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984

  “土匪不可怕,就怕土匪有文化啊!”樊胜难得地幽默了一回,惹得朱友贞大笑起来。
  “此人胸有沟睿,心机极深,做事干净利落,又有着一股匪气,痞气,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儿,一般人还真是对付不了他。如果能实心为殿下做事,的确是殿下之福。”樊胜想了想,道:“但也正是因为此人如此性子,想要收伏他,让他完全忠心不二,难度也是不小。”
  “为了收揽这几个,我可是毫不犹豫地拿了泰安前知府一族数百颗人头来换的啊,你的意思是说,徐想,还并没有完全臣服于我罗!”朱友贞有些诧异。
  “此人现在实心做事,为殿下您解决了大麻烦。”樊胜想了想道:“但此人只怕并不会仅仅满足于此。田国凤倒是一个很简单的人,陈富看起来阴沉,却也没有徐想如此多的心思,但这三人,偏生却是以徐想为首的。殿下,彻底收伏徐想,也就彻底收伏了另外两人。”
  “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是一个读书人。”樊胜道。
  朱友贞点了点头:“我明白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吧?这倒不难,我所谋求的不正是这样的事情吗?有野心挺好的,我就需要有野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奋勇前行而不会苟安于当前。”
  “但此人做事手段太过激烈,殿下用此人,还得斟酌。”樊胜建议道。
  “你是说白日里的事情吧?”朱友贞一笑:“午后孙桐林便来找我了,向我替他的姻亲告罪,顺便请求赦免周豪枷号之苦。”
  “殿下怎么做的?”
  “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他的。所以我给徐想去了一封手书。”朱友贞道。
  “徐想答应了?”
  “没有完全答应。”朱友贞从桌上拿出一份折子,“本来他是准备将周豪枷三天的,最后将周豪枷了一天,然后还言辞激烈的给我写了一份折子,问我十万户泰安百姓重,还是周氏这样的豪强重?还说什么十万百姓便是十万兵,周氏便算人人上阵,又能得几兵?十万百姓十万担粮,周氏将家底掏空,能出多少粮?”
  樊胜不由笑了起来。
  “最后还指责我干涉地方行政。说什么治理地方是他这个府君的职责,我随意插手是不对的,要是他做得不好,可以一纸文书他便打背包回家。”朱友贞摊了摊手:“搞得我无言以对,最后还专门派了人去向他致歉,他倒好,大刺刺地便受了,还对我的使者说下不为例,再有下一次,他便辞官不干了。”
  “当真是混不吝的性子!”樊胜大笑:“他这是吃准了三殿下你舍不得他的。”
  “的确。”朱友贞道:“我见多了趋炎附势的,也见多了有才有德的,但像他这样的,倒是头一次见。”
  “这样的人是把双刃剑。”樊胜道:“用其治理一方,他能很快地让地方上走上正轨,但却不能让其长久地在一个地方任职,否则,他很容易把这个地方变成他的一言堂。”
  朱友贞拍掌道:“樊主司与我想的不谋而合,反正接下来我便要向南进军,等我打下一个地方,便让他去替我将这些个乱糟糟的地方收拾顺当,然后便又去下一个地方。收拾乱摊子的活计,倒是最适合他不过了。”
  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说完了徐想,樊胜郑重地对朱友贞道:“三殿下,说起来如今时局已经非常紧迫了。您还有小半年的时间整军备战,明天开春之后,一定要出兵。”
  “如果李泽在近期与向训达成了协议,那么,向训整合东南的时间,大概也就是这小半年的功夫,然后他亦会向北进军。”朱友贞点了点头,“我们必须要抢在他们前头,取得先发优势。然后与他争夺中南部的地盘。”
  “正是这个道理。”樊胜道:“南方富庶,如果三殿下能够拿下足够多的地盘,那么我们进退之间,便游刃有余了。三殿下手中砝码足够多,对未来,就愈有把握,那时候,您只需要坐镇南方,静观长安便可。”
  “向训能将东南整合在一起的话,倒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朱友贞的脸上渐渐露出了傲然的神色,“或者到时候,我只需要击败他,便可以一举而奠定东南局势了。”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觑对手,哪怕对方是一只病猫,也要当成一头猛虎来打。”樊胜叮嘱道。
  “这个自然。潞州之战,刻骨铭心。”朱友贞握了握拳头,心头一阵阵的刺痛。
  “敬相让我转告你,成军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武宁,夺得徐州。”樊胜道:“徐州,乃是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匙,南方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哪里不但土地肥沃,更是商贾云集中心,有帝王之乡的美誉。现在武宁落在庞勋之手,实在是暴殄天物。”
  “武宁庞勋,臣服于我大梁,无罪而伐之,朝廷上只怕会有非议。”朱友贞略显犹豫。
  “哼哼!”樊胜冷笑:“庞勋臣服于我大梁,只不过是因时势所迫,当初被宣武与衮海两大节镇挤压,不得已而为之。其哪里是心甘情愿?这一次朝廷大举进攻山南东道和西道,要武宁出兵襄助,庞勋推三阻四,最后也只拿了五十万贯钱出来,朝廷差这五十万贯钱吗?此人与杨州商会关系密切,而杨州商会的会长,则是金满堂,此人与唐,与李泽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秘密。其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朱友贞点了点头。
  “更重要的是,大殿下也在竭力拉拢此人,庞勋此人,有奶便是娘。不管他最终倒向那一方,对三殿下你都是不利的,武宁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拿下了武宁,控制了徐州,不仅仅可以在经济之上大有收获,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此彻底锁住衮海,隔绝他们与长安洛阳的联系,必要的时候,可一鼓而下。”
  这就涉及到以后的朝堂之争了,听到樊胜如此说,朱友贞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宣武那面?”
