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984

  作为一个商人,金满堂无疑是极聪明的,过去他长时间地处在一个战战兢兢求生的状态,让他能敏锐地意识到,当自己的实力过于强大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当权者的注意从而产生对付他的心理,所以便开始收缩自己的战线。
  就像这一次出售他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辟出来的新航线的海图。
  如果他不出售这些海图,毫无疑问这一条航线将为他所独有,能继续地享受着暴利,但他很清楚地独特,每多赚取一份这样的暴利,那么他的危险就多一分。或许不是现在,但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别看李泽现在对他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但如果某一天,李泽觉得他金家威胁到了统治的时候,收拾起自己来了,也是会毫不犹豫的。
  所以,他卖海图,让大家都掺合进来,虽然自己挣得少了,但相应的,自己也安全了。
  同样的,他想让盛隆钱庄退出武威钱庄,也是因为这个想法。
  从李泽的反应之中,金满堂知道自己所担心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李泽马上就拿出了应对之道。
  很显然,这件事情,李泽已经想了很久了。
  李泽对于当前这样的状况,当然已经考虑很久了。当一个阶层的势力强壮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他们必然会有进一步的要求,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是极有经验的。
  他耗费力气将大豪绅大地主给打掉了之后,自然不想另一些新兴的大财阀,对朝廷的统治构成新的威胁。
  大地主大豪绅对朝廷的统治威胁,几乎可以说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他们利用土地和被束缚在土地上的百姓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小集团,大量百姓对于他们的依附性使得他们能有效地对政权形成实质上的威胁。
  而大财阀对于政权的威胁却是隐性的,他们总是在不动声色地利用手中的钱财来培养自己的代言人。或者现在自己治下的这些大财阀们还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在无意识地做着这一件事情,但终有一天,他们是会反应过来的。
  李泽要分解这些大财阀,至少,不能让巨量的财富,集中在极少数的一部分人手中。
  而博兴商社这种模式,便是李泽认为的现在比较合适的一种。
  博兴,最初是自己给契丹人的聚居地。而这些年下来,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各族人混杂居住的区域,不仅有契丹人,亦有大量的从其它地方跑过去的夷人,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唐人。他们以养殖业起家,然后兴办了大量的毛纺厂等厂坊,在铁勒的带领之下,博兴如今成为了北方最为有名的肉类生产地以及毛纺中心。整个大唐军队士兵的衣服,有三分之一,都是这里出产的。
  现在,博兴已经将自己的触角伸了出来,涉及到了远洋海运,内河运输,公共交通等。
  不过他们的运作方式,却是最为特别的。
  博兴的每一个百姓,都是博兴商社的股东。
  在最开始这些人移居到博兴的时候,他们是真正的啥也不懂,而李泽,便替他们设计了这么一个模式。所有人都拿出了自己仅有的财产,然后将这些财产集中到一起,成立了博兴商社,财产有多有少,在博兴商社之中占有的股份便有多有少,即便是他们的族长耶律奇,在整个博兴商社之中,也不过占据了二成的份子而已。
  而在随后的几年里,更多的人移居到博兴,这些人又出钱参股,当然,这个时候这些人拿出来的钱购买的股份,可就比最开始的昂贵多了。而博兴商社又依靠着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真正地开始走出了博兴,成为了天下闻名的博兴商社。
  但是,博兴商社的股东,加起来超过了上万人。而这些人来源更是多种多样,博兴的契丹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经过这七八年的发展,博兴商社之中的话事人,已经愈来愈多的被后来进入的,更有经营头脑的人将们置占据了。虽然他们中最大的股东,仍然是耶律家族,也有耶律奉泽这样有头脑的人物,但博兴商社,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言堂。
  这样的大财阀,才是李泽最为放心的。
  李泽这么一说之后,金满堂马上就联想到了博兴商社的身上。他当然一直都很关心博兴商社,因为这样的一个有着特别运作方式的商社,与他们这些老牌商人,显得太不一样了。很显然,李泽是希望自己麾下的盛隆钱庄,将来也成为这样的一个联合体而不仅仅是只掌握在金家手中。
  “李相,那您认为,金家在其中,握有多少股权才好呢?”金满堂撕下了一条喷香的兔子腿,微笑着递给了又来献宝的李澹,这小家伙刚刚弄了一条中指长的鱼,正自兴奋得手舞足蹈呢。
  “我认为,三成足矣!”李泽道。
  “三成,会不会太低了?”金满堂微惊:“李相,金家这些年来,还是培养了大批的善于经营钱庄的人才的,如果股份太少了……”
  李泽笑道:“在出售股份的时候,是可以预以一定的限制条款的,比方说,每一户只能买多少股,多少年内不得转让等等,如此一来,你虽然只有三成股份,却仍然能保持着对钱庄的控制权和话事权嘛!规则,是你自己制定的,不是吗?”
