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984

  纵然付出了如此的代价,壶关,仍然高高地矗立在朱友贞的面前。
  看着那些悬挂着的人头,朱友贞一下子尽显疲态。
  “退兵!”他无比萧瑟地道。
  经历了一天苦战的宣武军,在抛下了超过二千具死尸之后,缓缓地后退而去。
  一个时辰之后,北面百谷山的田平所部,南面双龙山的薛雄所部,也纷纷拔营离去。
  当月亮升上高空的时候,壶关终于安静了下来。
  关头之上,灯火通明,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之下,开始清理着城头,敌人虽然离去,但指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备战还是一点儿也不能放松的。
  对于关内的守军来说,今日这一战,的确是一场大胜,普通士兵们兴奋莫名,但将领们却谁也高兴不起来。
  关内偌大的院子里,无数的官兵已经将院子围得水泄不通。
  重新换上了干净衣裙的王夫人静静地躺在床榻之上,此时,她距离她的儿子,不到百里远,但她却再也看不到她的儿子了。
  柳如烟换上了素白的孝衣,跪在床榻之前,小蝉跪在她的身边,正一边哭泣,一边诉说着白日里的光景。
  “是皇后把阿娘往刀前推的?”柳如烟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道。
  “是的。”小蝉点头道。
  柳如烟霍地站了起来,一伸手,已是将竖在墙角的长枪提了起来,转身便向屋外走去。公孙长明大惊失色,一把便抓住了柳如烟。
  “夫人且慢。”
  柳如烟一振手臂,公孙长明顿时一个跟头栽倒在地上。
  “屠虎,拦住夫人。”倒在地上的公孙长明大呼道。
  屠虎一闪身,跪在了柳如烟的身前。
  旋即,陈炳,褚晟等武威将领,都跪在了柳如烟的面前。
  “夫人三思。”屠虎道。
  公孙长明吭哧吭哧地爬了起来,“夫人,此刻薛明他们调集了神策军,还有苏群的部属,将皇帝的那个院子围得水泄不通,为的是什么您不明白吗?再说此刻敌人虽然已经退去,但随时都有可能再来。此刻,按照原定的计划,大帅将会率领大队骑兵截断朱友贞的退路,这些人被关在了昭义境内进退不得,说不定便会狗急跳墙再来进攻,此时,我们不能内讧啊!”
  “夫人,大敌当前,还是以外敌为重,所有的这些事情,还是等大帅抵达之后再议吧!”屠虎紧接着道。
  当啷一声,柳如烟手中的长枪落在地上。一返身她仆躺在床前,放声大哭起来。
  “阿娘,你就这么走了,我怎么向郎君交待啊!”
  隔着这幢院子不远便是皇帝居住的院子所在,此时皇帝仍然昏迷不醒。
  薛平,田令孜,厉海,苏群等人聚集在这里,听着夜色之中传来的柳如烟的哭声,一个个面面相觑。
  王夫人身死,原本他们以为是刺客下的手,但接着便从田令孜哪里听到了整个过程,薛平一下子就懵了。
  “为君死节,这是臣子的荣光!”厉海嗫嚅了半晌,才低声道:“薛侍郎,您是不是反应太过激了!”
  薛平横了厉海一眼,这位一门心思只知道带兵的将领,哪里知道这里头的曲折和弯弯绕绕啊!或者他认为臣子为君死节是一件荣光,但李泽可不见得是这么想的。
  “田侍中,你与我一起,去致哀吧!”薛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
  “我不去!”田令孜头摇得像货郎鼓,满嘴的牙齿被郝猛那一下子给撞得掉落了七七八八,此刻却是满嘴漏风。
  薛平却是不容他拒绝,一把拉了他,拖着便向外面走去。
第四百三十八章:包个大饺子
  秦昭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如此的不费力气地便占领了乐安。
  他只有一千五百骑兵了。但乐安,居然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残以及一些青壮,被秦诏趁着夜色一个突袭,便轻而易举地拿了下来。
  四周找不到任何的有建制的敌人,派出去的斥候,带回来的消息,都是宣武军队都在急匆匆地向着壶关方向赶去。
  朱友贞为了拿下壶关,竟然连后路都不管不顾了,这是何等的决心啊!秦诏感慨之余,却也只能在乐安停顿了下来。因为他再仔细计算了一下壶关现有的敌人之后,很是遗憾地发现,自己就算赶到了哪里,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他甚至连壶关都看不到就会被敌人拦截下来痛殴。
  他的部众已经相当疲惫了,他们亦需要休整。乐安城里还存留着不少宣武兵众离开之时来不及带走的粮草辎重,现在都便宜了秦诏。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壶关能不能挺得过朱友贞如此疯狂而不顾后果的进攻。
  不过想想近在潞州的河东军队,武威军队,秦诏又说服自己尽管放下心来,河东,武威两部加起来超过十五万的大军,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壶关失陷呢?
