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984

  候方域自己也换上了滑雪板,提着雪杖,大声道:“在场的,都是义兴社员,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此战,别的战友如果有七八成生存机会的话,我们不足五成。你们怕不怕?”
  “踏碎宽城!”千余名战士齐声怒吼道。
  “很好!”候方域没有再多说一句话,率先从雪台的后部爬了上去。
  站在高高的U形台尾部,候方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拉下了头盔内里的面罩,蒙住了口鼻,身子一躬,向着下方跳了下去。陡而长的斜坡让他的速度愈来愈快,直至底部然后借着冲力沿着U形台的另一侧向上冲去。
  脚下一轻,候方域整个人腾空而起,他扔掉了手里的雪仗,尽量地让自己的身体向前俯倒,好让自己向前飞得更远一些。
  风呼呼地吹着,不时有羽箭与他擦身而过,有时候甚至会是一块巨大的石弹,身在空中,他甚至不能做出躲避的动作,这一刻,他把自己的性命完全交给了老天爷。他努力地睁大着眼睛,看着下面他的手足们在忘我的向前冲击,有人倒在了冲击的道路之上,有的人受伤倒地却再一次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向前冲。有的人攀在云梯之上,云梯却被敌人推开,有的半跪在攻城楼台之上,用手里的弩箭努力地射击着。攻城云台被石弹砸倒了,那些人与无数的木头一起,重重地跌落向地面。有的人跳上了城墙,还没有站稳,便被长矛厚盾给推了下去,有的人爬上了城墙,杀上了城头,旋即陷入到了敌人的包围之中,在努力地斩杀了几个敌人之后,满身鲜血的倒了下去。
  短短的那么一瞬间,候方域看到了太多的生死,也看到了生与死之间的人生百态。
  短短的一瞬,对于此刻身在空中的他以及身后的无数战友来说,却漫长得如同过了一生。
  有人在半空之中被便射了下去。有的人被石弹迎面砸中,坠了下去,也有的人起飞的力道不够,距离城墙还有一段距离,便掉了下去。
  近了,近了。
  高度越来越低,候方域就像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落下了城墙,又像是一位威风凛凛的飞天将军下了凡尘。
  城墙之上的冯伦在这一刻惊呆了。
  城墙之上所有的卢龙军在这一刻,也呆滞了。
  他们设想过无数次敌人进攻时的应对方法,唯独没有想到,敌人是从天上飞过来的。
  人没有翅膀,不可能飞翔,所以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状况,他们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候方域狂吼了一声,腰腹发力,整个人在空中翻了一个筋头,这一刻,他感到五脏六腑都似乎被拉扯得错了位,但也就是这一个筋头,极大地缓冲了他下缀的力道,反手拔出了后背之上的横刀,用力挥动,拨开了眼前的枪杆,然后就重重地砸在了一个卢龙军士兵的身上。
  那个人哼都没哼一声便倒也下去,也不知是死了还是被砸昏了。
  候方域一挺身站了起来,将脚从雪板之中抽脱了出来,一手挥舞着横刀,一手挥舞着刚刚从地上捡起来的一面盾牌,咆哮着向前方杀去。
  上千名从空中飞过来的敢死队员们,成功地落在城头而且活下来的人大约有七百余人,瞬息之间,城头之上便陷入到了一片混乱之中。
  第七旅旅帅狂吼着双手举着一面盾牌从云梯上探身而出,扛住了上面一名卢龙士兵的大刀砍击,接着耸动身子,将这面敌人硬生生地给顶得双脚离地,掉下了城墙。他一只脚踏上了城墙,将手里的盾牌旋转了一圈,呼的一声砸了出去,借着这一点点缝隙,他跃上了城头。
  两支长枪迎面而来,他猛力侧身,将两支长矛夹在了胁下,用力一抬,两名士兵竟是被他生生地撬离了地面,横甩了出去,也就在这个时候,又一柄长矛迎面刺来,当的一声刺在他胸腹间的甲胄之上,火星四溅当中,甲胄向里凹陷,紧跟着剧痛传来。
  他不知道这一矛刺得有多深,他也来不及去想。挟着两根长矛便重重地敲打了下来,刺了他一矛的那名士兵脑袋立时便开了花。
  他向前踏出了一步。
  与此时同,他的身边多出了两个战友,两面盾牌牢牢地护在了他的身前。
  “杀呀!”他狂吼着,将长矛从盾牌的缝隙里探了出去,然后三人一起,以肩顶着盾牌向前横推而去。
  “杀呀!”身后,愈来愈多的右骁卫士兵冲上了城头。
  “进攻,进攻!”第八旅旅帅将佯攻变成了实攻。
  “全员出击,不留预备队!”第九旅旅帅纵马冲向了战场,在他的身后,除了第九旅,还有所有的投石机兵,所有的后勤工兵,甚至于伙夫。
  城楼之上的冯伦绝望地看着攻上城的唐军由单个的个人变成了一小队一小队的,然后小队汇集成了大队,最后汇成了一股黑色的洪流,席卷过整个城墙,短短的时间之内,城头防御便被从三个方向上全数突破。
  “邓将军,我尽力了。”他喃喃地低声道。
  冯伦闭上了眼睛,在身边卫兵的惊呼声中,大头朝下,一个倒栽葱便从城楼的最高处,直直地向着城下坠去,随着砰的一声响,一切都结束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雪原之战(16)
  刘思远双手握着鼓槌,在他的左右,上百面大鼓一字儿排开。
  “传令所有奴军,此战杀唐军一人,则可免去奴隶身份,赏田十亩,钱十贯。”
