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984

  他已经踏上了这个舞台。
  李泽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俯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了一柄短刃,在掌心一划,鲜血渗出,他将鲜血涂抹在了身边的旗帜之上。
  “以血为誓!”
  石壮大步向前,从李泽手中接过那柄短刃,同样划破自己的掌心,将血涂抹在旗帜之上。屠立春,沈从粉,李浩,李瀚等人依次向前,将自己的掌心血也涂抹在了旗帜之上。
  “以血为誓。”他们齐唰唰地跪倒在了李泽的面前。
  三百秘营战士单膝跪地。
  “以血为誓,永生效忠公子,不离不弃,直至死亡!”
  二千青壮单膝跪了下来。
  “以血为誓,永生效忠公子,不离不弃,直至死亡!”
  宣誓之声一遍又一遍地在李泽的耳边响起,这让他有些热泪盈眶,这些人,将是他走出这个小乡村的资本,也是他赖以存身的根本。
  “苟富贵,勿相忘,你不弃我,我不负你。”双手下压,二千余人的吼叫之声戛然而止,李泽也单膝跪了下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地为证,如违此誓,天击之,地灭之,神鬼不容。”
  “天地为证!”两千余人一手将自己的武器高高举向天空,另一手紧紧握拳,指向地面,齐声大呼。
  以血为誓,天地为证。这是李泽对这里的部属的承诺,也是他向着这个天下第一次发出的呼喊,在这支初露强军征兆的军队之后,被五花大绑地捆在地上的数十名横海军的降兵,以及数十名深州军的俘虏一个个都是面无人色。
第一百零二章:成军
  三百深州精锐,一百横海甲士,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大青山之中。
  一个俘虏也没有留。虽然有人提出了将俘虏的那些横海军士作为筹码,向石邑的朱军勒索一笔钱财,亦被李泽断然拒绝。
  先别说石邑哪地方现在当真是穷得可以,在那里屯扎的朱军压根就没有什么余财,便是出于对自己实力的保密,李泽也绝不会同意让正面见到了自己真实实力的朱辉这一干横海甲士放回去。
  那些人,被统统杀死在了百丈岩下。一个大坑,将这些人统统地埋葬了下去,填上泥土,士兵们骑上战马在上面一阵来回奔驰,便被踏得严严实实,正值深春,用不了几天,青草便会将这一片地方重新覆盖,兴许还会因为这下面无数的肥料,而长得比其它地方格外的茂盛一些。
  这一仗,李泽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支对他效忠的军队,还有不菲的资财。看起来养军队,打仗都是一件极其耗钱的事情,但只要打赢了,收获也是极为巨大的。
  整整四百套甲胄,光是这一笔收入,就能让李泽笑歪嘴巴。要知道他努力了这些年,最终也不过是从杨开哪里敲来了二十套,这一场仗打下来,他的收获便是这个数字的二十倍。现在,他的秘营,终于可以人人着甲了,这直接能让他们的战斗力再上一个档次。
  超过三百匹战马。更是让李泽喜笑颜开。相比起甲胄,战马资源更是难得。毕竟铁甲这玩意儿,只要你有钱了,还是有很多法子可以获得,但合格的战马,可就真不好找了。早前李泽通过王明义这条线,从卢龙那里弄来了一些,但都是零零散散偷偷摸摸的,搞了两次,还不到二十匹。虽然质量不错,但数量太少,于大局并不起多少作用。
  但三百匹,就已经是从量变促进到质变了。
  抛开这些,那些甲士的武器也足够李泽再武装数百人。他的那些青壮士卒再也不用寒酸地手持一根简易版的长枪了。甲士们的武装从短到长,一应俱全,长矛,横刀,短刃,可都是军中标配。
  现在手里除了秘营的三百名战士之外,集结起来的两千名青壮战士,李泽已经不准备按照常规将他们解散回家了。他准备把他们变成常规军。
  他一点儿也不看好这一次成德,振武,横海三家对卢龙的战事,一旦失败,这几个区域只怕马上就会生变,烽火处处那是必然的,对于张仲武这样的人来说,不痛打落水狗那才是怪事呢。他不能将自身的安全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拥有一支自保的力量,那是最基本的。最不济,到时候带着这些人上大青山去当土匪,也能支撑一段时间不是?
