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984

  本来已经病情好转的李俨,在受了那一场惊吓之后,病情陡然急转直下,竟是愈发地严重了起来。
  “侍中,又出了什么事了吗?”李俨声音几不可闻。
  “陛下,好事呐,好事呐!”田令孜原本满嘴的牙齿现在只剩下了几颗板牙还在,剩下的都被郝猛那一肘子全都嗑飞了,现在说话都有些含混不清。
  “刚刚传来了消息,左武卫大将军在乐安大败薛雄所部,薛雄轻骑逃脱,但丢下了大量的步卒,这些步卒走投无路之下,向秦大将军投降了。现在秦大将军率部死死地扼守着了乐安,而李大将军所部两万骑兵一路突进,已经攻占了卫州城,现在朱友贞部已经被锁死在了昭义地区,这些叛逆都逃向了潞州城,已经被河东,武威大军团团围困,覆灭无日了。”
  听着田令孜的话,李俨的脸上浮起了一层红晕,精神亦是大振:“好,好,秦诏果然不负朕望,李大将军,韩琦也没有辜负朕。”
  “陛下,您安心地休息吧。虽然说叛贼已经被包围了,但想要攻下潞州还需要时日呢!你可得好好的养身体,总攻的时候,您可得亲自上阵去擂鼓助威,以壮士气呢!”皇后轻轻地抚着李俨的胸脯,柔声道。
  “说得是,说得极是,我得好好地将养身体。”李俨连连点头,竟是从皇后手里接过药碗,一仰头一饮而尽。
  “陛下睡一会儿吧,现在秦大将军,韩节镇他们都还在忙着,赶到壶关还需要时日呢!”扶着李俨躺下,皇后道。
  看着李俨嘴角带着满足的笑容沉沉地睡去,皇后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向外走去。田令孜赶紧跟了上来。
  “哪边怎么样?”到了外间,皇后这才脸色沉重地问道。
  田令孜摇了摇头:“娘娘,臣去拜祭了,也转达了陛下与皇后娘娘的哀意,但,但是……”
  “直说吧!”皇后坐了下来,闭上了眼睛。
  “柳如烟实在是太不近情理了。”田令孜嗫嚅着,终是没有敢直言。
  “当是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是下意识的一个动作,要是,要是当时是我拦在陛下前面就好了。”皇后有些无奈地道。
  “娘娘这是说哪里话来!”田令孜安慰道:“天地君亲师,能为陛下效死,是我们每一个臣子的荣光,柳如烟一个小丫头,懂得什么?李大将军必不会如此,也必然能理解当时的危急情况之下,娘娘实在是无可选择。”
  皇后沉默片刻,“只怕事情不像你想得那样。李泽虽然有父亲,但自小,便与没有父亲也没啥两样,与他母亲相依为命,这份情意,只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厚的多。柳如烟为什么如此态度,无外乎是清楚王夫人对李大将军的重要性。”
  “陛下与娘娘一直对李氏多加恩典,或者这了阵子缓过去之后,一切便会回到正轨上来。薛平一直呆在那边尽力劝说,柳如烟不近情理,但公孙长明脑子还是很清楚的。”田令孜小心地安慰道。
  “但愿如此吧!”皇后道:“侍中,你马上传信给韩琦,对了还有左武卫大将军,让他们立即到壶关来。”
  “娘娘,左武卫大将军正在乐安整肃降军。”田令孜忽然看到皇后严峻的脸庞,顿时反应过来,“臣明白了,马上就派人去召他们来壶关。”
  田令孜匆匆而去。
  皇后却是疲乏地闭上了眼睛。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是真希望那一刻,自己不是推了王夫人一把,而是亲自去挡在皇帝的前面,替王夫人挨那一刀。
  这事儿,完全是瞒不住的,当时柳如烟的贴身丫头小蝉就在房间里,还有王夫人的贴身丫环夏竹。
  她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从大义上来说,似乎这样做,臣子也挑不出理儿来。但皇后很清楚,今日不同于往昔,死了谁都无所谓,哪怕是她,但偏偏死的人不该是王夫人。
  她曾派了田令孜和薛平过去,表达了自己想要去王夫人灵前致哀的意思,但柳如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更让她感到恐惧的是,柳如烟竟然在第一时间把双龙山陈炳的千牛卫调回到了壶关之中。等到薛平等人发现不对的时候,千牛卫已经控制了整个壶关。好在关内还有苏群的部分兵马以及一些神策兵。但皇后很清楚,如果这个时候柳如烟想要做些什么,这些兵马,是完全无法阻止千牛卫的。
  李泽即将来了。
  同来的还有一万多精锐的武威骑兵,一旦李泽知道了王夫人死亡的真相,他会怎么样?
