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984

  “河东之局系于高帅一身,高帅不在,河东必乱,河东一乱,则北地形式便危殆从而影响到整个天下大局,老韩,你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我自然明白,不过高兄,你稍安勿燥。”韩琦站直了身子:“即便你想见高帅,也得容我慢慢安排,你先在我这里住下可否?即便是我的家宅之外,只怕也是布满了探子,你万万不可轻易露面。”
  “你安排?”
  “是,我安排。”
  “多长时间?”
  韩琦想了想,道:“三天!”
  高象升瞪眼看了他半晌,才道:“好,三天,我等你三天,三天之后,我没有见到高帅,我就要自行其事了。”
  韩琦点了点头:“三天,足够了,不过这三天之内,你不能出这个门,更不能与你的手下联系,我知道你在晋源这边也有人,但现在这个局面,你只怕也无法保证你的那些手下还对你忠心耿耿。”
  韩琦说到这里,高象升不禁有些黯然。说起来监门卫在天下仍然谍探密布,但到底还有多少人忠于朝廷,谁也说不准。人心隔肚皮,哪里能猜透,这也是他来到晋源,没有首先去联络自己的手下,反而直接以这种方式来见韩琦一般。
  二天时间,高象升呆在韩琦家中,倒似是度日如年一般。韩琦早出晚归,每天忙得脚不点地,高象升纵然再急,倒也不曾去摧他。
  直到第二天晚上,疲惫的韩琦再一次归来,吩咐厨下做了几个菜,准备了一壶酒。
  “高兄,这两日,委屈你了。”替高象升满上酒,韩琦微笑着道。
  “都安排好了吗?”高象升急不可待地问道:“我能见高帅了吗?”
  韩琦点了点头:“明天,明天高帅见你。”
  “不是晚上?”
  “晚上出门,反而更引人注目,今天我特意带了几名护卫回家来,明天,你就扮做其中一个跟我进节帅府吧!”韩琦道。
  “这倒是个办法,谁也想不到我会光明正大地进入节帅府。”高象升一口饮干了杯中酒,看着韩琦道:“老韩,你告诉你,天兵军,大同军,横野军,苛岚军,云中守捉以及代州军等,到底有几个不稳?”
  韩琦夹了一筷子菜放在高象长面前的小碟里,却是沉吟不语。
  “大同军是高帅这些年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想必不会生变,云中守捉军以胡人为主,心思没有那么繁杂,反而更可信一些,横野军和代州军前期与张仲武大战损失惨重,实力大跌,如今高帅病重,想来生出一些别的心思的,不是天兵军忻州军,便是苛岚军了?”
  “你既然分析得头头是道,又何必问我?”韩琦放下了筷子,反问道。
  高象升长叹一声:“分析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外一回事,看起来我猜得是真的了!天兵军,横野军他们的胆子怎么就这么大?”
  “有什么不可以的?”韩琦突然冷笑起来:“高兄,现在这大唐天下,成了什么样子你不知道?别人能生出一些心事,他们为什么不能?如果不是高帅,河东早就乱了。要我说来,亦不能怪下边的人生出心事,是因为上边的人先乱了。”
  高象升默然拿过酒壶,以嘴对壶,连喝数大口:“虽然如此,但我们总得救上一救。”
  韩琦呵呵一笑:“高帅一直在救,可在我看来啊,除非将这金瓯打碎重铸,否则根本是救无可救,高帅一生劳碌,也只不过强行为其续命罢了。”
  “你韩琦呢?”高象升反问道。
  “我能怎么样?”韩琦长叹:“我对朝廷没有什么可眷念的,但高帅于我恩重如山,只能是高帅如何说,我便如何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
  高象升闻言却是大笑起来:“就是这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天下,像高帅,像我们这样的人多了,自然是将不可为也变成可为了。韩兄,你我不孤单。”
  “靠武威节帅李泽?”韩琦却是不置可否。
  “应当有所期待。”高象升道:“高帅之后,我们也只能指望他了。”
  “只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韩琦冷笑。
  “这是高帅的判断吗?”高象升惊讶地问道。
  “高帅冷眼旁观李泽久矣,对于此人,高帅倒是有一个评价!”韩琦道。
  “高帅怎么说?”
  “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韩琦淡淡地道:“高兄,现在是乱世还是治世呢?”
  高象升身体微微摇晃了一下,他对李泽寄于厚望,一心希望李泽能成为这摇摇欲坠的大唐的擎天柱石,但现在看起来,大唐的另一个柱石高骈似乎一点也不看好李泽。
  但现在,他又能如何呢?朝廷又能如何呢?高骈快要倒下了,李泽就像大唐这个快要溺死的人抓住的一根稻草,不管怎么样,也是不会放手的。
  “老韩,你从哪里找来的酒,有些上头!”高象升站了起来,身材有些摇晃,以手扶头,突然之间猛然抬起头来,眼神也变得有些惊恐,有些愤怒:“不对,不对,这酒有问题,韩琦,你害我!”
  不等韩琦说话,高象升眼前金星乱冒,身体摇晃的更加厉害,他伸手到腰间想去拔刀,但刀只不过半出鞘,整个人已是轰然倒了下来。
  屋外涌进来几名卫士,正是韩琦今日带回来的一群人。
  “好好照顾高将军。”韩琦吩咐道,“外间的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吗?”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韩琦点了点头,对其中一人道:“接下来的日子,你就呆在我家里冒充我,我的家人会掩护你的,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是!”
