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984

  “族长,哪边是羊毛等一些毛发的制作厂子,紧挨着他的便是纺织厂子,羊毛等经过处理之后便送到哪里织成毛线。”
  从养殖,到屠宰,再到其它剩余物的后续处理,半年时间,悉万丹部便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环扣着一环,而每一环,都能为部族挣得不少的银钱,这让耶律奇很是感慨,原来赚钱,并不仅仅只是靠着养羊养牛的,还有这许多的道道,听铁勒介绍起来,自己部族以前从事的,只是最底端,最不赚钱的一些,而真正能赚大钱的,却都是后成的这些事情。
  “节帅以前跟我说过,羊毛制作的衣物可是暴利,节帅还答应分我红利呢。”他突然想起去年与李泽谈判时对他的承诺。
  “族长,看着以前我们没当一回事的羊毛,变成一根根羊毛线,再看着他们变成衣物,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铁勒道:“不过这中间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处理羊毛,咱们可是插不上手,那里头的人,都是义兴社的人掌控着的。”
  “无妨,咱们有钱分好了。”耶律奇不以为意。“那些衣服,也是他们制作的吗?”
  “那倒不是,他们将纺织好的线交给我们,由我们的人织衣。”铁勒笑道:“现在咱们部族的妇女,倒是都学会了这个技术,没事的时候,人手两根竹针,怀揣着一个线团便织衣物呢,制作好的成衣,再上交回去,也能挣不少钱,关键是,这只是闲遐之余做的,不占正经功夫。”说到这里,铁勒看着耶律奇,古怪地笑了起来:“便是您的夫人,现在也是没事就织着毛衣呢,估计今年冷起来的时候,族长您就能穿上夫人亲手织的毛衣了。”
  听到这里,耶律奇不由得大笑起来。
  “族长,前面哪里是学堂了。”铁勒指着一幢明显林比周边的房屋好得多的宅院道,“这可是我们这里最好的房屋了,十岁之下的孩子,都在哪里进学呢!咱们博兴四个镇,每个镇都有好几个这样的学堂,义兴社派来的可都是满腹经纶的好先生呢!”
  说到读书,耶律奇便有些头痛起来,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一个月来自己在武威书院遭的罪。“咱们的那些野小子,受得住那个拘?”
  “小孩子嘛,可塑性极大,那些先生可不仅仅是拿着书本的,还拿着戒尺的,我看都凶得很。”铁勒道。
  耶律奇想起武威书院的那位五大三粗,满脸胡子的山长,深有同感,大唐的教书先生,的确都凶得很。
第三百三十二章:于心有愧
  耶律奇在博兴没有呆几天,便再一次率部出征了。
  在他回来之前,铁勒已经替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部队完成了集结,所需的后勤辎重一应所需都已经安排得妥妥贴贴,只等他一回来,便可以出发。
  耶律奇本人对于部族现在的生活状态非常的满意。从以前的衣不蔽体,到现在居有屋,穿有衣,食有粮,孩子们能在学堂里读书而不像过去满山遍野里背着小筐拴拾粪便,老人们也不用再在今年寒冬到来之时,赤身裸体的走向茫茫的雪原。
  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忙碌,似乎有着做不完的事情。每个人每一在都在为着自己的生活更好而拼搏着,干一天活,便有一天的收入,然后便会揣着这些收入走进供销合作社里,购买一切日常所需,让自己还显得有些空荡的房屋慢慢地充实起来。
  粮食很便宜,日用品很便宜,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很便宜。
  耶律奇在博兴浏哒了三天,将四个镇都看了一遍之后,对于铁勒的工作异常满意。
  然后便跨上战马,带着他的一千士卒准备去为他的部族继续打拼一个更好的未来了。在他看来,自己如果能在战场之上立下更多的功劳,他的部族就能获得更好的待遇。可惜,节帅只允许他带一千人去。
  临走时,他将他老婆为他打制的一件毛衣小心地收藏了起来,虽然离天冷起来还有时日,但这一次去,却不知道啥时候能够回来,到了冬天,自然用得上。虽然他的老婆替他打的这件毛衣显得有些大了,但用绳子捆一捆,还是能穿的,就是袖子有些歪,穿着不太舒服。但这可是老婆一针一钱亲手替他织就的啊。歪些就歪些吧,撑一撑,就好了。
  博兴县令铁勒与县中主薄韩琦率领一众人等,为耶律奇等出征战士送行。
  看着远去的意气风发的战士,铁勒脸上的笑容却是渐渐的消息,一丝惭愧之色,慢慢地浮上了他的脸庞。
  “韩主薄,当年我流浪到悉万丹部的时候,是耶律奇收留了我,他待我一直很好。可是现在我却这么对他,心中着实有些不好受。”铁勒与韩琦两人并肩缓缓地走到四新河边,弯腰拾起了一块小石头,重重地丢进了河水之中,惊得河面之上一群正在凫水的鸭子嘎嘎大叫着四散而开,直到石头渐起的涟漪渐渐消失,这一块水面才又重新被各色的鸭子填满。
  韩琦,博兴县主博,也是义兴社在博兴的总负责人。听到铁勒的话,微微一笑,转头看了一眼那些正在迅速离去的前来送行的人群,笑道:“瞧,大家都很忙,都赶着回去干活,赚钱,让自己的将来过得更好一些。”
  铁勒转头看了一眼,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铁县令,你说说,耶律将军一生所求的是什么?”韩琦问道。
  “他想让他的部族的日子过得愈来愈好,衣食无忧。”铁勒道。“以前在张仲武麾下就是如此,他之所以率部投向节帅,也正是觉得在节帅帐下,他才能达到这一个目标。”
  “是啊,他的目标是让部族过得愈来愈好,现在,不正是他所求的吗?”韩琦笑了起来:“你瞧,悉万丹部的每一个人,现在正大步地奔着幸福的日子狂奔呢!”
