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984

  薛平在城里游荡着。在武邑的时候,这样的场景并不能让他新鲜,因为这一切太寻常了,寻常得让他觉得理所当然。
  这让他忘记了过去的大唐是什么样子的。
  然而在西域的这几年里,他终于再一次看到了什么是穷困潦倒,什么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什么是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足迹。那个时候,他终于回想起了自己还小的时候所居住的地方,那个他出生长大的地方,那个让他父亲临死也念念不忘的地方,潞州。
  薛平认为他父亲是一个好官,但即便是在他父亲殚精竭虑的治理之下,潞州依然没有多大的起色,吃不饱饭的人遍地都是,衣裳褴褛的乞丐随处可见,每天不在街上收拾几具浮尸,那简直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天下本来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这天下本来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就像自己正在走着的河套城。
  这里的百姓来自五湖四海,有兵士,有罪犯,有战俘,有番人,有野人,这里本该是一个鱼龙混杂,罪恶云集的地方,但现在,他看到的,听到的,却是一片安乐,比自己记忆中的儿时的天堂,潞州还要好得太多。
  许子远说得不错,这是李泽的功劳。
  薛平慢慢地走着。
  几名薛氏家丁几次想要上前,却被司马楷给拦住了,司马楷知道,此时的薛平,一定处在他人生的最关键的时刻。
  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鸡子打鸣了。
  一鸡鸣,千鸡和。
  整个城池似乎在一霎那间便活了转来。
  雄鸡一唱天下白。
  天边骤然露出了一丝儿的鱼肚白,城楼之上的钟声悠扬地敲响,从东城开始,一座座的城楼上的钟声依次被敲响。
  街上紧闭着的门一扇接着一扇的打开,一个个睡眼惺忪的走了出来,提着夜壶,伸着懒腰,等候着收集米田共的马车那清脆的铃声。
  一扇记的板壁被拆了下来,掌柜的和伙计忙忙碌碌地开始在临街的地方支起板凳,搭上木板,将自家屋子里堆得满满的货物在外面摆得整整齐齐。一个个雄伟的汉子从家里走了出来,嘴里咬着一个炊饼,腰间挂着一个水葫芦,肩上套着一圈绳子,扛着一根扁担,准备出去觅活,在他们的身后,有着妇人殷殷的嘱托。
  小心身子啊!
  回来别忘了给娃带个糖葫芦啊,娃都念了好几天了。
  扯上几尺布,我给你重新做件褂子!
  薛平向前走着,城门就在眼前,数名守城士兵正合力将沉重的大门拉开,早就候在外面的大群的乡民一涌而入,挑着担子的,背着背篓的,推着独轮车的,牵着驴车牛车的,也有不少牵着马儿的。
  薛平就站在城门边,看着这些人带着自己的货物如飞一般地奔向他们的目的地。
  他们这是去集中的售卖点,这些他很熟悉,因为在武邑,就是这样的,所有的这些来自四乡八里出售自产的货物的乡农,都有一个集中的地点。去得早一些,便能占到一个更好的位置,能卖出更多的货物。
  河套城,沿用了武邑的所有的治理城市的策略。
  城门口终于空旷了起来,他迈动了脚步,向着外面走去。司马楷等人紧紧地跟上。
  城外的道路笔直宽敞,两边的行道树刚刚比人高了一些,一些特意植过来的大树,被锯掉了枝叉,如今新长出来的新枝新叶还显得很单薄。
  继续向前走着,道路的两边,越来越多的农田占据了他的视野,绿绿的庄稼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之下,显得是那么的让人艳羡,这将是秋日的收获啊!
  一眼望不到边!