  “敬相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樊胜笑道:“泰安作为殿下首次出击的根据地,需要留下能力足够的人手防守,刘信达可担当此任,他主武,徐想主文,与天平曹煊一起,抵御来自唐军的威胁,应可保无虞。殿下南下之际,途经宣武,可将大将曹彬留在宣武坐镇。曹彬既是三殿下的人,但同时,也深受陛下信重,他在宣武,不会引起他人疑忌。宣武留后朱炽是三殿下族叔,此人优柔寡断,唯唯喏喏,如果有事,岂是曹彬对手?到时候,宣武自然也会落入三殿下之手。”
  朱友贞站了起来,走到地图之前,用手比划了一下,“这样一来,天平,宣武,武宁皆入我手,进而南望淮南,继而进军鄂岳,必要的时候,亦可拿下衮海,如此一来,大势可成。只是长安城中?”
  樊胜微笑道:“殿下,您只需将这片基业打下来,有一个稳固的地盘即可,长安城中,自有敬相与我,如果无事,殿下亦有资本竞争,如果有事,殿下挥军北来,必可轻松入洛阳,进长安。”
  “如此,友贞多谢敬相与主司。”朱友贞站了起来,一揖到地。
  樊胜侧身避让,直言道:“敬相说,君择臣,臣亦择君,放在五年之前,臣无论如何也想不以三殿下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不得磨难,难成大业。敬相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劳其心志,此言落在三殿下身上,倒是恰如其分,臣深以为然。恕我直言,陛下自长安称帝之后,再无早前进取之心,居于深宫之中,耽于美色温柔乡,浑不管北方李泽咄咄逼人之势,长此下去,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大殿下看似实力雄厚,但却更加迷恋武力,轻视文治,看不到北方唐军的兵锋之锐,正是因为他们文治之功。取了山南东道之后,不思建设,只是一味掠夺,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岂是长久之道?殿下,这一次您取南方诸地,切记打下一地,治理一地,使其成为殿下将来争夺天下的基本盘。这也是敬相的原话。”
  “友贞谨记!”