  “传令所有刘氏本部,此战杀唐军一人,赏田百亩,钱百贯。”
  传令士兵纵马奔驰,将刘思远的命令传达到了所有正准备展开攻击的刘氏士兵耳中。
  奴隶最盼望的是什么?是自由。
  刘氏本族最盼望的是什么?自然是身份,地位,财富。
  得到了本族族长的许诺,战场之上的气氛瞬间达到了一个高点,即便是那些不得不战的奴军,此刻也战意高昂起来。
  自由,土地,是他们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在刘氏,一个自由民的权利对于一个奴隶而言,不谛就是天堂。
  感受着瞬间高昂起来的战意,刘思远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辽东大地,别的没有,土地多着呢,那些未经开发的生地,赏给他们又能如何?待到他们辛辛苦苦经营成了熟地,再拿过来就是了。
  双手高举鼓槌,便要重重落下。
  数骑自远方狂奔而来,竟是穿过了军阵,径直往着刘思远的中军大旗而来,沿途的军兵竟是无一人阻挡,显然,他们都认识来者。
  “大兄!”一中年人翻身下马,脸上带着惊慌之色。
  “思齐,出了什么事如此慌张?”刘思远微有怒意,大战将起,堂弟刘思齐却是如此狂奔而来,没的折了本军士气。
  “输了,邓刺史输了!”刘思齐一把抓住了刘思远的双臂,虽然尽量地压低了声音,但周围的人却仍然是诧异地将目光投了过来。
  “什么邓刺史输了?把话说清楚。”一把甩脱了刘思齐的手,刘思远怒道。
  “大兄,唐军大将薛冲率领左金吾卫突袭朝阳,凌源,兵临建昌城下,已经隔绝了宽城与平泉与后方的联系。”刘思齐的声音仍然有些颤抖,“邓刺史已经成了孤军。”
  “你说什么?”刘思远的眼睛瞪得溜圆:“薛充的左金吾卫怎么会突然出现的,这么荒唐的假消息,你也能相信?”
  “求援的使者已经到了我们大营了。来的是邓刺史的心腹,怎么可能说谎?”刘思齐道:“那人说,现在平泉由黄忠发驻军,邓刺史已经率领主力往建昌突击,让大兄你立即放弃李睿,全军立即赶往建昌接应。”
  刘思远整个人都僵在了哪里,手中的鼓槌再也无力举起。
  战场之上的欢呼和呐喊之声此起彼伏,却是战意最高昂的时候,所有的军官,都偏头往望着中军方向,等待着命令进攻的令旗与战鼓,然而,迎接他们的,只是长长的沉默。
  然后,让他们诧异万分的情况出现了。
  令旗挥舞了起来,却不是进攻,而是撤退。
  战鼓没有响,金锣倒是拼命地敲了起来。
  所有前线军官们茫然地看着这一切,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士气,就这样白白地放弃掉了。
  然后,他们看到了中军大旗在后移。
  主帅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决心。
  坞堡之内,李睿骑马握刀,站在准备冲击敌人的最前头,近千骑兵在身后漫延开去,数名士兵已经取下了门上的七八根横杠,两手拉着堡门,只待李睿一声令下,便会将坞堡大门拉开,让这支骑兵冲杀出去。
  金锣之声隔着堡门仍然是清晰地传来,李睿不由一楞。
  稍倾,顾寒从斜梯之上急匆匆地跑了下来,虽然也是满脸的不解,但脸上却是压抑不住的喜色。
  “李将军,李将军,他们退兵了。”顾寒大声道。
  城楼之上,李睿双手抠着堡垛,看着刚刚还剑拔弩张的场面瞬间便风轻云淡,刘氏兵马一部接着一部,迅捷地离开了坞堡,向着远方的刘军大营退去。
  他用力地挥舞了一下拳头,喜气洋洋地转头对顾寒道:“我们成功了,邓景山肯定是完蛋了。”
  “现在可以派出斥候去打探消息了,如果这是真的,刘思远只怕没有心思再与我们作战了。”顾寒开心之极。
  刘思远的确已经没有任何心思与李睿作战了,哪怕在他的眼中,此刻的李睿,只要他再加一把劲就能将其完全吃下来。
  不过困兽犹斗,尤其是像右骁卫这样的猛兽,在濒临绝境之下,他们能发挥出来什么样的战斗力很难预料。
  如果一切如常,他并不介意损失掉一些力量来换取这个战果,因为这会让他的影响力大增,在平州甚至在张仲武面前都更有话语权,而有了话语权便能攫取更多的利益。
  但现在这个样子,那就很不划算了。
  “左金吾卫是全员出动吗?”他红着眼珠子,看着面前的那个狼狈不堪,身上多处受伤的邓景山的心腹卫士。
  “全员出动,光是骑兵就有上万。”卫士道:“邓将军主力回转,必然会遭到对方堵截,黄忠发将军恐怕守不住平泉,将军如果进攻薛冲不顺,就会遭到薛冲与柳成林的前后夹击,还请刘将军您立即发兵,与我家刺史一起先击溃薛冲,退回建昌,才能稳住局面。”
  刘思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一路辛苦,先去休息一下。”
  “还请刘将军马上发兵。”卫士拱手道。
  “我当然晓得军情如火,耽搁不得,但几万大军,也不说走就能走的,总得要安排一下。”刘思远捏着眉心,有些不耐烦地道。
  待使者退下之后,刘思齐凑了过来:“大兄,现在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准备立刻拔营?”
  “拔营是要马上拔营的,不过不是去建昌,而是立即后撤,我们去锦州。”刘思远霍地站了起来。
  刘思齐顿时呆住了。
  “不去救邓刺史?”他讶然发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