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984

  撤军是当然要撤的,但怎么撤,却是一个大问题。面前的柳成林从来都不是一个善茬,身经百战的他,又岂会眼睁睁地看着邓景山的主力部队从自己的眼前跑掉。
  “谁来断后?”邓景山有些艰难地问出了这一句话。
  谁断后,谁就是死。这一点,在场的人都清楚得很。
  撤退,就意味着失败,就意味着军队士气的丧失。进攻或者防御之时能够发挥出来十分战力,在撤退的时候,能保持一半的战斗力就不错了,而断后的部队,能发挥多少,就更值得商榷了。
  人都有向生之意。
  喽蚁尚且贪生,又有几人甘心赴死呢!
  邓景山目光从室内众将脸上扫过,众人都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目光。
  “我!”黄忠发再次向前一步,“我来断后。”
  一语既出,屋内有些凝滞的空气仿佛终于重新开始流转了,邓景山甚至听到了粗重的呼吸声,那是如释重负的声音。
  “老黄!”邓景山站了起来,眼圈有些发红。
  “诸位都是青年才俊,正当盛年,黄某却是当了,能为诸位一战,正是黄某这样的老家伙该做的。”黄忠发脸色却很平静,“有平泉城可倚,给我五千人,我至少能为大家争取到三天的时间。”
  邓景山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既然已经决定要撤,那就要用最快的速度,我想,柳成林纵然早有准备,但也绝不会比我们知道的消息更早,他也需要时间,今天晚上,主力就撤出平泉。所有人都记住,这个消息,仅限于在这里的人知道,对于中下级军官以及士兵,只说是我们出城准备向唐军发起反攻。直到脱离与对方接触之后,再解除禁令。”
  “遵命!”众将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邓景山说得不错,要跑路,那就要趁早,现在这样的情况,每多耽搁一点时间,到最后,都会用一条条鲜活的性命来付帐的。
  “不要慌!”看着众人的神色,邓景山怒道:“每逢大事有静气,你们身为大将,有一点点慌乱,下面就会大乱,谁都不是傻瓜。都去做准备吧,分批出城,我的本部,最后出城。”
  平泉城内,大部队开始准备离城而去。为了做足出城是为了绕道偷袭敌人的假象,城内连灯火都很少,好在遍布全城的大雪,倒是为这些在黑暗之中忙碌的人提供了些许光亮。
  其实也没有多少好准备的。
  无非就是带上自己的军械以及几日的口粮罢了。
  至于其它,全都放弃了。
  四更时分,邓景山的本部开始出城。
  城门楼子上,邓景山不复以往的苍劲挺拔和信心满满,即便是在莫州大撤退的时候,他也不曾像现在这样沮丧过。
  半年多准备的心血,一直以为能取得一场胜利的信心,在这一刻,被现实击打的粉碎,而更严重的,是他一直以来不曾丧失过的信心,在这一次的打击之下,几乎荡然无存。
  “老黄,能挡多久就挡多久,挡不住了就跑,跑不了就投降吧!”握着黄忠发的手,邓早山低声道。
  黄忠发渭然长叹一声:“刺史,尽人事,听天命吧!”
  与黄忠发用力地拥抱了一下,邓景山转身,有些步履蹒跚地走下了城墙。
  右骁卫大营之中,柳成林用力地拍着前来报讯的左金吾卫的使者,大笑道:“此战功成,左金吾卫当为首功。你回去告诉薛将军,接下来就不以攻城掠地为重点了,建昌打不打得下来不重要,关键是要想办法更多的消灭邓早山的主力部队。”
  “明白,我一定会将大将军的话转告我们将军。”
  “辛苦你了,还要连夜回去。”柳成林道:“外头已经给你换好了马,准备了食物,当然,还有一壶好酒。”
  “多谢大将军!”使者喜滋滋的转身出帐,别的倒也罢了,一壶好酒,让在风雪之夜奔驰的他来说,可就是最好的奖赏了。
  夜风凛冽,柳成林与柳长风并辔而骑,看着远处只有几盏气死风灯在风中摇曳的平泉城,柳成林问道:“长风,你说现在平泉城里,邓景山在干什么?”
  “跑路!”柳长风笑道:“我们得到了消息,想来,他们也应当收到了消息,可平泉城未免也太平静了,过犹不及,这只能说是他们在严密地封锁消息。邓景山应当跑路了。”
  “跑了好,他们跑上一天,下面的士兵也就明白是咋回事儿了,这样咱们追歼敌人,也就更省心省力。”柳成林笑道:“给你一天时间,能拿下平泉城吗?”
  “能!”柳长风道:“早前蓄着力呢,不就是要把邓景山给吸引过来吗?马上就要关门打狗了,怎么能放过他?踏碎平泉城,活捉邓景山,我连口号都想好了。”
  “能活捉最好,就算让他跑了也没多大关系!”柳成林微笑道:“一个主力尽丧的平州刺史逃回去,又还能玩什么花样?最多明天,刘思远也会收到消息了,此人的反应,倒是让我十分感兴趣。是集结兵力前来救援呢?还是撩蹶子一溜烟儿地跑回去呢?有趣,真是有趣。”
  天色大亮,安静的右骁卫大营之内鼓号齐鸣,一队队的全副武装的步卒从营内开了出来,在平泉城前依次展开。
  一台台大型的投石机被士兵们喊着号子从营内推了出来,城头之上,黄忠发心里有些发寒,打了这好些天,这种大型的投石机,他只看到了不超过十台,结果,今天一下子便多出了一倍有余。
  出了投石机,更多的攻城楼台,更多的强弩,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城墙之下。
  “踏碎平泉城,活捉邓景山!”前敌指挥柳长风高举着他的长枪,从整齐的士兵队列之前纵马掠过,最前排的士兵纷纷伸出他们手中的兵刃,与柳长风的长枪相碰,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踏碎平泉城,活捉邓景山!”