  “施红我给殿下留下了,在南方所有的谍探人员,此人都清楚,便让他在殿下跟前效力吧!”樊胜拱手道:“明日我便启程返回长安了。”
  “容友贞置酒,为樊主司践行!”朱友贞笑着起身,走到门边,道:“来人,置酒菜来。”
  樊胜大笑:“好,今日可大醉。”
第六百九十二章:别无他路
  李泽高踞上座,居高临下的打量着来自岭南节镇的都虞候向真。
  如果眼前的这个局势一直保持下去的话,毫无疑问,此人将成为未来的岭南节帅,割剧一方,称王称霸。
  一个家族的嫡长子,没有什么其它意外的话,一般都是家族之中重点培养的对象,这些人自小的生活,虽然衣食不缺,但要说快乐,可真不见得。他们所要受到的教育,不是普通子弟能想象的。
  不但要文,亦要能武。这是由这个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
  所以,嫡长子是纨绔子弟的概率很小。
  就像李泽自家,从小他就是被放养的那个,可以不读书,不习武,可以下河摸鱼,上山捉鸟,没事儿上屋顶嚎叫两声,大家也习已为常。反正当一个米虫一般养着,活着就行。要是长大了还有那么几分才能,便在家族之中去谋一个差事,为主支添砖加瓦,要是文不成武不就,那就领一份俸禄,混吃等死。
  向真自然是前者。
  此刻在李泽巨大的压力面前,虽然额头微微有些汗渍,但整个人却仍然是坐得笔直,脸上浮现着公式化的笑容,两眼直视着对面。
  养移体,居移气。
  李泽居高位久矣,连皇帝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他自己或许并不觉得,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自然而然地带着一股霸凌之气,普通人与之一接触,话都不用说,气势便先矮了三分。这是一个手握千万人生杀大权的人,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难以言说的自信。
  现在,便连章回、曹信这样的老资历的人,在李泽面前,也是异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就一个公孙长明,仍然保持着过去嬉笑怒骂由心的状态。
  这个向真,果然还是有几分材料的。看着对面的向真,李泽心中还是赞了一句,虽然眼角余光看到对方放在大腿上的手掌尾指在不由自主地颤动。
  事实上,现在的向真,表面虽然镇静,但内心却是慌得一逼。
  很简单的事情,他被李泽的雷霆手段给吓着了。
  短时间内,薛平被贬,秦诏被软禁,金世元被下大狱,而这三人,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秦诏一千左骁卫人马被唐军水师生生地拦住一事,让他处在理背的一方。如果李泽责问起来,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当然,最好的答案,薛平已经给他了。
  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薛平身上。
  现在的薛平,正在与郭奉孝交接着工部事务,接下来,这个保皇派的核心人物,将被远远的流放到西域,此生也不知道还没有回来的可能。
  让向真担心的是,保皇一派在这一事件之中遭到重创,如果李泽翻脸不认这一回事,他们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的。甚至于李泽一怒之下将他扣住不放,向真也只有自认倒霉,远在岭南的老爹是没有任何办法能帮到他的。
  李泽这一次的雷霆之怒,连泰安都不打了,也要将秦诏金世元拿下,可见内心有多么的愤怒。帝王一怒,流血飘杵,真不是说着玩儿的。而现在的李泽,虽然没有帝王之名,却有着帝王之实,他之一怒,便连向真,自觉也是承受不住的。
  “都虞候,这段时间本官公务繁忙,怠慢了都虞候,还请都虞候不要见责!”李泽终于开了口。
  李泽一开口,向真便觉得轻松了许多,对方语气和善,看起来倒没有多少责怪之意,这才让他把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
  “李相日理万机,下官理会得。”
  “都虞候一直在南方,南方两地,风俗人情,饮食习惯都大为不同,都虞候可还习惯?”李泽微笑着问道。
  “武邑不比别地,便是我们岭南菜馆,竟也有两三家,驿馆官员特意请了那里的厨师为我等准备饮食,倒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倒是让我领略了北地别相的风情,很多风景,在南方可是看不到的。”向真拱手道。
  武邑有岭南菜馆,着实让他诧异,而进一步探方之后,却是让他更加忧心,海兴港的兴起,对于广州港的冲击是巨大的。现在的武邑,可以说是汇聚了天下商贾,别说广州了,以往在洛阳,长安等地才能看到一些商品,货物,现在全都能在武邑看到。这说明武邑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商业中心,新的商品集散地。
  繁茂兴盛,便意味着强大的经济实力。
  “习惯就好。都虞候看我武邑,比之向帅之广州城如何?”李泽笑吟吟地问道。
  向真心中一跳,想要奉承几句,却也不想弱了自家威风,斟酌片刻,才道:“各有各的长处。只不过武邑的城市建设让向真大开眼界。”
  李泽大笑起来:“武邑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不到两万人口,占地方圆不过千步,现如今却是有近五十万人口了。虽然比不得长安洛阳数百万人口,但却是在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我还一直担心建设速度跟不上人口涌入的速度,都虞候这么一说,我倒是放心了。”
  这话听起来没有什么毛病,但如果细品,内里含着的意味可就太多了。
  现在的武邑,几乎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建设一座城市需要多少的财力,向真自然是清楚的,岭南广州城,那是自古以来的东南重镇,但百余年下来,扩展却是有限。初到武邑的向真,就曾被惊到。
  当然,更让向真震憾的是武邑的经济实力。
  衡量一地的经济实力不是看那些有钱人。再穷的地方,也有富豪,也有挥金如土,也有朱门酒肉臭。
  真正衡量一地实力的,是那些中产,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