  皇后现在唯一的指望便是秦诏和韩琦赶快来。
  皇帝到现在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皇后也不敢将这些事情告知奄奄一息的皇帝,生怕他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之下就此不治。
  如果李泽的反应与柳如烟同样激烈,她该怎么办?
  秦诏与韩琦能给予她什么帮助呢?
  通过薛平,皇后已经了解到这一次李泽一次性地便出动了十几万大军,而这,还是在他同时在平州等地与张仲武持续对抗,在平卢保持着对候希逸的军事压力之下做出来的。这已经充分说明了李泽的实力,远远不是韩琦与秦诏所能比拟的。
  更何况,现在韩琦的处境也极其的尴尬,为了参与昭义之战,救助皇帝,韩琦几乎是倾巢而出,而此时,受到李泽支持的张嘉,在朔州对太原保持了咄咄逼人的态势。
  一旦双方翻脸,只怕皇帝连存身之地都没有了。
  长叹一声,皇后双手捂脸,将头深深地埋在了膝弯之间。
  田令孜匆匆而出,找到了薛平,说出了皇后的意思。薛平思忖片刻之后,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似乎这是目前唯一的可以缓解压力的法子了。
  “侍中,你去办这一件事情。”薛平想了想道:“我准备出城去找李泽,不能从李泽哪里讨一句实话,我实在是不安心。”
  “你要出城?”田令孜唬了一跳,在城中,现在唯一敢和柳如烟对峙的,也就是薛平了。
  “放心吧,柳如烟虽然跋扈,但却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而且我已经调厉海回来了。”
  “柳如烟答应让厉海带兵进壶关?”田令孜又惊又喜。
  “哪里呀!”薛平摇头道:“军队是进不来的,但厉海本人却是可以进来的,有厉海来作护卫,我亦安心一些。”
  说完这些,薛平拱拱手,道:“这一次我便是拼了这条命,要也说服李大将军以大局为重,万万不可使小性子。”
  乐安,秦诏正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改编薛雄逃窜之后留下来的步卒。对于他来说,现在每一分力量都是很宝贵的,薛雄所部昭义军与宣武军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毕竟,延平郡王薛嵩的影响力,至今犹存,而且这些士兵都是昭义本地人,改编他们的难度不大。
  但在接到了田令孜派人十万火急送来的信件之后,秦诏几乎是心胆俱裂,一时之是啥也顾不得了,留下了金世勇在乐安继续整编,他自己只带了五百名骑兵,便心急火燎地向着壶关狂奔。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长治的韩琦,也接到了田令孜派人送来的消息,与秦诏的急迫相比,韩琦倒是好整以遐。
  “存忠,你说这一次李泽会不会翻脸?”韩琦心情大好地问道。这几个月来,他的日子过得着实不好,曾经被他压得死死的张嘉,在得到了李泽的支持之后,咸鱼翻身,军事实力大大增强的他,在朔州对韩琦的老巢太原形成了极大的压力。虽然在昭义,河东军进军顺利,连下屯留,长治,但这一切,却都是在威武强大的军事实力之下取得的,说白了,他只是一个辅助而已。这场仗打完了,最大的功劳自然是李泽的,而最丰厚的果实,自然也会是李泽的。昭义必然会落到李泽手中,以韩琦现在的实力,想从李泽碗里划拉走一些地盘,只怕是想也不用想。
  但现在的变故,却是给他带来了机会。
  “不管李泽翻不翻脸,这都是我们的机会。”李存忠呵呵笑道:“看看田令孜,薛平等人的急迫,便可以知道壶关现在的状况了。节帅,借此机会,我们可以联合秦诏,薛平,秦诏暂时不说,但薛平却是一个关键人物啊,昭义以前可是薛家的,而现在薛氏在昭义,也还拥有不弱的实力。”
  “英雄所见略同呢!”韩琦连连点头:“能与他们联合,再取得皇帝的支持,那么,我们纵实在实力之上仍然弱于李泽,但在政治之上,却是可以与他扳扳手腕了。只要李泽不彻底翻脸,还想在大唐的旗帜之下,那么,我们就有很大的活动空间的。”
  “那么节帅,您需要马上去壶关吗?”