  韩琦走到高象升的跟前,拍了拍对方的大脸,笑道:“高兄,关键时刻,不管是高帅还是我,都不敢随意相信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你也一样,只能委屈你了,你不是要见高帅嘛,也罢,我这便带你去见他。”
  夜深时分,一行人悄无声息的从晋源城西门而出,竟然一直向着雁门关方向而去了。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高象升终于从昏迷之中醒了过来,睁眼的第一时间,他的手便向腰间摸去,但微一动弹,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自如地动弹,这才发现,自己竟然被捆着。
  马车一侧,韩琦微笑地看着他:“高兄,知道你一醒来肯定要动手,所以我先把你捆将起来,免得被你揍一顿。”
  高象升盯着韩琦半晌,眼睛却渐渐地亮了起来。
  “高帅没事儿是不是?这根本就是一个针对张仲武的骗局是不是?你不用瞒着我的。”
  韩琦的眼睑却是垂了下来,半晌才道:“不,高帅有事。”
第三百三十四章:重夺雁门关
  雁门关下,喊杀之声震耳欲聋。
  距离关城不过两里之地,传闻之中病重的高骈却是一身重甲,端坐在绣着高字的大旗之下,双手拄着横刀,目光炯炯地看着远处火光冲天,战事激烈的争夺雁门关的战役。
  卢龙军开始大规模地战略转移,主力向着武威方向移动,想要趁着武威立足未稳之际重夺定州,益州,剿灭尚在整合之中的武威节镇,高骈的病重传闻,加速了他们转移的步伐,与此同时,他们也放松了对河东节镇的警惕。
  不管是张仲武,张仲文抑或是费仲,其实都是极其小心的人,高骈病重,经过多方核实的确不是假的,而河东高级将领因为这一件事,而导至内部生出问题这也不是假的,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如此大动作地开始了抽身。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整个河东节镇一片人心惶惶的时候,他们居然开始了大举的发击。
  首先发动攻势的便是云中守捉军。这是一支几乎全部由胡人组成的军队,以骑兵为主,战力彪悍,行动快速,在其统兵大将李存忠的率领之下,数天之内,穿插数百里,一举将毫无准备的雁门关外驻防的卢龙军驻防部队击溃,使得雁门关成为了一座孤城,不等卢龙军反应过来,前期受损严重而一直处于整编状态的横野军,代州军两军合一,向雁门关发起了迅猛地反击。
  横野军在雁门关外高梁河一役遭受重创,代州军原本驻守雁门关,被卢龙军攻破雁门前之后也是折损泰半,这两支军队一心复仇,收复故土,战意极其高昂。
  当然,让云中守捉军与横野军、代州军如此战意满满的,更是因为现在端坐在高字大旗之下的那个须发皆白的老将,高骈。
  高骈的身边护卫突然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之声,冲天的火光之中,一名横野军将领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城头,一手大盾,一手铁斧的这名身材高大的将领跃上了城头,便如同一张门板一样挡在了身后的攻城云梯之前,替身后的士兵打开了一条通道。
  “横野韩锐,威武!”隆隆鼓声之中,士兵们齐声欢呼。
  率先登上城墙的是横野军副将韩锐,而横野军主将则在高梁河一战当中当场阵亡了。
  “存忠!”大旗之下,高骈神色不动,伸手招了招,身后,一名明显不是唐人血统的将领大步走了上来。
  “节帅,末将在。”他抱拳恭敬行礼道。
  “雁门关已破,但横野军和代州军也已经竭尽全力了,接下来的追击,便要靠你的守捉军了。”高骈道。
  “节帅放心!”李存忠用力点头:“听说张仲文就在雁门关,末将必然生擒张仲文回来向高帅献攻。”
  高骈呵呵一笑:“以高梁河为界,追到哪里之后,便不用再追了。”
  “为什么?”李存忠大为不解:“高帅,宜将剩勇追余寇,这样大好的机会,岂能放弃?”
  “总要留一些机会给别人才是。”高骈淡淡地道:“这一次的首功,非你莫属了,但你也不能将汤汤水水的都喝尽了一点也不给别人留。我想这个时候,天兵军、忻州军、苛岚军的主力,大概也正在快速地向着战场挺进吧!”
  李存忠呵呵一笑,语带讥讽地道:“如果我是他们,此刻一定会先带兵马切入雁门关后方,去截击卢龙军溃部,然后再来向高帅报捷的。”
  “你想的不错,他们一定会这么做的。而且他们还会越过高梁河,追击卢龙的败兵一直进入幽燕地区的。”高骈呵呵一笑:“等我进入雁门关的时候,他们的使者一定也会抵达我这里了。”
  “这样一些人,高帅也能容忍他们!”李存忠怒气难忍。
  高骈笑着拍了拍李存忠的肩膀:“存忠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时候做人,最难的就是难得糊涂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是不错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考量,而在平时,这些小心思你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李存忠点头道:“不错,这一次高帅你装了一次病,立马就试探出了谁是那些三心二意的人。依我说,这些人就该杀。”
  “你这个黄胡子!”高骈打趣地看着李存忠道:“光杀能解决什么问题?你杀了这些人,这几支军队就要全乱了,那我能收获什么?只能收获一地鸡毛,一屁股烂帐,到最后还是要我来擦屁股,事情不但办不好,反而会让这天下更乱。”
  说到这里,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天下已经乱了,所以这些人有些其它的心思,他也能理解。这一次他病重的消息传出,只有云中守捉的李存忠,横野和代州两军的领头人亲自到了晋源,而其它几支军队虽然也派出了人,但主将却是一个也没有来,反而其它的小动作频频。
  高骈一但倒下,谁不想当上河东节度呢?
  但任谁当上,其它人又怎么会服气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