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984

  站起身来,替薛平将杯子斟满。
  许子远道:“岭南向家的人想杀了你,栽赃给李相,我呢,则准备将计就计,等他们布置好之后,便将他们的首脑人物一网打尽,然后便静静地看着他们准备的这一出大戏。不过很可惜,这些流匪的战斗力太让人失望了,不但没有杀了你,反而被你杀光了。司马氏的这些人在西域磨练了几年,的确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等他们杀了我之后,你来替我收尸,然后把你抓着的这些人送回武邑,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是不是?”薛平冷笑道。“其实你也准备了第二手计划,如果这些流匪杀不死我,张兴的那些骑兵就会替他们完成这个计划,对不对?”
  许子远点了点头:“不错,的确是这么准备的。如果李相的信使晚来半天,你就死了。可惜啊,我也没有想到李相如此看重你,或者李相也猜到了我的一些想法。所以才这么急的派了人过来。”
  “李泽恐怕想不到这么多,大概是公孙长明吧!”薛平淡淡地道。
  “不管怎么说,李相救了你一命。”许子远道:“你得记着这份情。既然李相已经发了话,要让你薛平活着回去,那张兴便只能成为去迎接你的护卫了。薛都护,你不会怪罪我吧?”
  薛平摇了摇头:“没有什么可怪罪的。”
  “我就知道薛都护是个大度的人。”许子远一笑,“张大将军,来,我们一起敬薛都护一杯。”
  “向家的那几个人呢?”三人举杯示意,各自一饮而尽之后,薛平问道。
  “既然什么事儿都做不成,那留着他们还有什么用呢?”许子远摊了摊手:“这些人用心险恶,自然是该千刀万剐的。我们用不着他了,想来薛都护肯定也是不会留着他们给自己添恶心的。回到武邑之后,你难道会去质问向兰!”
  薛平垂下了头,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许子远站了起来,走到墙垛跟前,双手扶着墙垛,看着城墙远处,那连绵不绝的绿色,微风一吹,绿色起伏不定,犹如一阵阵波浪。
  “薛都护,当年你去西域的时候,也曾经过这里,那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没有城池,没有村庄,没有人户,没有庄稼。”许子远转头看着薛平:“现在你再看看,这里什么都有了。从无到有,我们才用了几年时间?现在的宁夏行省,在册户藉二十万户,在册百姓超过了八十万人。当然,这比起内地还远远不足,大概也就是一个州的模样,但这只是不到三年的成训。今年,我们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
  张嘉也是自豪地道:“我们以河套城,东西中受降城为基点,还控制着漠南漠北的广袤区域,有了这些,我们就为大唐竖立起了一个坚守的盾牌。使得大唐可以心无旁骛的专心于国内。”
  “不错!”许子远接着道:“你在西域这几年,纵然没有看到这里的巨大变化,但你也能感受到从我们这里给予你们的支援越来越大,现在西域重归大唐,用不了几年,我们这里出现在的盛景,必然也会在西域重现。李相说过,将来西域会成为大唐真正的领土,而不是什么羁索国。”
  薛平点了点头,这一些,李泽也跟他说过。
  提起酒壶,许子远再给薛平倒满了酒,放下酒壶,逼视着对方的双眼,道:“这一切,都是在李相的领导之下完成的。在李相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开发宁夏,重归西域的壮举。薛都护,你承认吗?”
  “李相自然是丰功伟绩。”
  “李俨在位,做到了什么?”许子远陡然站直了身子:“其在位期间,藩镇割剧,征战不休,张仲武造反,他除了在皇城之中哀嚎,还做了什么?如果不是李相异军突起,大唐早就被张仲武灭了。”
  “大唐三百年天下……”
  “城头变幻大王旗,这天下,自然是有德者居之!”许子远冷哼一声:“李相救得了李俨一次,但当朱温造反之时,李俨仍然无能为力,如果不是李相早有准备,李俨早就死在朱温手中了,还有什么大唐三百年天下。”
  薛平张口结舌,他很想反驳,但却发现,自己尽然是无言以对。
  “没有李相,哪里还有什么大唐?”张嘉端着酒杯,冷笑道:“可笑你们这些人啊,满脑子的都是在想着怎么对付李相。高帅,哈哈,高帅临终之前,还不忘设下圈套害我一把,大概他认为我张嘉脑后长着反骨吧!可怜我手下上万儿郎,死得真冤啊!”
  想起高梁河一役,张嘉顿时就愤怒起来,那时的他,何等的凄惶啊,差一点点儿就死无全尸了。如果不是后来许子远找到了他,如果不是他当机立断,转投了李泽,现在只怕他的坟头还能不能找到都是一个问题。
  “如今的大唐,兵强马壮,百姓富足,但这关李俨什么事?关皇室什么事?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又能做什么?”许子远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李相。既然李相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我们又何必还要那劳什子的屁都不懂的李恪来做这个名不符实的皇帝!”
  薛平有些艰难地道:“是李泽要你来跟我说这句话的吗?”