  田里已经有了不少的农人了。他们弯腰躬背,小心地穿行在田垄之间,将一根根的杂草拔起来,丢进身后的背篓里。
  薛平看到,这些人有着他见惯了的唐人,也有着肤色,衣着,发饰完全不一样的番人,夷人,野人。但此刻,这些人,却都在干着同样的活儿,彼此之间热情地打着招呼,他听着那些人用生硬的唐语在向一些老农请教着如何耕种,也能听到一些唐人在虚心地向这些人请问着一些如何蓄养家畜的问题。
  薛平终于觉得有些累了。他在路边寻了一处地方坐了下来,耳边传来的却是淙淙的流水声,低头看时,是道路两边修建的水渠,清澈的水正欢快地向着远方流去。
  “都护!”司马楷走了过来,“您一夜没睡了。”
第八百七十八章:折返
  许子远埋首书案,不停地批阅着一份份的公文。
  在他的下首,坐着数名书吏,在不停地抄录着,择选着。有的事情需要立即办理,便会有书吏持了许子远的批示,匆匆出门去寻相关的主事官员。
  不时有人进出,屋子里的人却并没有人抬头去关注,每个人都有着办不完的公事。相比起内地而言,宁夏这里的人才还是太少。
  其实这里连读书人都不太多,愿意来这里贡献青春贡献热血的,并没有许子远想象的那么多。这些年里,书院里的毕业生再增多,但论起质量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比起当初,可是差得太远了。
  最早的诸如许子远们这一批人,那是真正的一些敢于为国献身的家伙,要不然在当初也不会毅然决然地随着章回一路到了武邑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但没有人后悔自己的选择。他们在武威书院里接触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知识,用许子远的话来说,那就是不仅仅开了眼,还开了智。
  他们这一批人,除了极少数人翻了车出了事之外,剩下的,几乎个个都在现在的大唐里手握重权。
  当然,能做到许子远这样一省总督的人仍然是凤毛鳞角,但这却是许子远拿命换来的。当初他只带了几个从人,孤身北上找到张嘉的时候,真正是将生命置之度外的。
  一名青袍官员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径直到了许子远的大案边,躬身垂头道:“许督,薛都护走了。”
  许子远手中的笔在空中凝了片刻,旋即又笔走龙蛇:“走了便走了呗,该说的我都说了,难不成还要我敲锣打鼓为他送行不成吗?”
  青袍官员一听这话,转身便欲离开,走了两步,却又车转身子,道:“薛都护不是回武邑,他掉转头往西域方向走了,看起来是改主意,重回西域了!”
  啪的一声,一滴浓墨从笔尖之上坠了下来,落在了公文之上,墨水污渍了好大一片地方,许子远霍地站了起来,有些气急败坏地看着青袍官员:“早上没吃饭啊,说话还带大喘气儿的,不晓得一口气说完啊!”
  青袍官员莫名其妙地看着许子远,满脸的委屈之色。
  许子远却是懒得理他,直接越过了他,大步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一迭声的吩咐备,他要去为薛都护送行。
  青袍官员有些呆滞地看着只剩了一个背影的许子远,刚刚不是还很不屑地么?怎么一眨眼儿就变了模样了呢?
  这样善变的长官,可真是不好伺候呢!
  薛平从城内,一路出了城外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坐在水渠边,看着那无比的麦浪,看着那勤劳的农人,看着来往络绎不绝的商贩,心中骤然便有所明悟。
  “我们回龟兹吧!”他站了起来,对身后的几名家丁以及司马楷道。
  司马楷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几名家丁倒是喜出望外。他们一直跟随着薛平,自然也知道,这一次自家郎君回去,其实是抱着一股誓死之心的。一旦真地郎君这样做了,只怕薛家便再也没有复起之日。
  薛平垮了,他们这些人自然也就垮了。
  可他们没有反对的余地,他们能做的,也就是默默地跟随罢了。
  现在薛平回心转意,他们自然是开心到快要跳起来。
  “我回去拿行礼!”
  “我回去赶马车!”
  司马楷终于也反应了过来。挥手招来跟在身后的卫兵,低声吩咐了几句,让这些人回去安排,自己则随着缓缓前行的薛平往前方走去。
  “薛都护,不跟许督辞行了吗?”他问道。
  薛平摇了摇头:“不了,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再见面,也没啥好说的了。对了,司马,你的人不是要回武邑送东西吗?”
  司马楷一笑:“那都是次要的,东西,随便找个商队也就带回去了,家主可是命令我一定要保护好薛都护的安全的,薛都护既然要回去,那我自然是要随侍左右的。”
  “也好。”薛平点了点头:“让你的人去收拾东西的时候,别忘了去城楼之上,把那个地球仪给我拿来。”
  “是,都护!”司马楷应声道。
  不管怎么说,薛平决定回去,是一件大好事。司马氏在西域,其实一直都过得不怎么如意,直到薛平成了西域都护之后,他们才真正得到了重用,而薛平一旦离职,只怕他们又要受到打压,现在薛平决定回去了,对于司马一族来说,才真正有翻身的希望。
  中原,他们一时之间是无法回去了,两个在书院读书的公子还小,想要重振家族名望声威,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事情。眼下西域其实有着大把的机会,只要有人支撑着,重建司马一族的威名,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司马氏现在虽然落魄了,但真要论起来,他们还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
  一群人重新踏上了回程。
  许子远带着数名从人飞马急追,却眼见着对方已经上了渡船,急急策马往下马奔行了一阵,上了河边的一处小山之上,翻身下马,伸手道,“快快,快点,给我把鼓架起来!”
  两名从人从马上取下了一面大鼓,急切之间没有准备鼓架子,两人便一左一右,托着大鼓半跪在许子远的前身。
  渡船自上游缓缓而来,船首一人,负手背后,不是薛平又是哪个呢?
  许子远两手高高举起鼓槌,用力地敲了下去。
  咚!
  咚咚!
  咚咚咚!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