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984

  大家都在想着小心思。
  反而是李存忠这个胡人,没想这么多,而横野军和代州军实力大损,只能依靠着高骈才能生存,自然也就更为着急了。
  被高骈打趣,李存忠倒也没有生气,反而摸着自己的黄胡子,呵呵笑了起来。在他的心目之中,向来都是强者为尊,不服气,打杀了便是,如果乱了,那便继续打杀,一直打杀到所有的不服气者都服气为止。至于这天下因此乱成什么样子?他还真没有考虑过。
  “你去吧!”高骈挥挥手,示意李存忠离开:“记住,以高梁河为界,剩下的事情,交给天兵军、忻州军、苛岚军去吧。我在雁门关等着你。”
  “遵命!”李存忠大步离去。
  随着李存忠率领大批骑兵离去,留在高骈身边的不过只剩下了数十名护卫而已,而此时,高骈原本稳重的身体却是猛烈的摇晃了几下,身后两名卫士抢上一步,扶住了高骈。
  高骈先前稳坐在大旗之下的太帅椅上,并不是他成竹在胸要摆姿式,实在是他的身体压根儿就不允许他长久站立了。
  “大帅,雁门关破了。”一名卫士低声道。
  此刻,雁门关的关门正轰然打开,无数的横野军,代州军呐喊着冲进了关内。
  “进关!”高骈用力地咽下了咽喉之中的腥甜之意,打起了精神,翻身上了卫士牵过来的战马。
  高象升与韩琦踏进雁门关的时候,这里的战事早已经落下了帷幕,看着城头飘扬着的大唐旗帜,高象升兴奋莫名。
  “高帅终究是高帅啊,小小一个计策,便重夺雁门关,重创卢龙军,哈哈哈,韩琦,你还说高帅有事,高帅有事的话,能指挥这样大的一场战役?”
  他兴奋得手舞足蹈。
  在他看来,自然是高骈敏锐地抓到了卢龙人准备进行战略转移的机会,诈称重病不支,这一计策,不但瞒过了卢龙人,只怕是连自己人都瞒过了,从只动用了云中守捉这支胡人军队以及遭到重创的横野军与代州军便能看出来。
  这一次的大胜,河东便从以前的被动防守转而变成了进攻的一方,而张仲武将要同时面对河东与武威的两面夹攻,那就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等到平定了张仲武,两大节镇携手南下为朝廷张目,试问天下谁人能挡?
  雁门关内,看不到云中守捉军的身影,倒是到处都是横野军以及代州军的兵士在巡逻,关城内几乎已经被打烂了,在不长的时间内,雁门关连接两次被攻破,城内百姓早就廖廖无几,街面之上,根本看不到有多少普通人。关内关外,都能看到大批的战俘正在全副武装的士兵的看守之下进行着修复工作。
  高象升这一次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与韩琦一起,直接登堂入室。
  但一踏进室内,满屋弥漫的药气便让他满脸的笑容都凝结在了脸庞之上。
  “高帅!”他抢前几步,看着半躺在床上,正在看着一份军报的高骈,声音有些颤抖。“神策军中郎将高象升,见过高帅。”
  高骈抬头撇了他一眼,微笑道:“高将军,早听说过你的名字了,你是不错的。咱们说起来还是本家呢,你没给姓高的丢脸,这样的时节,还能持初心而不变,实在难能可贵。”
  高象升颤声道:“您,您真的病了?”
  高骈哈哈一笑,看着高象升身后的韩琦,“韩护军,这些日子让你一人在晋源城中维持,辛苦了。”
  “不敢道辛苦。”韩琦拱手道:“恭喜大帅重夺雁门关。”
  高骈点了点头:“刚刚军报送来,天兵军,忻州军,苛岚军已经分别渡过了高梁河,正在追击卢龙残部。”
  韩琦脸上露出一丝狠厉之色。
  “这些人,见利则喜,闻难便退,是该让他们好好地受一受教训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最后的安排
  床边摆上了两张凳子,韩琦与高象升坐在床前,高象升有些惶恐,而韩琦眼中却尽是悲伤。
  一名亲卫端着一碗药汤走了过来,韩琦接过汤碗,坐在床沿之上,尝了尝温度,便舀了一匙欲要亲自喂高骈吞服。
  高骈却是一笑,从韩琦手中接过了汤碗,“虽然知道没啥用,但总是不能拂了下面人的一片心意。”
  此话一出,韩琦更是别转头去,竟是落下泪来。看得高象升是心头大震,高骈的情况似乎真的有些不妙。
  高骈却似浑不在意,端着碗,咕嘟咕嘟地径直把药往肚子里灌去,喝到一半之时,整个人却是一顿,然后嘴巴一张,满口的汤药喷了出来,将身上的薄被尽数打湿,高象升霍地站了起来,因为他看到,薄被上沾着的不仅有黄黑色的药汤,还有殷红的鲜血。
  “高帅,你……你你你……”他几乎语不成声。
  高骈微笑着抹了一把嘴唇和胡须之上的汤药、鲜血,竟然又举碗将那和着鲜血的小半碗汤药尽数吞了下去,这才将碗放在一边,看着高象升道:“我的确沉苛难起,这一点,还真不是如你所想的是一个骗局。我活不了几天啦!”