  许子远坐了下来:“你错了,这是我想跟你说的。李相的胸怀,你根本就无法想象。薛都护,你现在这样的做为,换了其它任何一个人,你都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薛平沉默不语。
  “来人,送上来!”许子远转头吼道。
  一名官员急步而来,将一块蒙着绸子的东西放在了酒桌之上,转身退了下去。
  许子远唰地一下扯掉了蒙着的绸子,一个球型东西出现在薛平的眼前。
  “这是李相让信使带来,特意给你看的。李相说,这东西叫地球仪!”许子远转动着地球仪,道:“这上面涂沫着红色的,便是现在我们大唐所占有的土地。怎么样?很小吧?一点儿也不起眼吧?”
  薛平死死地盯着那个缓缓转动的被许子远称为地球仪的东西。
  “李相说,把这个东西给你看一看,如果你还要回去,那我们会派人一路护送你回武邑去,如果你改变了想法,那就自行回西域都护府去。”
第八百七十七章:这世间,本该是这个样子的啊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许子远临走时的话仍然如同滚滚春雷一般在薛平的耳边翻来覆去的炸响。轰得他里嫩外焦,轰得他神不守舍。
  孔圣人的话,他薛平自然是烂熟于心的,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句话在他的心中有了一些别的解释。
  君父君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自己,真的是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吗?
  许子远的话毫不客气,甚至是从根子上将他彻头彻尾批判了一顿。
  你薛平为什么死抱着一个信念?不是因为你当真是为民着想,为国着想,你只不过是想让你薛家的门楣更光鲜一些。
  你老子是靠造反起家的,你薛家再光鲜,春秋史书之上也会必然记着这一笔,延平郡王立下了再多的功劳,然而这一污点却也无法洗去。
  所以你才如此的固执,如此的变态地去支持一个早已经名存实亡的皇室,去支持一个根本早就失去了民心民意的皇帝。
  你不过是想把薛氏的门楣再装点的光鲜一点,在那个污点之上涂抹上一点光鲜的色彩。
  但你置天下万民于何地?
  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局面,如果李相不能顺利上台,说不得,这天下又将变乱骤起。皇帝如果再掌权力,肯定就要清算李相的过往种种,夺回大权。有了向氏的支持,皇帝便有了底气与李相在朝堂之上争夺。
  于是这天下,将再也没有宁日。
  李相的煌煌大计,必然会受困于朝堂之上的争权夺利,为皇帝所掣肘,为其它朝臣所牵扯,大唐将再一次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而为此受苦的,将是这全天下的所有百姓。
  而被耽搁的,将是大唐重新布武天下,威震寰宇的登顶天下之路。
  许子远说到激烈处,将美仑美焕的酒瓶重重地掷在了地上摔得粉碎,殷红的葡萄酒在城墙之上光滑的青砖之上血珠子一般的四处滚动。
  薛平俨如僵尸,端坐不动。
  许子远拂袖而去。
  张嘉起身,抱拳拱手,长叹一声之后亦是起身离去。
  薛平便坐在城楼的最高处,看着张嘉带着大群骑兵离开了河套城。他的驻所在中受降城,距离这里甚远,显然,是为了他而特意赶到这里来的。
  夜幕降临,薛平仍然呆坐高楼之上。
  两名守城士卒在城楼之上挂上了几盏气死风灯,又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生怕脚下重了,踩出一点点声音来惊动了这位明显有些异常的大人物。
  今天许子远许督大发脾气在城楼之上摔碎了酒瓶,他们这些人在远处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眼前这位,他们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何路高人,但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小不点还是躲远一些为好。
  二更的梆子声猛然惊醒了薛平,头顶之上气死风灯的灯光,照在了他面前的桌上,丰盛的美味佳肴此刻早已冷了,香味不再,这些东西自然也引不起薛平的什么兴趣,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地球仪之上。
  缓缓地伸手,轻轻地转动着这个地球仪,这是真的吗?
  自己以为的天下的中央,自己以为的广袤无比的大唐帝国,就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吗?
  薛平打了一个哆嗦,猛然收回了目光。站起身来,走到了城楼的另一侧,看向了城内。
  星星点点的灯火点缀着偌大的城市。
  很安静!
  偶尔能听到狗的吠叫声。
  他有些踉跄的下了城楼,眼中无神地迈动着双腿向前行去。
  一直候在下方的几名亲兵,包括司马楷本想上前问候两句,但一看薛平铁青的脸色,却又明智地收回了话头,沉默地跟在了他的后面。
  河套城此时早已经宵禁了,除了偶尔能遇到的巡逻的兵丁,捕快,压根儿看不见一个人。但宵禁对于薛平来说,自然是不存在的。
  那些巡城的兵丁捕快看到他们这一行人,不但没有喝阻查问,反而避到了一边,为他们让开了道路。
  显然,他们事先受到了叮嘱。
  薛平如同一个喝多了酒的醉汉,在城里漫无目的的游荡着。
  狗的吠叫声骤然激烈了起来,隔着一扇薄薄的门板,显然它灵敏的耳朵察觉到了街上有人在行走。内里还掺杂着鸡窝里鸡子咕咕的低沉的叫声。
  有婴儿在啼哭,有妇人在安慰,有男人在大笑,更有读书人在临窗借着月光吟诵。
  听到了街边的小店里,厨夫正在咚咚地剁着肉馅;听到了掌柜的喝斥小二整理货物要更小心些的责骂。
  这里头,不仅仅有唐话,更有许多连薛平也听不懂的蛮语方言。
  这是什么?
  这便是盛世桃园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