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984

  “李相,下官敢保证,每一文都用在了正途之上,绝无半分虚假,这些钱,历来监察院也是要查帐的。”田令孜赶紧道。
  “十万贯钱,对普通人家说起来不少了,但对于皇室来说,却是真不够用。”向真道:“在镇州一段时间,我见到了邓氏一族,贵为后族,却过得凄惶无比,比一般百姓尚自不如啊!”
  邓氏的情况,李泽大约也还是知道的。
  他们是当初敬翔释放的长安官员中的一员,从长安被赶出来时,身无分文,在卫州又被关押良久,后来还是在薛平,韩琦等人以皇帝体弱需要女人照顾,邓氏本人就是后族为理由,选择了邓氏一名族女为后,他们才从卫州抵达了镇州。
  但这些人到了镇州之后,虽然因为是后族的原因,朝廷还是给其族人中的一些人安排了一些职司,发放了一份俸禄,但这些人身无一技之长,偏生又人数众多,日子便过得愈发不堪了。
  再往后,太上皇变成了一个活死人,新皇帝登基之后又去了武威书院读书,邓氏一族在镇州愈发不受人待见了。原本的一些职位,便被上官寻了些错处,直接给踢出了局。
  向真说他们的日子过得凄惨,倒也不假。
  “有这样的事情吗?”李泽佯做惊讶:“镇州如今可是北地最繁华的城市,比之武邑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哪样的地方,只要勤奋一些,怎么会过得如此不堪呢?”
  向真叹道:“李相,向家人总是后族,总是有体面的,难不成让他们去下苦力,当伙计吗?所以还请李相拨付一些土地作为皇庄,让这些人去皇庄里当个庄头,也算是一门营生。也不需要太多,就按照朝廷的规制,不超过五千亩就可以了。”
  “五千亩的一个皇庄,让邓氏他们自己去种?”李泽失笑道。
  “自然是雇人的。让他们去种田,只怕会种到绝收。”向真苦笑不得的道:“不管怎么说,便是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也不能让这些人有朝一日当真上街去要饭吧,这不仅有损皇家颜面,便是李相你,面子上又何曾过得去呢!只怕还会让人笑话李相您跋扈无礼,慢待皇室亲族呢!”
  “向将军说得也有道理啊!”李泽点点头道:“田卿正,既然是如此,想来这个皇庄的具体所在,你心中也是有数了的吧?”
  田令孜点点头:“李相,距镇州城三十里,便有一处地方正合适,那里原本是左千牛卫驻扎时的一处屯垦之所,左千牛卫拔营离开之后,这处屯垦点便交给了地方之上,因为时间的关系,这里的土地还没有分配下去,正好将其全部拨付作为皇庄。”
  “你说的是牛庄吗?”
  “是!”
  李泽哈哈一笑:“田卿正会选地方,牛庄,还真是一个好地方。也罢,那就这样吧,把牛庄屯垦点作为皇庄,也作为皇室的私家产业吧!不过田卿正,纵然是皇庄,该交的土地税,人丁税,都是一文也不能少的,在这一点上,谁也不能例外。”
  “是!”见到目的达成,田令孜高兴万分,牛庄屯垦点,可不仅仅是只有庄稼地,那里面一应设施齐全,把门一关,当真是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自给自足的。
  向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邓氏是死是活他当真关心吗?当然不,他需要的是这个由头而已,如果李泽今天不答应的话,他已经准备好了后手,安排了邓氏那些人来武邑泼天地闹一回,反正这些人现在已经穷困潦倒,早就已经不要脸了。
  只要一闹开,丢的就是李泽的脸了。
  看起来李泽脑子清楚的很,自己开了个头,他就知道有可能会发生什么,这皇庄的事情,倒是答应的无比爽快。
  至于少府监,不急,慢慢地来嘛!这一次能解决一件事情,他已经很满意了。
  “听说向将军在镇州的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准备返回广州了,具体日子订下来了没有,如果订下来了,李某人为向将军设宴践行。”李泽含笑道。
  “李相日理万机,向某人实在不敢打扰,今日来见李相,也是想求得李相的同意,允许向某人能去武威书院向陛下辞行。”向真微笑着道:“我那大姑娘亲自为陛下做了几套衣裳,这都是小儿女们的一番心思嘛!”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李泽一口就允准了:“陛下在武威书院读书是陛下自己的意思,一向是来去自由的,想见什么人,那也是陛下的自由,向将军尽管去,说起来陛下在武威书院还是极其勤奋的,听章礼部说,门门功课都是上上呢!陛下还特别对农学感兴趣,带着人亲自种了一块实验田呢!”
  “听田卿正说过了,陛下年纪虽小,但却颇有圣主之象,又有李相这样的胸有锦锈的能臣相辅,这是我大唐洪福啊。”向真站起身来,神色严肃地道:“我们东南军民,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拱为大唐,也望李相能早日发兵,我们南北夹击,共击叛贼,收复河山,再建盛唐气象啊!”