  高象升卟嗵一声跌坐在了凳子之上,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脸上青筋毕露,他所希望的最好的情形终究是不可能出现,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却是活生生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高帅是国之柱石,怎么能够死!”他喃喃地道。
  高骈一笑,道:“人生自古谁无死!高将军,有高某,这天下也就这样,没有了高某,明天太阳仍然会照常升起,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高象升垂下了头,呜咽道:“大厦本就将倾,现在又被抽去了顶梁柱,接下来该怎么办?高帅,该怎么办啊?”
  高骈叹了一口气,“高象升,高某这一生为了朝廷东奔西走,也算是竭尽全力,可这天下大势,终究不是我一个武人所能左右的,我甚至连一个裱糊匠都算不上,因为我根本就无力修补大唐的满是窟窿的身体,我这一辈子啊,最多就是一个灭火匠,到处灭火,可灭了这里,那里又起来了,到得最后,还是眼睁睁地看着烽烟四起而无可奈何,所以啊,你说我是国之股肱,我却是当之有愧的。”
  “高帅!”高象升两眼通红。
  高骈摆了摆手,“你也不必给我脸上贴金,这是我自知将死之后,细细想我这一辈子而得出的结论。好了,不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我们来谈谈正事。”
  “高帅有什么吩咐?”高象升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看这模样,几乎便是高骈最后的嘱托了,由不得他不收起悲伤的心绪,打起十二分的情神。
  “先说说朝廷吧!”高骈仰靠在靠枕之上,眼神明亮,似乎又回到了长安一般:“我死之后,河东节镇必然分崩离析,不能再为朝廷屏障,但我为作一些安排,尽量不让河东为害。这事儿待会儿再说。你要禀告皇帝,想要复兴大唐,万不可倚靠某一节镇,而是要自立自强。”
  看着高象升欲言又止的样子,高骈接着道:“朝廷目前还据有河洛关东之地,这是天下膏腴啊,比任何一个节镇都要强啊,不但人丁众多,土地肥沃,更是商业中心,朝廷还拥有二十万神策军,如果能好好经营,未尝不能再次号令天下。关键还是看皇上有没有壮士断碗,剜肉疗毒的决心啊!”
  高象升道:“河洛关东,势力盘根错节,动一而发动全身,稳定现在的局势已属不易,想要动一动,只怕便是牵一而发动全身了,到时候,连维持现在的局面都不可得。”
  高骈点了点头:“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我要死了,倒是觉得脑子清楚了不少,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了?要么置之死地而后生,要么就这样慢慢地病如膏肓,终究也还是死亡,不如奋起一搏罢了,赢了,再兴大唐,输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朝廷之中,还是有不少人才的,陛下只需要重用那些有心改变这一切的臣子奋力一搏,指不定便又是一番天地,只需要紧紧地握住神策军,再乱,终究也乱不到哪里去,再拖下去,只怕就真没有机会了。”
  高象升点了点头:“末将一定会把高帅的这番话,转奏给皇帝。”
  “不要公开上折子,即便是我在遗折之中,也没有这样说,因为如果我上了这样的折子,我甚至担心折子不会被递到陛下手中,找个机会,亲自跟陛下说。”
  高象升砰然心惊,似乎从高骈的这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些了不得的大事,但高骈并没有明说,他也不愿意再追问下去。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层级,连高骈都不愿触及的,就更别说他了。
  “再说说李泽吧!”高骈沉思了一会儿,道:“自从李泽崛起,我便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他,此子虽然年轻,但深谋远虑,手腕老到,其城府让人惊诧之极,便是老夫我,也要自叹不如,如果我有他那样的手段,又何至于到了最后关头,还要出此下作手段才能保证河东将来不生乱子啊!”
