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984

  “没啥好谢的,放心吧,我们来了,你们的日子马上就会好过起来的。”任晓年冲她点了点头,转身走远。
  “任叔,我长大了,一定也去当兵!”小男孩在后面大叫道。
  “好啊,我等你。”任晓年:“想当兵,可得长高一些,长壮一些,对了,还得读书识字哦!”
  任晓年从粮垛之上扛起了两袋粮,大踏步地向着远方走去。
  大雨,洪水,对于唐军来说,自然是难以承受之重,但对于临淄城中的刘信达来说,却是一个可以苟颜残喘的好消息,对于正在青州进行撤退大计的朱友贞来说,就完全是天赐良机了。
  临淄以北的雨下得极大,但到了青州这一带,虽然也在下雨,但却还远远没有到受灾的程度,有了孙桐林的协助,朱友贞的大撤退,进行得极其顺利。
  大量的富户,青壮,每天都在源源不绝地向着泰安方向前进,对于朱友贞来说,每多走一个人,便意味着他未来的力量会更壮大一分。等到他彻底离开平卢的时候,他将不再是那个在长安,任人嘲笑地没用的三殿下了。
  “天命在我!”站在屋檐之下,看着淅淅沥沥的雨,朱友贞紧紧地握起了拳头。
第六百七十四章:刀子
  孙桐林走进了院子,摘去头上的笠帽,除去身上的蓑衣,看到朱友贞,抱拳笑道:“三殿下,便连老天爷也帮着您啊,刚刚从临淄传来的消息,因为大雨,乌河泛滥,秦诏不得不退兵数十里,这可为我们争取到了不少的时间啊!”
  朱友贞微微一笑道:“孙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走了多少人了?”
  “一个月时间,我们已经向泰安转移了约五万人,粮草计百万担。接下来预计我们还可以撤走相同数目的人。只是粮草,恐怕就筹集不到这么多了。”孙桐林有些骄傲地道。
  他当然很骄傲,这可不是一个能轻易完成的任务,这一次,他是将孙氏所有的潜力都发掘了出来,也将孙氏在青州庞大的底蕴完全展现在了朱友贞的面前。这些离开的人,或多或少,都能与他孙氏攀上一些关系,以后,这会成为朱友贞手中的牌面,当然,也是他孙氏在朱友贞面前的牌面。
  “粮草,当然是能筹集到的。”朱友贞搓了搓手,淡淡地道:“有些不愿意跟我们走的,还有附近的那些州县,总是可以找到一些粮食的。唐军要来了,把这些粮食留下来给唐军么?那还不如我们拿走呢!”
  孙桐林顿时明白了朱友贞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去抢呗。
  “三殿下,这……”他面露为难之色地看着朱友贞。
  “嗯,孙公是本地望族,有些为难也是正常的,这事儿,我另派人去干吧!田国凤一定很喜欢这个活计!”朱友贞道。
  “算了,就不用麻烦田将军了,这事儿,还是让我来做吧,老朽在平卢总还是有些薄面的,或者能再筹集到一些军粮。”孙桐林咬了咬牙道。
  这一次离开,只怕以后自己再也回不来了。即便有机会回来,恐怕也会被本地人的唾沫星子给淹了。
  “孙公,你想太多了。”朱友贞看着孙桐林道:“假如有一天我们成功了,你载誉归来,造福乡里,那些人照样会将你视为大恩人,大善人的。假如我们永远也无法回来了,那让人骂几句,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殿下说得是!”孙桐林点头道。“接下来我们想要有所作为,必然要有人有粮,曹将军等人这些天来,已经编练出了一万军队,接下来等到了泰安,平卢等地,这些背井离乡之人,最好的出路,仍然是军队,想来再编练一万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后勤军需接应得上,那殿下手中便有了两万大军。假以时日,必然能助殿下成就一番大业。”
  “军需后勤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朱友贞伸出手去,任由屋檐下滴落下来的雨水冲刷着他现在那一双显得很有些白皙的手,道:“敬相早有安排,再说了,青州府库之中,军需物资也还留下了一部分。”
  “殿下,临淄的刘信达,还是一个很有本事的将军的,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殿下能够接纳他。”孙桐林想了想:“现如今这个局面,他能在黄河防线以及临淄撑上这么久,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本事。”
  “前两天,曹彬也跟我说了这件事。”朱友贞道:“现在我的身边,的确缺少有本事的大将,那些跟随我多年的将领,在潞州折损光了。现在大梁的那些人,一个个的对我避之不及,嘿嘿,有让他们哭的时候。”
  “这么说殿下同意了?”孙桐林喜道。
  “这个刘信达是候希逸的亲信,更是结拜弟兄,我们驱逐了候希逸,他能心悦诚服?”朱友贞想了想,道:“还有,现在刘信达在临淄,还在为我们挡住唐军,假如他一撤下来,我们如何顺利退走?”