  一旦朱友贞在壶关遭遇重创,乐安也是他回归的重要途径之一,自己卡在这里,说不定还能咬上他一口,也算是报这几个月来被朱友贞追得像个兔子一样到处乱窜的仇恨。
  想通了这一切,秦诏便在乐安安心地呆了下来,一边督促动员城内的青壮百姓整修城墙,准备战斗,一边向外派出大量的斥候,打探壶关战事的结果。
  事情并没有出他的预料之外。仅仅数天之后,壶关方面的消息便传了出来,朱友贞果然失败了。现在薛雄所部,正在向着乐安方向而来。
  “守住乐安,然后关门打狗。”秦诏兴奋地道。
  薛雄所部超过两万大军,相对于他来说,的确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但斥候带回来的好消息可不止一个。武威大帅李泽亲自统领的两万骑兵,已经在奔向卫州的途中,截断朱友贞回归的路途的意图诏然若揭。
  现在摆在朱友贞面前的选择只有这么几个。
  一,全军跑到潞州去,与田悦会师,然后被武威河东包个饺子,在潞州城内苦苦挣扎,或者能等来转机。
  二,朱友贞抛弃他的大部队,只带其部所有轻骑,抢在后路被封堵之前逃回卫州。但如此一来,朱友贞也就差不多成了一个光杆将军了。更重要的是,他这一逃,只怕昭义的军心,立即便会溃散。
  但秦诏觉得朱友贞不可能选择第二条路,他一定会先试一试能不能带领大部队逃回去,那么打乐安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卡住了乐安,只少还保持了往长安方向的通道。即便卫州丢掉了,他们也还有可能逃回去。
  朱友贞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从壶关退兵之后,第一时间,他便命令薛雄率所部骑兵日夜兼程赶往乐安,一定要占据这个原先并不起眼,但现在却对他们至关重要的生命关卡。
  只是朱友贞和薛雄都没有想到,这几个月来,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却屡剿不绝的秦诏却事先想到了这一点,抢在他们之前,拿下了这个小县城,而且做好了顶住他们进攻的准备。
  当薛雄率领其部数千骑兵先锋抵达乐安的时候,看到飞扬的秦诏大旗,唯一能做的,便是下令骑兵下马,立即展开进攻。
  相对于秦诏现在的消息还不甚灵通,薛雄可是知道的更多,武威的两万骑兵正如同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柄大刀,随时都有可能落下。而已经拿下了屯留的河东军副将李存忠,率部也正在向长治进发。一旦他拿不下乐安,而长治又被李存忠攻克,他们这支军队,可就被卡在这个狭小的区域之内进退不得了。
  战斗从薛雄所部一抵达乐安城下,便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一方要打开逃生通道,另一方却是要关门打狗,一方虽然人多,但却没有完善的攻城器械,而时间却又让他们根本无遐去准备这些东西。另一方人少,但历经了这么几个月的苦战,不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是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更重要的是,现在他们士气高涨,胜利在望的他们,渴望能够立下更多的功勋。
  薛雄费了九牛二虎之内,也没能打下乐安,随着时间的推移,绝望的情绪开始在军中漫延,两天之后,随着武威的一支骑兵,原本隶属于河东的韩锐率三千骑向着乐安疾驰而来的时候,薛雄无奈地跑路了。
  他抛下了他的步卒,也没有向仍然驻扎在长治等着他打下乐安的朱友贞靠近,而是带着他剩下的三千余骑兵,抄小道跑了。
  秦诏剩下的兵力,压根儿就不可能去追击他,更何况,此时在乐安的城下,薛雄的步卒还在这里呢!
  主帅跑路,一万五千余步卒顿时便群龙无首,乱了套。有的转身向着长治方向跑,有的直接溃散,脱去军服,抛掉武器,往犄角旮旯儿里一躲,等到战事一过,再出来便又可以混一个平民百姓当当了。而更多的,则是在韩锐抵达乐安,与秦诏会师之后,向他们直接投降了。
  薛雄所部,本来就是昭义兵马,这支军队可不像宣武军队有着明确的目标,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更多的只是追随着主将而已。现在主将薛雄逃跑了,他们还能怎么办?投降,是唯一的选择。
  薛雄跑路,仍在长治的朱友贞再也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向潞州方向而去,准备与田悦合后一处坚守潞州,一旦他老子朱温拿下长安,腾出手来之后,必然会出兵潞州,对于这个战略要地,想来朱温也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随着朱友贞退往潞州,李存忠占据了长治,公孙长明在壶关,武威其它军队占据了黎城,武乡,壤垣等地,潞州已经等于是被团团包围住了。
  只不过这个包围圈显得有点大,而被包围的兵马,也有点多。
  田悦所部与朱友贞所部,加起来也超过了十万人。
  而此时,李泽率领的一万余主力骑兵,已经顺利地拿下了卫州城。与秦诏拿下乐安如出一辙,卫州驻军在看到铺天盖地的骑兵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在看到李泽中军大旗的时候,几乎没有做出任何的抵抗,便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进入卫州城的李泽,祭奠了在这里自焚的福王李忻与洛阳别驾牛辅仁,不管怎么说,福王这个胖子,当初对李泽,还是颇为友善的,而且对于这样敢于死节的人,李泽还是比较佩服的。
  拿下卫州,交给了原洛阳长史裴矩三千骑兵,让他在卫州整编军队,恢复秩序之后,李泽又马不停蹄地带着剩余的一万余骑兵,向着潞州方向挺进。
  对于他而言,他的战略目标,至此已经基本实现。
  整个昭义已经被他纳入到了囊中,剩下的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咬下潞州这块硬骨头了。消化了潞州,整个北地,基本上也就可以随着他李泽为所欲为了。
  不管是李泽,还是闵柔,屠立春,现在都是兴奋不已。
  只到褚晟飞马从壶关来到他们的面前。
  褚晟现在可是正四品的千牛卫中郎将,他亲自从壶关赶过来送信,自然不可能是简简单单的战报,只有可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才会让他这个身份的人,亲自来向李泽汇报。
  看着褚晟的脸色,李泽,闵柔,屠立春等人一下子都严肃了起来。
第四百三十九章:湍流
  田令孜面带喜色地踏进了房间的时候,李俨正斜靠在床头之上,脸色苍白,毫无血色,而皇后手里端着药碗,正一汤匙一汤匙地小心地喂着他吃药。没吞上几口,李俨便猛烈地咳嗽起来,刚刚吞进嘴里的药又吐了出来,沾得衣襟,被窝之上到处都是黄色的渍点。皇后赶紧掏出一块帕子,替李俨轻轻地擦拭着嘴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