  回到庄子上,李泽的小圈子再一次被召集了起来。与上一次相比,屠虎回来了,另外再加上了一个杨开。
  王夫人进了武邑城之后,杨开便一直小心地侍奉左右,其用心简直比侍奉自己的老娘还要用心。对于这一场战斗的担心程度,比起王夫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胜利的消息传来,王夫人只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念了一声阿弥托佛,杨开却是手舞足蹈起来。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用比以前更高的劲头努力地替李泽干着活。他现在的工作,主要就是在为李泽筹集到足够的钱粮的时候,还要努力保持县内的平稳以及正常的生产。
  这一次,他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县里的常平仓,为李泽运去了大量的粮秣。现在,他已经无所顾忌了。翼州的暖昧态度让他悟出了良多,现在武邑,就是小公子的自留地了,自家,只怕也不能算是翼州的官儿,而是小公子的仆从了。
  虽然从官儿变成仆从有些让人委屈,但如果畅想一下未来有可能的光明前景的时候,杨开又觉得很开心。
  鉴于杨开一直以来的优异表现以及这位可怜的县令早就没有了任何退路,李泽将他纳入到了自己的这个小圈子当中。虽然这位才具有限,但现在在李泽的阵营之中,他算是读书最多的一位,而且心思也还灵动,手段亦很活泛,善加培养,还是有成大器的可能的。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忠心。哪怕是无奈之下的忠心。
  由不得他不忠心,李泽要是事败了,他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我已经决定,这一次参加战斗的两千青壮将作为常备军保留下来。”李泽看着所有人,以不容置疑的语气缓缓地道,丝毫没有理会杨开瞬间垮下来的脸色以及身后小脸皱成一团的夏荷。以一个县,还是一个中县的规模,养一支两千人的常备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如果再算是秘营,那情况就更堪忧了。
  夏荷哗哗地翻着帐本,快速地计算着养两千人一年下来的钱粮需要多少,心算极快的她,很容易便得出了一个数字,然后便忧伤地抬头看着李泽。
  杨开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但他却知道,这需要很多的钱,很多的粮食,而这,最后只怕大半都要着落在他身上。
  “我知道于我们而言,在资金之上是极其困难的,但鉴于目前的局势,我们不得不如此。钱,可以想办法,粮食,也可以到处去寻摸,但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支力量,在危险的时候能够稍稍有些自保的能力。”李泽缓缓地道。“至少,我们要坚持今年一年,今年过去之后,大致是个什么情形,可能也就明郎了,到了那个时候,或者我们不再需要保持这样一股力量,或者,我们不再需要为钱粮犯愁。”
  众人都明白李泽话中的意思。
  如果这一场大战,卢龙获胜,那么成德必然大乱,他们也就没有了太多的顾忌,一支强悍的力量,足以让他们在乱局之中寻觅到自己的位置。一旦情况相反,成德大胜,那得胜归来的大公子必然会全力打压李泽,在对方的强势压迫之下,这点兵力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两千青壮,分为两个曲。一曲由石壮统领,下设三个屯,石壮亲领一屯,李浩领一屯,陈炳领一屯。另一曲由沈从兴统领,沈从兴亲领一屯,李瀚领一屯,褚晟领一屯。每屯下设三伍。伍长由屯长亲自挑选。秘营扩充为五百人,由屠立春统带,李泌,陈长平为副手。作为我的亲卫义从。这样安排,大家有意见吗?”
  众人互看一眼,都是摇头,李泽的安排滴水不露,不动声色地将整个军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心。
  石壮一副了然之色,沈从兴却是激动的手心里冒汗。从现在开始,他就成了小公子的左膀右臂,一跃而成为与石壮,屠立春一样的重要人物了。
  “民政方面,自然是以杨开为首。”李泽转头看着杨开,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养活两千五百人的一支军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县令有决心吗?”