  “殿下,我与刘信达也有一些交情,更重要的是,候希逸被我们驱逐了,但刘信达的家人,如今可都还在青州,殿下派人将他的家人先保护起来,先送到天平军哪边去,如此一来,不怕刘信达不为殿下效命。如果殿下同意,我会派人去临淄,我们最多还要半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大体完成撤退事宜了,到时候,让刘信自己自己安排摆脱唐军的事宜,如果他能顺利的见到殿下,也更加能证明此人的本事,也就更值得殿下重用了。”
  朱友贞点了点头:“好,这事儿就这样办吧!”
  “那殿下,老朽就去做事了。”孙桐林拱手道。
  “辛苦!”朱友贞微微欠身。
  青州城外,往泰安方向的大道之上,塞满了人群,各种各样的马车,骡车,驴车,牛车挤在一起,缓缓地移动着,更有不少人推着独轮车,在凄雨冷风之中悲凉地告别了家乡,一步一回首地向前走着。
  由不得他们不走。
  要么走,要么死!
  两条路,他们只能选择一条。
  田国凤骑在马上,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站在身侧的陈富道:“真他娘的惨,看他们现在的样子,比老子当初还要惨得多。这些天,你知道死了多少人了吗?”
  “乱世之中,人命如蚁。”陈富却是一脸木然,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我们在还没有跟着李相之前,也曾流亡过,你永远不能体会到一些人走着走着,一头栽倒在地上便再也没有爬起来,我们甚至连埋葬他们的尸体都做不到,只能将他们遗弃在路边,因为在我们的身后,还有追兵。比起来,他们现在还算是好的。”
  “好个屁啊!”田国凤不以为然地道:“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不知道以后的命运如何,而那些留下来的人,家里啥都没有了,以后怎么过活?说实话,这些日子来我纵兵抢掠,自己都有些手软了,老子以前最恨这样的人了,现在自己也成了这样的人。”
  陈富转头,看着田国凤,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前的灾难只是暂时的,等到咱们的军队到来了,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你能确定他们可以过上好日子?”田国凤半信半疑地道。
  “当然,我能确定。”陈富重重地点了点头:“哪些朱友贞不要的,只能留下来苦捱的人,马上就会迎来他们人生的转折点,他们的命运,要比这些走了的人好上不知多少倍。国凤,你是没有去过我们那边,要是去了,你也会坚信不疑的。”
  “你这么说,我心里就好过多了。”田国凤咧嘴一笑。
  “咱们现在的任务啊,就是先将这些人弄到泰安去,然后就驻扎在泰安,好好地训练咱们的部队,将他们练成一支真正的劲旅,一支所向披糜的部队,一只人见人怕的部队。”陈富道。
  田国凤想了想,道:“我一直有些不明白,咱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咱们是有机会一刀宰了那个三殿下的,这不是更省事,更能帮到李相的忙吗?”
  “你这可就短视了!”陈富哈哈一笑:“朱友贞算什么?他就算是大梁的三殿下,可在大梁之中,他的势力是最弱的,现在杀了他,对我们没有丝毫的好处。”
  “但他强大起来了,对我们却是有很大的坏处的。”田国凤不服气地道。
  “这些事情啊,其实我也没有完全想透。”陈富想了想,道:“不过我大致有一点脉络。徐想曾经说过,咱们这位三殿下,接下来肯定是要往南边发展的,去打那些南方的节度使,竭力扩充自己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力量,然后与他的大哥二哥叫板,甚至于争夺大梁的皇位。”
  田国凤点了点头。“然后呢?”