  一个个的方阵应和着柳长风的口号,呐喊之声响彻天地。
  坎岩坞堡,刘思远所部费了一天的功夫,在坞堡之前用积雪垒起了一座高高的雪山,然后以这座雪山为遮挡,将大量的兵马藏在了雪山之后缓缓地向着坞堡压近。更多的人,则在不停地把雪山向着坞堡推进。
  坞堡之内,两台大型投石机,不停地向着雪山轰击,但轰击摧毁的速度,显然跟不上对方垒堆雪山的速度,雪山虽然缓慢,但却仍然在坚定不移地向着坞堡推进。
  刘思远用了最笨的方法,但对于守卫者来说,这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刘思远要用人海战术,淹没了李睿所部。
  “看起来不出城作战也不行了。”李睿摇了摇头,看着顾寒道:“顾判官,堡内的守卫就交给你了,我带骑兵出堡先去干一仗。”
  堡内,李睿一直没有舍得动用的一千骑兵开始向着堡门口集结,这一次出去,还能有多少人回来,谁也说不准,因为他们都清楚,在那巨大的雪山后面,一定藏了数不清的敌人。
  远处,刘思远的中军大旗之下,拈着胡须的刘思远咬牙切齿地看着让他头痛的坞堡,冷笑着道:“且看看你这龟壳,还能撑多久?刘岱,刘岩,敌军如果出城,你二人立即率部本骑兵自左右绕过,将他们的后路堵住,将出城之敌,全歼在城下。”
  “是,父亲!”
第五百五十六章:雪原之战(15)
  宽城的冯伦决心抵抗到底了。
  当唐军左金吾大军出现在建昌在下,冯伦便知道一切都完了。如果自己也撤退,只会让更多的唐军加入到围攻邓景山主力的行列之中,而如果自己在这里死战到底的话,不管结果如何,总是能够牵制住眼前这上万唐军的。
  冯伦不想再逃了。
  再瀛州史家坞,他曾经被柳成林所部杀得狼狈而逃,他丢弃了他的部属,丢弃了史家坞堡的乡勇,只带了亲卫逃出了生天,这被他引为奇耻大辱,这一次,他准备血战到底。
  对方的候方域也是老对手了,在史家坞,与之交手的就是候方域,最后把他打得几无还手之力的也是这个候方域,这一次,纵然自己最后依然是一个输,但如果能把对方死死地卡在这里,便也算是扳回一局了。
  冯伦在咬牙切齿地准备着,而他对面,候方域又何尝不是摩拳擦掌呢?
  史家坞一役,令他毕生难忘。那是候方域从军之后,打的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事,战后,是他亲自带兵收拾的战场,数千战友便死在这一场战斗之中,特别是最初投入战场的那整整一个营一千人的兵力,生还者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始作俑者就在眼前,自然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宽城已经被巨型投石机砸得千疮百孔了,但内里的守军仍然不曾动摇半分,墙垮塌了,就用一切可以堵住的东西堆砌在上面,甚至连战死者的遗体,都被他们垒在了缺口之上。
  天寒地冻,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被盖上了雪,再浇上水,用不了多长时间,便冻成了硬梆梆的不比石头软的东西。
  小半天的战斗之后,右骁卫停下了狂攻,转而在宽城之外垒起了高高的雪台。雪台距离宽城城墙约有数十米,冯伦并没有太在意,他估计对方是想以雪成山,慢慢地推进到城墙之下,纵然现在外面大雪漫天,积雪颇厚,但想要垒成这样的雪山,周围的这点雪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半天时间,他们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看起来候方域也是黔驴技穷了。
  一个时辰过后,冯伦有些紧张起来。
  候方域不是在垒雪山,而是每隔着十几丈的距离,便修起了一座雪台。雪台的模样很是奇怪,两头高,中间却是深深的凹陷了下去。
  “他想干什么?”冯伦有些呆滞。
  候方域想干什么?
  他想要飞过去。
  “第七旅,你部负责正面主攻。”候方域看着面前的一个年轻的却蓄着大胡子的将领。
  “领命。”
  “第八旅,你部负责侧翼佯攻,一旦发现机会,立即便由佯攻便为实攻。”
  “领命!”
  “第九旅,你部作为预备队,第七旅一旦不支,立即由你部接替。”
  “领命。”
  “我将率敢死队自空中飞越突击。如果我死了,就由第九旅帅接替指挥。”候方域看着面前的三员大将,厉声道:“每一名战场指挥官,都必须指定自己战死之后的接替者,军官可以战死,战斗不能停歇,直至摧毁敌人。”
  “是!”
  “现在,准备进攻。”
  伴随着候方域的大吼声,三名旅帅咆哮着翻身上马,冲向自己的部队。十几台巨型投石机开始了再一次的咆哮,无数的强弩带着尖厉的啸声飞向城墙。第七旅第八旅超过五千名战士呐喊着从三个方向再一次冲向了宽城。
  几乎就在进攻开始的时候,城头之上,一片片的石弹亦是凌空飞起,一枚枚的弩箭居高临下的开始射击。
  候方域没有去看进攻的场面,在他的身后,还站着千余名士卒,每个战士的除了身上的武装之外,还脚踩滑雪板,手持雪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