  铁勒苦笑道:“可是这样下去,悉万丹部还是悉万丹部吗?耶律族长以后还会是族长吗?要不了多久,他就完全被架空了。”
  “有什么不好吗?”韩琦淡淡地道:“一个人之所以会滋生野心,便是因为他的实力让其有了孵化野心的温床,如果没有了这个,对耶律族长来说,说不定反而会是一种福气。他现在已经是节帅麾下的五品游击将军了,随着节帅的一步步的胜利,他必然也因此而步步高升,将来指不定便能封候拜将,那时候的成就,又岂是一个小小的悉万丹族长所能比拟的。在我看来,这是耶律将军的福气。”
  铁勒沉默了片刻,终于是点了点头。
  如果没有李泽,耶律奇指不定现在还在哪里挣扎呢,他的部族也还在为一日三餐而奔忙,那里像现在已经有余力去考虑让自己吃得更好一些,穿得更漂亮一点呢!就更别提让孩子们读书了。
  现在博兴正在发生的一切,的确是让悉万丹部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但同时,归化为同化也在同步进行着。当现在的这一批孩子成长起来之后,铁勒确信,悉万丹部这个名字,兴许就真只是一个名字了,时间再长,也许就只能在博兴县志里去找到他相关的记忆了。
  是好?
  还是不好?
  铁勒不知如何评判。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现在的这些的悉万丹部的人来说,他们是很满意的。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当下是更应该考虑的问题,至于未来是怎么样的?他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又哪里有余遐去考虑遥远的未来呢!
  对他们来说,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自然就有一个好的未来。
  规划未来的事情,永远是哪些站在高处的人才会考虑的事情。
  耶律奇率部兴高采烈,毫无后顾之忧的奔向了瀛州,而瀛州战局此时也再度陷入到了僵局。莫州邓景文虽然尽起大军,但让他万万没有想的是,史家坞输得如此之快。
  本来在他的计划之中,虽然没有了费灿的骑兵牵制,但以史家坞的险峻再加上冯伦的两千精锐助阵,史家坞守住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消坚持到他抵达,战况便将逆转,到时候拥有史家坞这样一个节点,进可攻,退可守,卢龙军将在瀛州占据优势,同时也迫使武威节镇不得不在这里投入更多的军队。
  但现在,情况却是反过来了,变成了武威军进可攻,退可守了。
  半路碰到了败逃而回的冯伦,在得知了整个战况之后,邓景文恨不得将面前满脸颓然之色的冯伦一刀给劈了。
  一场大胜之局,竟然被生生地弄成了大败,真是让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说到底,还是贪心惹得祸啊!如果冯伦和史奎没有那么大的贪心,没有想一举将柳成林拿下,而只是仅仅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战果的话,那么现在的瀛州便又是另外一个局面了,一旦自己到达,便可以大举向瀛州发起反攻,损失惨重的柳成林拿什么来抵抗自己?