  “南方这个地界,我们是不熟悉的,既然三殿下在大举进军南方,咱们就不妨充当一下他的刀子,去开疆拓土,去大杀四方。”陈富咧嘴笑了笑。
  田国凤楞怔了片刻,突然反应了过来:“我们当三殿下的刀子,其实三殿下也是在给李相当刀子是不是?却将南方打得一片稀巴烂之后,以后李相收拾起来便相对容易一些。而且还不用背上啥骂名什么的。”
  陈富干咳了几声,看着田国凤道:“老田呐,有些事情啊,看破不说破,你是个聪明人,可别把事坏在了自己的嘴上。”
  “这不跟你说说嘛!”田国凤笑道:“这么说来,接下来我们还要卖大力气哟,在这场扫荡南方的战事之中,我们要拼命地扩大自己的地盘,扩充自己的军队,让自己成为朱友贞麾下最强大的一股力量,这样将来咱们反水的时候,才能一击致命。”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陈富点头道:“既然当刀子,当然得是最锋利的那把刀子。老田,接下来,会有很多的人进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帮助我们训练这支军队,然后,我们吃着朱友贞的粮食,拿着朱友贞的饷银,用着朱友贞的军械,去替大唐完成扫荡南方的重任。”
  “这事儿,我喜欢!”田国凤大笑起来。
  “走吧,想明白了这事儿,你也就用不着同情眼前这些人了,为了更好的未来,总是有人要吃亏受罪的。也许是他们,也许是我们,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像我这样的人,绝对是无怨无悔,哪怕是死在南征的道路之上也绝没有半句怨言。老田,我们有一句话,叫为万世,开太平,百死无悔。”
  “为万世开太平,百死无悔!”田国凤咀嚼着这句话的时候,陈富已是打马,向前狂奔而去。
第六百七十五章:我让你投降
  刘三通拄着拐中,咣咣地走上了城墙,走到了刘信达的身边。从侧面看着他,他从十五岁开始就跟着刘信达,整整二十年了,今天似乎才突然发现,将军是真的老了。怎么以前就没有发现这一点呢?
  或者是以前的刘信达总是自信的,总是斗志昂扬的,即便同样的容颜,但精气神儿完全不一样的时候,展现出来之后,给人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
  将军,似乎完全气馁了。
  而自己,又还有几分战意呢?
  “三通,伤还没有好呢,上城墙来干什么?”刘信达转身,看着自己的这员爱将,从给自己牵马养马的马僮,到成为自己的亲兵,再到如今统领军队的大将,刘三通始终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
  “伤没啥大不了的。就是不拄拐,也能走的。”刘三通道。
  “不要逞强,军医说了,要是不将养好,再受力过多的话,你可就要瘸了。”刘信达爱惜地看了一眼对方,道。
  “瘸了怕什么,不是还可以骑马吗?我的马术不错的。”刘三通嘿嘿一笑:“能从李德的游骑兵的围剿之下逃出来,我可以吹一辈子的。”
  “能不瘸,还是不瘸的好!”刘信达伸手弹了刘三通一记暴栗。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笑了起来,但笑容在两人的脸上却都是一闪而逝。
  “将军,情形不太乐观啊!”刘三通道。
  刘信达叹了一口气:“哪里是不太乐观啊,是结局早已经注定。我派去青州求援的人,到现在都没有回来,也不知道青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雨已经停了。”刘三通抬头看着天空。
  “是啊,雨已经停了。”刘信达道:“整整半个月啊,老天爷已经够厚待我们了。”
  “雨虽然已经停了,但唐军的粮草肯定还是短缺的,我们还有时间。”刘三通道:“这半个月,我们已经把临淄的城墙加高加固,利用这场雨,我们还扩展了护城河,这一仗,还是有的打的。”
  “军心不再啊!”刘信达道:“半个月了,青州那边没有一支援军过来,即便原来还有一些士气,到了现在,也早就磨没了,这半个月,我督促着大家干活,把每个人都累得躺下就能睡着,就是不想大家想太多了,可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将军估计,唐军还需要多少时间过来?”刘三通问道。
  “不会超过五天的。”刘信达道:“现在这个天气,雨一停,太阳一出来,最多两天,地上就干了,而唐军的后勤保障队伍是很强大的,秦诏甚至敢在粮草还没有完全就位的情况下,就向我们发起猛攻。”
  刘三通点了点头。
  “我最担心的是青州出了什么问题。”刘信达回首看着青州方向,忧虑地道:“这场大战之前,李泽调来了两支骑兵队伍,李德的游骑兵以及右骁卫陈长平所部,这是很古怪的。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天一晴,道路一好,这两支骑兵就会绕过我们,扑向平卢内地,断我后路,到了那时候,我们会输得更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