  “不,先看看。”韩琦微笑道:“在皇帝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再去,会让皇帝的映象更加深刻一些。这一次,我们要让皇帝陛下明白,谁才是他真正的忠臣。”
第四百四十章:惶恐
  一个人,牵着一匹马,就这样孤零零的站在大路的中央。
  他甚至连一个护卫也没有带。
  耳中传来马蹄声如雷,眼中黑甲骑兵乌云一般的滚滚而来,薛平不为所动,就这样像是一块石头一般横亘在大路的中央。
  骑兵奔近,如同波浪一般的娴熟的左右分开,中间自然也传来了喝骂之声,但旋即又平静了下来,反而纷纷勒停马匹,伴随着号角声响起,更后方的大队骑兵亦是降下了速度。
  薛平在武威两年有余,李泽麾下的亲卫义从,不少人都是认得他的。
  李泽的中军大旗渐近,薛平终于抬起了头。
  闵柔,屠立春两边一分,李泽缓缓地走了出来。
  “薛侍郎,你是专门来迎接我的吗?”神态极其憔悴,两眼红肿,头发散乱的李泽,居高临下地看着薛平,淡淡地问道。
  “是的!”薛平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想壶关的事情,大将军必然是已经知晓的了,所我来迎接大将军,想与大将军好好地谈一谈。”
  李泽哧笑一声:“谈?有什么好谈的?薛侍即在担心一些什么?”
  薛平顿时哑然,是啊,他担心什么呢?这话,好说出口吗?
  “担心我谋逆?”李泽俯下身子,通红的眼睛逼视着薛平:“担心我为了泄愤不顾一切地乱来?抑或是其它?”
  “大将军忠心为国,绝不会有此意,这一点,薛某是信得过的。”薛平眼神有些躲闪。
  李泽有些失态地狂笑起来:“薛侍郎,所谓口不对心,就是你现在这般模样了,如果你真是信得过的话,你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你很闲吗?”
  薛平被怼得哑口无言。
  半晌,终于还是点了点头:“不管薛某人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不与大将军见上一面,薛某终是不能放心。”
  “我会让你放心的。”李泽冷笑了一声,两腿一夹马腹,缓缓前行,眼见着李泽的精神状态比起平时明显有异,薛平那里能放得下心来,赶紧翻身上马,紧紧地跟在李泽身边并行。
  李泽率一万五千余骑兵抵达壶关。
  壶关的反应却是奇怪的。
  普通军民兴高彩烈,欣喜万分,因为这等于是封上了包围潞州的最后一块短板,也让壶关没有了任何担心敌人袭击的忧虑。
  但整个上层却是忧心忡忡。
  因为谁也不知道李泽面对王夫人之死,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
  因为王夫人之死里面牵涉到的事情实在是难以宣诸人口。
  隔着壶关十里,一万五千骑兵下马,开始扎下营盘。看到这一幕的薛平,总算是将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暂时放进了肚子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