  “向将军所言,亦是我所愿也!”李泽点头道。
  向真与田令孜二人告辞离去,李泽亲自送到公厅大门口。等到二人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之中,李泽脸上的笑容却是渐渐消失了,转身回到厅内,公孙长明却是早已经从后堂转了出来。
  “李相,对方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公孙长明道。
  “自然,他今日来的目的,无外乎就是皇庄之事罢了,至于前面所说的少府监,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李泽道:“还暗自威胁了我一番,要是不答应,只怕那邓氏一族,还真能拉下脸面来闹上一场。”
  “牛庄屯垦点,数千亩土地,至少也需要数百人手才能照应过来,再加上里面的其它产业,千把人也是用得着的。”公孙长明道:“他这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在镇州拥有一支武装力量呢!”
  “目的就在这里,牛庄屯垦点之内,有山有水有地,真想藏人的话,几千人也是藏得住的。农庄几千亩土地,连粮食也不用外求,接下来想必他们就要开始布置人手了。”李泽道:“内卫那头,盯紧一些!同时也知会李泌,做好该做的准备。”
第七百五十八章:从一点一滴开始争夺
  向真举起了酒杯,看着对面的韩琦道:“韩兵部,明日我就要启程返回岭南了,这边的事情,就拜托韩兵部你多多照应了。”
  韩琦举杯与对方一碰产,一饮而尽,“向帅的军事行动不太顺利?”
  “开头总是会难一些的。”向真微笑着道:“但只要打开了局面,接下来便会轻松下来。我之所以急着要返回,也是想要在这至关紧要的关头再加一把力。”
  “那我再敬向将军一杯,祝将军回去之后,大展神威,一举击溃对手,如果能将江西尽早地握在手中,则向帅便可一改过去偏居东南一隅的不利局面,将影响力扩展到中原之地。”韩琦提壶给向真满上了酒。
  “多谢韩兵部。”向真道:“南方之事,勿须担心,今年必然会有一个结果,倒是这边扑朔迷离,很是棘手。”
  “我向李相提出的两路进攻长安之策,被否决了。”韩琦郁闷地道。“这本来是可以行得通的。”
  “我听说了。”向真颔首道:“计策固然是好的,如果东南没有我们,李泽或者便同意了,但现在的局面,他自然是不肯的。他岂会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个方案,明显会让我们得利。”
  “他终是不肯做大唐的忠臣。”韩琦咬牙道:“要是他肯这么做的话,韩琦倒是愿意这一辈子都做他的狗,可惜他不肯。”
  “大好男儿,岂能作狗!”向真摇头道:“韩兵部勿需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韩琦举杯,一口将杯中酒吞了个干净,道:“今日你为什么没有叫上田令孜一起?”
  “此人意志不够坚定。”向真冷笑道:“可以用,但却又不能全信,今日我有些事情要跟韩兵部讲,他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田令孜对陛下还是忠心耿耿的,只是有些胆小罢了。”韩琦道:“他的确有些怕了李泽,但虽然怕,该做的事,还是做了的。”
  “事关重大,我不想冒一点点的风险。”向真道:“牛庄屯垦点,将是我们以后的一个最好的据点。”
  “李泽会紧紧地盯着哪里的。”韩琦道:“很难做成什么事情。”
  “那里自然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中转站而已。”向真道:“土地总是要人耕种的,接下来,会有很多的人抵达这里,在这里劳作一段时间之后,便会离开。不停地补充人手,不停地有人离开。最终,我们希望能在镇州之地,拥有一支完全属于我们的力量。”
  “这很难!”
  “的确很难,但我相信,韩兵部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向真笑道。“唐人永不为奴嘛!这是李泽亲自颁布的政策,所以到时候,这些人辞工不做了,要离开牛庄屯垦点,也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人会散布在镇州各地,他们会尽心尽力地做一个安份守己的良民,直到有需要用到他们的哪一天。当然,我们会在牛庄屯垦点保持一支高效的队伍,用来吸引李泽的注意力。”
  韩琦点了点头:“尽力而为吧,你需知武邑,镇州,赵州,翼州这些地方,本来就是李泽的核心区域。”
  “不试试,怎么知道做不做得成呢?”向真呵呵一笑。“我们会不停地向这边派出人手的,明的,暗的双管齐下。”
  “就算拥有这样一支力量又能起什么作用呢?”韩琦有些不解,“在这里,你难不成还想使用武力不成?”
  “当然不是。”向真道:“兰丫头毕竟是我的女儿,我只是希望有朝一日有什么变故的话,她能有一支用得上的人手,至少能保全她的性命。父母为子女,则计之深远,这点小心思,还请韩兵部能理解。”
  “向大姑娘是未来的皇后娘娘,谁人能为难她?李泽纵然跋扈,也不至于做到这一地步。他最多就是威迫而已。”韩琦不以为然。
  “那可说不定。”向真冷笑:“太上皇前车之鉴。我可不信太上皇变成这样,是因为病。要不是担心这一点,我又何必带上这么多人来呢?便是我家姑娘喝一口水,我也不会让这边的人染指的。”
  “小心一些倒也没错。”
  “这是一件事,另外一件事,我看现在的那大唐周报,在民间的影响力非同小可啊!”向真接着道:“我的从人专门出去打探过,光是一个武邑,便卖了数万份。李泽为了收揽人心,倒是肯下大本钱。”
  “大唐周报现在自己是能养活自己,还能赚上不少!”韩琦道:“向将军怎么对这个感兴趣了呢?”