  “这里头的学问,似乎很深啊!”金满堂若有所思地点头道。
  “当然,现在夏荷正在思考这些问题,有时间你不妨与她多多探讨一番。”李泽道。
  “那是自然要去向夏尚书请教的。”金满堂笑道:“如此一来,盛隆的现金流可就异常充裕了,李相,我准备将这些钱往平卢等地去投资,不知李相意下如何?”
  李泽大笑,金满堂总是这样知情识趣。
  “不管是平卢,还是河套,现在相比起我们武威横海区域来说,都差不多还属于荒蛮时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大把的机会可抓,金世叔,你的眼光让人敬佩!”李泽大笑。
  “没有李相指点,我哪有这些个想法!”金满堂亦是笑容满面:“今年我就把这件事儿落实下来,等一切妥当之后,我再起身往倭国去。”
  “什么时候去倭国,你自己作主,这不是一时半会着急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经营的过程。”李泽点点头,“烤得差不多了,走,我们一起去小酌几杯。”
  与金满堂携手向着李安国所在的方向行去,哪里,桃姨娘已经铺好了一张硕大的毯子,各种各样的小吃已经摆满了。
  李泽很希望境内的那些其它的大财阀们,在看到金满堂的动作之后,能够自己醒悟过来而主动行动起来。这样,就免得自己一个个去提醒他们了。
  当然,如果他们还不自觉,自己也可以适当地敲打敲打他们,这些家伙们现在可是有不知多少小辩子被内卫攥在手中了。
  朝廷现在需要大量的现金流投入到平卢,投入到河套,投入到那些边州中去,而如果这些超级大财阀们,能够这样做的话,就能一举两得了,既解决了李泽心头的担忧,又解决了现在哪些地方缺钱的问题。
  金满堂是一个标杆,他一动作,其它人应当能从中看出端倪来。
  这些人,那一个又不是人精儿呢!
第七百八十七章:资本
  在北地,武威钱庄一般只开到州府一级,他所承担的任务,更多的是大宗货款的周转、存取以及各地赋税的收入,与武威钱庄打交道的基本上是大商人以及各地官府。而盛隆钱庄则下沉到地方,凡县乡一级,都有盛隆钱庄的存在。他主要是为中小商人提供银钱的周转,存取以及小额的贷款。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们来说,盛隆钱庄,是他们更为熟悉的一个存在。当然,在各个地方,也还有其它一些大大小小的钱庄,但这些钱庄,只局限于当地,在规模上和实力上,完全无法与盛隆相比较。
  金满堂自海外归来之后,连接做出了轰动性的动作,在金李联姻之后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对于盛隆的操作再一次让北方沸腾了起来。
  盛隆钱庄将面向所有人出售其高达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户部的评估小组评估盛隆钱庄总资产达到一千万贯,百分之七十,便是多达七百万贯。
  这让整个北地人陷入到了狂欢当中。
  谁都知道,盛隆钱庄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而背后的老板又是有着大唐首富之称的金堂,不知有多少人做梦都想成为盛隆钱庄的股东,然后坐等分红。不过以前的盛隆就是金家独资,背后又有着无以伦比的靠山,不管是哪股势力,都不会想到将手往它里面伸,但现在,机会却是摆在面前了。
  这是一个正大光明进入盛隆钱庄的机会。
  不过当盛隆钱庄关于出售股份的细则出来之后,又让不少准备大干一场的人立时便泄了气。
  凡大唐在藉人,都有资格购买,但每一个自然然最低不得低于一百股,最高,却也不能超过一万股。更为重要的是,三年之内,不得转让。
  除了购买限制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限制条件,便是抽签制。谁都可以登记但须要在登记之后,进行抽签,抽中之后,再有资格购买。
  像这样的限制条件,多达十数条,这让不少的有钱人泄了气,对于他们来说,想进入盛隆钱庄,自然是想拿到够资格说话的股份,可这些条件一出,就等于他们只能是一个坐地分红的罢了。这于他们而言,就没有什么用了,就算能买上一万股,一年又能分多少红呢?他们差这几个钱吗?