  “高象升,李泽此人,不但城府极深,更兼心狠手辣,其长兄李澈,必然是死于其手,杀苏宁,囚李安民,一桩桩一件件,火焚德州,一桩桩一件件,都说明了此人为了达到目的,是可以不择手段的,这是一个只求达到目的而不介意采取手段如何的。”高骈道:“朝廷现在将其视为外部唯一倚仗,这并不妥贴。天下节镇,阴狠者有之,噬杀者有之,老谋深算者也不乏其人,但唯一让我看不透的便是李泽此人。从他现在的表现来看,他似乎对朝廷的确忠心耿耿,送老母妻子入长安为质,允许薛平率部进入武威节镇,桩桩件件,看起来都是在为朝廷着想,但我只要一想到此子掌握武威的过程,以及现在武威的现状,身上便一阵阵发冷,所以我曾对韩琦说过,此从,治世当为能臣,乱世必为枭雄。”
  高象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朝廷现在要倚仗他,我也说不出反对的意见,但高象升,你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有钳制此人手段,一定要对他抱有戒心。韩琦,你以后也需如此。”
  韩琦点了点头:“属下明白。”
  说到这里,外头有卫士禀报道:“高帅,李存忠将军回来了,求见高帅。”
  “让他进来!”高骈笑道:“好了,现在他也回来了,有些事情,我便一并安置了。”
  李存忠大步而入,抱拳道:“高帅,末将回来了。”
  “坐吧!”高骈道。
  “是”。黄胡子李存忠自己搬了一个凳子,坐在了床前。
  “高象升,先前我说我手段下作,便是这一次的战斗了。”高骈道:“我知道我死后,河东必然要生乱子,所以我便借着这一个机会,将那些有可能出乱子的人狠狠地教训一把。张仲武不是凡凡之辈,如果我所料不错,最多不出半个月,追过高梁河,进入幽燕地区的天兵军,忻州军,苛岚军便将在他的手里吃大亏。损兵折将之下,这些人逃回来,短时间内,也再也不足以为患。”
  高象升大惊。
  “李存忠,我把雁门关交给你了。你云中守捉军都是外族人组成,张仲武是如何对付外族人的,你心中有数。”高骈道。“横野军,代州军连着两战,损失惨重,我将这两支军队也并入你军中,你为正,韩锐为副,遇事与韩锐多多商量,互相尊重,这一点,我与韩锐也交待了,你可能做到?”
  李存忠用力地点了点头。
  “你虽然是胡人,但你对大唐的忠心,却比绝大部分大唐的官员都要强得多。”高骈叹息道:“我不能给你更多,只能把代州交给你,牢牢地守着雁门关,不容张仲武踏入半步,你可能做到。”
  “末将一定做到这一点。”李存忠大声道。
  高骈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不善经营,你们云中守捉也一向穷困,高某人也是一个不善理财的,但要保持军队的稳定,你又必须有钱,以后以区区代州很难养活你们,没钱了,便去找李泽要,他是北地行军大总管,也是你名义上的上司。”
  “他肯给吗?”李存忠有些犹豫地问道。
  “他一定会给。”高骈笑道:“但你记住,不要拿了他的手短,吃了他的手软,他的钱你要,但你一定要保持你的独立性。如果有朝一日,他对大唐起了异心,你亦要奋勇反对。”
  “明白了。”李存忠道。
  “韩琦,我将大同军交给你,你率领大同军镇守太原,与李存忠两人前后呼应,镇压河东,使之稳定不生乱。”高骈接着道。“如果李泽当真忠于大唐,你与李存忠自然听他号令,如果有朝一日他心存反意,你们要力保大唐。”
  “末将遵命。”韩琦呜咽道。
  “高象升,我是相信你的,但李泽此人,我看不透,你在他的身边,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他,真希望他表里如一,如果他真能一心为了大唐,以他的能力,说不定真能让大唐再获新生呢!”
第三百三十六章:斯人已逝
  高象升知道武威与河东的不同。
  李泽正致力于将武威节镇治下十一个州打造成一个整体,这一次的武威节镇开府建牙,各州文武官员齐聚武邑,而他与薛平自然也是适逢其会,李泽提出的三个一盘棋,军事一盘棋,行政一盘棋,财政一盘棋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出现的。
  只消李泽这个目标实现,那么武威便将形成以李泽为中心的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性质的节镇,下属只有执行的权力,而没有自行其是的空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