  “我收集了近半年来所有的报纸,仔细地阅读了一遍,除了朝廷的政策宣讲以及那些无聊的事情之外,竟是没有看到一星半点的有关皇室的消息。反倒是歌颂李泽的文章时不时地会冒出一篇。”向真眯起了眼睛:“韩兵部,过去说清流物议,民间舆论,是很容易掌控并带出节奏来的,在我们南边,话语权自然都是在我们手中。但在这里,一张报纸,就完全颠覆了这一切了。”
  “李泽做事,总是步步走在我们前面,却是让人不得不佩服。”韩琦苦笑道:“他说要战,民间便一片威武的吼声,他说要发展民生,下头自然便说要让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不让老百姓们受战乱之苦。总之,现在他说啥,就是啥。”
  “他走在前面,但不妨碍我们紧跟他的步伐啊!”向真道:“我们能不能也办一张这样的报纸呢?”
  “你可能不知道,大唐周报是要送审的吧?”韩琦道:“每一份大唐周报在刊印之前,都会送秘书监审验,过关之后才能正式印发,你想跟李泽唱反调,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为什么可跟他唱反调?”向真呵呵一笑:“如今在北地,务实风格大盛,文采风流反倒成了佐餐之物,可是呢,武威书院的存在又吸上着无数的文人学子趋之若骛的向这里奔来,里头有的是不得志的人。咱们就办一张这样宣扬文采风流的报纸就好了。”
  “这样的文采风流又能起什么作用?”韩琦不屑地道:“能咬李泽一口?”
  “除了这些东西,我们还可以大力宣扬忠君爱国。”向真道:“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宣传,李泽不会不通过吧?我们要让老百姓们知道他们还有一个皇帝,要让皇帝时不时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否则,这样长时间下去,百姓也好,官员也罢,读书人也好,屠狗杀猪之辈也罢,都会认为没有皇帝,他们的日子照样过得很好,他们只要有李泽就可以了。韩兵部,人心的争夺,从来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只要这份报纸能出来,只要让老百姓从这份报纸上看到了皇帝的消息,必然会有一些有心人想一想,为什么大唐周报,就从来没有皇帝的消息呢?”
  “普通老百姓哪里能想到你这么深?”
  “他们想不到,我们可以去引导!”向真道。
  韩琦沉吟片刻,“也不是不能做。但这样的报纸,只怕就不能像大唐周报那样刊印那些你嘴中的无聊之事来拉动销量了,是注定要赔本的,多卖一份,便会多赔一份钱。”
  “钱不是问题!”向真道:“由我们岭南节度府一力承担。韩兵部只要推动此事办成就好了。”
  “那好,这件事我找魏斌、钟浩、张文宣他们几个商议一下,他们都是文人,是你嘴中所说的那种文采风流的人物,由他们出面办这件事,更合理一些,否则我这样一个过去的兵头,耍刀弄棒的家伙牵头来办这事儿,只怕立马就会让人觉得里头不正常。”韩琦道。
  “韩兵部所虑极是,张文宣还是颇有文名的,特别是在南方,一手词写得极佳,这件事交给他来办最好不过。此人现在在礼部当一个员外郎,郁郁不得志,只怕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向真笑道。
  “像张文宣这样的人不少啊,张文宣算是运气好的,还有许多人兴高彩烈而来,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文彩风流能在北地博一个封妻荫子,可真到了这里,连县考都过不了,一张格物试卷,便将绝大部分人挡在门外了。”韩琦道:“好在这些人也都是聪明的,这两年有不少人咬牙补课,倒也是慢慢赶上来了。回头让张文宣去组织一下,看看有多少得用之人。”
  “能用的,能拉拢的,我们都要尽力拉拢,想当官的许官,想要钱的给钱。”向真道:“事在人为,只消慢慢地做起来,终是能够聚集起一些力量的。”
  “向将军,我们这边,只能做一些软磨硬泡的功夫了,历经了这许多事之后,我们的力量已经被李泽几乎要消耗得干干净净了,最重要的,还是你们那边的军事行动,只有你们在南方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我们在这头,说话才能更有底气,否则,做什么都是白搭。”
  “自然。”向真拱手道:“这一次还要感谢韩兵部给了我们整整一船的猛火弹。可是这终究还是会用完的,韩兵部拿不到配方吗?”
  “这是李泽的最高机密。由他的心腹屠虎一手掌控,外人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一船,还是我脸都不要了给你争来的。”韩琦道:“上一次我给你们的那些图纸,李泽已经知道了,话里话外,已经警告过我了。”
  向真有些失望地点了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