  但对于普通的口袋里有一些闲钱的老百姓而言,就不一样了。消息一出,每日往盛隆钱庄登记的人便络驿不绝。
  短短的半个月,在整个北地,登记的人超过百万计,有的人一家子出全都动,只为了增加自己被抽中的概率。
  “王兄,这件事情,您怎么看?”镇州,尤府,尤勇的兄弟尤英看着对面的王思义,皱眉道。
  “尤兄也没有打听到这件事情的相关内幕吗?”王思义反问道。
  “只知道金满堂当时应李相之邀,参加了李相一家的家庭聚会,第二天,金满堂便在盛隆钱庄的内部会议之上作出了这个决定。”尤英道。
  王思义点头道:“这就是了,这不是金满堂本来的意思,而是李相的意思了。”
  “怎么说?”
  “李相这是不满像金满堂这样的超大型的商人的存在,所以要进行扼制了。”王思义叹道:“这就像七年以前,李相对大地主,大豪绅的打击一模一样,只不过这一次的手段就温和多了,当年是秋风扫落叶,现在采取的却是类似推恩令的手段了。反正李相是既不能容忍大地主的存在,也不能容忍超级大商人的存在的。这是一种肢解的手段。”
  “王大将军怎么说?”
  “尤大将军呢?”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看着对方,话一出口,倒是都忍不住苦笑起来。
  “跟进!”尤英道:“大哥来信说了,跟进。”
  “我兄长亦是这么讲。”王思义道:“在政治之上我们必须要跟进。说起来我们与李相早就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然李相动了这个心思,金满堂又率先做出了榜样,我们就必须跟进了。”
  “在经济上也是这样!”尤英道:“金满堂的盛隆在北地哪里能值一千万贯,我看五百万贯便到顶了,但夏荷给他一评估,便翻了一番。你知道金满堂拿到这些钱之后,准备干什么了吗?”
  “你有了消息?”王思义精神一振。
  “他准备将其中的绝大部分,投入到平卢去。”尤英道:“我花了不少钱,才从他的一个大掌柜哪里买来了消息。”
  “这可就与我们的战略相冲突了。”王思义一惊:“这么大一笔钱投入到平卢,肯定是要与我们争夺那些大型的基础工程了。本来你大哥驻扎在平卢,对我们来说有着先天的优势,但金满堂此人背后站着的却是李相啊!”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银钱。”尤英咬咬牙道:“可以预见的是,当金家加入之后,平卢的这些标的承包价格,将会被大幅度的压低,利润可就要薄了。我们有我大哥压阵,金家也有李相支撑,大家在官面儿上谁都别想占到便宜,便只能拼价格,拼质量了。好在我们从事这个行业多年了,金家却相对薄弱,还是有着不小优势的。”
  “你是说,我们也要学着金满堂,出售我们的股份吗?”
  “必须要这样做了。这就是李相的意思。”尤英看着王思义道:“而且不如此,我们能在短时间内筹到大笔的银钱吗?要知道我们在河套,已经砸进去大笔的银钱了,而河套那边想要回本,还需要时间。”
  “李相真是好手段呐,朝廷缺钱了,没有钱往这些地方投资了,便坑着我们去,还一举两得,将我们这些人的股份尽量摊薄了,以后,我们还能真正的掌握咱们的商社吗?”王思义哀嚎道。
  “金家设计的这些规则还是很有用的,虽然股份被摊薄了,但控制权仍然还是在我们手中的。”尤英道:“就这样办吧,接下来,我们就请户部来评估我们商社的资产,然后向外发售股份,筹集银钱。”
  “又要给户部一大笔钱了。夏夫人的刀子,一向下得是极狠的。”王思义哭丧着脸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