  一盘好棋,生生地被自己人给掀了棋盘。
  而武威镇的反应之快,也让邓景文想要再度试探一番的心思化为了泡影,深州李睿,景州方从兴,沧州陈长安各三千甲士迅速开赴瀛州,在实力之上,已经超过了他现在手中所握有的实力。
  他只能开始布置防守。所幸的是,柳成林元气大伤,而新来的武威节镇的部队也需要重新整合,双方都没有余力再度掀起一场大战,便只能在边境之上对峙起来。一时之间谁也奈何不得谁了。
  而在州州陷入僵局的时候,高象升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河节节度使的节镇所在地,太原的晋源城,高骈的节镇仪仗便驻扎在这里。
  高象升并不是以公开的身份抵达这里的,因为随着高骈病重的消息传出之后,河东已经出现了不稳的迹象,这个时候,他可不敢公开出现。
  在城门口向士兵出示了路引,缴纳了入城费,高象升以一个岚州人的身份进入到了晋源城之中。
  晋源的气氛相当紧张,街道之上,到处都是全副武装巡逻的士兵,装作路人的高象升从河东节度使的衙门之外走过之时,赫然看到外面竟然是戒备森严,每一个过路的人,都会受到严格的盘查。
  所幸高象升一应手续齐备,而作为一个谍探头子,岚州的地方方言他也是信手拈来。
  晋源城内所闻所见,让他心中不禁骇然,看起来高骈的病重并非谣传,而是真正如此了。这让高象升对于河东的局势更加的担忧起来。
  本来因为李泽的出现,北地的局势已经大大好转,但偏生在这个时候,高骈却又倒下了。只怕李泽很难在短时间内填补高骈倒下的空当,而更为关键的是,高骈的倒下,将意味着河东的崩解,河东倒下,不但对武威形成了威胁,而对于长安来说,也有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随便找了一家小酒馆,高象升借酒浇愁,莫非是这老天爷,当真要大唐灭亡吗?要不然,怎么刚刚看到了希望,老天爷却又毫不留情地掐灭了这一点星星之火呢。
  直到夜幕降临,晋源城中已经响起了宵禁的金锣之声,高象升才离开了小酒馆,走向了晋源城中的一户人家。
  那人是河东节度使府的中军护军,也是河东节度使的实权人物,其人是认识高象升的,高象升决定单刀直入,直接去找他,他希望通过此人见到高骈,不管高骈怎么样,他希望能够知道高骈在重病之后的一些布置。
  高骈这样的人,即便倒下了,也肯定会做出一些安排的。
第三百三十三章:骗局吗?
  韩琦目瞪口呆地看着出现在他面前的高象升。
  “你,你是怎么来的?你不是跟着薛平在武威吗?”
  高象升双手一摊,道:“我翻墙进来的,话说你堂堂的河东节度府中军护军,家里的护卫实在是稀松平常,我要是张仲武的人,一刀宰了你,保管让河东军乱上一阵子。”
  韩琦瞅了高象升半晌,才叹了一口气:“现在河东这么乱,你跑来干什么?还怕不够乱吗?”
  “正是因为河东乱象初显,我才不得不来。”高象升自己拖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盯着韩琦道:“老韩,我们也是旧识,你也知道我,我也了解你,咱们就不虚言,你告诉我,高帅的病,究竟严重了什么程度?”
  听了这话,韩琦却是有些尴尬,又有些为难,“高兄,你就不必为难我了,高帅的事情……”
  高象升截断了韩琦的话,厉声道:“老韩,你是高帅的心腹,不要跟我说不知道,也不要说其它的推托的话,你只告诉我,高帅的病到底严重了什么程度?还能撑多久?”
  韩琦踌躇了半晌,终于还是咬牙道:“抱歉,高兄,这个我真不能告诉你。”
  高象升霍然站了起来,转身便向外走去。
  “高兄,你去哪里?”韩琦大声问道。
  “既然你不肯说,那我就光明正大地去节度府投贴子了,想我高象升总也不是无名小卒,我就不信我投贴而入也不能得见高帅!”高象升大声道。
  韩琦大急,一把拉住了高象升:“高兄,恕我直言,你即便投贴,高帅也见不了你。”
  高象升眼睛一眯:“你什么意思?”
  韩琦拖着高象升坐了下来,双手按在他的肩膀之上:“高兄,你听我一言,现在晋源城中,细作暗探不知凡凡,不仅有张仲武的,还有河东下面各刺史,各军头的,大家都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想要打探高帅的病情,你这个时候跑去,不是添乱吗?”
  “我要见高帅!”高象升断然道:“不管高帅的病到了何种程度,我都要见上一见,如果高帅只不过是有小恙,那我们自然可以放心,老韩,我说的我们,可不仅仅代表我,还代表着武威,代表着朝廷,这关乎着整个北地的大局,如果高帅当真不行了,我们也必须知道高帅接下来的安排布置,也好有些应对之策。”
  韩琦不说话,只是不停地摇着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