  杨开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点头道:“有。”
  李泽一笑,看着屠虎道:“屠虎,你在县衙挂一个县丞的名头,义兴堂以后的收入便与武邑县的财政收入一并结算吧。”
  “明白了,公子。”屠虎点了点头。这便是并私入公的意思了,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李泽现在也把武邑县当成了自家的私产。合并在一起,一起调配所有的资源。
  “公子,鉴于目前经济上的困难,我建议咱们在武邑要实行经济上的管控。统购统销,控制价格,集合所有资源由县衙统一分配。”屠虎道。
  李泽瞅着屠虎,心中讶然,这家伙说得,可就是计划经济了啊!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当然明白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脑子里转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对于现在的自己而言,搞一搞计划经济,似乎更加有利。
  “这件事,你,杨开,夏荷三个人商量着办。”李泽道:“回头我写一个大致的方略给你们,你们再结合武邑的实际斟酌着办吧。”
  上一世作为一个成功者,他对于经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做过极其深入的研究,事实上在上一辈子做商人做到了他那个程度,已经不可避免地与政治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不顺应政治潮流的话,再多的资产,也会在政府的雷霆之力下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要是那一个大商人跟李泽说他丝毫不关注政治,只一门心思做生意,李泽一定会啐他一脸唾沫星子。
  屠虎对于李泽这一方面的能力早就不再置疑了,当年他接手义兴堂的时候一筹莫展,正是李泽一个接着一个的奇思妙想,让义兴堂起死回生,并且发展到了现今的规模,小公子既然说会拿出一个方略出来,那接下来他就只需要照章行事便好了,最多也就是拾遗补缺,将小公子没有注意到的一些小事情解决掉就好了。
  杨开当然也高兴,这样一来,他这个县令的权力可就大大增强了。
第一百零三章:小店,羊头肉以及交易
  深州已经成了一个大兵营。
  来自赵州,翼州,镇州的兵马正在源源不断地往这里集结,一个个的兵营在深州城外开始立了起来,甲士,府兵,民夫随处可见。无数的甲仗,粮草运进城内,战争的气氛已经极其深厚了。
  随着节度使李安国,赵州刺史李安民,翼州刺史曹信相继抵达,成德治下已经完成了最后的集结。
  深州城内,作为一名押运官的包慧走进了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径直走到了内里角落里的一张桌子,那张桌子上,已经有一个年轻人坐在了哪里,看到包慧,笑着站了起来,伸手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包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里的惊诧,走了过去,坐在了年轻人的对面。
  “包兄,点了半只羊头,一份羊蝎子,一碟炸豌豆,一碗三鲜汤,一壶酒,你看还要点什么?”年轻人笑咪咪地将一双筷子摆在了包慧的面前,又替他摆上了酒杯,倒上了酒。
  “胡十二,你胆子真大,居然敢在这里出现?话说你是怎么进城来的?”包慧咽了一口唾沫,压低声音道。
  胡十二呵呵一笑,声音略有些大,立刻引起了店内其它人的注目,不过好在整个店内其它人声音也不小,其中居多都是官府中人抑或一些有身份的军官,大家也就看了看二人,从装扮之上能看出这二人都是来自翼州,现在深州,外地人可比本地人要更多一些了。
  “小声些,你还怕别人不注意你吗?”包慧怒道。
  胡十二端起杯子,冲着包慧举了举:“包兄,我有什么可害怕的,我又不是什么反贼坏人,我是李节度使治下的良民,是小公子的部下啊,有什么好怕的。”
  “你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就你这小公子属下五个字,便足以让你万劫不复,深州是谁的地盘你不知道啊?”包慧有些急眼儿了,“你要死我不反对,但别连累我啊!现在城内盘查极严,普通人根本进不了城,你到底是怎么进来的?”
  “包兄放心,我不是爬城墙抑或钻狗洞进来的,我是堂而皇之的从大门进来的。”胡十二从怀里掏出一面腰牌,在包慧面前晃了晃,又收了回来。
  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包慧仍然看清楚了那是一面来自节度使府的亲卫令牌,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小公子手下的那些护卫,不都是来自节度使府吗,这胡十二还就真是堂而皇之的进门的,深州的那些人,大概将眼前这个年轻人也当成了随着节度使抵达深州的亲卫之一了。
  心下算是松了一口气,举起杯子喝了一口,又撕了一块羊头肉,在面前的醋碟之中蘸了蘸,塞进嘴里嚼了起来。
  “你这个时候来找我干什么?现在这地方人多眼杂,你也不怕露了身份?”
  “这里谁认得我啊!”胡十二嘿嘿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递给了包慧:“小公子对你前段时间送过去的东西很满意,这是给你的酬劳。”
  接过小包,揭开一角看了一下,包慧又赶紧掩上,里头装着一根金条。
  “不是说把武邑的房契和地契给我的吗?”他问道。
  “包兄,现在给你,你敢回去拿?那东西,现在你拿着,不也就是废纸一张嘛,有这玩意儿实惠?”胡十二轻笑道:“你在镇州过得可不宽裕,你大哥并不怎么管你,要不然你也不会找了这么一个辛苦而又危险的差事,嫂子和侄儿们,只怕现在连肉都难得尽情吃上一顿吧?”
  听到这话,包慧心中一酸,眼眶里的泪水险些便洒了出来,努力才憋住,狠狠地瞥了一眼胡十二:“这还不是拜你主子所赐?要不是能让家里人吃饱穿暖,我能来这儿?”
  胡十二扁扁嘴:“包兄,说得好像你以前就过得蛮宽裕似的。”
  “不管怎么说,以前在武邑的时候,总是衣食不愁还小有节余的。”包慧恨声道。
  “包兄,你就这点出息啊!”胡十二不屑地道。“好好地替小公子做事,以后回到武邑,将原来你大哥的那些东西都收进怀里,那才是风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