四新河,耶律奇看到在河边不远的高处,建着一排排的茅舍。茅舍之前,果然有大群的鸡子正在草地里欢快地啄着虫子吃,走过这片草地,偶尔还能看到有零星的鸡蛋散落在草从之中。
  “鸡鸭不但能下蛋,等过上两年下蛋不成了,便能卖鸡肉鸭肉,便是羽毛,供销合作社也收走呢,大羽能做箭羽,小羽以及绒毛,说是可以制作衣物,反正我也不太懂这些,只要能将他们变成钱,就是极好的了。”
  “怎么没有看见牛羊?”耶律奇问道。养惯了牛羊的他,看不倒这些牲畜,心里总是有些不停当。
  “博兴县虽然地盘不小,但大片的良田还是要耕作种植的,所以像我们以前那样放牧是不可能的了。义兴社派来了很多的这方面的行家,现在我们倒是改了不少过去的习惯。”铁勒笑着道:“牛羊现在大半倒都是圈养了。分成了好多类,反正光长肉的品种,就是圈养,这样长肉快,其它的都是划定一些牧场散养着。”
  “走,去看看!”耶律奇一带马缰,向着奔去。
第三百三十一章:变化中的博兴
  虽然离开不过半年时间,但眼前的博兴县与耶律奇记忆之中的博兴县差距未免太大了一些,如果不是沿途可见他的部族之人,他几乎要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原本的那些茅草棚子虽然还在,但已经没有人住了,不是作了祠养鸡鸭的棚子,便是成了百姓用来储藏草料的地方。
  博兴县不能像以前那样放牧,绝大部分的牲畜都是圈养,自然也就不存在着转场的问题,那么提前储备草料等待过冬便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眼下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青草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正是储备的好时节。看着那一垛垛的草料,耶律奇便莫名地有了一种安心的感觉。
  沿途之上,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夯土而成的房屋,屋顶也不再是盖着茅草,而是唐人常见的那种青黑色的瓦片,在铁勒的指点之下,他能看到遥远的地方,有股股青烟扶摇直上。
  “那是砖厂,瓦厂!”铁勒介绍道。“我们整个部族原本有两万余人,今年这半年,又添了几百个小子,还有不少妇人可是又怀上了。”
  “好得很,好得很!”没等铁勒说完,耶律奇便连连点头,人丁兴旺是一个部族兴旺的标志啊,这许多年来,悉万丹部的人口是呈连年下降趋势,老病而死的,战场上战死的,婴儿夭折率居高不下,这一直是他最为揪心的事情,移居博兴半年多,便能新添这许多人口,他自然是开心不已。
  铁勒笑了笑接着道:“牲口圈养了,现在我们又不需要出动太多的人出去征战,这人手便也多了起来。前段时间义兴社的杨大人专门来考察过一趟之后,便兴建了这一些砖厂,瓦厂,多余的劳力,有一部分便去干这个事了。这些厂子,倒是需要大量的壮劳力。”
  “烧出来的砖,瓦怎么办?我们自己用?”耶律奇觉得有些奢侈。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当然自己得用上。不过主要还是往外卖。”铁勒道:“族长从武邑来,难道没有听说武威节镇要在德州新建一座大城吗?”
  耶律奇一怔,努力地想了想,终于想了起来,不过当时他认为这事儿跟他没多大关系,便也没有往心里去。此刻才发觉,不仅有关系,关系还大着呢。
  “咱们烧的砖,瓦,都往哪边卖?”他兴致勃勃地道。
  “对,有多少,人家要多少!”铁勒道:“咱们大牲口多,烧了出来往那边运,一头儿赚这砖瓦的钱,一头赚着运输的钱呢。”
  “我们可不会烧这些玩意儿啊!”耶律奇道,“是杨大人派来的人?”
  “是,义兴社派来了好多的大师傅,从建窖,到制胚,到烧制,一应俱全,现在这些人都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还收了我们不少人当徒弟学手艺呢!”铁勒笑道:“原本我也只是顺便提了一嘴,想来那些人是不愿意教自己的看家本领的,不想人家大方得很,只要愿学,就肯教。”
  能学本事总是好事。耶律奇也极是高兴:“咱们这里比不得唐人那里富庶,那些人肯在这里定居?”
  “族长,你我现在,也是唐人呢!”铁勒笑道。
  “是的,是的,现在我也是唐人了,而且还是大唐的官员了!”耶律反应过来,笑着抖了抖自己的官袍,“原本我也想给你讨个官儿,但节帅说,你已经被授予官位了,所以便也只能作罢了。”
  “节帅让我当这博兴的县令。”铁勒呵呵一笑:“不过大事,自然还是听族长的。”
  耶律奇摆了摆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这一个月被节帅摁着听了一个月的课,特别是对于律法学得极多,节帅自有他的规纪,官面上的事情便是官面上的,部族里的是部族里的,不可混为一谈。”
  铁勒笑着点头称是。
  “有些唐人自然是说要走的,但有些人却是愿意留下来,族长,还有些人可是娶了我们部族的女子,看来是不会走了。”
  悉万丹问女多男少,这些女人能吸引外头的男人进来定居,耶律奇觉得也不错,更何况,这些人还是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物。
  “好得很,好得很。”他开心地点头道。“到我们这里来的唐人,都是节帅派来教我们各种各样技艺的,都是一些有本事的人,能让我们发家致富的人,咱们的部族的女人要是能将他们留下来,那是大好事一件,铁勒,这件事,你要支持。”
  “族长与我想到一块去了。”铁勒笑咪咪地道。
  一排排的房屋出现在耶律奇的面前,很显然,这些用砖砌起来的房屋并不是给人住的,因为他上面用木架子支起了一个个的蓬顶,墙体与屋顶之间有着很大的空隙。
  “族长,这便是我们圈养的牲畜啊,主要是以羊为主,也有一些猪。族长要不去看看吧?”石勒带着耶律奇直奔这些房屋而去。
  圈养的方法与耶律奇原本的认知有着很大的不同,一头头的羊被关在一个个并不大的笼子里,前方是食槽以及水槽,羊在里面,转个身都很困难。
  “这也行?”
  “他们说这些羊都是肉羊,养它就是为了吃肉的,所以啊,要尽量减少他们的活动,让他们吃了睡,睡了吃,酣吃酣睡横长膘嘛!”铁勒道:“这半年下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圈养的,的确比散羊的长得更肥更快。”
  说话间,便看到一些祠养人员扛着一筐筐的草料加到了食槽之中,另一个则是提着一个大桶,将内里的一些粉状的东西也洒入到了食槽之中。
  “这是麦麸,也有豆皮等物,喂他们吃了,能让他们长得更好。”铁勒介绍道。
  耶律奇从桶里捞出一把麦麸放在鼻间嗅了嗅,一脸的感慨,想当年,在口外的时候,这样的麦麸,可是吃供人和战马吃的。现在都拿来喂猪喂羊了。
  “买这些要不少钱吧?”
  “早前我也反对,可义兴社的那些人给我算了一笔帐之后,我觉得还是大有赚头的,现在这些都是我们从供销合作社赊来的,每一月结一次帐。反正我们也有很多的货物出售给他们,到时候互相冲销就得了。”
  走出了这些圈养牲畜的地方,铁勒又指着不远处的另一排房子道:“那里便是屠宰厂,咱们的牲畜便在哪里宰杀,一部分鲜肉供应周边的城镇,另一部分则是制作干肉脯,充作军粮。”
  “族长,哪边是皮革硝制的厂子,咱们做的皮革质量好,有多少便卖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